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355部分

甜园福地-第355部分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年纪小,做过皇子的宋征儿也知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典故,因此,老是赊欠着宋好好的礼物他很不舒服,就这会儿吃饭的功夫,三个小子已经从打架的爱好。转移到了如何挣钱的高度。

提起这事儿,宋好好最有发言权,因为她已经开始跟采莲姑姑说好了,贡献出来花卡子的图样来分一成的利,

这小姑娘最是臭美。连带的幼儿园里面的那几个小丫头也跟着美气,包括丫丫,现在六个女同学全部都是一水儿的“童花头”,走出去就跟谁家的六胞胎似的。

可惜花卡子只有宋好好是独一份儿,采莲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要借助小侄女的这些卡子式样打开幼儿市场,还有好好丫头最喜欢的衣服,拿出去肯定能吸引同龄人的眼球。

三个小子越发的郁闷了,宋征儿的债务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呢?允诺给好好妹妹的礼物,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完成的。

愁眉苦脸的小子们只能求助母亲,希冀在这里可以得到指点,白承光一听就想表示反对,谁家这么小的儿子钻到钱眼里去啊?现在家里还用不着他们去卖力气呢!

可是阿圆非常欢喜,尤其对宋征儿的想法大为赞扬,男孩子打小就知道自己也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是最好的,作为曾经的大皇子,勇于抛弃过去的身份和行为习惯,本身就是很伟大的事情。

“我出一百两银子做你们的启动资金,建议从你们自己的玩具入手,开个玩具铺子这点钱应该够了。”阿圆一开口,白承光就不再言语了。

白老二向来支持嫂子的主张,眨巴眨巴眼睛立刻响应:“叔叔帮助你们找店铺聘伙计,有用得着咱自家作坊的地方,也全部免费帮忙。”

又能给皇子做叔叔,这滋味儿其实也挺享受的。

小子们的玩具也都是奇巧的东西,爹娘没少费心费力,每一件都属于智慧的结晶,和爱心的传递。

李薇立刻在旁边不干了,凭什么把自家宝儿给撇出去啊?今天没让宝儿请假还是她的主意,可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子,那三个小子自成一体了!

“阿圆这事安排的不地道啊!我这个姨母不同意!要是真想开啥玩具店,宝儿也得算一股,这么滴,我也出一百两银子给你们折腾。”

三个小子“咯咯”直乐,二百两银子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但是,越多越好这个理解起来可不含糊。

阿圆摆摆手:“别惯着他们!薇姐姐你替宝儿出三十三两银子,我这一百两也只是暂借的,等挣了钱,每人都得再还回来,利息,我就不收了。”

喝的醉醺醺的胡不语竖起大拇指感叹:“嫂子,要是我娘也让我打小学会挣钱,我就不会跟采莲差的这么远了……”。

小阿文其实已经发现了胡不语这个姐夫哥的心理隐患,趁着还没醉成一个迷糊蛋,架起姐夫往自己屋里去,嘴里跟众人告辞:“我去跟姐夫聊聊科举的事儿……”。

结果,他两个一撤,剩下的男人们也喝的没劲儿了,干脆,跟三个小子一块儿去游戏室摆弄即将拿出去挣钱的玩具……

几个女人也把谈话地点换到了卧室内,今儿大家都觉得舒坦,好久没在一块儿玩的麻将牌也取出来了,正好是四个人,一副牌搭子。

刚刚都喝了一点儿酒,说起话来就更没了忌讳,绿柳开始询问小姑子跟胡夫人的相处问题,毕竟,婆媳关系自古就是一个老大难。

采莲打出一张“绿發”,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看起来一切都很好,婆婆也很客气,可是我还是觉得有阴影似的,成亲以后的感觉,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我这两次死里逃生,对别人的眼光——还有很多东西——都觉得有些恐惧,我其实——没那么坚强……”。

