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236部分

甜园福地-第236部分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烧饼、蛋糕房也能用这个东西,阿圆只是对师傅们列举了一下今后的研究方向。

ps:

感谢褰裳、淡雨思涵、joycf的始终支持,有了你们,码字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第三百零二章 农夫“光”

没想到的是,第三天,爆米花三轮车成型,第五天,先造出了烙饼铁铛,并当场烙出两张煎饼之后,煎饼果子三轮车出了图纸,什么地方安放饼铛,什么地方放燃料全部井井有条,往日里,小吃摊需要收拾的零碎货儿,全部可以不出三轮车厢就准备就绪,同样,摊主只需要留在车厢上就能开始做买卖。

这是一条新思路,这么发展下去,还不知道得有多少摊位会转移到三轮车上呢!

郡主府终于开始大肆出售三轮车,但是,销售方式是前无古人的。

购买的百姓只需要交付一成的定金,就可以把车子开走,还会有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如何操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每天营业挣钱后,爆米花摊主或者煎饼果子摊主可以随时小额还钱,或者每个月一结算,越早还上就越便宜,出了一年还欠款的话,征收利息。

对于这些率先加入郡主府产业链的百姓,各项政策都很优惠,比如,可以随时在车厢的柜台上摆放蛋糕房的食品销售,便宜批发进货,统一价格出货。

这样就不需要自己在京城各个地方开分店了。

但是,蛋糕房现在一大早就开始热闹,除了来批发蛋糕的,还有一个关键环节,是郡主府没有向外传授的一门技术——炸果子。

果子就是油条,如何炸的酥软鲜香,是由郡主亲口传授后,厨子多次试验才领会到的绝招儿。

煎饼果子三轮摊位,离不开这物事,摊主们总是一大早就赶来购买,然后奔赴到四面八方,在路口、集市口一停车,就可以等待财源滚滚来。

这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队伍,用多少料,收多少钱都不能在城内更改,还要统一在身上套上一件白蓝相间的工作袍服。头上顶一顶同色的厨师帽子。手上要保持干净,每个师傅配两副手套,一副做食品,一副添燃料,还都不能动钱,任由客人把铜板丢进钱筐,蹦跶几下,就会自动落入被固定的很严实的钱柜里。

需要找钱怎么办?您可以暂时把帐记上,钱柜上有装订好的本子,客人亲自写。等下次再来,还能优惠上半文钱。据说,这叫“会员价”,当客人肯在摊子上存放银钱的时候,就说明互相信任的程度,已经成为最好的朋友。

京城里面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蓝相间的三轮车万分瞩目,摊主们卖着吃食。满脸笑容的跟顾客聊着天儿,光凭身上的衣服就觉得高贵了很多,何况那衣服上还刺绣着一个圆圆的“福”字?

福瑞郡主家里的买卖,在做什么什么就火,几乎成了京城里外的一个定论。

然后,就可以引进外地的加盟商了,对不起,您得多交一部分加盟费,跟京城里面的买卖区别开来。

您还别怕挣的钱少。爆米花的利润有多大您还不知道吧?

