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城外就是故乡 >

第1部分

城外就是故乡-第1部分

小说: 城外就是故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之富饶原野(1)
我,古代中国人在日常交际中甚少用“我”或“余”或“吾”,见了上司,“我”变成“在下”,见了主子,“我”变成“小的”,见了爹娘,“我”要自称“儿子”或“女儿”,也只有见了老婆孩子,“我”才可能是“我”;当然若是一女的,见了老公还得是“贱妾”,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总之是一套复杂的人称政治学和伦理学,涉及谁听谁的谁占上风谁落下风。在如此的权力关系和伦理秩序中,“我”有荷戈之像,危险不详,它放纵僭越,最难安顿——若能无“我”当然最好,但绝对没有也真是不可能,聪明的古人苦于如何自称、如何安顿这身这心这张嘴,结果就是,古人说话,开口自称时通常隐含着“他”:“臣以为——”,意思是,这儿有个您的臣子要汇报思想;“儿子回娘的话”,那意思就是,这儿站着您儿子,儿子要说话。总之,“我”不在,“他”在,“他”以他的政治和伦理身份在,“他”说他该说的话。“我”等同*,“他”却穿着官衣制服,“他”*着那个任性的不体面的“我”,维护天下的和平安宁。
  到了上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如同洪太尉揭了封条,解放妖魔,遍地皆“我”,天体*,实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变到如今,中国人开口就是“我”了,人人当家作主了,“我”的合法性似乎不言自明。但其实,“我”依然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危险区域。即使在文学书写中,一个虚设或坐实的“我”也经受着更为严苛的审核,如果它看上去完善、安全,那么它或许是虚伪,如果它冒犯了谁,那它就是不知羞耻不讲道德——在内心深处,人们还是不知与他人之“我”和自身之“我”如何相处,袒露“我”是危险的,回避“我”则不仅回避了危险还回避了“我”之责任。所以,提笔为文,言不及“我”——如今官员散文大兴,但文章中有“我”的,以我所见,甚少。
  陈霁说起来也是一个官员,但他这本书,自始至终都是“我”,“我”在说、在写。“我的精神地图”中国人最恨“独语”。在文学中,最具杀伤力的批评指控就是:这个人在自言自语。这就相当于宣布:这个人是脱离群众蔑视群众的,是只关注自己的,是不想跟我们玩不想让我们爽的,既然如此,咱们为什么要玩他呢?咱们不理他、晾着他。我无意在此评论该逻辑的曲直,我所关注的是,当一个人在内心里、在纸面上自言自语时,当他孤独地面对他的“我”,力图表达这个“我”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叫人受不了的事?只不过是,在这个时候,也仅仅在这个时候,这个人意识到他是有“精神”的。那另外的那些时候呢?他与我们大家言笑甚欢的时候呢?那时,他的精神睡着,他的智慧醒着。所谓“智慧”,就是他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知道不能亮出破绽不能暴露弱点知道如何在笑眯眯的战斗中取胜。
  我看中国的古典小说,好处不盛枚举,一桩大好处和一桩大坏处,就是“姑嫂驳蹊”,就是太有智慧太有心机,一寸短一寸险,越是一团和气越是刀光剑影,如此津津乐道下来,没有孤绝的大悲,顶多是落个张爱玲式的“苍凉的手势”——《红楼梦》或许例外,《红楼梦》是傻的痴的,但中国人至今也拒绝读懂它,它之广受尊崇,其实还是因为其中的“姑嫂驳蹊”。没有内心生活的语言,没有关于“我”的语言,没有关于沉默的语言。但在这本书中,这个人注视着他的“我”:他的纷乱的记忆,他的迷茫脆弱,他内部的裂痕和伤痛——穿过这一切后,他的自由,他在暗影重重中寻得的光风霁月。他的行文看似平淡,却是情怀缱绻。整本书,“我”都在孤独地游走,像一个文化的游侠剑客。“我”从自己的故乡走向不同人物的故乡,从今天走向历史,从物象走向灵魂,这便印证了一句:思想者在时间的岁月中永远没有自己的故乡。

