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丞相乖,碗里来 作者:家养鬼怪 >

第16部分

丞相乖,碗里来 作者:家养鬼怪-第16部分

小说: 丞相乖,碗里来 作者:家养鬼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书房之中顿时安静了下来,景文帝有些惊讶的看着孟酌言,嘴唇紧抿,眼中迅速升起了几分怒意。而一旁的洛青侯则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了一抹得意之色。

身后的颜尚书则再度开口道:“既然孟丞相也无异议,请圣上定夺。”

过了半晌,景文帝才缓缓开口说道:
“传朕旨意,封孟酌言丞相为我大齐和亲御史,护送珺阳公主前往北戎和亲,两日后启程。”景文帝说的极为缓慢,仿佛每一个字出口都很艰难。

孟酌言立刻跪下接旨谢恩,只听景文帝继续说道:
“如众爱卿都无异议,那么就都退下吧,朕要歇息了。”

众人闻言,行礼后退出了御书房,孟酌言也在其中,原本孟酌言以为景文帝会留下自己有话要说,这莫名其妙的和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封自己为和亲使又是谁的主意?她以为景文帝会向上次一样告诉自己。
但是从她主动提出要担任和亲使节的一刻起,景文帝就没再用正眼看过她,孟酌言心中很是费解,不明白他到底再生什么气。自己本来是为了不让他为难,怎么反倒像是热脸贴了冷屁股的感觉,皇帝的心思真是难捉摸,难怪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

一边想着,一边走出了御书房,这时,身后的黄尚书追了上来喊道:
“孟丞相请留步。”

孟酌言闻言停下脚步,看着气喘吁吁追上来的黄尚书问道:
“黄尚书有何指教?”

黄尚书抬头看了下四周,低声道:
“孟丞相,请借一步说话。”

说罢,将孟酌言引到了一个僻静之处,环顾四周没人,才开口说道:
“孟都护昨日有密令传来,叫我等全力阻止珺阳公主和亲一事。”

孟酌言闻言一愣,问道:“这是为何?”

黄尚书道:“北戎使节来访十分突兀,都护大人事先并未得到消息,而这次和亲的对象正是北戎国的大皇子耶律齐疆,从孟将军处得知北戎的四个皇子除了最小的四皇子耶律洪昌之外,其他三人都早已有妻室,北戎王突然下旨,就连耶律齐疆本人都不知道此事。所以都护大人断定这次和亲必有阴谋。”

孟酌言想了一下,问道:“既然明知有诈,那为何不奏禀圣上,拒绝这门亲事即可。”

黄尚书叹了口气道:“微臣等一干人等已经全力反对此事,无奈洛丞相大力赞同,皇上权衡之下,还是采纳了洛丞相的建议,同意了此事。原本微臣以为此事已经没有胜算,不料今日圣上召见众大臣商议和亲使节一事,洛丞相居然举荐你为和亲使节,这真是柳暗花明啊。”

孟酌言闻言问道:“黄尚书的意思是?”

“如果你做了这和亲使节,那么这和亲之事的成败就尽在我们掌握之中了。”黄尚书笑道。

孟酌言点了点头,明白了今日为何出现大臣么众口一词的情况了。随即开口问道:
“那依照你们的意思,该如何阻止这门亲事呢?”

黄尚书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开口道:“此去北戎,路途遥远,沿路不乏山贼劫匪,到时只要在北戎边境之处拟做遭遇贼人劫道即可。”

孟酌言闻言一惊,道:“难道你们想把珺阳公主给……”

黄尚书点了点头。

孟酌言睁大眼睛道:“谋害公主,这可是重罪啊。皇上若是知道,你我都要诛九族的。”

黄尚书冷笑了一下,说道:“此时必要做的干净利落,岂能让皇上知道,况且就算是皇上真的知道了,也未必会降罪于我们,孟丞相可知道这珺阳公主是谁?”

