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爱情的守望--又名:我做了什么 >

第2部分

爱情的守望--又名:我做了什么-第2部分

小说: 爱情的守望--又名:我做了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以前,我总是坐在书桌前看书什么的。那确实是乐趣。我喜欢书桌的样子,虽然不大,却也显得恰当。橙黄色,椅子的样式倒也搭配,在伴上一盏古典的灯,不至于太刺眼的昏黄的灯光,倒是一个看书休息的好地方呢。我的书桌上放满了书,有自己从书摊上买来的,大部分是从图书馆借阅来的,每个月可以借四五本足够自己看的了,况且图书馆可以随时去的,碰上好书了,便可以找个座位拿来看的。除了一些哲学书——忘了告诉大家了,我学的是哲学——之外,还有很多小说散文什么的文学方面的书。我喜欢哲学,也喜欢看文学作品。最近,借了本《萨特文集》来,不过确实有些难懂的。看罢几页便放在一边看张爱玲的小说去了。说来惭愧,我是从上大学才知道张爱玲的,自开始读了《沉香炉》就满心里喜欢了。除了这些,书架上还有《雪国》《变形记》《诗经》《围城》《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等,这是最近看书的计划了。至于历史方面的,也喜欢,不过读得相对要少了。

  这样一个可以安静看书的小环境,于我真是十分快乐的事情了。因为之前读书不多,自知惭愧,便有意趁着这机会大补了。

  然而,似乎一个人满心的欢喜总不能持续长久的,总会半路里偏有个不曾预料的事情打断了你,甚至让你非逃出去不可,然而这终究是一种痛苦和令人厌烦的事情。

第三章 恶之花
大凡社会中的人约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唱红脸的人,一类是唱白脸的人,当然也有两边都不唱的人,不过这一种人难当,这需要宠辱不惊的镇定和看破尘世的淡然,所以也很少,多半会是长说的圣人和隐士。所以,历史上有个忠臣,也必定会有个奸臣与他相对,同立当朝,从中作梗。而文学作品中,有心灵善良的主人公,也会有心灵歹毒手段辛辣的角色。这是常理,也是惯例,但却是人们总不愿意接受的,是在满心里有一个梦想时不愿意遇到的。于是你会发现总有人和你作对,和你期望遇到的事情不太一样,甚至是严重冲突。而这个时候,你就会失落与心生厌恶,或者“癖物以清自身”远远地离开那个地方,甚至是心里不舒服,精神上得了病症。

  在人类社会里,情感是永恒存在的。而爱情总是世人讨论的对象,西方的亚当夏娃失乐园的传说,东方女娲造人的过程,都注定了人类免不了这样一种情感。约是在每个许多人聚集的地方,在每个已经到了成人的群体圈子里,总有产生出这样那样的关于爱情的言语来。在学校,尤其是宿舍的环境里,这似乎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

  然而,我却越来越讨厌这样的一种现象和情形。它并像你想像得那样,是对一种真正的爱情观的坚持和尊重。于是你发现它的恶处来,讨厌它,然而却无可奈何。世界就像一朵无色的花,任何人都可以在花瓣上涂上颜色,这本是件愉快的事情,然而你却总会看到有人往上面吐唾沫,还把你自己精心画的给弄坏了。于是也就出现了就像路遥所写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煤矿上所遇到和愤恨的事了。

  天渐渐暗下来,伴着灯光,我读着刚才提到的那本书。看见了下面的几段:

  ......

  一天之内,所有帮孙少安干活的本村人,都咒骂着别人也咒骂着自己,灰心丧气地各回了各家,一些人走时还留下话:你孙少安无论如何得给我们开工资,要不马上种麦子,我们拿什么买化肥呢?

  现在,红火热闹的砖场顷刻间就像散了的戏场。人走空了,只留下遍地狼籍。我们记得,不久前开张的时候,这里有过什么样的风光!

  此刻,在这一夜之间落下来的场所,少安夫妇相对而泣:他们就像被遗弃在战场上的败将,为无可挽回的惨局而悲鸣

  ......

  由此,你可以知道,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由此,你可以知道,理想是多么美好!而有时,这路,这人生有多崎岖,有多少挫折!

  由此,你可以知道,有时这一切,包括心灵的坍塌,都只是在那一瞬间;一个不曾预料到的事情,便让这一切都便得灰暗,支撑着心灵里希望和美好就这样多了阻隔,让你露不出任何的笑容来。

  房门从外面推开了,伴着门转动发出来吱呀的声音,从门缝里踱进来一双黑皮鞋。我便知道是Jack回来了。

  他本名叫梅振德,后来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后来自己给自己取了英文名字Jack,从那以后有些强硬地碰见人就让别人叫它这个名字了,就像喊骑在马上的西部牛仔的名字一样。除此之外,他还总是穿着那双黑皮鞋,留着油亮的头。

