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九剑焚天 >

第52部分

九剑焚天-第52部分

小说: 九剑焚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风云摆手道:“好了,不说这个了,我等今夜好好整顿一番,明日出发……”忽然似想起了什么,提醒道,“还有,血魔即早已料定败局,寝陵之中机关暗卡定然不少,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万不可失误,即便有妖道之人事先开道,也难免会存在未曾发动的机关,一旦触及,是否有命还是两说。”

    闻听此话,众人纷纷散去。莫潇天正要离开,却瞅见秦雪一脸红晕,十分醉人,还以为她生病了,便问道:“秦师姐,你没事吧?”

    秦雪忙摇头道:“我没事,莫师弟不必担心!”

    她不知道为何,方才司马瑾英向她发难,她竟第一个向莫潇天辩解,让她感觉到自己在众人面前羞愧难当。

    莫潇天轻叹一声,这些年与素如相处,他学会了一件事,如果女孩子说没事了,就千万不要再去追问,否则会惹对方不高兴。

    因这几日妖道有意挑衅正道弟子,见人就杀,是以莫潇天等人不敢换上紫霄派服饰,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就这般晓行夜宿,东躲西藏,六日后他们来到了逆流沙丘附近的一处巨石阵中。

    一枚巨岩之后,司马瑾英探头看向远处绿洲,不一会儿就缩了回来,吁出一口气,道:“魔宗的防守十分严密,以我们这样,完全没有混进去的可能。”

    齐风云却坐在地上,以手中枯枝在沙子上绘画地图,他边绘边说道:“司马兄不必着急,且让我观察一下妖道防守的情况,届时找个机会溜进去即可。”

    司马瑾英坐到齐风云身边,看了眼地上乱七八糟的图画,只感觉脑胀,问道:“你观察的怎么样了?”

    齐风云以手中枯枝指向地图北面,说道:“就此处,此处防守最为薄弱,防守弟子更见怠惰。逆流沙丘弟子为每六个时辰一换,每次更换时间不超过五息,而此处却需要十数息的时间方才更换完毕。逆流沙丘内巡视弟子不多,可能是因为寝陵所在,有一些地方没有指示,不能靠近的原因。”

    司马瑾英问道:“那么我们何时行动?”

    “事不宜迟,就今晚。”

    是夜,流沙昏暗,七只黑影潜行在一处沙丘之后,伏身探看,见对面的十个人已经撤走,黑影中一人打个手势,七人便化作疾风、落地无声地向前飞奔而去。魔宗弟子甚至只感觉到一股冷风吹过,便再次静谧下来。

    穿越逆流沙丘的防线,内部也比较安全,巡视弟子并不多,只要藏于暗处,便能轻松躲过魔宗弟子的视眼。

    两个时辰左右,七人来到了一处四下无人、幽暗冰冷之地。

    此地四周环水,中间露出一片沙洲。沙洲之上擂起一座祭台,祭台之上竖着一尊硕大石像。石像怪异,形状如蛇,六足四翼,其腹部之下被人凿出一个大坑,有三人环抱之宽,其下幽暗阴冷,令人毛骨悚然。

    齐风云见四下无人,便朝对面沙洲潜去。

    待众人渡过河水,来到祭台,还未站定,天上忽然异光涌现,一物流星般朝他们射来。韩渊二话不说,挡在众人之前,一剑扫去。橙光之中那人闷哼一声,倒飞出去。

    短短一息之间,韩渊竟与那人过了十数招,而对方也未见下风,可见此人实力不容小觑。

    待橙光散去,一名冷峻的青年男子挡在洞口,挥剑道:“在下公孙远,诸位朋友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陈眇拄剑而立,朗声道:“我等奉师命前来,还望朋友让道,莫要为难我等。”

    “原来是正道弟子。”公孙远鼻腔中哼出一声,满脸不屑,“不过你们来的很不巧,宗主已经明言下令,不论是我宗弟子,还是正道弟子,凡擅闯寝陵者,杀无赦。”

    陈眇知四下无人,便试探着问道:“阁下一人,莫非想与我七人为敌?”

    “在下也是奉宗主之命镇守此地。”

    “阿哥!”就在此时,秦雪叫了出来。

    众人大骇,显然没反应过来。

    “……小妹。”公孙远显然也有些不敢相信。

    “原来真是你!阿哥,你为何会在这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为何会成为魔宗弟子?”秦雪发出一连串的提问。

    “小妹……”公孙远目露复杂之色,旋即轻叹一声,一脸毅然,“秦云已死,如今只有公孙远。”

    秦雪泣道:“阿哥,你这是为何,你为何要替魔宗做事,他们不是我们的仇人吗!”

    公孙远道:“宗主于我恩重如山,当年灭我秦氏之人,尽被宗主一一诛杀,此恩此情,我岂能辜负?”

    秦雪劝道:“阿哥,你回来吧!”

    公孙远仍一脸决然:“小妹,如今秦氏已灭,已经没有我秦云与你秦雪,我虽身为你的兄长,但志有所在,我毕生所愿,便是替宗主分忧,成其绝代之功!”

    此时,司马瑾英率先反应过来,怒喝道:“好你个公孙远,天下正道你不走,却执意要行邪僻之路,如今看来,是留不得你了!”说着,背上仙剑已握在手中,准备开战。

    公孙远见形势对自己不妙,冷声说道:“诸位即执意如此,好,在下便在寝陵之中,等待你们。”话音未落,人已经隐没入地道之中。

    “咔!”

    公孙远消失后,韩渊再也忍不住,一口猩红的鲜血吐了出来。

    众人骇然。陈眇急问道:“韩师弟,你没事吧?”

