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159部分

甜园福地-第159部分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折腾的狠了,两个小的对于牛奶倒是不抗拒,尽管没有奶瓶可以使用,就着汤匙也能半喝半洒的吃个肚儿饱。

那个跟着白老二轮换着去喝人奶的小东西,反倒是不怎么肯接受牛奶,他在迷糊阵认下了不少“奶娘”,雨停歇了很长时间之后,还会有胸前鼓胀胀的妇人跑来找他喂奶,说是想小家伙儿呢!

而且,这个“白生”的老大,就此真的跟白老二去睡觉了,反正就住在隔壁,阿英一家都搬去了砖窑厂的工人房,要等阿圆能挪动了以后才搬回来。

他倒是精明,半夜里饿醒了,就不再拒绝牛奶,照样喝的蜜口香甜睡大觉儿,只要天一亮,就必须是肉乎乎的人奶侍候着才行。

这场雨,把所有亏欠过的似乎想一下子补齐,朱阳县的大河小沟里,重新恢复了水汪汪的模样,尤其是迷糊阵和邻近的村子,那是下了个盆满钵满。

大部分的麦苗返了青,少部分的改种了别的庄稼,庄稼汉们忙忙碌碌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甚至有人偷偷跑到白家宅院前,挖一撮土回家洒洒,据说是可以借借福气沾沾光的,尽管,现在的白家宅院还是狼藉一片,没有人得空儿收拾一下。

得了空也不能收拾不是?袁县令的密信交代的清清楚楚的呢,这是证据,什么时候翻过身来才能什么时候处理!

这脾气跟阿圆合拍儿,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嘛,欠了我的——嘿嘿——一定会还回来!

孩子的洗三礼没有办,只不过等阿圆的身子好些了,搬回了李薇的宅院而已。

村子里所有来送贺礼的人家,礼物都没有收,不是因为记恨,白老二说的客气:“村子里这次对白家的帮助,嫂子都记在心里了呢,砖窑厂的雇工们全部回去上工,铁器铺子也是一样,只是嫂子身体没有恢复,等休养好了,再摆席面宴请大家。”

每一个人,其实都在不断地成长,就像白老二,起初对迷糊阵村民抱了那样排斥的决心,然后慢慢缓和,希望,又失望,终于到了今天,理智的与村民相处,笑呵呵的抱着白家的小老大去妇人家里求肯喂奶,既不为过去的纠纷难过,也不为曾经的施以援手而感激涕零。

这里,是他的家乡,这群人,是他的父老乡亲,有时候可恨又可厌,有时候又可爱的不得了。

贪财,羡慕嫉妒恨,避祸,原本就是人类本身潜藏的本质,只要没过了分寸,就属于正常的范畴。

据说,白毛儿双腿被踹折了,大夫来接了骨,家里每日里关门闭户,除了偶尔听到白毛儿的叫痛声,其余声息皆无,连雨后的田地,都没有人出来打理。

据说,长老们已经决定二月二开祠堂,要把白承耀和白毛儿两个混蛋出族。

自从那一日,两个护卫把白老三丢出了院墙,就再没有人见过他。

三十里屯子里面,也没有他的影子。

据说,三十里屯子的里正拒绝为他在本村入籍买地买房,秀菊的爹娘也规劝闺女重新找人出嫁。

据说秀菊姑娘不肯。

二月二,还是来了。

祠堂的钟声再次响起,迷糊阵的村民聚拢一处,听长老们和里正训话,总结此次战斗的经验教训,挑选出下一代迷糊阵法的继承人,并公布在族谱中划去两个人的名字。

不过,这跟李薇的院子没有关系,也没有人出席这样的会议。

白老三的名字,轻易不会有人再提起,但是,也没有哪一个,想要借此再去踏上一脚的。

二月二,对于另一个人来说,也是最为特殊的日子。

白家阿文——白承祖,正在考场上拼搏,脑子里飞速掠过的每一个观点和文字,就是袁县令和他的朋友们合力打造的精华。

要说有什么令人不放心的事儿,那就是阿文的一笔字,他大脑聪明过目不忘不假,一笔好字却是需要岁月的积累和磨练的,光凭记忆根本不搭边儿。

好在,这个时代的科举规则,是要重新有专人抄写试卷的,为了防止作弊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的是有好处的。