  于我倒是颇喜欢“梅”这个姓的,这让我想起唐朝那个可怜的梅妃和南京城的梅花来,亦有陆放翁的有关梅花的小词。

  他坐在我的椅子的靠背上——他的个子不算矮——一只手搭在我肩膀上,一只手拿起我正在看的书。

  “嗨,在干什么呢?来,让哥们儿瞧瞧”,他总是吊着嗓门。

  “路遥?呃,好像没听说过。嗳,我说,你整天看这些有什么用呢?”我把他那只搭在我肩膀上的手拿开。我讨厌这样的形式。

  他站起来,眼睛盯着我的书架看。活泼得向迅速扫描目标的贼。

  他拿起我放在上面的一张照片来,他总是随便看别人的东西。知道不能阻止他的行为,我只是低头接着看那本小说。可是,有些忘了我正读到那个地方了。

  “小四和阿凯呢,还没回来?”他笑出奇怪的声音来,“这两个家伙一定又出去x爱了”,他满嘴里总是这样的词语。

  于是你会感觉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来。这并不是说,你刚才看见了一个很胖的人,然后又会遇见一个很瘦的人这样简单,也不是说拥有财富的不同,而是,在某一个时刻,你会突然感到人的思想会是如此巨大的不同。总会有人打碎了你心中的美好。

  或许是因为我一直没有说话,他自觉没趣,离开回到他的书桌上去了。不一会,听到了他打开电脑的声音。

  然后从电脑里传出一种声音来。于是你就知道,他又再看总是恶心地标注着“成年人观看”的片子了。他的电脑里总是有这种东西。

  我走出去,想到操场上散散心。

  我还没有走到楼下的时候,他从后面跑上来,手里拎着东西,转过头来向我嚷像“我晚上可能不回来了,别等我了”的话,就跑开了。到了楼下,恰看见他和一个女孩子离开的身影。

  周末,操场上有些冷清,黑暗和寂静笼罩了整个操场。透过那片足球场边的铁丝网我却看见了城市的繁华和夜市的喧嚷的情景。

  不时会有情侣(我满不希望用这个词汇去称呼,我希望它有它的纯美,不应该像现在的这样,那个身边的人经常不再是同一个人了)向学校门口走去。

  他们晚上出去,即使在半夜里出去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学校门口,一到晚上便聚集了许多车和招揽的人,在车上或车旁赫然地打着自己的招牌,“星月招待所”“回归招待所”“麦兜招待所”“馨馨招待所”等等,名字繁多,旁边的墙壁上同样写满了这些名字,还加上了联系电话,以及“有车接”“周末优惠,欢迎光临”的字段。拉揽“顾客”的人多是皮肤有些黑的中年男人,不辞辛苦地每天都在一个地方,看见一对男女就招呼着询问,甚至与另一个拉人的人动起口角。

  我反感这样的“繁华”。尽管学校曾管制这些行为,却不见多大效果。

  也竟会有教经济的老师分析得头头是道,说什么“有需求就有市场”。

  我想起极赞赏的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一段话来。《红楼梦》中第二回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又说,“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要尊容无比的!你们这浊口恶舌,方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说;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的……”这样的话说的惊奇,说的极是。真真懂得万物生灵与女子之美的男子形容,真真香草佳人的意境,亦是真正的情感,如伏在诗经蒹葭上还未滑落的露水一样清新与清净。然当时至现在,都说文化盛达了,封建的旧俗与礼教没有了,然而这思想与认识却不见得如作者这样的高度和尊贵了。男子一个个变得愈加卑贱,却总是趾高气扬的样子,好像死了也总会入天堂的;女子亦不自尊自重了,竟往往彼此地轻佻谩骂。多情成了滥情与无情,甘心委了身子和清洁的心灵从了世俗的恶处了。

  这也难怪,曹雪芹的那段话出自贾宝玉之口,并借贾雨村说出了其中的意味:“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之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乘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乘也……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则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起怪癖邪谬不近人情之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富贵公侯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读书清贫之家,则为逸士高人。”如此说来,自古便很少有人有上段关于女子极清净之认识了,也因此诗经中爱情故事会唯美的让人奢望。人之社会,纷杂熙嚷,芸芸众生尽是难有这样认识的人,世俗世风也多如现今这般掺杂着许多恶浊庸俗了。而真正有真认识的人多是异类,且多半会招来别人的不屑和鄙夷的,又何谈期望别人一道来获得这一种清净的认识和尊重这真道理呢?所以,贾宝玉是生来就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的“怪人”,是女娲补天遗留的青埂顽石,也注定《红楼梦》以悲剧收场。

  我极赞赏的这段话,就像挂在天空上的月亮,那样美,却够不着,摘不到。想在现实中找到,却愈加的悲伤和失望。可叹!

  在操场转了一会,觉得心情有些不好,然而又不想现在就回到宿舍,这个时候我想起宋开文老师来。想起已经很久没有去看先生了,便快步向先生家走去。。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章 老师和先生
我一口气跑了很长的一段路,我很少跑得这样急得——我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的,我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跑这样急的,或许是一时高兴的吧!

  宋老师就住在学校里安排的公寓里,距离我住的地方并不算很远,穿过几栋宿舍楼和一条柏油路就到了。那条路叫兰汀路,老师住的地方叫兰汀苑,名字我都很喜欢。

  尽管我跑得有些急,可仍是感到有一点冷。此时正值春末,有时候晚上还会感觉有些冷的。终于到了老师住的公寓。因为我以前已经来过许多次,门卫和我熟悉了,所以我只给打了一声招呼就走进去了。

  公寓里有许多欧式的路灯,卷曲的铁艺透着华美,倒有点像清朝官员戴的乌纱帽,细细地咬着白炽的灯泡。路灯在不同的背景下又会显出不同的姿态和意蕴来。每次到那里去,我总是要看上一阵子路灯。

  先生住在二楼。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