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潘石屹的博客 >

第9部分

潘石屹的博客-第9部分

小说: 潘石屹的博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上万物皆遵循这样的规律,无论如何精致繁华都可归于细沙……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走进蓝天
  //blog。sina。/u/4679dbbf01000127
  我们四人飞进了西藏,飞机必须在早晨十点之前降落,来到了贡嘎机场大约是早晨八点,这块离蓝天最近的地方干净、自然。机场上除了跑道,便是天然的鹅卵石。坐公共汽车顺着雅鲁藏布江行走100公里,到达了拉萨,在拉萨转了一圈,没有什么好看的,便向世界极地——珠穆朗玛峰进军了。
  青藏高原是上帝的一件作品,无论是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山峰,湖水、河流、都让人感动。但上帝在创造了这件艺术作品后,默默地躲在作品的后面,让他的作品去激发诗人、歌唱家、文学家的灵感。
  此时,我想起了一段话。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获奖了,让他去领奖,领奖会上他说,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妮娜》时曾构想了一个故事梗概,安娜是一个罪有应得十分可恶的女人,但在写作过程中,似乎有一种外来的力量,托尔斯泰称之为“小说魅力”,写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书中的安娜卡列妮娜,构想中的安娜与作品完成后的安娜完全是两个人。他认为一个人在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后,应该藏在作品的背后,当你跑去作品前面时,一定会破坏作品的形象。一部小说如此,一部电影也是如此,大家如果记住张艺谋这张脸时,一定会影响他创造的作品,应该让作品自身去表现,去说话。
  当我们在土地上建了几座房子时,不断把自己与房子联系在一起,如果房子也是一件作品,那么这样做就是对这件作品的破坏。建房过程更像拍摄一部电影,是大家共同合作的结果,不同于一个人写一部小说,我们作用充其量是一个。
  刚建现代城时,我一心扑在“现代城”上,敲锣打鼓地把“现代城”带上了场。在作品一天天完成时,我就不应该再敲锣打鼓去破坏作品,让作品本身向社会说话、交流。犹如一个孩子,长大以后,大人就不能管得太多。我与现代城关系如同盐与山珍海味一样,人们把盐称为食物中的“君子”,盐要恰到好处,把山珍海味的美味带来之后,自己要躲在外面。如果在山珍海味中加多了盐,这时盐就变成了“小人”,破坏了山珍海味的美味。
  青藏高原是离蓝天最近的地方,让我在这里发现它,也发现我们自己。
  评论///
  心过尘灵
  /// 2005/12/28 /// 12:50:10
  我想您说的可不可以理解成每一个人自身的小我大我和无我呢?
  人的社会性的一面是大我,内心的一面是小我,小我和大我完美结合的时候就是无我呢?快乐来自于内外的和谐,那个时候忘我不忘我又有什么差别呢?有时候我们作了自己的“小人”,有时候我们自己就是一个奇迹,只是我们都在心里期待着它的融合!
  江南燕
  /// 2005/12/28 /// 18:36:47
  君子是盐,也是穿珍珠的线,盐衬托了所有的美味,而线却把珍珠穿起来,自己看不见。智者大多如此。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杂碎和牛排
  //blog。sina。/u/4679dbbf010000j2
  在古希腊,出现了一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而有了逻辑,有了分类,有了形而上学的学问,也从此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尽管后人发现了许多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比如他认为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他不承认真空的存在等等。形而上学是物理学之上的学问,后来的人也认为形而上学太教条,把世界分得太支离破碎,而用辩证法和系统论来修正它,但西方的知识和思维最终没有跳出亚里士多德分类、逻辑的轨迹。
  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老子,在西出函谷关时,他被边防人员拦住写下了《道德经》后才被放行了。孔子尊称老子为老师,拜见老子时送了一对鸭子作为礼物。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道、儒,西域来的佛、禅,在中国都受到老子很深的影响,可以说老子的学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子的思想是自然、平衡、融合、天人合一、万物相通。老子写的《道德经》很抽象,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他的意思。不像亚里士多德的文章,很具体。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受到了后来的许多人的批判和挑战。而老子的话,似乎是永远正确,如:“道,可道,非常道。”“天法道,道法自然。”
  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可以学习的,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但老子的学问是要靠悟,没有悟性,即使再刻苦也是没有办法学习的,悟的结果是境界的提高。演变到了今天,大多数的西方人,包括受西方教育的东方人,总认为中国的老子的这一套是瞎掰,是故弄玄虚,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东西。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很能体现中国天人合一、万物相通的东方思想。电影开始,残剑打败了秦国的一队武士。无名出现了,叫住了残剑。无名让盲人琴师再弹一曲。在弹琴的过程中,无名和残剑在雨中用意念互相较量。张艺谋告诉观众,舞剑和弹琴的道理是相通的,“大音希声”,这种思想,我想也只有在受老子影响的中国文化中才可能出现,在亚里士多德影响的西方文化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张艺谋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思想,舞剑和赵国的书法是相通的。在电影《卧虎藏龙》中也有这种说法。