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宠夫之路(全本) >

第24部分

重生宠夫之路(全本)-第24部分

小说: 重生宠夫之路(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你呀,也是个有造化的,遇上了夫子这样的好人!”杨大年看着三儿子,愧疚和自豪,什么样的复杂心情都有“快吃吧,你也多吃点!”

  ☆、第二十七章

忙碌的时光过得最快。等一间像样的房间修好时,已是年关了。
    年关,年关,是对穷人来说的。
    幸好,杨家穷是穷了点,却没有欠外债。当然,要别人愿意借才能借得到。比如上次杨子千摔倒昏迷两天两夜,如果有人肯伸出借几个钱,杨大年肯定早就请了郎中了。没有根基,不沾亲带故的,谁家都不愿意拿钱来打水漂,哪怕是亲亲的大嫂王花儿,避这家人,如避瘟神。
    没有外债,过年,也就只是一个词语而已。
    该吃羹羹,肯定不会吃稀饭;所谓的过年腊肉、新衣服统统被杨家人选择性的遗忘了。
    听别家的鞭炮响,一样把自家的年过了,这也算得上是除旧迎新。
    最奢侈的是,年三十,月娘又做了一顿白米干饭。
    白米饭,泡菜鱼,已经是这个家近几年最好的团年饭了。
    “翻了年,又长了一岁了。孩子们大了,我们也该老了!”端起碗,月娘感慨!
    “可不是,只希望,我们一年比一年好!”杨大年笑笑。看着桌上,都能有饭有菜了,这不就是一年比一年好的征兆吗?
    “爹,娘,我们肯定会一年比一年好的!”杨子千坚定的点头,向家人保证。开什么玩笑,现代人类灵魂的杨子千,穿越过来,年复一年都挨饿受冻,她都不用混了!
    “就是,肯定会好!”杨子林,在家是老二,在几个孩子中,个子却长得最高。经常跟着张木匠出门,伙食开得好,个儿窜得也快。才几个月功夫,都比大哥冒出一点了。“爹,娘,这是师傅给的二十个钱!”小布口袋,轻轻的放在桌上,脸上,带着微笑,那是一种自信,那是一种骄傲!
    “钱?”杨子千动作最快,她一把抓过去,原谅她吧,穿过来这么久了,还没见过孔方兄是什么样子。
    掏出来一看,和传说中的小钱一个样。真正就是孔方兄的亲族。
    “爹,二哥这些钱,能买点什么?”钱不在多少,要在于管用。也不知道,这世道,物价为几何。
    “这二十个钱,却也能买些东西了!”一年四季,起早贪黑的,不卖谷子的话,他连一个钱都挣不了,这二儿子,才几个月,张木匠就给了二十个钱,确实是他看顾着这家人呢。
    “可以买油不?或者,割点肉?”杨子千,嘴馋永远摆在第一位。问的,都是跟吃食有关的。
    “嗯,可以割五斤肉了呢!”这丫头,想吃肉了吧。罢了,明天就正月初一了,既然有点钱,就买点回来,给他们解解馋吧!
    多年来,杨大年第一次买了肥肥的两斤多肉,花掉十个钱。月娘把肉切成片,熬了一小碗猪油,也不能熬狠了,孩子们想吃肉,再熬就成了油渣了。
    只是随口问一下,居然会在正月初一的桌面上看到肉。杨子千在心里感叹,这老爹,要把她宠上天了。
    “吃吧,难为你们了,这些年,可都没买过一次来吃!”一个孩子碗里挟了一块。
    “爹,您吃;娘,您也吃!”四双筷子,四块肉,同时送进了爹娘的碗里。
    “好,我们吃,大家都吃!”夫妻二人,相视而笑,眼里,泪光闪烁!
    怀里的五丫头,又在用手抓了。“少不了你的”赶紧将碗移开,轻轻的撕一点点,丢进了她的嘴里,看小嘴嚼动,月娘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花了十个钱买的肉,一家人,一顿就解决了。
    新年第一天,一家人,终于见上了油荤,吃上了肉。这,算不算是一个好的开头呢。杨子千在心里暗暗鼓劲,今年,一定要脱贫。
    正月立春。
    一场场大雪后,立春了,雪融化了,麦苗长得绿油油时,杨大年的脸上,才真正有了一点笑容。
    自从追肥的难题,真的有效的解决了。杨子千乐呵呵的,杨子木更是把妹妹的话当金口玉言了。言必行,行必果,相当的雷雳风行。
    不知不觉中,杨子千小朋友才感叹,好像自己是长了一岁了。听娘说,自己和老三,是二月十六生的。九岁了,这会的自己,是九岁了!
    九岁,在现代,还是撒娇的年龄,在西宋,可容不得自己娇纵。月娘偶尔还会念叨着缠脚,但不敢再付诸行动,她也是怕了这个闺女多昏几次就醒不来。再有,就是不停的教着家里的一些人情事故。
    立了春,也该做秧田了。
    一提起这事,杨大年心下后悔了,自己做事,怎么越来越急功近利呢。几块冬水田,将水全放干了种小麦了,现在,又上哪家去借点田撒点秧呢。
