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爱情的守望--又名:我做了什么 >

第10部分

爱情的守望--又名:我做了什么-第10部分

小说: 爱情的守望--又名:我做了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有时候,旅馆的主人也会摇摇头,说房间已经住满了。如果他看见你身体不太好,又实在是没有地方住,他就会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你住,自己则在柜台上呆上一晚上。

  旅馆的主人是个中年男人,对人很好,除了主人也没有其他的接待人员。旅馆是不收钱的,如果进来住的人愿意,也可以拿出些照明费和水费,多或少住的人和主人并不在意。

  房间都不太大,里面的布置也很简单,或者可以用简陋来形容。有的房间只是摆放着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而已,桌子上放着一盏落满了灰尘的台灯,或是几根蜡烛。

  来的人随便选房间,旅馆的主人并不做过多的介绍,只是需给他说一声,登记个名字和房间号。名字倒不一定是真实的,只是个记号罢了,说明哪个房间里已经有人住了。房间如何,来的人也没有埋怨。在离开的时候在给旅馆的主人说一声就可以了,这样再进来的人可以住在里面。

  所有的经过都是那样寂静和默契。

  4

  我在所住的房间的墙壁上看见了一张照片:一个女人怀里搂着两个孩子,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

  女人约有三十岁开头的样子,皮肤偏黑,头发留得很短,寸短长,中间显出分发的痕迹。她的眼眉很浓密,下面是一双深邃的眼睛,有一双厚厚的嘴唇。她身上穿着灰白色的连衣裙,脖颈里戴着一条银白色的项链,搂着女孩的左手的中指上戴着一枚银白色的戒指。双手很粗糙,很瘦,明显地青筋来。女人向下微低着头,眼睛很有神,只看着前方,一种深邃的眼光,像是正在回忆往事,也可能是在想以后的生活,担心着怀里的两个孩子。

  女孩将半个身子贴着女人的左边的怀里,笑着,露着很白的牙齿。女孩约四五岁,头上扎着许多小辫子,眼睛里闪着希望的光,正望着旁边的弟弟。

  男孩更小一些,在女人的右边,坐在她的右腿上,噘着嘴,嘴唇很厚,像正抱着她的女人的嘴唇,眼睛看着前面,或许是看见了别的孩子正在玩玩具,或者只是孩子那样地呆呆地坐着。

  整张照片,黑白色的,光线有些暗,整个的情形显出一种贫苦。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母亲和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或许是他们曾在这个房间住下。

  5

  我在一个清晨路过一个街角,白色的墙壁上画满了涂鸦。涂鸦几乎都是人头像,且大部分是长头发的男性形象,面目木然,有的面色狰狞,像一个个索人命的厉鬼。

  有一个面孔,没有画头发,光秃秃的头,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表情,倒像一个沉默的思考者,三角眼,一张同乌鸦一样的嘴。

  在墙壁下,放着一张破旧的沙发,灰黑色,一个中年男子正仰躺在沙发里睡觉。很瘦,头用一件很旧的衣服垫着,两只手交叉着放在腹部的位置,络腮胡,花白格子的上衣,青灰色的裤子。两腿不能完全伸开,一条腿在里面蜷缩着,另一条腿伸直放在沙发沿上,脚上是一双耐克运动鞋,鞋带松开了,耷拉在地上。

  沙发两边是一些干杂物,石子什么的,还有一个破烂的钱包。

  6

  我到一个小超市买过一次东西。

  超市不大,卖的多是食品,在进去的地方,地上是几个牌子的食用油和瓶装酱油。

  超市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开的,个子高佻,不太爱说话。他站在柜台旁边,旁边坐着一位穿着花色绸上衣的老太太。老太太不停地说着话,声音很小,像在自言自语,还不时发脾气,用竹拐杖使劲敲着地板,哭出声来。每当这时,男子就紧紧地抱着她,把她搂进怀里,眼睛里也跟着流泪。

  7

  一个三口之家也住在这里。这是一个跨国婚姻的家庭。

  女主人很胖,很强壮,腹部明显地凸出来,显得与上身不协调,衣服有些瘦小。碗口粗的胳膊,容易地把四五岁的儿子举过头顶。男主人是美国人,显得很瘦小,戴着一副黑框的眼镜。

  他们在第三街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还算不错。

  8

  与我相临住着的是一个新闻记者,在另一座城市的电台工作,前些天来到这里,说要在这里做一个纪实性的栏目策划。白天他就去拍一些照片,晚上回来,写一些文稿。

  我曾经很想做一名新闻工作者来着,于是在晚上就去找他,看他在台灯下写文稿,然后听他将他在电台工作的事情,也问他做采访的步骤。我在想,或许,我可以给我要去的老年社区写一个文稿呢。

  9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群人,走到酒吧、街头、或者某个角落,你会发现在这里有吸毒者、同行恋者。在第三街,所有这些都是真实地存在的,这些就真实地存在你的周围,你的现实生活和世界中。他们的生活基本上都不好,有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们每天总是在街上游荡,或是总是呆在一个地方。有人同情他们,也有人歧视他们,甚至仍东西打他们。然而他们却不愿离开这里,即使到了别的地方情况也不一定会有好转,就像在监狱里关了很久的犯人,终于出去了,却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

  正如我在第一部里面所提到的那样,好象许多不好的甚至黑暗的东西是都是无法免除的。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是人的恶的念头的故意所为,这需要人们的痛恨和排斥。而又在某个境况或原因下,人的生存会落到一个无可奈何的地步,则需要人们的宽容和同情。所有这些情形都需要每个人去思考、去抑制或者关怀,并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说,我可以做什么。我做了什么。

第一章
第一章

  那天过后,时间开始在我身上发生。

  正像出生时有时间和空间的交点,我确定了我的出生。

  那天过后,我还知道还有许多的不确定:

  为何我会在那个时间出生,要到哪里去;

  天空一共有多少颗星星,星星上是否有个爱哭的孩子?