他可以从容的回想每一个老师的谆谆教导,对考题的分析,对时事的把握,对主考官的熟悉,对圣上心理的琢磨。

现在的他,不需要愤世嫉俗,也不需要绞尽脑汁标新立异,他要走的稳稳当当的,向着那个既定的目标,前进。

家园被毁嫂子几乎被杀的消息,袁县令不加任何隐瞒,三个侄子侄女在大雨中降世,让他增添了无限的勇气,就像嫂子所说的“我们善于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现在,就到了白承祖为家人支撑起一片吉祥的天空的时候了!

十几个老师,此刻也在与袁县令一样揪着心,被他们合力打造出来的应考勇士,会成功吗?

不分昼夜接受填鸭式教育的阿文,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的阿文,承载了十几位当朝大儒的智慧的阿文,走出考场时,神情还很淡定。

只不过,在小厮递上去阿圆指示过的盐糖水之前,还是弯下腰去,大吐特吐了一回。

一切还在继续,阿文走出考场之后,并没有像别的考生一样放松下来,等候省试的成绩再做定夺,他的命运已经抓在了自己手中,袁县令的安排就是,不需要疑惑自己的能力,马上,准备殿试的猜题解题君前应对。

开弓从来没有回头箭。

只要力量不竭,就只有继续前行,风里雨里疾病里痛苦里,继续。

这一次,阿文直接进京,来不及跟十几位省城的导师告别。

这一次,在路途之上细读了袁县令长达几十页的书信之后,负责在京城每夜谆谆教导的老师,换成了早就闻名于耳的——卢尚书。

那个在朱阳县最被推崇的可以在殿前面君的卢大人,那个曾把自家的嘎石灯带进京城的卢大人,那个拥有一个肥胖的女儿被阿圆针灸找回自信的卢大人。

天大地大,终于,转到了一处。(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诰封

又是阳春三月,被大火焚烧过的艾草养殖地,依然绿叶婆娑,只不过,全部都是新鲜的艾草,阿圆曾近希望过的配制出三年极品艾的计划,又被搁置了起来。

三个宝宝,磕磕绊绊的走到了两个多月的人生历程,现在的模样,好看多了。

卢千总终究惦记儿子,阴沉着脸莅临了迷糊阵,所带人员不少,一直提心吊胆护卫严密的李薇和阿圆,终于心里松懈了一些。

其实一直也没有什么大危险,就是凭借着女人的第六感,总觉得暗处有人在窥探一般,护卫多了,那感觉就轻松了不少。

阿圆这几天恢复了生龙活虎,虽然产后的肥肉还没全部消化干净,到底感觉自己已经恢复人形,时不时的抱一个孩子出来晒晒太阳。

见到卢千总,视线也没那么尖利了,眼底的不屑也隐藏了起来,反倒让千总大人很不习惯。

“你那个干妹妹现在转了性啊,原来总觉得说话忒过牙尖嘴利,现在又脾气忒好了,是不是在咱家借住的缘故?”千总大人咨询夫人。

李薇恢复了跟原来似的不冷不热,手扶着宝儿的胳膊“嘁”了一声:“你别忘了,咱这房子也是妹妹帮着盖起来的,她还算借住?那你算啥?”

从始至终,这个男人跟这处宅院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呢,一砖一瓦,痕迹皆无,觉得住着心虚的。应该是大人您吧?

卢千总讨个没脸,只好对着儿子使劲儿,拍拍手叫:“宝儿,找爹来。骑大马去!”