    唉,人啊,有时候,就是顾头不顾尾,做事欠考虑!
    “要不,还是找大伯家?”杨子木试探着问。
    大哥倒无话可说,但大嫂?想着因拌桶迟借了几天给她,在李家寨子里,风言风语都有好多话从他和月娘的耳边过了,而且,孩子们折腾的搬石块换拌桶用的事,王花儿已经放出了“门牌高挂万事不求人”这话了,自己再巴巴的上赶着去求她,好像,就是自讨没趣吧。
    “找王三叔吧,他应该会同意的!”杨子千想着,不伤筋动骨,不影响栽种,更不影响收入,这些人,为什么就看得这么重呢。
    “也只有试试了!”杨大年,每一次,都说试,但他试的每次结果都比较成功。
    这不,一听说这家人的请求,王三爽快答应了。
    “杨二哥,我看你那田里的麦子长势很喜人,这样看来,你们那主意正,今年种小春时,我也跟着你们种!”事实摆在眼前,没有看到收获,现下,已经有几分后悔了!
    “呵呵,可以啊,只是,千万别学我,连秧田都忘记了留!”自嘲的笑笑,对王三伸出手拉了一把很是感激。
    “哈哈,那是肯定的,要不,我就把沱田留来做秧田,你明年也不用留,那么大一块田,够我们两家做了!”王三的脑子转得快,这讨好做人情的事,做起来毫不做作。
    “呵呵,那敢情好!”
    杨大年感叹,王三,看起来,比亲大嫂还亲。
    那肯定的呀,人脑子转得快,跟着你杨二哥操,不会挨飞刀。
    杨子千对饭桌上自家老爹的感叹不以为然,这人啊,一旦跟利益挂上钩,坏的也会变好。当然,前提是对方知道感恩,将别人的付出和给予当成理所当然的就是例外了。
    用王三的沱田做了秧田,秧子发芽,分叉,一天天长起来了。
    小麦越长越喜人,看着抽穗,泛黄,接下来,就是收获。
    这一次,拌桶也派不上用场了。
    老规矩,连麦杆一起割了打成捆,一挑挑的挑回坝子里。后山土里的,连着田里的,在房前的空地上,堆成了小山。
    这,才叫丰收!
    每挑一挑回来,杨大年心里就乐滋滋的。
    搬到李家寨子以来,何曾有过如此盛况啊!
    “啧啧啧,杨老二折腾一回,倒真让人眼红了!”毫不掩饰自己的心理,路上,遇着邻里,大家都在谈论着。
    “就是,没想到,当真丰收了!今年点小春,我也要这样干!”整一季,当两季;这田,收了谷子收麦子,东家看了都会后悔少收了租子!
    “整倒是好整,就怕他栽不下秧子,你看看,这秧水可不是一点半点能解决得了的。”
    “管他的,看一看吧,至少,不能因小失大!”眼红归眼红,却还保留了几分理智,多看,就能学到经验。如果说,这秧水能解决,学的人中,肯定也有自己一份。
    “你看看你养的都是些什么赔钱货?一样是丫头,杨家的就能下地帮忙,你的就当千金小姐。这是享谁的福呢?享我老太婆的福?享她爹的福?一个个的,吃了饭都是白瞎!”冯老太婆,指着门外,对冯大嫂母女骂了又骂。
    这是眼红隔壁的收得多,找不到地方发泄了吧。有本事,有本事让你儿子也去整,抬一个狐狸精回来,坐等抱儿子,连麦收都不积极,没人做地里的活,就骂自己母女三人。
    冯大嫂心下愤怒,脸上却不敢有半分的不满,木头一样,立在她面前,任骂任罚。左耳进,右耳出,全当没听见。
    她的心,早飞到了屋外。月娘将孩子搭在背上,一块长长的布条捆帮背着,正翻晒着麦子。
    月娘家虽然穷是穷了点,上无公婆;更无小妾;累却快乐着,有儿有女,不等不靠不要,一家大小修了三间房起来了,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反观自己,却越来越难,如果那女人当真给生个儿子,自己是不是连这个正妻的位置都得挪出来?这样的折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明天把沙田的收回来就收完了,子木你带着小的去割,我就开始挑水把田口绞了,锁了田边,蓄水准备栽秧子!”一家人,这几天都累得不行,却依旧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这次的丰收,杨大年安排着明天的活计。
    “嗯,放心吧,爹,老二老三老四割,我就挑,明天一天应该能收完。”
    沙田,是这几年,杨家播下去后,唯一一次获得了收割。
    堆成小山的小麦杆杆,用连盖打下小麦那是老爹的事。丰收的喜悦,让杨子千有了几分成就感。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给老爹留下了多么大一个烂摊子。

