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224部分

甜园福地-第224部分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常常会想到这个问题,我希望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一个父母双全的,有爷爷奶奶宠爱的童年,可是这很难。”

阿圆似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车厢里传来一声琴弦波动的“嗡——”响。

“我自己多次审视过自己,能不能委曲求全与你哥在一起,与马王爷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我不能,最起码,现在还不能。这点点委屈,可能就像是眼睛里进了一点点小沙粒一样,时间长了,就会习惯,可我,习惯不了。真的,我这脾气很差,根本不适合与人长处。如果有一天,孩子们实在不能接受这样跟着母亲的生活,我会认真考虑,给他们找一个父亲。”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是完美的,谁也不能奢望自己就一定要搞特殊必须完美。

转来转去,这桩婚姻还是一个死局。

除非当事者本人,是解不开的。

郡主府没有乱起来,一夜不归,并没有影响福娃们抓周的盛况布置,没良心的亲娘不在,那也不能把事情搞砸了。

宾客们估计来不了这么早,既然一切都用不到自己帮忙,那就安心补个觉儿先。

有丫鬟侍候就是好,知道主子需要睡觉,早早的就把孩子们抱出去玩了,三个用习惯了的姑娘,真舍不得还给卢府,不过碧儿那丫头最近老是脸上红润润的,不还给卢府的话,估计也得出现别的妖蛾子。

阿圆在太阳公公mimi笑的时候,才刚刚见到周公。

周公不应该是华夏的神仙吗?为何听到了一阵天使般的歌声?歌词还挺熟悉:“快睡快睡——亲爱的心肝宝贝——”。

袁夫人的声音就在窗外,还伴随着窗户被拍打的动静:“刚子别拍了,姐姐在睡觉,会被拍醒的——”。

天使是袁刚子?在拍哄自己?

眼皮沉重也得起来看看,还好,那母子两个站在外面拍窗户呢!

倒头继续睡,脑子在半睡半醒之间,眼睛却很尽职,绝对不肯睁开。

直到,最不客气的李薇进门,听说主人还在呼呼大睡,立刻挽起袖子杀将进来,宝儿也快手快脚爬上了脑袋,母子二人合力,把主人的被子掀了,胳肢窝挠了……

好吧好吧,起床洗漱更衣,还必须得穿李薇挑出来的大红宫服,是当朝郡主的品级,要是敢不穿上让李薇过过眼瘾,那就还会把头上的重负扣上,比当初那套一品诰命夫人的凤冠还沉呢!

坚决不戴头饰?好,插一朵大红的宫花总不能拒绝了吧?就一朵牡丹,假模假式的簪在发髻的右侧,遮挡了半个脑袋瓜子。

临时垫巴一口点心,作为这场抓周运动的副主角儿,郡主就要登场,三个真正的主角,早就被送到了大礼堂,接受宾客们的祝福去了。

占据了最多席位的,是迷糊阵的村民,李叔带着所有能爬得动的长老,和受过郡主恩惠,自愿来抱郡主大腿的乡亲,贾师傅带着砖窑厂没轮班的雇工,租赁了几十辆马车才来到,再加上朱阳县的老熟人,各大铺面的掌柜和邻居们,正围拢在袁县令周围,指点着小阿文大拍特拍各种马屁。rs

最快更新,请。

 第二百八十七章 抓周

采莲在照应朱阳县的小姐们,里面还有当初雇佣过郡主亲自化妆的女人,受了家人的提点,前来联络感情。

躲躲藏藏的,跟过街老鼠一样的,是白老三。

不知道迷糊阵是怎么处理的,逐出祠堂的人安然无恙的混到现在了,阿圆扫了一眼,只做没有看见。

三个孩子的脖子里都挂满了项圈儿,粗的细的、金的银的,长命锁坠的脑袋瓜子疼,“小老二”已经极厌其烦,双手在拼命的扯拽锁坠儿,看到母亲,撇着嘴叫“娘——”,希望可以摆脱这些身外之物。

看看,这才是真正有出息的大儒从小就要配备的气质,视金银为粪土,袁县令此刻,就是这般想的。

再看“小老三”宋好好,还在来者不拒,伸着小手腕,在等一个小姐给自己套上一副手镯,连脚上都滴沥当啷的乱响。

“小老大”在对着白老二张开手臂,嘴巴里的“啊——啊——”声被嘈杂掩盖,但是,就跟心有灵犀似的,照应着迷糊阵村民的白承宗,猛一下回头,就发现了侄子的求救,夹杂在女人堆里,脂粉味儿孩子受不了啊!

