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沸腾十五年 >

第24部分

沸腾十五年-第24部分

小说: 沸腾十五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动这只妖股背后的有两个人,一个人叫谢文,另一个叫康健。
  谢文; 1958年8月生人,*时干过三年电工,*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老三届。大四那年谢文去南开大学改读社会学,毕业后即赴美,学成后搞投资咨询,按照谢文的说法,他从1988年开始发电子邮件,是全球最早接触互联网的3000人之一;1996年,谢文回国。
  康健,1956年4月生人,民建党党员。北京朝阳区人,曾就读于高干子弟云集的北京第二十七中。康健和谢文大学同级同校,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先后在北京市政府农办、《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康华国际软件开发公司等任职。其间,康健前往美国、加拿大学习,主要是学习基金操作。康健在国外学习这段时间,康健的妻子吴晓冰在美国先后担任华润集团驻美财务官和一家美国公司副总裁。吴晓冰和谢文则是大学同班同学。
  1996年年底的一天,吴晓冰打电话给谢文说一起聊聊天,此时的康健靠期货获取第一桶金,并已是中海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康健想买一个上市公司的壳,谢文则大谈网络。谈了一夜,事就全定了:谢文帮康健完成对海虹的收购,中海恒帮谢文搞一个网络公司。接下来的事情是1996年12月,中海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受让琼海虹5000万股法人股,成为海虹第一大股东,占股%。1997年初,中公网信息技术与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中海恒也完成对海虹的收购。新组建的中公网的股权结构为中海恒持股20%,海虹持股40%,信息产业部数据网络集成中心持股40%。康健出任中公网董事长、总经理,谢文任常务副总经理。
  谢文自此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能折腾的人物之一,在离开中公网后,谢文依旧不断的奔波,独立创业做过宽带服务,在互联网实验室最红火的时候当过这家公司的当家人,也曾在中国最有声望的财经网站和讯公司做过CEO,折腾,他也曾被马云请去主政雅虎中国,但不到一个月就辞职了,赋闲在家两年后,他入主一个叫一起网的网站,做起当下最流行的SNS概念,最新的消息他已经离开一起网了。
  谢文不断声称自己是中国互联网业界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之一,同时他应该也是中国互联网一线公司中活跃CEO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这两种身份混合在一起,就是他总是能给这个行业不断贡献一些声音,因为他的资历,大家都支起耳朵听,同时他又不断给这个行业折腾出一些新东西,虽然总是偏早,但大家对未来总是保持关注,因此,也总是有人向他学习。
  不过,谢文做的事情中,最有价值的,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1999年5月,他代表中公网出资1000万元收购做网络游戏的联众公司80%的股权。这个事情的意义在于,它让互联网与资本的对接有了第一个最鲜活的故事,比起张树新的落寞、宫玉国的无奈,这个故事更具备向上的意义。
   。。

在希望软件公司的日子
有趣的是,当初谢文找鲍岳桥问联众多少钱肯卖的时候,作为联众的总经理鲍岳桥报了个500万的价格,并做好还价的准备,谢文二话没回,直接答应下来。
  大家都管鲍岳桥为老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上去,鲍岳桥要比真实年龄要大一些。老鲍个子不高,浓眉,眼睛不大,聪明绝顶,以至于后来联众为追赶腾讯老鲍削发明志都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应,在大家印象中,老鲍就是那个样子。
  老鲍生于1967年,浙江余姚人。他其实只比丁磊他们大4、5岁,但老鲍出道早,成名也早,所以给人感觉是两代人的样子,其实是一代人。
  鲍岳桥在杭州大学数学系读书的时候就开始非常迷恋计算机。那时学校里学生上机的机会很少,鲍岳桥想方设法和机房看门的教师搞好关系,终于弄到了一份机房管理员的差事,这样鲍岳桥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可以上机了,大四时,他几乎天天泡在机房。
  1989年夏天,鲍岳桥大学毕业分到了杭州一个橡胶厂。就是在这个橡胶厂,鲍岳桥开发出了FOXBASE反编译软件、普通码中文输入系统和汉字系统PTDOS,其中鲍岳桥搞汉字系统的开发的初衷也是觉得自己用的汉字系统都不方便,想搞一个把现有的汉字系统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汉字系统。PTDOS写完,鲍岳桥开始有点商业意识了,他咬牙在1992年8月5日那期《计算机世界》上登了汉字系统PTDOS和反编译工具的广告,结果广告登出以后,很多人就把钱直接寄过来了,过了一、两个月,已经收到两万多元钱,当时的兴奋劲儿,鲍岳桥至今记忆犹新。
  PTDOS汉字系统做得不错,鲍岳桥非常想推广,曾经让北京希望公司代销。1993年5月,这种汉字系统突然冒出来好几个,看到别的汉字系统做了那么多广告,渐渐发展起来,鲍岳桥觉得PTDOS很可惜,他想来北京。于是,从橡胶厂出差到北京,鲍岳桥从此就没有再回厂里,一直呆在希望公司。1993年10月,PTDOS改名为UCDOS。希望公司的市场能力加上UCDOS过硬的质量,到1995年,UCDOS市场份额已经达到90%多,其他汉字系统市场上几乎很少见了。
  和鲍岳桥一起成就UCDOS辉煌的还有一个叫简晶的程序员。1992年简晶在云南昆明明星公司推出“中国龙”版,鲍岳桥在1993年作为希望公司的主创人员相应推出。两者同作为汉字操作平台,与其他中文平台相比在技术上遥遥领先,因而在当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1996年,简晶也加盟希望公司和老鲍成为同事,这使得两个程序天才真正走到一起。
  简晶是比较早上网的老网虫,如前所言,1996年他就开始上网泡CFIDO。那时的西点、西线等BBS不仅可以讨论,还能提供文件下载,就是这些现在看起来再基本不过的功能让简晶觉得非常新鲜很是过瘾。
  简晶同时也是个超级游戏发烧友,一开始就玩网络Diablo,通过网络结识了大量的游戏玩家,在朋友介绍下简晶开始玩起文字MUD,中国最早的文字MUD侠客行里,简晶的ID东方英雄至今为人所留念。
  加盟希望公司后,简晶借开发基于DOS平台下的图形界面开发包——UCSDK——时就有将Windows附带的扫雷、升级等游戏嵌进去的想法。对市场仔细一琢磨,Windows已经成为时下PC机的主流操作系统,游戏在DOS环境下存在和升级的意义不大,因而只好作罢,但想法一直得以保留。
  由于做网络游戏的想法在简晶脑海里不停的打转,他很想听听鲍岳桥的想法。平时二人的沟通交流比较频繁,但这毕竟是人生事业发展方向上的一件大事,马虎不得。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简晶把自己的想法与鲍岳桥做了交流。出乎简晶意外的是,他没想到自己的设想甫一提出,鲍岳桥很快表示赞同。
  其实在简晶关注未来的时候,鲍岳桥同时也没有忘记思考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局内人士,鲍岳桥和简晶对业内行情都很清楚。面对微软等海外大公司强势介入中文平台,他们留给国内企业和个人发展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再走中文平台或是办公自动化,虽然自己在这行业里就技术而言可谓驾轻就熟,但也未必有好的结果,还不如另辟蹊径。
  鲍岳桥喜欢围棋,简晶喜欢游戏,而另一个合作伙伴王建华在服务端开发有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个人联合创办一个可以网上下棋的地方是情理之中。
  