孟酌言摇了摇头道:“不太清楚,似乎以前没有听说过。”孟酌言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心虚,除了这珺阳公主,其他的公主她也几乎没听说过。

黄尚书开口道:“宫□有七个公主,其中有两个是当今圣上所出,年纪尚幼,其余五名有三人为太后所生,早在先皇在世之时便已经赐了婚,剩下两个还未到婚配年龄。所以这北戎王此时提亲,宫中并未有适龄的公主。”

孟酌言闻言,疑惑道:“这珺阳公主不是宫中这七位公主之一?”

黄尚书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回答道:“当然不是,这珺阳公主是皇上前日才下旨册封的。并非宫中之人,只不过是冠上个公主的名号用来敷衍北戎而已。想我大齐和北戎的关系,两国随时有可能开战,皇上岂能将真的公主送入狼口?”

孟酌言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过她有些奇怪这公主是谁家的女儿,于是开口问道:“不知这珺阳公主是哪家的千金?”

黄尚书笑道:“千金?确实是千金,此人千金难见一面,孟丞相应该知道魅香楼的花魁柳传夕吧?她就是皇上新册封的珺阳公主。”



☆、和亲大军出京城

回府的一路上,孟酌言都在消化着小皇帝要把柳传夕送到北戎和亲这个事实,难道柳传夕不是小皇帝的中意的人吗?怎么突然就要送去和亲了,是景文帝始乱终弃还是另有用意?想起那日在朝堂上提起柳传夕之时,景文帝虽然对她的安危表示关注,但是神情却并不像对意中人般的深切。难道这其中另有内情?
就这样一路上孟酌言满脑子都是关于二人关系的种种假设,直到马车停了下来,才知道已经到了家门口。刚一掀起轿帘,府中的门役就急匆匆的迎了上来:
“大人,大人您可回来了,宫里头来圣旨了。”
孟酌言心里一惊,圣旨?自己刚从宫里出来,这圣旨怎么就到了?难道黄尚书拉着自己说话这份功夫景文帝的圣旨就下来了?一边想一边加快脚步来到前厅。
一进门看见了花总管正坐在椅子上侯着。见到孟酌言,起身道:
“哟,丞相大人,您可总算回来了。这圣上两道圣旨都来了,您跑哪去了?”
果然,景文帝下旨下得有效率,这花总管跑腿跑的也勤快,还两道……孟酌言讪笑了一下,答道:“路上遇到黄大人,聊了几句,就耽误了,没想到皇上会突然下旨。”说罢,立刻准备接旨。
花总管起身摊开手中的圣旨,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仁德丞相孟酌言为和亲使节,护送珺阳公主北戎和亲,赐金牌一枚,可调用沿途地方兵力。另调派御林军两百,虎豹营军士一千随行,两日后离京,钦此。”
孟酌言谢恩接旨后,依然没有起身,等着花总管的第二道圣旨。可是花总管却开口道:
“孟大人请起吧,这第二道圣旨是密旨,皇上说交给你即可。”
孟酌言闻言,立刻起身,只见花总管从袖袍中取出一个小卷轴,交给了孟酌言 ,同时低声说道:“皇上说了,这密旨只能由你一个人看,看完之后立刻毁掉,断不能让第二个人知晓。”
孟酌言点头,随后送走了花总管,回到房间,借故支走了鸳鸯,随后立刻打开景文帝的密旨。孟酌言接圣旨的时候有些惊讶,御林军和虎豹营,她没想到景文帝竟让会从这两处调派人马,虎豹营是京城布防军中最为精干的一支,而御林军更是百里挑一,负责保护皇宫内院,这两队兵马平日里除非有十万火急的军情,皇上才会有所调动。而今天竟然从中抽调出一千二百人,用来护送公主和亲,这绝非寻常。
孟酌言一边疑惑,一边展开了手中的密旨卷轴,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小字,字体清秀又不失苍劲,比起耶律屠夫的好认多了:
“言儿,此去北戎,路途险恶,特派精干将士随从。珺阳公主本为北戎细作,借此时机将之遣回,若途中生变,切记保重自己为先。念,安。
字数虽然不多,不过看完这道密旨,孟酌言的心中顿时觉得暖暖的,原来小皇帝派了这么多人,不是为了保护柳传夕,而是为了保护自己。想想今日他在书房中的阴郁表情,还以为会放任自己不管了呢,现在看来,他对自己是动了真心。
