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爱恨倾城小团圆 >

第14部分

爱恨倾城小团圆-第14部分

小说: 爱恨倾城小团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走了之后,我一个人在黄昏的阳台上,骤然看到远处的一个高楼,边缘上附着一大块胭脂红,还当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红红地升起来了。我想着:“这是乱世。”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身世之感”普通总是自伤、自怜的意思罢,但我想是可以有更广大的解释的。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
  这篇文章,发表在1945年5月,离日本投降不到三个月。“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张爱玲有这个预感。

朋友亦有形形色色(5)
苏青却一点都没有。
  在张爱玲的“朋友”中,与苏青相映成趣的,是另一个女作家——潘柳黛(1920…2001)。
  潘柳黛的成名也比张爱玲略早,两人一度走得较近,据推测,她与张爱玲的相识,应是出于苏青的介绍,但后来,她对胡兰成在《杂志》上公开吹捧张爱玲有气,便写了文章大加讽刺,从而与张爱玲结怨。日后在她回忆张爱玲的文字中,对张也多有不敬。
  她所描写的张爱玲,比较夸张——
  比方与人约会,如果她和你约定的是下午三点钟到她家里来,不巧你若时间没有把握准确,两点三刻就到了的话,那么即使她来为你应门,还是照样会把脸一板,对你说:“张爱玲小姐现在不会客。”然后把门嘭的一声关上,就请你暂时尝一尝闭门羹的滋味。万一你迟到了,三点一刻才去呢,那她更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说:“张爱玲小姐已经出去了。”她的时间观念,是比飞机开航还要准确的。不能早一点,也不能晚一点,早晚都不会被她通融。所以虽然她是中国人,却已经养成了标准的外国人脾气。
  张爱玲喜欢奇装异服,旗袍外边罩件短袄,就是她发明的奇装异服之一。有一次,我和苏青打个电话和她约好,到她赫德路的公寓去看她,见她穿着一件柠檬黄袒胸露臂的晚礼服,浑身香气袭人,手镯项链,满头珠翠,使人一望而知她是在盛妆打扮中。
  我和苏青不禁为之一怔,问她是不是要上街?她说:“不是上街,是等朋友到家里来吃茶。”当时苏青与我的衣饰都很随便,相形之下,觉得很窘,怕她有什么重要客人要来,以为我们在场,也许不太方便,便交换了一下眼色,非常识相地说:“既然你有朋友要来,我们就走了,改日再来也是一样。”谁知张爱玲却慢条斯理地道:“我的朋友已经来了,就是你们两人呀!”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她的盛妆正是款待我们的,弄得我们两人感到更窘,好像一点礼貌也不懂的野人一样。
  还有一次,张爱玲忽然问我:“你找得到你祖母的衣裳找不到?”我说:“干吗?”她说:“你可以穿她的衣裳呀!”我说:“我穿她的衣裳,不是像穿寿衣一样吗?”她说:“那有什么关系,别致。”张爱玲穿着奇装异服到苏青家去,使整条斜桥弄(苏青官式香闺)轰动了,她走在前面,后面就追满了看热闹的小孩子。一面追,一面叫。
  她为出版《传奇》,到印刷所去校稿样,穿着奇装异服,使整个印刷所的工人停了工。她着西装,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十八世纪少妇,她穿旗袍,会把自己打扮得像我们的祖母或太祖母,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就是这一记,融合了中外古今的大噱头,她把自己先安排成一个传奇人物。有人问过她为什么如此?她说:“我既不是美人,又没有什么特点,不用这些来招摇,怎么引得起别人的注意?”(《记张爱玲》,载于香港《南北极》杂志第58期,1975年3月出版)
  这些描述,有掩饰不住的挖苦,也有皮里阳秋,特别是最末一句话,素质低得可以,不大可能是出自张爱玲之口。但其中大部分多少也可看出:这只能是张爱玲才有的“特异”。
  在这篇文章中,她对张爱玲进入文坛的介绍人、张爱玲与李鸿章的关系这类重要情节,都有很严重的“误记”。比如她把介绍人说成是苏青,而不是周瘦鹃。

