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江湖丛谈 >

第10部分

江湖丛谈-第10部分

小说: 江湖丛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玸hǎ唐汉壶座子”,管扎针调侃儿叫“插末”,管注射药品的调侃儿叫“插末权”。


做小帖的生意(1)
在民国元年的春天,敝人到山东烟台西望看朋友,走在烟台的西南河的地方,见一家栈房的门前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传单,嘴里说:“这店里住着一位大夫,舍药治病,谁要有病,可以进去瞧瞧。白瞧病不要钱,谁要有病,白舍你药吃,就为行好。家里有病人,说出病原来,讨药回去,亦是好事呀。”随说着向过往行人的手中递纸条儿说:“接张帖儿,有病进去白瞧白看。”我见有些个人接他那传单,进店去找舍药的善人治病,敝人好奇心盛,亦接了一张帖儿,跟着人到店里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还要向店里的伙计打听善人住在那屋哪,哪想到有人站在二门外,专管指路儿,他见了手拿小帖的人就用手指着说:“你们是治病的,都到那三间北房去。”我随着人们到了那三间北屋内,一明两暗,那暗间放着棉帘子,当中的明间放着一张八仙桌子,两旁有几个条凳,椅子前边有个大洋炉子,屋内很是暖和,有个人照料大众,说话很和气,是个听差的茶房。屋内来了十几个看病的人,那听差的和这些人坐在一处,小声小语的和这些人聊着天儿。忽听见里间屋有人问道:“治病的人来了多少呢?”那个听差的人赶紧站起身形,恭恭敬敬地说:“有十几个人了。”说完了他跑到门前用手掀帘子。就见从里间屋走出来一人,那时候是在正月底,天气还冷哪。就见这人头上戴着一顶水獭帽子,身上穿着绮霞缎面的皮袄,戴着金丝眼镜,精神百倍,气派十足。这时候屋里坐着讨药治病的人,不由地全都起来,垂手侍立,亦都恭敬这位先生。他往八仙桌子旁边一站,向大家说:“你们全都坐下。”这些人才敢落座。他坐在椅子上用眼一看这些人,头一个就看见我啦,说:“你这人不是给自己看病吧?”我说:“不错,我是给亲戚家的一位老太太讨点儿药。”他问我:“你们的亲戚得的是什么病呢?”我说;“年年到了春前秋后犯咳嗽。”他说:“那病好治,我给你两丸子百效丹,吃了就好。”说着话他命那听差的人从里间屋内给我拿出两丸药来,把药交到我的手内,他向我说:“那药怎么吃,你回去看看那药上的发票,上边都写着呢。”我说:“多谢多谢。”我又坐在那里不走,想要看个究竟是怎么回事,哪想人家不愿意我在屋内,向听差的说:“把这个调角码子淤喽!”我听他说的这句江湖侃语,我懂得。  “把这个调角码子淤喽。”是指着敝人我说哪,说我是“调角码子”即说是个难惹的人,把我“淤”了是把我轰出去。我当时就明白了,他们不是善人舍药治病,是档子生意,设局撞骗的。