其实景文帝也不错嘛,相貌英俊,身份无敌,对自己又是体贴入微,像这样的好男人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可是与景文帝几次接触下来,孟酌言心底除了感激和温暖,却丝毫没有升腾起一丝的暧昧之意,也没有遇见耶律屠夫时候面红心跳的感觉。
如果说和景文帝的接触心底如同流淌过一股温水,那么和耶律屠夫的两次见面则是煮沸了一锅豆油……两者之间完全不可比拟,挣扎了半晌,孟酌言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喜欢豆油的那一款类型……
剖析了半天自己的审美观之后,孟酌言的思维终于回到了正轨,目光随即落到了密旨上面的那行字:“珺阳公主本为北戎细作……”这又是什么情况?
北戎细作?原来柳传夕是北戎安插在京城的一枚棋子?那小皇帝又是如何得知的?难怪小皇帝对柳传夕的态度如此诡异,重视又带着几分疏离,但是柳传夕那边,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呢?孟酌言此刻突然想起了那日在魅香楼之中柳传夕对耶律屠夫的表白,很好,耶律屠夫是北戎人,柳传夕也是北戎人,这两位老乡都顶着别国人的身份在异国他乡的妓院里千里来相会,尼玛说这是纯属巧合有人相信么?
孟酌言此刻才知道,原来那晚自己打扰的恐怕不是一场约会,而是一场会议……耶律屠夫出现在魅香楼不是因为单纯的好色,而那晚柳传夕只接待他一人也绝非偶然,现在回想起柳传夕那突如其来的表白孟酌言也觉得有些蹊跷,就算是真情流露,也不用挑个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吧,现在前后贯穿,孟酌言恍然大悟,八成是两人做戏给自己看……
想到此,孟酌言的心底有些失落,虽然心仪耶律帅哥,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两人之间的距离就好比部落和联盟,只能平行不能相交,自己再不济也是大齐的丞相,想起不久前唇上温热的感觉,孟酌言有些沮丧,上一次见面还是唇齿相依,下一回说不定就是兵戎相见。难怪人人都说和平世界最可贵,只有天下太平了,物质,经济,爱情……等上层建筑才能繁荣昌盛。
抛去脑中的风花雪月,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么完成和亲使节这个任务,一边让自己护送公主到北戎和亲,一边又让自己在半路暗杀公主,孟酌言觉得这任务有点难,要是换做接到圣旨之前 ,佯装个山贼劫道什么的这种方法还可以一试,但是现在圣旨一下,此路立即不通了,略凡有点脑子的山贼土匪,也都知道这送亲队伍劫不得。就算真说有那种人傻胆大不知天高地厚的动了手,当那一千二百的士兵是吃素的吗?届时就算自己要放水,恐怕那虎豹营的军士也由不得一群毛贼败坏了自己的威名……
孟酌言觉得自己真是摊上事儿了……
接下来的一天 ,孟酌言一直在冥思苦想对策,但是从天黑到天亮,她也没有想到合适的应对之计,直到黄尚书来访,孟酌言才觉得自己这两日真是白白浪费了脑细胞。
出发前,黄尚书来府中两次,第一次是来找孟酌言商量送亲队伍的行进路线和沿途设伏地点,第二次则是敲定动手的具体时间。两次来访加起来没有超过半个时辰,全程都是黄尚书发言,孟酌言倾听并记录,名为商议,实为通知。
其中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孟都护早就将整件事情计划好了,你只要按着我们的意思来就行了,该走的时候走 ,该停的地方停,其他不用操心。孟酌言确实也没有操心,既然孟怀山想要这次和亲夭折,自己也没必要去作梗,况且小皇帝那边的意思也很明确了,柳传夕既是细作,也不至于自己拼上性命去保护。两头都有这意思,这任务反倒也简单了。但是令孟酌言心寒的是,黄尚书传达的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