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蒋介石眼中的最大"共谍":郭汝瑰 >

第24部分

蒋介石眼中的最大"共谍":郭汝瑰-第24部分

小说: 蒋介石眼中的最大"共谍":郭汝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见此情景,不觉暗地发笑。想不到毛主席夫人如此幼稚、无知。
  5日,由延安起飞到达汉口,国民党武汉警备司令郭忏等前来迎接。三方人员在杨森花园马歇尔临时寓所汇报,知*李先念部被政府军围困,粮食断绝,十分困难,请求移防就食。但张治中反对,他说:“不移动部队,免惹起误会。这是我们已达成的协议,必须遵守。”
  “总不能坐以待毙嘛。”周恩来反驳说。
  于是马歇尔主张供给粮食。郭忏立刻答道:“已允代为购粮,但*必须说明购粮的总数,价格及购运方法。可是共产党方面至今尚未答复。”
  上述讨论,纯是表面说法。骨子里是国民党认为这是被包围的*,容易歼灭。郑介民说过:“这是国民党捉到共产党的一条尾巴,共产党要打,首先就消灭他这一部分。”
  这样共产党理所当然地要提出移防,以便脱出包围圈。早在26日决定出巡路线的会后,周恩来同志就曾私下告诉我,李先念部缺粮,拟向军政部借款五亿元,望我促成此事。我当时神经过敏,以为这是董必武同志已将我的关系转告了周恩来同志,所以对我表示好感。我也确实向林蔚报告,主张借给五亿元。以后听郑介民“捉到共产党一条尾巴”的说法,才恍然大悟,原来周恩来同志是预先作一伏笔,醉翁之意不在酒。我这个“蒋幹”虽然不懂其中的奥妙,却也为“周郎”起了传书带信的作用。
  这次随同出巡,我也很想与*高级首长通款,表示好感,但接触时多在大庭广众当中,而且廉壮秋时刻未离左右,无法深入谈什么。怅然而返。
  

东北停战协商(1)
军事三人小组出巡返回重庆,双方在各处的冲突并未停止下来,东北国共摩擦更为激烈,*中原军区李先念部,及东江纵队冯白驹支队等的问题*迫切要求加以解决。蒋介石不特置之不理,反于马歇尔到延安之日(3月4日),交下一份实质为作战计划的所谓复员计划。大意是首先攻占热河的赤峰、承德及察哈尔的多伦、张家口。同时以数个军海运连云港登陆,以袭击苏北、鲁南*之背从而歼灭之。第二步则打通津浦线。第三步再击灭冀南、豫北*。在政治全面破裂之时,应一举而攻占延安。蒋责成军政、军令、军训三部秘密研究。真是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正如共产党指责的国民政府要的是假和平,口称和平谈判,而大打内战的部署正在谈判声中积极地进行着。周恩来经常说:“不要堵死谈判大门。”这大概就是蒋介石准备的随时关死这半开门的抵门杠吧?
  3月9日,军事三人小组在尧庐开会,讨论了三件事:
  (一)李先念部*粮食困难,周恩来请准调往五河或安阳,决议暂时不调动,等一、二周内国共双方拟定复员计划,决定哪些部队应移动时再行移动,目前粮食困难,由张治中负责邀集主管人员讨论具体解决。
  (二)广东张发奎不承认广东境内有*,派去的停战执行小组也联络不上,周恩来要求把在广东的*部队三千余人海运他处,马歇尔同意去电通知美第七舰队司令柯克,请其设法运输,等答复后,再通知周恩来。
  (三)张治中提出*阻止修铁路,并设路障请设法制止!协议去电北平执行总部令交通小组与交通部代表协商,统一交通行政,共方技术人员应予量才录用。
  根据此次决议,以后东江纵队得以转移到山东。李先念部则仍被困于河南光山附近地域。
  三人会议对停止冲突,恢复交通及军队整编、统编方案等三个问题,本来均有协定。但由于国民党政府一直声称东北未驻有*,只有从苏军手中接收主权的问题,不承认这些协定包括东北在内,反而在美国援助下,不停地向东北运送军队,不经协商,即欲强占共产党军队所占领的地区,这就必然酿成双方军事冲突而且战斗越演越烈。谈判当然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分歧就更大了。
  在停战问题上,国民党政府提出要共产党从东北退出大部分地区;而共产党则提出的是无条件停战,先停火,然后再谈其他问题。
  交通问题,共方提出全面恢复交通,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及邮电等,同时平毁沿路的碉堡工事;国民党也同意平毁碉堡,但须在军队整编后平完,有些地区还必须保留。
  关于军队整编统编问题,双方在驻军数目和驻地划分上也存在分歧。
  谈判桌上的分歧是现象,实质是国民党自恃有美国做靠山,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可以一口气消灭光东北的共产党军队。这便是东北内战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
  当时,我作为三人会议国民党政府代表的随员,参加了东北停战谈判的全过程,今就回忆到的事,按时间顺序记录其大要,以便读者从中看出国共谈判的症结所在。
  3月11日马歇尔奉召回国报告工作,在未返华期间,美方代表由吉伦中将代理。
  3月13日会谈中,张治中坚持国军为收复主权有权开入东北各地区,而周恩来认为张的意见未指明各地区的大小,太无限制。周表示对这个问题非请示延安不敢自行决定。因此这天会谈无结果。我认为如此拖延绝非好事,东北两军冲突日烈,则双方死伤,地方破坏也随之日益增加。因此我向张治中建议:“*在苏联支持下,其占领地区也日益扩大,会使谈判愈益困难。现周恩来对国军得占领铁路两侧各三十公里之地区,及*不得占领苏军退出之城镇两点并不反对,如以后*势力日增,所占地日广,则将来想控制铁道两侧亦不可能,所以我主张对于所谓国军收复地区,不妨加以规定,以求东北问题之早日解决。因此对于所谓必要地区,不妨指明各省省会及交通要点。”但张治中概不采纳。 。 想看书来