好在,儿子还算给面子,笑呵呵的伸开了手臂给老爹,千总大人得意的抱起来宝儿,虽然收获了夫人两颗滚圆的白眼珠儿。

宝儿的模样是最遭李薇抱怨的,活脱脱千总的坯子,一点儿李薇的影像都找不到,还不如阿圆,好歹有个老大撑着门面,跟母亲的五官相类似。

李薇不需要照看宝儿了。于是拽着绿柳去逗那三个娃子。不拽还不行。绿柳脸皮薄,成日的跟白老二朝夕相对,还不好意思的很。

专门给娘儿四个留下的屋子。魏嫂子正满头大汗的帮着阿圆拾掇女娃儿呢,李薇笑得弯下腰来,看看,女娃儿的澡盆里面,还真的就是败家的白色牛奶。

为了把黑炭似的女儿逆天成白雪公主,阿圆同学费尽了心机,并认真践行牛奶泡浴的方针政策。

头上没有长辈,这丫很能作啊!

小姑娘倒是配合,别管天冷不冷,只要她娘给她扒衣裳。就立马开口乐,再丢进水里,四肢一蹬,别提多么欢畅。

连带的,那两个娃儿也陪着多洗了几次澡,虽然那肤色还是照旧,白嫩的那个老大更白嫩了,黑炭的这俩儿嘛,稍稍发红了一些。

李薇接过去女娃儿摇一摇,小丫头洗澡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张着无齿的嘴巴发着“啊——啊——”的声音。

“你看,长得多好看,等以后留起来了头发,穿上花衣服,那才叫美,你这个当娘的,就别瞎操心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用不着非得拾掇的白了才行!”

李薇都要磨破嘴皮子了,阿圆可是坚决不听的。

美容院里混过的,自然知道女子的美丽的重要性,倒不一定得是外貌协会能通过才行,最起码,改造一下肌肤给孩子打个好基础吧?

“等长大了,教会她穿衣打扮化妆,皮肤白细了,才更有效果一些。”

说到了专业理论,一旁的采莲攥了攥拳头,自从三哥离开,朱阳县的拉面馆没有开业,她的美丽坊,也始终关着门呢。

局势尚且不稳定,还得再等等看看。

阿圆经受了十月怀胎的磨难,人不那么虎了,每日里照看着三个小孩子,时间就挤得满满的,从来没再听她说起创业的事情。

可是采莲怀念她的美丽坊,怀念那种充满了斗志充满了激情的日子。

直到,袁县令和卢千总一起回来迷糊阵的那一天。

日头升到了正中,魏嫂子跟采莲和两个卢府的婆子一块儿给孩子们喂牛奶呢,阿圆在一边做着总指挥,屋子里全是小娃子的“啊——啊——”声和大人的哄劝与威胁。

那个老大,总是带头不配合喝牛奶,需要阿圆站在面前板着脸镇着才行。

喜庆的锣鼓家伙儿,就在这样的时刻,传了过来。

就像是哪一家正在迎亲一般。

可是,为什么听着动静,竟然奔向的就是此处宅院呢?

采莲到底年纪小爱热闹,丢下汤匙就不讲义气的跑出去了,魏嫂子怀里的老大,高兴的手舞足蹈,终于不需要再吃硬硬的东西送进来的食物了……

结果,李薇亲自跑进来呐喊:“阿圆,你还犯傻呢?快快,换身衣服,有好事儿啦!”

什么好事儿还需要换衣服?阿圆果然犯了傻,这日子,阿文的科举结果出来了啊!

等到终于换好了一身不带孩子味道的襦裙,前厅里,挤挤压压的全都是人,院子里,院子外面,也全是迷糊阵的老老少少,一下子,比过年还要热闹。

袁县令和千总大人正陪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一一指点着地上和外墙的红砖,那个中年人手拿一柄拂尘,点着头听的还很仔细。

袁县令首先看到了阿圆,大踏步走上来拱手,声音低低的嘱咐了一句:“这位是御派钦差,先于探花郎白承祖之前宣旨册封你的,要照应好。”

难得袁县令这般世故一回,阿圆心领神会,扬扬宽大的衣袖,李薇比袁县令还安排的早,袖筒里塞着的银票额数,连阿圆都不清楚呢。

卢千总头一次对着阿圆笑面如花,黑脸膛也不跟煞神似的了:“马公公,这位就是探花郎的长嫂。”

阿圆的杏核眼儿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