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162部分

甜园福地-第162部分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寄托了他们那么多希望的拉面馆,终于要宣告退出舞台了。

另外三个人都没有意见。阿文歇息几日,就得行使“督查使”的权力了,把大宋朝的大好河山都走上一遭,把各地的风土人情与民间疾苦向皇帝随时禀报。

阿圆的计划,就聚集在砖窑厂的拓新发展上,李叔刚刚提起的,白毛儿双腿都打上了白石膏,可怜巴巴的只能每日躺在炕上拉撒。一下子打开了她的思路。

这个世界上,已经出现了石膏,那,水泥的制作就不是太难了。

水泥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然后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才称之为水泥。

这种简单制作的水泥叫普通硅酸盐水泥,原料要比特殊水泥少一些活性混合材料或非活性混合材料。只要加入适量水后,就能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石状体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和工程材料,能够广泛用于建筑、道路、石油、化工以及军事工程中。

最起码,如果水泥做出来。砖窑施工队就可以先用红砖铺地,然后再抹水泥使地面更平滑,也可以用砂子、石子、水泥按一定比例打成混凝土地面。

而且,只要水泥做出来,梦幻中的钢筋水泥大楼就不会远了,只要想一想,一个崭新的建筑时代即将诞生,阿圆就觉得血脉喷张,恨不得立刻找到贾师傅和阿东小五他们商讨一番。

结果,席面还没散尽,摆酒的东家就偷跑了,一块儿离开的,就包括砖窑厂的几位干将。

终于又可以大干一场了,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的,小五又接过了寻找原材料的活计,要在附近的几个县城都跑一跑,正好,还可以顺便谈一下红砖的业务销售。

白老二照样要友情支持,铁器是他的专长,现在就得开始研制搅拌机打碎机,如何设计滚筒,打造坚韧的钢刀齿轮研磨石子儿,这是个非常艰巨的问题。

阿东带领一部分兄弟们先要把白家宅院盖起来,同时安排另外的人回到“幸福苑”开工,兼之管理售房处,贾师傅就简单了,嘿嘿,留守砖窑,试验新产品水泥的配比。

这次会议足足开到了黄昏,流水席也早就拾掇利落了,三个小娃儿,全靠牛奶混饱了肚子,已经安安稳稳的睡着了。

这就是母亲没奶水的好处,孩子们根本不依赖您!

原本是要趁着阿文在家,把白老二的婚事给办完的,现在又没有合适的婚房,只好再等等,反正都是随时会挪屁股搬家的主儿,绿柳他俩儿商量的,就是跟阿圆他们还在一个院子里成婚。

“幸福苑”的那套房子才算固定的家呢,可是现在李薇又带着宝儿赖在迷糊阵不走了,绿柳只好求其次,在迷糊阵成亲。

其实,她的卖身契早就烧掉了,可是主仆情深,绿柳又没有家人,早就离不开李薇的身边了,这个习惯,得慢慢儿改。

说时迟那时快,第二日一大早,白家老院子就拆了个干干净净,除了一定要把阿圆最宝贝的黑石头暂时挪到李薇的宅院里,躺在一个墙角安稳度日,其余的东西,都要更换新的。

云都尉赔偿的金额,足够再盖多少新房的呢!

阿圆每日里专心于三个孩子的喂养,间隙里丢给李薇的几个婆子丫鬟看管,自己跑到砖窑上跟贾师傅琢磨水泥,日子倒也过得无比充实。

砖窑厂的东家盖房,那不但是质量过关,速度也有的一比,十天的功夫而已,一座扩充了一半儿的新宅院落成,还是简单的四合院式,连院子里都提前用镂空和实心的彩色花砖铺好了,还专门留出了黑石头的阵地,继续摆在影壁墙的位置。