“我”之富饶原野(2)
生活当中的不是“我”,“我”生活当中是个虚幻的,“我”在灵魂的舞台上。“我”不是他人的复制,不是逃避和返回,而是面对。从《故乡漂流在小河之上》《小城正在失去记忆》中,我们看到了“我”的疼痛,看到“我”在实现一种超越自我的现实警醒与批判,一种“采阳补阳”的努力,一种信念的加固和供养。这是“我”的勇气,是“我”对存在的关怀和对天命的接纳。而《孤舟》《兄弟》《渔舟上星空下》等几篇,“我”则透过平静的日常生活表象,看到了潜在的危险,真挚的情感背后闪躲着忧心的寒光,于是在看似平和的记忆里便有了凝血与悲壮。“我”在记述“故乡”、“亲情”时,没有嘹亮的声音,使用的是身体内部的所有力量。“我”的力量还在于“我”的自觉性,努力保持“我”的信念、操守不与自身的真实生存相脱节。“我”是公务员,但不因此而丧失观察与批判的热情。《九曲黄河》《青片河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流淌》《霜风吹过扬州》《雪地上的甘州》等等,或说整本作品是“我”在历史的静穆中释放对现代生活的敏感。历史的巨大寒意,没成为“我”的消极力量。“我”从视觉开始,进而动用身体的所有知觉,打探现实与历史的信息,搜寻那些破碎的图案,再依据自己的逻辑对它们整合。“我”并不是为一个消费时代做一些文化点缀,而是坚持逆流而上,以“我”自身的方式加入社会责任、集体认同、政治姿态、道德力量等碎裂与混乱中。耳闻目睹,考验“我”的判断;披书阅卷,诱发“我”的想象。哑言的历史无法复原,但当与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对接,就产生许多虚虚实实的感知。感知微妙,便可泼墨成文,便可讨得灵魂的唏嘘与宽慰。
  他的这些文章尽管表现着温婉,但我们还是看到他在严肃地告诉读者,现代生活中巨大的物质力量最终不是我们生存的全部依靠,它从来都是,也应该是精神力量的预示和陪衬。他明显地从已知向隐秘的未知迈进,因深知其人再读其文,顿觉意外。
  陈霁之文令人意外,他的文章不唯有“我”,而且这个“我”拒绝权力——话语的权力,“我”所说的一切不是为了祈使、说服,不是为了谋取身体、声音和意义的优势,仅仅是,这个书写者有巨大的兴趣——“作者痴”——去认识自我。然后,“我”被勘探和被发现。在一种庸人逻辑中,“我”注定狭窄,但只有缺乏自觉的庸人之“我”才是狭窄的和乏味的,一个“我”在睁眼看他、怀着热情和勇气走向他的人面前必是广袤的原野——需要一张地图,这张图是精神的证物,它见证一个人在大地上的移动,也见证一个人内部的丰沛富饶。
  