说着说着,喉咙里有些哽咽了,虽然胡不语表现的很体贴,胡家父母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是,到底是被人两次掳掠过的。

一时间,气氛有些紧张,绿柳连碰牌都忘记了,多半天的粉饰太平热热闹闹,其实遮盖不了背后的遗憾。

如果采莲的事情放到别人身上,即便是被营救回来,可能现在也已经是生不如死,公婆、亲戚、甚至是下人的眼光,都可能化身为一把把利剑,戳破一个女人所有的尊严。

坚强的面对这些,骄傲的度过这一段艰难岁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阿圆恨不得要把手指尖捏着的那张牌碾碎,可是,又能怎么办呢?采莲的人生必须得自己走下去,人家婆婆还没肆无忌惮露出什么端倪来呢,总不能把小姑子就接回娘家吧?接回来,又能怎么样呢?

何况现在表面上看来一切都还很不错,胡不语甚至觉得自己还配不上采莲,胡家父母也不敢真的怎么样采莲。

“采莲,别在意,生活确实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其实,一个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能够超乎自己的想象。比如,有时候,我们可能脆弱得听到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候,却也发现自己,能够咬着牙走很长的路。”

这好像是莫泊桑在《一生》中说过的话,阿圆也曾经被这样的句子打动,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走下去,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李薇也有些激动,把手里的麻将牌一拍,身子也站了起来:“采莲你别怕!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你的错,你用不着承担任何!咱本来就是堂堂正正的嫁到胡府的,以后,更要堂堂正正做胡家的媳妇,谁敢给脸子看给二话听也不行!胡夫人要是敢有半点儿苛待,我李薇第一个就打上胡家的门!”

采莲这会儿可不敢再矫情,心底的委屈说出来了,以后应该怎么做,她其实也是清楚的。

“嫂子,薇姐姐,你们放心,我采莲也不是平白就受委屈的人,胡家人也没有啥明确的要对不住我的地方,我自己能应付。就按嫂子说的,凡事咬咬牙,就一定能挺过去的。”

说的也是呢,谁也不是天之骄子,老天爷不会额外的偏待你,一辈子不让你承受一点委屈,人嘛,受了委屈才能成长的快,多大年纪也是这个道理。

ps:

感谢云枫树和joycf的粉红,感谢aadg的打赏。今天出了一天的公差,尽量码完第二更。

 第四百五十四章 行不行

麻将牌有时候也像是人生,忽而想什么来什么,闭着眼睛瞎折腾都能赢;忽而变了一张后娘的脸,任凭你怎么排兵布阵呕心沥血的琢磨,就差一步也是输家。

你所能做的,就只有坦然接受,并且继续苦心经营下去。

没准儿,到最后,起手一把烂牌的,还能胡一把“大四喜”“十三幺”“国士无双”呢!

这就是采莲在牌桌上忽然顿悟了的人生哲理,到了跟胡不语回转的时候,神情已经是轻松自在的了。

胡不语大概也受益匪浅,小阿文最了解的就是这类自负才华横溢又偶尔自艾自怜的书生气儿,劝解与告诫的话语,就像是一把神奇的“玉如意”,能专门挠到痒的最根源处,一下子,就浑身通泰了。

不过,胡府的安全警卫工作还是需要加强的,卢千总挑选了二十名彪悍的府兵驻扎,再加上原本的家丁护卫,估摸着,就可以保全小夫妻两个的安危问题了。

接下来一切都是风平浪静,新婚后的采莲没有失去自由,经常往来于胡府与“美丽坊”之间,扩充的店铺就是专门给幼儿服饰准备的,那些花卡子就连长大的小姑娘都很喜欢呢!