我很佩服他们“把点”的能为(他们管能瞧出入是干什么的、能生财不能叫把点儿),能够一眼瞧出我是个不能生财的人来,有我在屋内碍眼,又碍事,把我先请出,他们好生别人的财。我听了那句行话,别惹人家不愿意,没等他们听差的说话,我就告辞而去。他们用什么法子骗屋里人钱是无法能知道了。
我看望朋友去吧。在朋友家住了一宿,次日,我从朋友家出来,走到那家栈房门前,见有好几个人和店里伙计争吵,招惹得过往行人围了个风雨不透,我亦挤在人群之内要瞧瞧是什么事。见人群里有人挑眉立目的大吵大嚷。他说:“好啊!十几块钱,冤了去啦!今天搬了家那不行,你们开店的和他们伙同骗财,咱们打官司!”我听他们这么一说,就知这人是昨天被那撒小帖的生意骗了,今天醒悟过来,到这里找后帐要往回退钱的。我当时犯了爱管闲事的瘾啦,我向这人劝解了几句,告诉他这事与人家店里无干,开店的是有房子谁爱住谁住,给房钱便是好客人。至于客人干什么人家开店的管不着,就是把店拆了,亦找不到那舍药的人了。这人被我劝得无法,自认倒霉。我把他让到茶馆之内,我二人喝着茶,我问他怎么被骗的。他说:“那个舍药治病的人,他叫人在店门口撒帖儿,说白舍药治病。我贪便宜进去叫他们治病。随着我进去了十几个人,他都白舍药打发走啦,就剩下我一个人,他用手给我诊了诊,他说我的病有好几年啦,得的是寒腿。我亦没告诉他,他就诊出我的病,我很佩服他的能为,求他给我治治。他说,有个妙方,一治就好。我求他开那药方,他就用笔开了个药方,写的是:麻黄、川芎、木瓜、牛膝、杜仲、年健、入地风、洋红花、串地锦、麝香等等的药品。他把那药方写完了,他问我,你知这串地锦是什么药吗?我说,不知道。他说,串地锦是一宗最宝贵的药品,出在西藏,长有三四寸,是个小虫儿,往地里乱钻,要是配在群药之内,凭他那药的力量,能舒筋活血,追风散寒,像你这寒腿吃下就好。这群药倒不贵,唯有那串地锦一味药,买得五十几元钱,还没准儿买不着真的。我说,只要能把病治好喽,几十块钱算得了什么。他说,你们亲戚朋友有在药行做事的没有?我说,没有。他透着为难样子说,就怕你花钱很多,买不到真正串地锦。我亦觉得不懂行怕买不着真东西。那听差的在旁说,咱们给张镇守使配的那药不是有串地锦,亦是治寒腿的药嘛,何妨匀给他呀?那位先生把眼一瞪,申斥那听差的不该多说话。我就央求那位先生,你有那宗好药,何不行好积德匀给我,该多少钱,我I给多少钱。那位先生情不可却了,他说,我把药匀给你,你有五十多块钱吗?我说,我有十几块钱给你留下,我回家再取那三十几元去。他叫我把钱取出来,一共十四元八毛整,他把钱收下了,把那药交给我,告诉我怎么个使法。我还很感激他们真瞧我至重,还差三十多元,就敢把的回了家,以为药给了我。我还说明天一定给他们送钱去。我拿着药高高兴兴该着除灾了,及至向街坊邻居学说此事,有人说我上当了,药材里向来没有串地锦。我被人说得有些觉悟,今天来店内找他们问问,哪想店里伙计告诉我,那舍药治病的先生昨天晚上就走了。”我听明白了他受骗的情形,才知道个中的把戏。我把那人劝解回去,我亦就给了茶钱,走出了茶馆,回归奇山所啦。