  ☆、第二十八章

“看吧,老二,现在,你麦子倒是收了,这秧子怎么栽下去?”兄弟家麦杆成堆,倒是喜事一件。
    专程过来看看,结果,杨大年一连挑了十多挑水倒进田里,就锁了几步路距离的田口。可想而知,要想把干硬的泥搅成泥浆,要蓄点水,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嗯,是有点恼火了!”口里没有服输,只承认难,心里,也是毫无底气了。
    他不知道,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种得下一块田。几块冬水田要整理出来,又该是怎么时候的事了。
    种庄稼最忌讳误了时节。多一天和少一天下种栽下的东西,长势上,收割时,都会大不一样。
    “你看,别家田里都下了肥了,要想去均一些水到你田里,也是不可能的事了,这可怎么是好啊!”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看看,当初不听劝,现在可怎么办?杨大富也是万分担心了。
    “没事,慢慢挑吧”不管承不承认,这次,要抓紧时间把田整理出来,再能顺利的把秧子栽下去,这的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了。说完,也没时间再理会大哥,自顾自的挑了粪桶又去河里挑水去了。
    看着那个倔强的背影,杨大富想要再说点什么,嘴角动了动,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娘,今天中午你做了白米干饭?”香喷喷的泡菜鱼,再加一个小白菜清汤,白米干饭,看起来,就很让人眼馋。
    “嗯,这几天都累了,眼下,你爹一整天都得挑水,吃点稀饭羹羹怕是不经饿!”月娘心疼的看着孩子们,又看了看当家男人,怜惜不已。
    “也好,晚上,还得打连盖!”杨大年点头,肚子空的,哪来力气干活。“这麦子全部打完,交了租子,也能抵几个月了!”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改善伙食是必要的。
    “爹白天挑水,晚上打连盖?”这都是重体力活,他以为自己是机器人啊。杨子千内疚了,一直割麦子,还真没注意爹的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