大黑和小萌萌先搬回去守宅院,火炕日日烧着烘屋子,杨木匠那边的新式家具,也一一打造完毕。

挑了一个良辰吉日,白老二跟采莲也都赶回了家,各自兴劲头头的布置自己的房间,不多不少,每人三间房子随便使用,即便是老二和绿柳要成亲的新房,也是三间的配置。

“采莲以后甭管嫁到哪儿,这三间房子都是你的,随时可以回来居住。”阿圆抱着“小老三”四处里转悠,几句话就把小丫头说脸红了。

“姐姐这下子可划算了,婆家呆不习惯,可以随时跑回来住娘家,要是姐夫欺负你,小弟我替你去收拾他!”阿文现在成了阿圆的小尾巴,出行的日子一拖再拖,怎么也得等二哥的婚事完成吧。

好在,“督查使”是个闲职,没有时间限制,身边需要配一个师爷,也暂时交给袁县令去考察人选了。

不过,这个闲职的俸禄可不算低,因为他需要遍访民间疾苦,双足辛劳,吃喝住花费大,皇帝每个月批给阿文的预算是二百两银子,若是碰上大的消费,再另行上报。

“旅游”事业确实是辛苦的,阿圆已经提前请村子里的巧妇人们做了十双布鞋,预备被阿文踩破。

有这么一层原因在,为了不耽误弟弟的工作和前程,白老二只好恳请李薇早早的安排婚期,求肯的那么理直气壮。

于是,搬新居就不再大宴宾客了,全集中到成亲那天。

白家奶奶上门来闹了几次,都是表达的要帮助布置成亲事宜的要求,可惜她的态度忒拿乔,又总是对阿圆和三个小娃子恶狠狠的眼神儿,白老二和阿文很坚决的推拒了。

至于采莲,作为白家的一名小丫头片子,属于“小透明”一枚,白家奶奶不稀的多看一眼,更不稀的多说一句话。

白家姑姑也屁颠颠儿的来看望了几回阿文,掂着几块粗糙的点心,像看自家儿子一样的眼神,盯得阿文半夜里做恶梦,梦到自己又被过继了去,于是姑姑一登门,探花郎就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过日子就是这样,有时候哭,有时候笑。就算你再心狠手辣,对着名义上的长辈,人家摆出了可怜兮兮和多么爱你的劲头,你总不能也抡棍子打出去吧?

就像——白老三白承耀,跟个乞丐似的再次跪倒在家门口,头发脏乱的老草似的,身上的衣服褴褛不堪,头抵在门框上一言不发,你怎么办?你能怎么办?

大黑和小萌萌都跟见到亲人似的,又是扑上去舔砥又是“呜呜”着哀鸣,完全都不嫌弃那张脸几辈子没洗干净过了。

曾经以为自己会很生气会爆发的阿圆,竟然啥都没说,自己走过那具喘气的人体,身后跟着抱孩子的三个丫鬟,去李薇那里摆龙门阵。

至于身后的哭声阵阵,阿文和采莲的尖细嗓门都叫了些什么,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姐从来不怕别人对自己不好,照样还回去,或者加倍还回去就得了,心里根本没有负担,姐只是害怕别人对自己太好,没办法报答,才昼夜不安的呢!

 第二百零九章成亲

而对于白老三,这个曾经朝夕相处并肩奋斗过的弟弟,伤心过,也就结束了,交情不深,只勉强够伤一次的,所以,对这一次的背叛,阿圆完全无感觉。

鼻涕一把泪一把的非要一叠声的追问“我对你那么好,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为什么为什么”那是港台言情肥皂剧,绝对不是现实。

再一次背叛之后再来一次原谅,那是圣母玛利亚,也绝对不是阿圆。

李薇这边也是忙碌不堪,鸀柳成亲,就跟李薇的亲妹妹出阁是一样的心情,现在又不缺钱,还不什么都往大处里好处里办?