联众三人行(1)
就这样,当时间的指针指到1997年年底的时候,鲍岳桥和简晶、王建华这一希望电脑公司研发的“梦之队”决定离开北京希望电脑公司,没有提任何条件。这三个人,先后写出了UCDOS和中国龙这样的中文DOS平台,但在Windows平台的冲击下,他们看不到未来,他们知道,只有做出面向互联网的产品来,才能为自己找到希望。
  他们出来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成立公司所需要的50万注册资本,他们三个人虽然写出了有千万用户的产品,但并没有从希望公司得到多少报酬,乃至于三个人开公司的时候,连注册公司需要的50万都拿不出来。
  鲍岳桥和简晶、王建华三个人一起去找了当时中国本土最大的杀毒软件公司江民科技的董事长王江民。在北京当代商城北面的一家小饭馆三个人一起请王江民吃个饭。鲍岳桥三个人都是技术出身,之前都是和程序打交道,但除此之外一片空白。他们为什么找王江民,很大程度上因为王江民相当的成功,不仅软件写的好,财富上也有积累,他们更多是想向王老师请教怎么做公司来着,当然,他们的另一个目的在饭桌上是否能找个合适的时机找王老师借点钱开公司。
  一顿饭下来,鲍岳桥三个人兴高采烈的讲起他们的新项目,但一说到借钱的事情,三个人就不断的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知道怎么说。倒是王江*动的说,你们开公司是不是需要钱啊,这样吧,我借给你们50万,做得好,你们就把钱还给我,做得不好,就不用还了。三个人心中顿时落了块石头,无比的敞亮,不断的举起手中酒杯敬王江民。
  这笔50万元的借款鲍岳桥三人等公司注册下来就还给了王江民,靠着三个人凑的20万元支撑了一年,到了1998年年底,鲍岳桥看着要过年了,想着还是要让哥几个(当时联众已经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雇员)还是要有点钱过年,于是,又找王江民借了10万,4个人每人分了万,回家过年。王江民对联众的两次借款被一些媒体称为中关村较早的天使投资,但性质上这更接近于借款,更多是一个第一代程序员中的惺惺相惜。
  这三人从希望公司出来,王建华的孩子跟着呱呱落地,简晶的孩子也过1岁,孩子的成长也需要钱,鲍岳桥也不富裕,于是,三人无奈只得东挪西凑地各自掏了四、五万元,就这样,联众公司的前身——飞鹰公司——在北京马连洼的联万庄宾馆成立了。
  说到联众公司名字的由来,还真有些曲折穿插其间。自公司创办初始,三人就在琢磨如何取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当时排出的候选名字有好几个。后来初步决定选用“飞鹰”,取英文“flying”谐音。试用一段时间后,大家都不满意。后来王建华提出为什么不能截取“联想”和“大众”各一字为“联众”呢。另两人一听,虽有拼凑之嫌,但确为“飞鹰”所不及,单就字面意义“联系大众”即比前者更有亲和力,这个名字也有三个人(三人为众)联合创办的意思,而且也与他们想做的在线游戏的目标定位和契合,于是三个人一致认为应该取这个名字。
  在去工商局注册的路上,三个人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个名字被注册的可能性很大,他们为此还准备了一些其他的名字,不过,他们到工商局一查,竟然这个名字没有被注册,他们立马乐了。老鲍三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且他们还发现,在他们注册前有个叫联众达的公司。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之前有个联众公司,在联众达想注册的时候还在,之后可能注销了,而老鲍三人应该是联众这个公司被注销后第一个申请这个名字的。真是上天注定他们要成功。

联众三人行(2)
联众公司英文名的来历也是一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