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沸腾十五年 >

第32部分

沸腾十五年-第32部分

小说: 沸腾十五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憧蠢矗チ谋渲泄チ贫氖虑榫徒侵泄蠢吹拇笫虑椋叫硕詈笥貌┛椭泄旎鹆艘话眩贫瞬┛驮谥泄穆涞厣庥Ω檬亲罘掀銫hinalabs定位的一件事情。
  方兴东跟雷军说,互联网不是30岁以上的人能搞明白的,别费什么神做电子商务,还是集中精力搞好软件吧。雷军听完心中隐隐作痛,2000年,1969年生人的雷军刚过30,更让雷军愤愤不平的是,方兴东其实当时也是1969年生人,凭什么把自己划到古董的行列里去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8848对卓越的启示
1998年12月,王峻涛从福州打来电话:〃我要做电子商务,并已经募集了200万元人民币。〃王峻涛先说是个人投资,雷军有兴趣加入投资,但后来又说是连邦投资,雷军最后就没有参与。但这没妨碍雷军一直在和王峻涛沟通电子商务的事情,雷军在时刻关注着8848,琢磨着王峻涛的一举一动。
  2000年初,当雷军决定将卓越转向电子商务的时候,他已经认定王峻涛大而全的8848模式行不通了。早在1999年,雷军就曾对王峻涛说过:〃互联网要对客户有价值才有意义,不管是远期价值还是近期价值,只有对客户有价值,才能活下去。光取悦投资者是没有价值的。〃
  雷军承认王峻涛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先驱,但又认为当时王峻涛做秀的程度超过了对客户的价值。〃美国股市崇尚亚马逊神话,8848就在中国复制亚马逊,但亚马逊模式在中国行不通:销售海量品种的图书,缺货怎么办?在美国,信息化程度很高,亚马逊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查询几个大供货商库房是否有存货,亚马逊的卖点是:'最近50年的书我们都有'——这是他提供海量品种的意义。在中国做,既没有这个信息化基础,也没有上游的超级供货商,根本不可能做到象亚马逊那样。另外,网上购物图的就是方便快捷,用户下了单,8848再去用传统方式为用户找货,势必影响速度,一定不能满足客户对电子商务快捷时尚的追求。〃
  雷军在商店买T恤的时候,发现了求同消费现象。〃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消费者寻求个性消费,中国现在阶段,需求高度趋同,中国需要50年前版书的人极少。〃
  为了证实趋同消费的假设,雷军将贝塔斯曼书友会提供的书目反复数过好几遍。一次是99个品种,一次是120个品种,贝塔斯曼在中国的书友会有150万会员,但它向150万会员只提供100多个品种的选择,书友会的会员还觉得贝塔斯曼提供的图书已经很丰富。
  那个午后,总结完这些,雷军眼前豁然一亮。“如果卓越只卖有限商品,实行完全库存,客户下单马上就能送到,就能让用户充分感受电子商务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只卖有限的精品,单一产品的销量就会上去,价格就会下来,如此形成正循环。”
  不过,即便有8848在前,卓越的电子商务之路也同样是充满了曲折,着实走了很长的一段弯路。
  2000年5月11日,北京香格里拉大宴会厅。雷军发布新卓越。
  两个月之内,卓越新招了100多人。一个月之内,电子商务、版权发行、IT资讯、王菲与那英演唱会、卫慧*集……卓越铺开了一个尼罗河计划。
  新卓越开工后,迎来了一连串的不顺。卫慧*集业已拍摄完毕,但就在即将上市的时候卫慧遭到全面*;王菲演唱会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进行;那英演唱会因为种种原因也没能进行;出版方面,卓越付70万元请著名音乐人宋柯帮忙做了一张CD,销量不尽人意,2000年做一张CD只要30万不到,雷军被朋友告之才知道挨宰了,有次遇到宋柯提到此事,宋柯乐了,不宰你们,宰谁啊。
  一系列的试探失败后,卓越砍掉了音乐事业部,图书和软件发行计划也相继取消。雷军很痛苦,但没有办法,资本市场此时已经走进下降通道,雷军必须做好让自己手头的这1640万元花到整个公司能赢利的那一天。大形势要求卓越必须专注,必须把每一分钱花到刀刃上,还好这样的小日子雷军在金山一直在过,这样的日子他反而塌实,他知道只要坚持,只要有梦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就能成功。
  雷军真是个有为青年。
  