负责来回传信给账房先生登记礼物的丫鬟们脚不沾地,有些吃不消了,虽然不怎么出现贵重物品,但是,好歹得有个记录,预备着以后回礼不是?郡主是个不理会这些杂事的,管家要做到心中有数儿。

新提上来的管家——护卫头子张大山,对自己的各项安排都很满意。主子不操心的事儿,管家要考虑周到,才能不辜负这顶小乌纱帽。

阿圆在李薇的陪同下挨个跟宾客打招呼,始终没有看到马王妃和老夫人的影子。也是的,人家那是什么身份的?怎么肯不明不白的让你当普通宾客接待?

抓周的案子很大,一张大红布幅上面,摆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东西。

搁本书搁把算盘撒几个金元宝银锭子你还算正常,一把短剑放那儿想要做啥?难道想让我的孩儿也做“贱人”?

头花和钗环、胭脂和水粉,不消说,肯定是给“宋好好”准备的,可是万一叫俩小子给摸走了怎么办?

为什么还会有马鞭子?谁出的主意?大萝卜雕刻的印章跟半头砖似的,包了层锦布都往外渗水,难不成想当个经常放水的小官儿?

如果这些都还不能算过分。那么。摆了几盘子点心是怎么回事儿?得先问问孩儿们吃饱了没有。要不然,直接都奔着吃的去了,用不着到明天。满大街都得知道了郡主家三个福娃就是吃货!

偏偏那些挤上来搭讪的是些年长的妇人,奔着尊老爱幼的原则,阿圆没好意思掉头而去,刚刚得着机会嘱咐了李薇一句,张大山那个狗日的,就满面春风的道起了开场白。

肚子里又没有几两墨水,还愣是洋洋洒洒的念完了一张纸,为郡主和三个福娃谱写了一首赞歌。

阿圆好不容易才等到这小子念完,赶紧摆手,意思是赶紧滚过来吧!

可惜。自以为满腹经纶了的张大山,把那个动作理解为了“开始”。

然后,抓周就开始了。

宾客们闹哄哄的围在了桌案前,等着看有上神眷顾的福娃儿,会抓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来。

“小老大”第一个出场,他的神态很满意,因为终于成功的过渡到了白老二怀里,还卸下去了那些鸡零狗碎。

对这个孩子,白承宗给予的希望可是太大了,作为一个厮混在商界,视野也只能达到周围几个县城的奸商来说,他认为,孩子最好的出路,应该是一个走遍大宋各地的大商人。

阿圆看到了他的口形,两个字,“小老大”很乖巧的在桌案上爬行,不断回头看一看叔叔的表情,顺便,也跟瞪着眼睛的母亲交流了一下眼色。

还好,小家伙爬过了那几盘子点心,“吃货”的名头,最起码不会让三个孩子全军覆没,阿圆松了一口气,看着他从这头爬到那头,然后坐下来歇了一歇。

群众有点激动,丫鬟们有喊:“大少爷,拿官印——”的,有喊:“拿宝剑,做将军!”的……

可惜,谁也无法挤出去白老二在“小老大”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这娃儿很迅速的爬了回去,中途抓了一把算盘,并捏了一块软软的点心,向着阿圆的方向爬来。

怕什么来什么,眼看着第一个吃货就要诞生,“小老大”一手往母亲嘴巴里塞去,人家取的点心,是孝敬,不是好吃!