做小帖的生意(2)
后来在山东盂兰会遇见了个姓王的朋友,因为他是个江湖人,和我很不错,我将那撤小帖的情形向他说了一遍,问他是怎么档子生意。据他说:“做那种生意的行当总名叫做小帖子。在屋里装治病的先生叫做掌穴的,那装听差的人叫敲家子,那店外撒传单的人叫做撒幅子的,在店里指路的人叫做把二门子的。他们这种生意没有五六个人做不了啊!到处做生意,找个地方叫安窑儿,安下窑儿,做下钱就走,免得被欺骗的人觉悟了,找他麻烦。小帖子生意亦是流动性,临时集合,打走马穴的生意。”
到了如今,我国各省县市地方当局立有医药的机关,行医得经官家考取及格,发给行医的证书才能行医。这个没证书不能行医可把生意人治住了。骗人生意受此限制,亦渐渐地无形消灭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挑土海宝的生意
有一年我在营口去逛洼坑甸,那个地方最热闹的是杂技场,各样的玩艺儿都有,和天津的三不管、安东的七道沟、北平的天桥一样。我走在一个场上,见有一人,有三十多岁,穿着打扮像个种庄稼的人。他在地上铺了一块白布,从腰里掏出几十张小四方韵纸来,往地下一蹲,他嚷道:“快来看咱们的宝贝!快来看咱们的宝贝!”我随着一些个人们观瞧他有什么宝贝,就见他从腰里取出一个绸子包儿,内里凸着,包的是什么虽然看不见,那个儿大小和那三炮台的烟筒儿差不了多少。他指着那个包儿说:“这个宝贝,是我在海边上捡的,大有用处,我打开大众瞧瞧。”说着话他打开了一看,是一块又圆又高的石头,那石头上自然长着十几个小蛤蟆。大众瞧着这个东西很奇怪,亦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这树候就听他说:“我捡了这个东西,亦不知道是什么,经过多少人瞧,才知道这宗东西有什么用处。它专能治病,可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就是能治眼睛上的毛病。不论是气蒙眼、火蒙眼、暴发火眼、见风流泪、胬肉盘睛、红丝血线,一上就好。我可不是卖药亦不是行医的大夫,我把这宗东西送给众位一点,行个方便,人缘儿。”他说到这里抬起头来,瞧大众有害眼的人没有。是在春天,害眼的人很多,他指着一个人道:“这位的眼睛净是红丝,我给上点试试。我可不要钱,我也不卖。”那人就蹲在了地上,他从腰里掏出一个小玻璃瓶儿,瓶内有水,又掏出一把小刀,一个骨头簪,他用那小刀在那海宝贝上,现往下削末儿,骨头簪蘸凉水,又蘸那削下来的末儿,往这人左边的眼睛上点,工夫不大这人就说:“劳你驾,再把这右眼上点儿吧!”他又给往右眼上抹点儿。这人直嚷:“舒服多了!”有些人都瞧着便宜,工夫不大,蹲下好几个人,这个眼睛上点儿,那个眼睛抹点儿。亦真奇怪,凡上了他药的人都说:“这药很好。”看热闹人中有一位向他说:“先生!你这海里的宝贝能治眼睛上气火蒙吗?”他说:“能治,当时就好。”这人说:“我去把病人搀来,你给治治吧!”说完了话,这人就走啦。去了不大工夫,就搀了一个病人来,和瞎子一样,叫这人蹲下,求他给上点眼药试试。这人就把眼药给他点上,这人闭上眼不动了。那些先上药的人们全都把眼睛睁开,个个都觉得好受似的,全都瞧他给那人治气火蒙。足有一顿饭的工夫,他说:“你们众位瞧吧,这人的眼睛好啦!”他又从腰中掏出一把小镊子,用手指头将那人的眼皮拨开,用骨头簪儿往下拨,那病人眼睛上的那层蒙,就渐渐地活动。等到用镊子往下一夹,就取出眼来,他举那块蒙,叫大众观瞧,足有人的手指甲盖儿大小,厚薄亦有手指甲那么薄厚。站着的人,蹲着的人,大众见他这药当时就能把眼睛治好,都夸好药。害眼的人说:“嗳呀,我可看见什么了。这些年把我闷坏了。净药钱我就花的没了数啦,任什么亦干不了,少挣多花,一千块钱没有啦。”说到这里,向他问道:“先生,你给我治好了一只眼啦,我给多少钱呢?”他说:“我不要钱,我不是治病先生,白瞧白看!”那人说:“我才好了一只眼,这只眼还没好哪。我再叫你自治,我良心有愧,千数多块钱都没治好,你给治好喽,我亦不能叫你白治,你卖给我点药。”那人说:“我不是卖药的,我这东西不卖,谁要买亦成,一千块钱,谁要谁拿去。”这病人说:“一千块大洋,买不起,你匀给我点吧!”他摇头道:“不匀不匀!”当时围着的人都央求他,好容易他才点头,匀给那人两块钱的。两块钱才买了一小包儿。他匀给这个人了,可就不成了。这个说:“你匀给他啦,亦得匀给我点儿。”于是这个三毛,那个五毛,这个一块,那个半块。不到一个钟头,就匀出五六元大洋的货去。他愈说不卖愈有人买。以后不卖了。收拾收拾就走啦。我也买了他三毛钱的。回到家中,有亲友们害眼的,给谁上点儿,谁的眼睛就好。可是有个五六年的病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