刘伯温的《推背图》把这种联系发展到极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很容易接受这种观念,但在大多数的西方人和受西方教育的人看来,这是天上地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东方人反逻辑是有历史的根源的,从老子就开始了。这种区别在东西方之间随处可以看到。在医药方面,西药总是很简单、很单一,有具体的化学名称,有具体的计量,什么地方有病,就治什么地方。而中药就复杂多了,一服中药少则十几味药,多则几十味,什么地方有病,不能治什么地方,否则,就是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在饮食方面,东方人会用各种材料来煲粥煲汤,有八宝粥,还有佛跳墙,有饺子,有杂碎汤,各种炒菜中都可以配上肉。西餐用的材料就单一得多,烤牛肉、烤羊肉,肉是肉,菜是菜。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上,西方有《雅典宪章》,城市被分成功能区去规划和建设,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每天奔波在几个功能区之间,造成了今天绝大多数的城市的交通拥挤和堵车。现代的城市是西方现代化的产物,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没有涉及到。
  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我想不应该是一分为二,非黑即白的。“不是反恐的国家,就是恐怖主义的国家”就是这种思维的明显例子。世界的本质一定是丰富多彩的,有白,有黑,也有灰的。应该是自然的,平衡的,融合的。但每当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理解,谈到它的优势时,人们总会轻易地反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带来的是贫困、落后,而西方文化带来的是文艺复兴,是工业革命,带给人们的是富裕和现代化。
  我们未来的出路是什么?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个美国人写了一篇文章叫《文明的冲突》,以后又发生了“9·11”、美军攻打伊拉克,还发生了遍布世界的恐怖活动和反恐战争,似乎不同文明之间还都停留在过去的冷战时期那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想这不应该是世界的本质,也不是我们解决文化差异的思路,未来的出路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对立。
  本世纪初,我们邀请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在长城脚下的公社设计了一座竹房子,房子建成后,他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谈到,“过去中国的长城是分割了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两种文明的象征,而今天的竹子墙却是联结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符号”。我觉得他说得特别好,所有参观过这间竹屋的人都感到这里很有东方文化的意境,因为竹子在中国是一种避世、超然物外的知识分子精神的象征,比如竹林七贤;而房间里采用的大面积玻璃窗、地板采暖、卫生间设施又都是最先进的西方科技成果,如果只强调其中一种因素,就不会有竹房子这样给人带来丰富的感受。
  我们的世界也应该是丰富的,融合的。
  评论///
  xinya4585
  /// 2005/12/05 /// 19:27:46
  我还记得曾经学过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西方的文化教你学,学习如何生活的更好,如何创造出更多的实物价值。
  东方的文化教你思,思考人生活的原则是什么,从社会,人民角度考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思考如何认识生活,享受生活。
  我觉得传统文化是一种大精神,教你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要正直坚强美好地认识生活。但是它也有负作用,这个作用我说不清楚,但是我想打个比方:一个母亲可以成为家庭的领袖,说一不二,因为她把整个家都放在心上,而这种超越自己的博爱,也可能让她成为这个家庭的奴隶。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导思想,西方的现代文化是执行方法,一个人如果能拥有这种调节能力,那么我想他既能赢得生活,又能赢得世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敬鬼神而远之
  //blog。sina。/u/4679dbbf010000p5
  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这漫长的岁月中,电在大自然中一直存在,磁场也一直在大自然中存在,只是人们不了解它,把见到的各种自然现象都归入到鬼神之列,被敬起来了。从有人类开始一直到西医有了解剖学,人类才搞明白了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也因为是人类不了解,用已有的经验和身边常见的金、木、水、火、土来区分和解释。今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全部的世界吗?没有,依然远远没有。我们已知的世界就像黑夜中手电筒照亮的空间一样有限。未知部分是除了手电筒照亮空间之外的整个世界。有人在某一领域内不断地发现规律,扩大了人类已知的部分,让我们人类的手电筒照的更亮、更远。这些人无论他们在什么领域和行业,都是值得大家去尊重的。更让人尊重的是那些除了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发现,还时时刻刻都在留意其他那些没有被手电筒照亮的空间的人,这些空间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还是很大的部分。
  在孔子的著作中很少提及来世和鬼神。当他的弟子问及来世时,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对鬼神的态度也是:“敬鬼神而远之。”这很能反映出儒家对未知领域的处世态度——在没有了解清楚规律的情况下,不要自以为是,否则会受到伤害。2002年年初,SARS来了,病源是什么?在新浪网上看到一些自以为是的专家,肯定地说病源是衣原体,于是全国人民都按衣原体来治病。等到WHO发现病源不是衣原体,是冠状病毒时,时机已经错过,得病的人,死的人已经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