  西部戈壁上骤雨后为什么会蹿出一种小野花?它旁边的

  壁虎会在晚上什么时候出来散步?还有,

  哲学家为什么总是要解释世界,一月二十日的

  天空为什么会下雪?还有,

  ……

  这个时候,有意义的可能只是你赋予意义的目标,而

  你自己却可能终于变得毫无意义。

  在虚无的荒原上,存在主义终于诞生。

  生命(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或许,在没有什么生命负担的情况下,生命就是一只正在睡觉的猫,一只在不停地叫着的昆虫,于一个人,就是一个活着的意识和思维加上一个有形的物质的躯体。

  而当时间慢下来的时候,或者将思维集中在一点的时候,就会觉得生命便不单是生命了,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你的手,你的眼睛,你的呼吸都是那样的真实和深刻。在这样的一种 深刻中,你分明地感觉到一种欢喜、烦恼、愤怒、善良、丑恶,是巨大的欲望和权利。这个时候,你感到了生命的如此重要以及它的伟大,你需要珍惜它,尊重它。

  而当把生命放置在一个快速旋转的时间罗盘上时,历史飞逝而过,所有的史事以及大海的惊涛骇浪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这个时候,生命就显得如此渺小,微不足道。人的生命,与一只猫,一只昆虫,甚至是一棵树,一块石头,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更显得悲哀。你会怀疑自己的存在和所有的事情,理想、欲望、权利、意识、思维,所有这些都是一种虚无,一种绝望。

  生命的轻,在于一种无意识或是蒙昧的状态,因而一只猫可以无忧无虑,小孩子可以快乐地玩耍,天真可爱。

  生命的重,在于意识和思维的强化,在于所承受的过重的负担,因而长大的人容易劳累,他们发怒、浮躁。

  而人的生命正处于中间,一切的善和恶的表露都和时间基本相吻合,所以既会感到生命的轻,又会感到生命的重。前者往往出现在孩童时期和老年时期和心情绝望的时候,而后者多发生在中青年时期,在这个时期,人往往更多地追逐欲望和权利,承受的负担就会很多。

  人的生命是一个矛盾体,总是在一种分裂和分离中挣扎,并试图找出偏向一方的方法。

  哲学,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词汇philosophy,是爱智慧的意思。古希腊人,古埃及人,古墨西哥人,古代中国人,都是有智慧的人,当他们觉得一种事情很有意思时或者无法解释一种现象时,便努力寻求一种根源,并寻求一种可以认识和模仿的规律。这就成了哲学。(说实话,我很佩服那些古代的人——并不单单是因为关于哲学上的缘故,并且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东方的哲学与西方的哲学相比更有优越性,更接近于自然和心灵的随意,是一种更接近于生命和寰宇的哲学。)哲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汇,谈论哲学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可是真正地问一句,到底什么是哲学?它是一个怎样的东西?它在哪里?以怎样的形式存在?这谁知道呢。如果你偏要问我,我能为你解释的只是指指我的脑袋,说:“它,在这里”。

  把生命加入到哲学讨论的行列,或者用哲学解释生命的真谛,是常常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件事。不过,遗憾的是,我始终不能明白生命到底是什么,反而经常使我头疼,困惑,甚至常在梦醒后大哭一场。每当我太投入的时候,或者始终不得其解的时候,就想到我生命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想起那只猫来,这让我用一种生活的回忆和猫的可以简单,来让自己摆脱那个生命哲学所困扰我的。

  不过,有一点我倒是欣喜的,探讨生命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哲学。

  我从远方赶来,为赴你一面之约,留恋着这人间。

  我想到一个地方,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看看我自己。

第二章
第二章

  有时候,你会突然感到做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事情,你不做又会怎么样,似乎对自己,对别人,并没有可以陈述的意义。

  于是经过了一番的怀疑和否定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和满心的希望。

  然而内心里又不放心。

  这个时候,便又会想起那个问题来: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然而这个问题本身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哲学问题,它是没有答案的。或者有答案,只在你自己的心里,至于是对是错却又是不清楚的。

  生命,是为了什么?生命是轻好,还是重好?卡夫卡不知道,博尔赫斯不知道,昆德拉也不知道。

  而在这个时候,时间更像一个旁观者出现了,它忽视每个人的心情,从每个人的身边经过,到它的下一站去。这时,只听见了你——作为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存在的主体——的声音,埋怨或是庆幸。在此时,我想起《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句话来: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了两个词汇中:等待和希望。

  思考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令人欢喜的,可以解决上面痛苦和怀疑的办法,那就是你需要倾诉,需要和另外一个事物,如一个人,一只猫等交谈,在交谈中,使你了解自己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