带上宝儿,四个小子的玩具铺子也在铺排当中,三家的丫鬟们和白老二的手工作坊那边,都在忙忙碌碌制造受到小主子们青睐的玩具制品,除了阿圆的设计占了一大部分,孩子们在此延伸出来的一些想法,也得到了实现。

阿圆在筹备祁阳县和朱阳县两家的商业协会,要想尽快又彻底的脱贫致富,必须依靠商户们的联合出击,才能带动起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创意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敢投资,县衙的各个大门都为你打开,你雇佣的人手越多,付出的薪酬越多。你的地位就越高。

在税收方面,也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形式,缴纳超过了一定份额的商业,还会有部分返还作奖励,而且在两个县城的衙门前公开张贴红榜表彰。

最先富起来的是齐家庄,庄稼收成虽然不多,却比往年强了不少,估摸着再经过有意识的继续养地,第二年就能赶上良田的产量了。

制鞋业是齐家庄的主要收入来源,现在老老小小手里都能掂着个鞋帮子忙活儿。齐木匠带领着一干精兵强将专门加工最精细的一部分程序。然后由各个谈好了合作意向的商家推向市场。从朱阳县城,又辗转到大宋各地。

女人对于高跟鞋的热爱程度无法估量,自从采莲袅袅娜娜在婚礼上亮相之后,包括“美丽坊”的所有摆放高跟鞋的店铺都供不应求。连带的能贴到脚面上的手工织袜,都瞬间推广开来。

现在,谁家的闺女要是还穿着松松垮垮的棉布筒子当袜子,那根本就不好意思出门,别说脚上的绣花鞋子也吐露着遮不住的土气……

“美丽坊”连开了几个分店,分别在朱阳和祁阳的主街道,除了零零碎碎的些许产品,人来人往的,竟然都是奔着手织袜子来的。

免费教习编织的主意就够让女人们惊喜的了吧?何况还销售钩针织针丝线棉线。最后包收成品,感兴趣的女人都可以坐在靠墙的椅子上,一边学习一边聊天,当然,一边还能挣钱……

当女人不再是只能蜷缩在家中的奴隶。不再是男人的附属产品,这个世界才整个的鲜活了起来。

饮食业、编织业、加工业,全部轰轰烈烈的在两个县城展开了,一年后,白老二的作坊就不再是两个县城里面首屈一指的企业,阿圆的砖窑厂,也有了被别的商家赶超的迹象,只有玻璃作坊,还安安稳稳的高居利润榜的首位。

现在,小皇帝来信,把水泥的法子也放开给阿圆了,只不过,不允许往境外托运。

两个县城再次掀起了盖房的*,祁阳县的砖窑厂就能烧出水泥来,这东西搭配上红砖,那坚固性就不可同日而语。

当又一座全是二层楼的“幸福苑”小区建成,前来抢购的人就太多了,朱阳县城已经往郊区拓展了不少的领域,除了临街的商铺林立,大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居住条件也要跟着改善。

新城区的道路拓宽了,水泥路平坦结实,下雨下雪都不必在乎,路边商家的玻璃门窗明晃晃的,显得高贵大气。

只可惜水泥路还没有能力铺遍整个大宋,要不然的话,从京城赶回朱阳县,就不会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了。

悲催的多赶了不少冤枉路的一行人,终于神色疲惫来到了“幸福苑”,故人相见,那真的是别有一番难言的滋味儿,宛如隔世再相会一般。

是出海远航的人,归来了。

还整得挺神秘,一张曾经美得妖冶的脸庞被晒的成了古铜色,甚至还似乎带着些许的水锈痕迹,这是“阿福”,将近两年的奔波,让他的气度整个的变了,再不是原本那个亦雌亦雄男女难辨的“阴阳人”。

阿东随后紧跟,那个热情开朗的少年郎也成熟了不少,见到阿圆先施一礼,待直起身子来寒暄几句的时候,嗓子都喑哑了:“东家——一向可好?阿东——回来了——”。

这是最早跟随自己创业的一员干将,阿圆也激动的难以自抑:“大山包银子,阿东你先回家去看老子娘,等亲近够了再回来我们详谈。”

张大山送上了一个银封,阿东抹一把眼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