阿圆眼泪汪汪的衔着这枚咸不拉几的油果子,那一边,完成了叔叔布置的任务的娃儿,已经得意的被白老二举在了头顶,顺势,骑在了脖子上。

“恭喜恭喜,大少爷这是商业奇才啊!以后一定能继承郡主的家业。”

“这孩子天生纯孝啊,瞧瞧,小小年纪就知道孝顺母亲……”。

只要不被人说成是小吃货,或者小色鬼,做母亲的就很满意。

第二员小将出马。

这次沉不住气的是袁县令和小阿文,白展堂同学是他们二人的骄傲,可千万不能在胭脂水粉里面折戟沉沙,偏偏那些东西放的四处都是。

“小老二”很沉着,在试图站立起来没有成功之后,也选择了继续做爬行动物。

阿圆还在含着眼泪吞咽大娃儿的孝敬,这边的二子也不慌不忙的挑了一块点心,循例爬到母亲身边,等阿圆的脑袋低下来,二话不说往嘴巴里塞去。

观众们那叫一个沸腾啊,看吧,这就是郡主家的男娃子,教育的多好啊!个个都知道孝敬母亲!

这才到哪儿啊?你看,“小老二”又挑出一块来,无齿的笑着,往袁县令面前爬。

老头子笑得合不拢嘴,早早的弯着身子等着孝敬。

这次情况不同,袁县令的牙齿咬住以后,小家伙没有撒手,硬是把剩下的半块给夺了回来,又笑着递向了小阿文。

其实,这都是孩子们经常做的游戏,无良的母亲喜欢抢吃的东西,每次娃儿们吃点心,都得先让母亲吃一块尝尝味道才可以。

所以,用不着太过夸赞这种品质,谁家的孩子有这样的母亲都会很孝顺的。

小阿文可不敢嫌弃袁县令的口水,伸手接过来半块点心,等着老师吃完嘴里的,自己也孝敬一下。

应该庆幸,张大山这个管家做得很到位,事前安排丫鬟们把小祖宗们喂得饱饱的,这才出现了如此感人的一幕。

既然这孩子跟司马大人和县令大人投脾气,那么,肯定会去抓官印吧?毕竟,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最崇高的职业还是做官。

商人由老大来做就好了。

可惜,小娃子才不肯去抓湿哒哒的“官印”呢,到了那儿就绕着走,金子银子太沉,“小老二”不喜欢俗物,宝剑?凉冰冰的,不稀罕,胭脂水粉?哎呦——太臭了,熏得鼻子痒痒!

悲凉的娃儿,巡视了一圈儿,最后,还是只有那本蓝皮书顺眼些,虽然,这本书早就不新鲜了,薄薄的几页纸,都是认识的字。

最喜欢跟自己玩认字游戏的两个人都在,肯定得让咱复习复习,好吧,“小老二”认命的抱起了书,艰难的翻开,小手指点着:“天——,工——”。

短暂的安静,或者说是被吓到了,宾客们怀疑的左右看看,再互相戳一戳胳膊:“你听到了吗?是小孩子在读书吗?”

一字一顿的认字声,像一把小铁锤儿,清清的,脆脆的,敲击着成年人的心脏。

“神童啊!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样聪明的孩子啊!”

“老天爷啊,书上真的有这两个字,这孩子能说话——能认字?”

……

好吧,其实,应该低调行事才对。

“我这小侄子,不但能认字,还会背几百首诗歌,不信,你们考考!”司马大人还是年龄太小啊,沉不住气,站在桌案前,生生把一场抓周游戏,转换成了“小老二”的个人巡回表演。

“关关雎——”。

“鸠”——

“在河之——”。

“洲”——

如果,能准确的接上每首诗的最后一个字,就能算背过了的话,那么,白展堂同学,还真是已经能够背诵上百首的诗歌,没错。

大礼堂中,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热闹景象,肚子里装着几首诗词的,都需要倒出来显摆一下本事,顺便,摸一摸小神童的学问底子。

完了!做母亲的被人群挤得摇摇晃晃,耳朵里“嗡嗡嗡”的什么都听不清了,二儿子被他小叔叔带坏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阿文好歹是过了十岁才开始显摆的,到了二儿子这里,从一周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