煎饼果子摊位要求就高了,首先您得买下油条的制作法子,培训什么的一丝不能含糊。

老韩家那间集市口的铺面,由无人问津的“墨宝斋”,演变成京城最受欢迎的“快餐店”,早上主要供应油条豆浆,中午包子面条加配二十几种小菜、咸菜和稀粥。

看起来只不过是小本经营,殊不知一天的其中盈利就能赶上“墨宝斋”一年的,就像包子,肉多不在褶子上,集市口的人流太集中了,从黎明到黄昏简直都歇不下来。

蛋糕房现在轻松点了,把油条果子的供应地点转换到了“快餐店”,卖的红火的摊贩们,有时候提前准备了二十斤油条都不够往煎饼里夹的,还要专门再请别人跑一趟采购。

两轮车已经在京城成为普遍代步工具,三轮车也要火了,郡主府的作坊里,匠师们笑得满脸开花,徐管事只恨产出的量太少。

阿圆把府里的事务都交给了徐管事,还有阿文,大包大揽的负责了菜园子的农夫劳作,自己与阿福阿东带着“小老三”奔赴杭州湾。

这一次,没有带男孩子,因为他们正在接受老神仙的调教,药澡三天就得泡一次,据说还要发功什么的帮助小身板克化药劲儿。

如今“小老三”更黏母亲,只要阿圆的嘴巴“得不得不”的说话,她就能始终目不转睛的盯着看,甭管意思明白不明白,都听得极端认真。

现在牛奶澡是不泡了,自从见过了马家老夫人的风采,阿圆就放下了大半个心,既然皮肤黑点也不一定就多丑,那就让孩子松泛松泛,也省的夏天里老是引苍蝇来叮。

阿福一路上很安静,男人嘛,完全可以把私情安置在心底,不影响起居生活,不影响冲锋陷阵。

阿东从老家赶回来,把家里的媳妇孩子安置好就跟着出发了,那媳妇也是个心胸宽的,根本没阻拦丈夫想要出海的愿望,甚至还劝解不肯松口的阿圆:“东家,你就让他去吧,男人家心里常想着的事儿你得叫他做,要不然能憋闷出蛆虫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活的如意了,几天也比几年强!”

这话令阿圆大跌眼镜,此女子的言行比起千年后的自由女性还洒脱,怪不得阿东当初在才艺比赛中一眼就相中了,此女不但模样漂亮读过书,意志还很坚定。

当即,郡主府里制作大米糖条大米球的主管职务就落在了阿东媳妇身上,允许带着孩子做工,是把买卖发扬光大还是偃旗息鼓,就看此女子的本事了。

没有后顾之忧的阿东,如饥似渴的在学习外族语言和风土人情,虽然其实真不一定就能到达杰克的故乡,按照阿圆的交待,你们只需要安全回来,最好再把船上的东西卖掉,换来大宋朝有用的东西,至于跟谁买跟谁卖,不重要,走到何处也不重要。

郡主府上的西红柿菜田,成了某人最喜欢的地方,一张脸涂抹的脏乎乎的,眼睛也总是眯的连眼珠子都看不清,身上穿的是褴褛些的粗布衣,却掩不住这“农夫”的虎背熊腰。

幸亏这是由阿文带进府里的,还介绍说这是自己在外面认下的“哥”,要不然,郡主府的护卫可不是吃素的,丫鬟们也不可能任由这个脏乎乎的“农夫”跟两个小少爷有任何接触。

山中无老虎,阿文越发的猖狂,几天之后,就在下朝后与那个“农夫”一块儿回郡主府,虽然不留宿,但是,跟孩子们接触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

张大山的心思都在自家师祖身上,除了筹备药材,还要在师祖的指点下继续苦练功夫,当初这小子就犯飘,半瓶子醋“咣当”着就下了山,凭着脑瓜聪明和那点基本功混到了现在。

年龄大了,反而更喜欢扎扎实实的练练本事,郡主府里轻易没有什么危险之处,老约翰都每天钻在房里雕刻木料,个个都闲的想要发霉。

西红柿菜苗长到“农夫”的小腿肚儿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跟他混的很熟,阿文总是喝退丫鬟们,与“农夫”一人一个孩子领着练习走路,这活儿确实很累,丫鬟们也应该歇一歇。

可能老神仙的药澡泡的有用处,两个小子的身板结实又灵活,双脚下地没几天,就走动的很好看了,甚至,有想跑起来的迹象。

“农夫”最喜欢的,就是伸开双臂,蹲在孩子的前方,等待着小小的身子炮弹一样冲向自己怀抱的时候,黑粗黑粗的汉子,常常哭的“稀里哗啦”的。

两个孩子也喜欢他,因为这汉子长得虽丑,脾气却很好,愿意骑马?好,上来!愿意飞飞?好,掂起来!