朋友亦有形形色色(6)
我以为,从这些“误记”来看,上面所摘引一些描述,也很可能是故意夸张,而原本面貌,并非她说的这个样子。
  这个潘柳黛,笔名南宫夫人,也是个靠文字打天下的新女性。她出身于北京一个旗人家庭,受过良好教育,18岁时只身南下到南京报馆求职,由誊稿员晋升到采访记者。后来到上海发展,逐渐崛起于上海文坛,与张爱玲、苏青、关露并称为“文坛四才女”。
  她的婚恋经历,亦颇多坎坷。一次酒醉后,她糊里糊涂地失身于人,从此走上了脱离常规的人生之路。
  她的追求者不少,却没有一个能让她心动的,后来遇到了一个叫“阿乘”的男人,以为可以托付终身。但这位极善于哄女人的男人,却是个极端自私之徒,本误以为她身家富裕而靠近她,一旦发现了“真相”就背叛了她。此后,潘柳黛结婚又离婚,尝尽了苦头。
  她后来去了香港,具体情况不详,只知道她上世纪70年代还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她的成名作《退职夫人自传》,近年来大陆也有出版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出版。。
  她当年写的讽刺胡兰成的文章,题目是《论胡兰成论张爱玲》,虽然她自称这不过是“游戏文章”,但挖苦得未免太过刻毒。
  比如,她不怀好意地问:“胡兰成对张爱玲的赞美‘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什么时候‘横看’?什么时候‘侧看’?”这基本上就不是文学评论了,且语涉下流。
  对她的评价,历来不一。有人夸赞她“是个心直口快、幽默、尖刻,能一针见血戳到某些人痛处的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包括胡兰成和张爱玲。”见周文杰《文坛四才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也有人由于她对张爱玲不恭而对她切齿痛恨。
  不过潘柳黛的上述回忆文章,确实是有些问题。
  比如她说:“当时张爱玲在发表文章之余,对于她自己的身怀‘贵族血液’却是‘引以殊荣’,一再加以提及,裨众周知。”此说仅见于她的一家之言,与其他一些人士的说法正好相反,其真实性令人怀疑。
  她在文章中,还弄错了张爱玲和李鸿章的辈分及关系。
  她敢于撰文直刺当时颇有权势的胡兰成,却似乎比较怕苏青。她腰身较粗,苏青因为看不惯她的做派,曾当着友人的面笑谑她:“你眉既不黛,腰又不柳,为何叫柳黛呢?”这幽默也是够损的,但并不见她反唇相讥。
  据潘柳黛自己说:她因为写讥讽文章而与张爱玲疏远,后来张爱玲从内地到香港,有人对张说潘柳黛也在香港,张爱玲余怒未消,反问道:“潘柳黛是谁?我不认识!”
  对于潘柳黛的发难,张爱玲的确从未回应,只一个不理就是了。
  这一段张、潘之间的恩怨过节,只能说是文人反目的一段逸事。
  近代以来的名作家,特别是那一时期上海的一批“小姐作家”,喜欢以大言抬高自己,比方说声称“从不看别人的小说”云云。
  张爱玲公开说“近代最喜欢苏青”,苏青也曾在《传奇》座谈会上宣称:“张女士真可以说是一个‘仙才’了,我最钦佩她,并不是瞎捧。”两人简直视文坛为无物。
  无怪潘柳黛要恼,要发难,直到30年后还要放冷箭。
  此为典型的“三个女人一台戏”。
  不过,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在这台戏中,还牵扯到一个名人胡兰成。
  这个张爱玲命中注定绕不开的男人,就要出场了。
  ——张爱玲此刻御风而上、恣情飞扬,一个潘柳黛是绊不住她的,却有人能够一把抓住她的命运之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热恋恰似飞蛾扑火(1)
说到这个人——胡兰成(1906…1981),我想到的只能是“魏晋人物”。这是乱世里才有的极聪明的人。
  有才气,有性格,在乱世里,想到即便是循规蹈矩地活,怕也是活不多久,于是就恣情放任地活。果然,也就活出了个模样。
  这样的人物,隋唐以来就不多了。
  民国是乱世,于是民国就多有这样的人。
  从陈独秀起,到闻一多止,成为一个谱系。他们的为人、品质,其实很不一样,有的如阮籍,有的如王戎,有的极刚烈,有的善阿附,惟有才气饱满这一点相似。
  但是那些人们,如陈独秀等,是可以归类的,而胡兰成则不能。
  一个知识分子,却不是思想的人、不是学术的人,亦不是文学的人——来无源流,去无归属,是乱世里的一粒灰尘在飘荡。
  民国的人物恒河沙数,偏偏就是他,撞上了张爱玲。
  胡兰成,原名蕊生,生于1906年,是浙江嵊县人,家在距县城几十里的下北乡胡村。他是个农村苦孩子,家境贫寒,随母长大,自幼喜读书。论起他的学历,其实只有中学二年级。
  如果在盛世里,这样的根苗是基本长不起来的,无论哪个科层系统,都不可能接纳他。然而在乱世里,他就有了缝隙,钻了出来。
  他有著作留下来,洋洋洒洒几大本,其中最著名的是《今生今世》。有了这一本,其他的人就再无须再做《胡兰成传》了,他把一切都已写尽,没人可以比他自己写得更好。
  无数的张迷,无数的张学研究者,面对他,只有尴尬。
  在《小团圆》问世之前,如果没有《今生今世》,那么他与张爱玲的一段婚恋,具体是如何,就再也无人可证了。
  正如止庵先生所说:胡兰成有负于张爱玲,张迷们恨他。可毕竟是他,给我们描述了这段姻缘,因此张迷们又私心有所感激,否则,张爱玲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在资料上将付阙如。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的描绘,时有至情至性处,不由得人们不信。可是,那能是真的么?假如不真的话,又何以为真呢?
  张爱玲传记的编写者们,也是痛苦。有的只好声明:本节“胡张恋”之情节,系胡兰成一面之辞,真假难判。
  其他所有的亲朋,都没有提供细节,炎樱没有,姑姑没有,苏青也没有。她们三人没说话,真相就永远也无法得知了。
  而当事人之一的张爱玲,在1966年看了《今生今世》之后,给好友夏志清写信,说:“胡兰成书中讲我的部分,缠夹得奇怪,他也不至于老到这样。”
  “缠夹”,是方言,意谓头脑不清,举措多有误。
  这里面传达出的意思明白无误:胡兰成是在胡说八道。
  直到2009年初《小团圆》横空出世,世人才得知——《今生今世》里并没有撒谎。
  “胡张恋”的真相,不仅基本如胡兰成所述,而且《小团圆》还爆出了许多令人瞠目的细节。
  我们还是从胡兰成的身世讲起。
  他的祖父胡载元,是茶栈老板,为当地一大富户。父亲胡秀铭继承家业后不知怎么搞的,破了产,沦为普通农民,但却喜爱摆弄乐器,乐于帮闲,绝非闰土式的愚蛮人物。
  胡兰成的求学之路颇不平坦,高小毕业后先上了绍兴第五中学,只读了一个学期,就因学生闹*而辍学,后又考入教会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