1块钱的《大话西游》
雷军、王树彤、陈年三个人谁也没做过电子商务,但这三个人,都是很好的商人:陈年有书商背景,和图书、音像行业的上上下下都很熟悉,王树彤先后在微软和思科做市场,具体负责对外商务合作,有很好的商业逻辑,雷军是金山的CEO,金山的营销在行业内是出了名的,雷军在商业上的精明也是出了名。
  一开始,卓越就没把电子商务想的太神秘,就是卖东西而已。虽然说是要做中国的亚马逊,但几个人研究下来,不能跟着亚马逊那样什么都做,只能做精品。
  精品策略的好处很明显:供货品种比较少,能以相当的库存保证交货时间,缩短供货周期。王树彤也认同走精品策略,认为这样能培育客户忠诚度,搞好客户关系管理。陈年也同意走精品策略,这样能降低选书的成本,陈年提出进一步的思路是卓越选几本畅销的、能让网民接受的图书出来,卓越自己把这个做起来。陈年想找类似《上海宝贝》这样的书,但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这是因为,卓越网一开始还有一条很重要思路,就是做大多数人的生意,要做大众品。换句话说,一要精品,二要大众。按照这个要求去选书,不太好选。就算选到这样的书又做不过当当,没办法,人家量大,要的折扣低。
  这个时候,有个契机,《大话西游》出来了,这部电影在网上很火,但在书店里的VCD却卖不太动。陈年也很喜欢这部电影,他在图书圈子里朋友很多,一天听说有出版社手头有批《大话西游》的VCD要处理,陈年赶紧抓过来。
  由于是销存货,所以价格压的很低,《大话西游》4张碟,卓越起先卖40元一套,后降到20元一套,和盗版价格一致。当时《大话西游》市场零售因为环节多量小,价格则在70元左右。
  《大话西游》5块钱一张,和盗版一个价,自然很受欢迎。尝到量大甜头之后,卓越将《大话西游》中更畅销的《月光宝盒》独立出来,卖10元一套。跟着,卓越又将《月光宝盒》价格降到8元。
  雷军多年和盗版作战,他应该也是对用户盗版心理研究最多最深刻的人,说到底,自从盘古之败 ,他从内心开始加速了自己作为一个商业价值发现者的转型。
  《大话西游》卖的很好,一天最高的时候卖出5000多套,一下子5万套没了。于是返过去再去找出版社,重新又做了一批,前前后后卖了10多万套。卓越网的名声一下子就出去了。
  2000年7月,《大话西游》越卖越好。陈年决定玩一把大的,他将厂商手里所有的《大话西游》全部买了下来,在卓越上公布4元钱4张碟,相当1元钱一张碟。第一天卖掉了5000多套,第二天刚卖了半天,原本准备卖一周的7000多套货,就全部卖光了。
  4块钱一整套《大话西游》一共卖了12000多套,此时卓越已经不是在做销售,而是在做广告。
  7000多套一套亏3元钱,卓越一共要亏不到4万元,但这4万多元的亏损却换得了营销上的极大成功。人际传播是可信度最高的传播,互联网又克服了人际传播范围小的弱点,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这在互联网上叫作〃人气〃或者〃口碑〃。它和简单的市场广告砸出来的知名度不同,具有持久的忠诚度。
  这种行为后来也被雷军和陈年带到他们后来联合创办的凡客诚品,68元一件的PoloT恤其实就和当年1块的《大话西游》的专辑一样,都相当是送,但这同时也是体验消费的开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用户吸引。
  单品价格压的再便宜,5块钱的配送费卓越坚决不免,用户冲着几乎免费的产品来的,但想想既然要出5块的配送,买一样是这个钱,10样也是,不如多挑几样。卓越在用户心理上考虑得比较细致。
  《大话西游》之后,卓越的〃诱惑购买力的商品〃是《东京爱情故事》。2000年8月,《东京爱情故事》在卓越一个月的销量相当于北京音像批发中心两个月的总进货量。再接下去是《加菲猫》,其三个月销量相当于西单图书大厦同产品5年的销量总和。2000年11月,卓越日销量额突破15万元。12月,卓越日营业额突破25万元。
  《大话西游》、《东京爱情故事》、《加菲猫》都是音像,都卖的很好,陈年想了想,索性转做音像吧,这块当时正好是当当没碰的领域,本身利润空间又大,卓越又能拿到议价权,可以进去。
  而且音像制品符合卓越提的两个条件,第一精品,第二大众,从接受程度来说,音像更加大众一些。
  《大话西游》等音像制品的成功让卓越看到了希望,于是,关于卓越的未来又开始有了新一轮讨论,卓越该怎么办?2000年年底的时候陈年和雷军坐在一起,说既然音像业有这么一个规律,那么我们干脆叫网上音像店。于是,开年,卓越的标底下有一行字是网上音像店。这让卓越一开始就避开了当当,获得了上下游合伙伙伴的认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网上精品店和陈年
音像的品种越来越多,卓越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卓越的议价能力开始显现出来,卓越开始做起精品书的生意来,卓越标底下的那句话也悄悄的变回网上精品店。
  选书和推书,同样起到很重要作用的是陈年。1997年陈年参与创办席殊好书俱乐部,并出任该俱乐部会员刊物《好书》第一任主编;1998年6月受《中国图书商报》之邀,创办《书评周刊》;2000年加盟卓越。2005年4月离开卓越,现与雷军联合创办衬衫直销网站凡客诚品。
  陈年做过媒体,因此他用媒体来做卓越的版面布局。网站的首页就相当于报纸的头版,有报眼、有抢眼的大标题,然后也有专题、有许多细分的版面,陈年如法炮制。这一点,就连卓越的对手当当都很羡慕,他们盛赞陈年:用户没有购买欲,他可以挤出来。一段时间,当当对卓越中层图书编辑人才很感兴趣,很喜欢卓越网页的“小资风格”,还正经挖了几个人。
  认识陈年的人都说陈年是个有品味的人。陈年也确有品位,关于他的品位,可以通过他在卓越推过一个人的书得出,这个人就是黄仁宇。
  黄仁宇是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过《万历十五年》这样的长销书,但只限于小众,并不符合卓越所提的大众精品的概念。但陈年认为,大众应该能接受黄仁宇。他先是只是通过口头介绍让他的合作伙伴、同事知道、并喜欢上这样的历史学者。同时,陈年想,黄仁宇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把历史介绍的那么有意思,那么,卓越可以不可以把推广也搞得比较有意思呢,按照这个思路。卓越说这个黄仁宇曾经做过国民党军队的高官,和杨开慧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个的确很吸引人,不少人因为这个买了书去看,看完后就喜欢上了。于是,对卓越也多了一个信任感,如此,则对卓越下一次推荐的书有了信任感。
  陈年后来总结到,卓越的精品路线里有一个选择在里面,应该有所挑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