就连孩子的四个脚丫子在他仰面朝天的肚皮上踩踏,这傻汉子都能幸福的“哈哈”大笑。

现在的“小老二”语言更流利了,一连吐五六个字都不稀奇,“小老大”也有进步,两三个字的时代已经诞生了。

最尴尬的,就是这两个娃子应该怎么称呼“农夫”。

叫“爹”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万一出口后果不堪想象,护卫们和丫鬟们的唾沫星子就能喷你个满脸花儿。

叫“叔”?叫“大伯”……?

甚至于有一天,两个娃儿自己开始跟着阿文一块儿叫这个“农夫”为“大哥”了,叫的这个汉子哭的不行,虽然发不出嚎啕的声音。

最后,孩子们改叫这汉子为“光”,远远地看见他扛着锄头从菜畦里出来,就开始异口同声又欢天喜地的呼唤“光——”。

红儿曾经很疑惑,为什么这个“农夫”会叫这个名字?到底是穷光蛋的“光”,还是光棍汉子的“光”?

“光”这个“农夫”还很有钱,每次都会给孩子们买些小礼物,吃的喝的玩的,杂七郎当的都有,有一天,“小老大”说“饿”了,这个“光”,还跑去了灶房亲手做了菜煮了面条喂给孩子,根据两个娃儿的吃相来看,那饭食味道不错。

就算是现在农夫家里也有余粮了,总不至于能脱贫到了如此地步吧?

ps:

感谢wdid007和淡雨思涵的粉红票,感谢enya2013、lizzie110、褰裳的平安符,感谢joycf的评价票,今天在陪母亲购物,发晚了,抱歉!

 第三百零三章 苗苗现身

红儿翠儿还专门去找阿文谈了一回,深怕这个“农夫”不明底细,千万别跟孩子太亲密了,结果得到了司马大人的亲口保证,这个“农夫”,不但不可能伤害两个孩子,如果出现什么伤害的问题,他保证“农夫——光”,绝对能够冲锋在第一线,誓死保护孩子!

那就好,再往细处问询就显得过了,你没看见张大山见到了“光”,也是淡淡的表情跟没看见一样吗?那就证明此人无害。

府里没有郡主,张大山算一个管事的,徐管事就更是了,现在大部分买卖都由他操心,整天忙的脚不沾地。

这几天老头子可着急上火的厉害,牙床都肿了,铁器木器作坊又把郡主留下的“拉面三轮车摊点”图纸变成新产品了,可是偌大的京城,找不到会做拉面的师傅啊!

放着现成的挣钱机器白白放着,这可不是一个聪明管事可以安心的事儿,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徐管事去找阿文司马,打听一下郡主画的拉面摊子是怎么运作的。

结果,司马小大人笑得“咯咯”的,手掌一拍:“你尽管去销售,培训教习怎么做拉面的活儿,我有人选。”

司马大人能保证没问题,那三轮车就继续改装就可以了,如今爆米花车和煎饼果子车已经散步到京城内大小街头了,推出新产品的话,一定又可以带动起新的销售。

多少摊贩都尝到了甜头,三轮车上面有车顶,下雨天不用害怕被淋到,还可以随时转移地方,进进出出那叫一个方便。

最可喜的,便是能多长了一项本事,民间最敬重有手艺的人,会做爆米花和煎饼果子也是手艺,甚至可以往下一代传家。

摊贩们对郡主的热爱和敬重,据说可以达到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了。只需要付出一成的车钱。你就可以马上进入蹬车挣钱的行列,家里人的衣食住行,很快就能得到改观,还有比这更便宜更见效的好事儿吗?

徐管事完全可以想象到,一旦推出拉面三轮车,必然引起轰动。

果然,消息贴出去,前来交定金的就挤满了郡主府的小门房,就算是自家一时凑不出这些钱来,拿着这个因由去跟亲戚朋友们拆借。就没有拒绝的,因为现在都知道。郡主府散发下来的买卖,挣钱回本奇快。

只不过,徐管事万万想不到的是,被司马大人请来的拉面师傅,竟然就是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