陈霁散文论(1)
陈霁有一部散文集叫《诗意行走》,贾平凹写的书名,影响很不小。几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他的作品研讨会。我在会上说,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点,也都有每个地方的特产,像他所在的绵阳,我就想到长虹电器。那么另一个特产就是出了一个作家陈霁。陈霁不仅在当地有名,在四川省也该是占据着主流散文家的位置。陈霁散文厚重大气,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金量和很深的精神刻度。实际上他已经走出了那个诺大的盆地,在全国的范围内鼎足而立。陈霁不久前还是一家报社的老总,同文学还是相沾的,而他过去大多数时间所干的工作,却离文学很远。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地历炼了自己的文学涵养和文字功力,以至在很早就打好了文学的基础。尽管陈霁长期地干着机关工作,却乐此不疲地奔跑在文学的大道上,之所以说是文学的大道,是因为有人把文学比成了一条小路或者是独木桥,在这里挤的人很多。很多的人也没有挤出个名堂。而陈霁可能只是走了很短的一条小径就直奔了阳关大道。
  陈霁的文章,无论长短,总能让人一口气读完,他很知道该在什么地方下笔用劲,让人一进入就会兴趣无限,深入地读进去。陈霁善于找题材,抓细节,不会浪费笔墨。他去一个地方尤其是不常去的地方,都会对那里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留心在意。比如他去西部,他就写出《飘雪的兰州之夜》、《雪地上的甘州》、《醉眼朦胧的西宁》、《康巴高原》、《天山那一路心跳》等。他去江南,一路上写出了《杭州问茶》、《多伦路上的上海》、《霜风吹过杨州》、《一个人和一个小镇》等。这些都是同他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越有距离,感觉就越好。比如他在《扎巴姑娘的闺房今夜为谁而开》中,写到奇特的走婚方式,小伙子们把在夜晚爬上碉楼视为命定的答卷,答案只能在姑娘的闺房里解开。他抓住具体情节,把一篇短文写得很精致。结尾收得也很漂亮:“漫长的岁月里,美丽如花的扎巴姑娘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完成优胜劣汰,把足够的强健和勇气迎进闺房,为一个弱小的民族繁衍希望。” 比如他去上海,想到了多伦多,就去走上一圈,找个咖啡屋小坐一场,也就有了《多伦路上的上海》。他带有着一种异样的感觉,想到了旧时曾在上海的一帮子文人的活动与写作,结尾处让一个袭一身黑衣戴一顶圆顶小帽的女子,随着楼梯的轻轻响动缓步出现。“我蓦然一惊:这该不会是张爱玲吧?”使文章一下子具有了情景性,同时也增加了感染力。他去西宁,在互助的地方喝了一场酒,酒是互助特曲,歌是花儿,使他有了瞬间的感受,在《醉眼朦胧的西宁》里说美酒和花儿加在一起,一定是会醉上个昏天黑地。陈霁抓住了一点,那就是:“生活是一杯酒,对甘肃人来讲,酒与花儿就是他们的生命,大碗的喝酒,大声的唱着花儿,随便的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朋友。”甘州是古地张掖,一个自汉代就闻名四方的边塞古城。陈霁“走在积雪的甘州街头,总感到正走在中国历史那些最让人激动的册页上。许多关于古老岁月的抽象的文字表述,迅速在风雪中变得生动鲜活甚而还更为立体的历史切片。卫青、霍去病、张骞、李广、成吉思汗和左宗棠,都在雪地上策马而过,“得得”马蹄和旌旗猎猎的声响都从风雪中传来。中国古代的不少军人都是兼职作诗人的。于是,在被历史照亮的地方,王昌龄、王瀚、王之涣和李颀们也在刁斗声中击节而歌。他们用苍凉的歌吟把风雪边陲的严酷和血洒沙扬的惨烈演绎成一种美学,让这一方土地更让人生畏也更让人神往。”陈霁以虬劲的笔力,泼洒出一幅苍茫辽远、气象宏劲的风雪图,翻飞的雪与靡扬的风中是激情滚烫的文字,甘州,因为陈霁又一次在人们的心中跳荡不已。

陈霁散文论(2)
陈霁是一个本真的人,他的身上有着川人独有的热情,正因为这种热情,使他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极强的感知性。我们能看到他对待每一个述说对象的态度,也能感觉到他在文中释放出来的温软的东西。他写《为了一个可怜的皇帝上景山》,没有走别人的老路,而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看待崇祯,写出崇祯皇帝的两面性,写出明王朝末年的大背景,而且由这个最不幸而又最可怜的皇帝提示出很多感性的东西,他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拥有权力不一定是福,拥有财富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