    韩渊也并非逞强之人,摇头道:“此人的修为十分高,怕有金丹期修为,方才若非他手下留情,加之我以映月式反击,怕此时已是重伤不起了!”

    “金丹期!?”齐风云一皱眉,与莫潇天相视几眼。

    司马瑾英愈发不解:“他即有金丹期修为,大可不必怕我七人,为何还要退入寝陵中?”

    齐风云似已明白:“他虽有金丹期修为,但要与我七人交手,仍会损失不小,或许他是想借助寝陵机关,将我们逐个击溃!”

    司马瑾英问道:“那么现在该怎么办?”

    齐风云道:“相信以我七人之力,只要团结,那公孙远也拿我们无碍。况且我们还有任务在身,这一趟非走不可!”

    司马瑾英看向地道,不无凝重地道:“就依齐兄所言。”

    “那么便进去吧,诸位多注意一下脚下!”说着,齐风云已率先进入地道。

    其余人见状,相继踏入。
第六十章:寝陵
    地道一片漆黑,冷如荒北冰域。

    齐风云祭起一枚夜明珠,照亮了地道。

    这是一条人为建造的地道,精致的地板以美玉镶嵌,洞壁洁白光滑。

    众人顺路朝下走去,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拐了几处弯,他们停在了一处敞开的巨大拱门之前。

    拱门漆色丹红,坚实沉重,与四周石壁仿佛融为一体。门是敞开着的,里面传来昏昏暗暗的幽蓝光明,一派阴森诡异。

    陈眇长年在外走动,资历可谓最高,他说道:“此地因久处地下故,是以阴气极重,但并无鬼怪,诸位师弟不必担心。”远远的,似有回音传来。

    齐风云知道,帝王寝陵中多以活人殉葬,因此被撬开墓地时,阴魂遇阳气而重生,出墓作乱,而有的则以寝陵阴气重故,盘旋不去,永守寝陵,所以一些盗墓鼠辈,迟迟难以下手。如果真如陈眇所说,这偌大的寝陵,应该并未以活人殉葬,否则阴气如此之重,早该有鬼怪重生了。

    当众人踏入门里的一刻,皆是眼前一亮。此地宫殿成群,其大如山,连绵百里。上有美玉星辰,下有金银河流,工程浩大,气势磅礴,覆盖整个寝陵。

    寝陵之中有石像镇守,或人或兽,形状怪异,其数不下千万。石像的双眼,镶有不明玉石,自燃成灯,看去犹如幽蓝鬼火,威严狰狞,在天上星辰、地上银河的反射之下,将整座寝陵照得亮如白昼。

    齐风云走前一步,看着这几乎从未有人打扰过的寝陵,大感诧异,道:“按照此地地质来看,流沙在上古之时应该还是一片绿洲,而此时却变成了上为流沙,下为绿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这魔宗若已经找到寝陵,应该会事先使人下来察看,况且墓门是敞开的,应该有人来过才是。这里为何如此安静?还有,方才的公孙远又去了哪里?”他发出一连串疑问,众人更加困惑。

    此时,流沙某处营帐之中,公孙远恭敬地站在一名黑袍男子身前,拱手道:“果真不出宗主所料,正道弟子找到了寝陵所在,属下已经按照宗主吩咐,将他们引入寝陵。”

    黑袍男子颇为满意地点头道:“你做的很好,先前派去寝陵的弟子皆有去无回,本座也亲自下去过一次,其内犹如迷宫,虽然本座已将所求之物取到,但其中宝物,却也非本座一人所能搬移的。这紫霄派七晋弟子,皆以一当百,其勇过千,其谋过万,他们所过之处,想必机关暗卡,皆拿他们无碍,届时再让我宗弟子前去,则如鱼得水。”

    公孙远道:“宗主英明。只是属下不知,我宗英才无数,不输正道,为何独使正道得知寝陵所在,并让他们开道?若让正道得知寝陵地点,其中宝物岂非更加难取?”

    黑袍男子笑道:“有一些人,是再多宝物,也无法换取的。本座这么做,自有我的道理,你不必担心。”

    公孙远道:“是。属下告退。”

    “慢。”黑袍男子忽然叫住他。

    公孙远转身,拱手道:“宗主还有何事?”

    黑袍男子道:“是这样的,鱼儿最近从她娘那里跑了出来,现如今正在此营之中。本座事务繁忙,无暇照顾她,所以想让你帮忙照顾一二,要不然她又得给我惹出麻烦!”

    公孙远犹豫一下,旋即道:“属下知道了。”

    恰逢此时,一名身着红衣的少女经过营帐,听见了二人对话,连忙躲了起来,待公孙远离开后,她朝公孙远的背影吐了吐舌头,窃笑道:“好不容易才有机会跑出来玩,要是让爹的人看住了,哪我还怎么玩?嘿嘿,据说寝陵之中除了威力巨大的机关,还有一种叫‘骓阴’的不死兽,正道各门派向来敌对爹,正好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思定,她朝另一头走去。

    寝陵之中,司马瑾英走近一尊石像旁边,仔细打量几眼,咋舌道:“啧啧啧,这灯莫非是传说中的不灭明灯?我也只是在书上见过,没想到竟有缘亲眼一见,也算不枉此行了!”

    莫潇天不解,有些奇怪地问道:“灯岂有不灭之理,为何要称为不灭明灯?”

    司马瑾英嘿嘿笑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相传此灯以阴气为油,遇阳气则灭,不信你看。”说着,将手伸了过去,放于火上,继续说道,“所以自古以来,正邪两道显贵之人,死后皆会采用此灯照明寝陵。一般来说,此灯极其难得,传闻便如韩氏这等世家,族长死后,也不过在寝陵中设下一两盏,而此地却有整整不下百万盏,且将此灯镶入石像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