东北停战协商(2)
张治中、周恩来二人经过反复交换意见,终于达成协议,提出给派往东北的执行小组的训令。
  这个训令草案原文是:
  (一)小组之任务,仅限于军事。
  (二)小组应随政府军队前进,仍为苏军占领之地不得进入。
  (三)小组应进至冲突或政府军与*军密接之处,使停止战斗,并作必要之调整,以免再生纠纷。
  (四)政府军有权进驻苏军现时退出之地区、包括铁路两侧各三十公里之地带。
  (五)如政府军须进入*占领地区,须协商决定。
  (六)以后东北驻军地区另行商定。
  张治中16日把这个“训令”呈报给蒋介石批准时,蒋随即将第四、五、六条加以修改。
  第四条改为:政府军有权进驻苏军退出之地区,包括铁路两侧各三十公里之地带,*军不得占领。
  第五条改为:除上项所举地区外,如政府军须进入*部队驻在之地区,应经由执行小组裁决之;收复主权,必须占领之地区,则由军事三人小组决定之。
  第六条改为:以后东北之驻地依整军方案定之。
  17日开会,周恩来对蒋介石修改后的训令表示不能同意。18日吉伦又对四、五两条提出如下的修改:
  (四)为收复东北之主权,将移动部队,以占领苏军之撤退地区,包括长春铁路两侧各三十公里地带。
  (五)政府军如须占领现在*军所占领之地区,须经过小组商讨。如小组不能得协议,则由高级当局决定之。这两条也受到周恩来的反对。周恩来认为:如按第四条,则过去、现在乃至将来苏军退出的地方,均由政府军占领。而第五条中,又规定现在*所占领地区如政府军队须加占领,须经小组及较高当局决定,则不足以保障*业经占领的地区受到尊重。因此又未达成协议。
  3月21日,周恩来带此“训令”草案由重庆飞延安请示,并来电告张,经研究对此草案,*决不接受。政府军只能接受沈阳至长春间沿路三十里地区,其余地区,须一一列举讨论,经共方同意后,方许政府军进入,如果政府拒绝考虑*所提建议,则他(周恩来)不再返渝。
  张治中接电后,原拟置之不理,但马歇尔电促吉伦将军速赴东北,于是吉伦将军与张治中商妥,复派柯岩上校去延安,向周恩来提出三条命令的新建议(即27日的三条)。周恩来乃于3月25日返渝,当即与张治中、吉伦举行三人会议。周恩来主张在命令后附记加入政府应担保迅速商谈东北政治问题,承认*建立的*政权等意见。于是达成协定,三人小组并于27日在重庆牛角沱28号马歇尔办公地怡园签订《军事三人会议关于派遣执行小组前往东北授予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之命令》。
  由精选人员组成三人执行小组,应即派往东北,执行下列诸指示:
  (一)小组之任务仅限于军调处工作。
  (二)小组应在政府军队及*军队地区工作,并避免进入仍为苏军驻留之地区。
  (三)小组应前往冲突之地点,或政府军与*军密接地点,使其停止冲突,并作必要及公平之调处。
  三人会议同意附加入记录之点:
  关于东北军事问题由三人会议继续商谈 ,关于东北政治问题另行商谈,迅求解决。
  签字结束时,周恩来即席发表声明:
  (一)东北军事,仍须三人会议继续会谈,以求彻底解决双方冲突。所以今日政府军事发言人所说东北无军事冲突与事实不符。

东北停战协商(3)
(二)整军基本方案规定政府在东北驻五个军,据确切消息,现在政府驻在东北已有五个军之多,却仍大批运兵前往,如运兵无限制,则危险事件将不断发生,因此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增兵。
  (三)派往东北之执行小组,估计先往沈阳。望北平执行部通知*参加的工作人员,到沈阳接洽,以使停战得以迅速实施。
  随后,张治中发言。他向周恩来保证政府开往东北之军队,绝不超过五个军,并希望*不再由海陆运兵去东北。他强调以后整军,*在东北只有一个军,政府也不会超过五个军,如果超运太多将无法安置。
  周恩来随即表示,停战后即不再运兵。当张治中担保政府军在东北未超过五个军时,我在旁悄声提醒他说:“只能保证整编完后不超过五个军。”张治中立刻在纸上写“说话不要太老实”给我看。我认为这种不诚意的小动作,最容易使谈判丧失信心,表明国民党在停战谈判中缺乏起码的诚意。
  东北停战协议稍有眉目,张治中遂于3月29日飞赴西北。我送他登机离开重庆时,伫立很久,望着渐渐远去的飞机,依依不忍离开机场。
  张治中,早期曾任黄埔军校军官预备团及入伍生三团团长,北伐出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长、学兵团团长。黄埔军校迁武汉后,曾短时期任教育长,以后在南京中央军校长时期任教育长,故常能与蒋介石接近,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因而遭到一些人的忌妒,捏造出不少坏话,说他对蒋氏夫妇,阿谀逢迎。我因不察事实,过去对他很少好感。然而闻名不如见面,当我作为张的助手参加和谈后,竟为他不辞劳怨,为求和平而努力的精神所感动,而佩服他了。
  记得1946年2月5日,在军令部讨论东北军事问题时,有些人认为苏联占领东北,故意迟迟不归还主权,为的是使*能在东北渐渐稳住阵脚。因而他们主张尽量使外国记者前往东北采访,向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