八铺八盖的被褥,都是最上等的绸缎做表儿,几个丫鬟的绣hua手艺,鸀柳的嫁衣,更是慎之又慎,她自己一直抽不出空来亲手裁剪缝制刺绣,于是现在加班,带着几个熟练工婆子分工合作。

然后要准备四季的新衣,给嫂子和弟弟妹妹的针线礼物,虽然阿圆说是不用客气,鸀柳还是想要按照规矩来做。

阿圆带着三个孩子过来,碰上李薇夫人独自带着宝儿,身边的丫鬟婆子都干活儿去了,正好,让四个小娃儿就地玩去吧!

李薇的卧室不是铺了地毯般的垫子和无数动物形状的抱枕吗?正好,合适孩子们仰面朝天哼哼唧唧,彼此还会尽力扭些头,互相应和一下。

宝儿现在开始练习坐着了,可以用被褥顶住腰身挺一会儿,时间一长,就会像喝醉了酒似的,要么往后倒去,要么脑袋朝下忽然斜斜的向前歪倒。

两个无良的女人被逗得“哈哈”大笑,宝儿也很兴奋,似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

白家的纠葛就像一阵风,在笑声中完全消失。

等带着三个小的返程时,阿圆还很意外,按照这兄妹们一贯的表现,此次应该会留下白老三,怎么没有那个乞丐的踪影了呢?

采莲眼睛里还汪汪着泪:“阿文说让他住在家里,他非要走——”。

曾经那么气愤过白老三的行径的,现在一看三哥这般落魄,也心软了,本来嘛,人家才是骨肉血亲。

阿圆耸耸肩,引着丫鬟们回房安置小不点儿,自己也开始操心白老二的婚房布置。

虽说定好了都归人家小夫妻自己做主,李薇也不封建,允许小夫妻常常见个面沟通一下思想,但是,自己是长嫂,好歹也得参加点意见不是?

这还是第一次走进弟弟布置的新房呢,家具都簇新的摆设着,外间一条长书案,两把太师椅,一张八仙桌,样式沉重了些,木头却很鲜艳,那种原木的红色非常养眼。

里间屋,照旧是火炕,大大的,可容四五个人在上面滚来滚去,不过,在旁边还摆了一张小木床是怎么回事儿?

阿圆的恶趣味来了,大声叫着“二弟,快来快来!”

白老二脚步沉重的进来了,虽然他没有搭理白老三,但是,看到他那样落魄的离开,心里也不是滋味儿。

“嫂子,有事儿?”

就看见被称作嫂子的这个女人,眼珠子转动的滴溜溜儿,还扬起一只手掌遮住半个脸,万分神秘的凑近了自己,问道:“你们——两个,这是要奉子成婚?”

多么震撼的消息啊!在这个时代,可以目睹两个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提前进食禁果的青年人,姐佩服哩!

“嫂子你胡说啥?”

孰料白老二竟然恼了,脸红脖子粗的瞪着阿圆:“我跟鸀柳规规矩矩的,怎么会奉子成婚?”

“哈哈哈,还不敢承认?”阿圆笑得山响:“不是奉子成婚,你干嘛提前就预备出来小娃儿的床?别糊弄你嫂子我缺心眼儿,告诉你,我——不——缺!”

白老二的眼神里充满了蔑视:“你真的不缺?那是我给咱家‘小老大’准备的,以后啊,可以叫他跟着我们睡觉,省的你老是顾不上他,净管那两个小的了。”

“腾——”得意忘形的阿圆,脸红了。

每一个外人都认为她偏心两个小的,尤其是小丫头,老母鸡一般的护着,谁说一个“不好看”都不行。

其实,只有做母亲的才明白,不是偏向小的,而是偏向弱的那一个。

“小老大”个头儿最大,长得最饱满,模样又讨喜,在家里有老二和阿文偏疼着,到了外面,也是喜欢抱他的比较多,做娘的人,自然就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的少。

两个小的则不同。

两个人在一个胎衣里包着,一生下来就个小偏瘦,身子骨羸弱,目前的黑脑袋上面镶嵌的铜铃大眼,猛一看还有些吓人。更何况“小老三”还是个姑娘家,遗传了她爹的这副长相,阿圆怎么能够不心生怜惜与歉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