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144部分

甜园福地-第144部分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莘莘书院破格录取了年纪最小的白承祖同学,尽管书院里面大多数都是已经中了秀才的青年人或中年人。这个时代,读书人不分年龄,你完全可以一直读书读到八十岁读到老,还有的一直到死都仅仅停留在秀才的台阶上。

应该说,阿文生的时机不错,宋朝的科举制度比之唐朝。对平民的机会提高了许多,政权基础就相应提高了,录取时也不像唐朝只录取10个左右,录取很多。比明清,考题范围也广泛许多,对学子的全面知识有一定的要求。明清只靠八股文,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再加上考试范围的设定,让学子的知识比较片面。

历史在这种有关国盛民强的轨道上,并没有偏离,而且是行驶迅速。开国的大宋皇帝,就已经把阿拉伯数字和拼音识字的方法带了过来,甚至连北方播种冬小麦一年两熟的庄稼种植都按部就班了,以至于阿圆不敢胡乱扇翅膀。深怕是破坏了那只老蝴蝶留下的气流方向。

每年秋天,各州县进行考试。阿文摩拳擦掌,计划就在今年下场,先夺个秀才出身。

也就是说,距离阿文的下一次正式考试,还有不足半个月的时间,这孩子疯了。

书院里阿文新拜的先生也疯了,既然你执意要马上参考,那就加班加点儿把从前的考题都做一遍吧!

叔嫂二人的胎教行动却没有暂时终止,阿文把自己呕心沥血所做的文章第一个读给嫂子和嫂子肚子里的娃儿,然后展开讨论,回房继续修改,第二日拿给先生验看。

白老二的租车行开张后生意很平稳,倒是临清县城里开的那个分行生意火爆,于是每日里四下里巡视,迷糊阵、朱阳县、临清县的三头跑,最近,又计划去祁阳县开拓市场。

小五和阿东,就被正式调派到“幸福苑”统筹工作,小区内浅浅的荷塘与小河已经与大河道接通,除了假山石的点缀外,还专门保留了几个土丘做风景,百亩土地的院墙正在围拢,恢宏张扬的大门口率先修葺,目前的工人住房用料讲究,等建筑完毕,就可以充当物业管理的办公室。

千总夫人的投资,袁县令又率先交的定金,跟风的到现在为止有了二十几家,这还是阿圆隐在幕后的结果,如果爆出怀双胎的妇人参与此事,恐怕,交钱的连十户都不会有。

这其实很正常,相信随着“幸福苑”的修建进程,状况会越来越乐观。

阿文考试的结果迟迟未来,据说是因为采取了糊名和誉录制度。针对于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出是何人的字划。根据袁州人李夷宾的建议,又安排专人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无法探知到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

当然,科举工作就更繁琐了,发榜的时间就拖沓的更长。

中了秀才的书生,可以直接奔赴登州府参加解试,解试再中榜单,第二年的春天,去省城参加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殿试就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说起来分外简单,但是,如若有一关不曾通过,再等下一次考试机会,需要整整三年。

虽然,小阿文的年龄摆在那里,根本用不着考虑一发即中,使劲儿往虚岁上靠,也仅仅能号称“十二岁”而已。

但是,这个孩子对于读书那是非常有把握的,先生给他找来借阅的以往考生的优秀试卷手抄版,他全部能背的滚瓜烂熟,并且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流畅自然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有的书生穷极一生也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够很轻松的做到。

果然,阿文的秀才很顺利的考上了,还位于朱阳县的第二名。

拉面馆里,美丽坊里,终于第一次散去了所有的阴霾,敲锣打鼓放鞭炮,狠狠的兴奋了一把。

让那些传说咱肚子里是不吉祥的双胎的人都眼红去吧!姐就是吉祥物,姐肚子里的娃娃就是遇难成祥的福娃娃!

阿圆挺着腰身站在面馆门外显摆,没错,就是**裸的显摆!

相熟的人家都送来了贺礼,李薇还是亲自到场的,随行的,除了绿柳,就是两个老大夫。

拉面馆停止营业,专心接待上门庆贺的客人。

袁县令来到时,又引起大家一阵激动,小阿文也专程上前谢恩,因为袁县令三不五时的指点学业。

“阿文啊,看这小脸都熬瘦了,咱今年到秀才就行了,三年后再一鼓作气博取新的功名,养一养身子最要紧!”李薇生了孩子以后,人间烟火气十足,对闺蜜的这个贴心小弟弟,更是亲昵十分。

阿圆也是这个意思呢,虽然小家伙始终坚持着练习贺聪所授的那套武艺把式,身子骨也没出过啥毛病,可是到底年龄还小,不忍心拔苗助长给他压上过重的思想负担。

“就听你薇姐姐的话儿,咱们阿文先休息一下,继续跟着先生多学多看多攒些经验,三年后再出山,一鼓作气拿下状元!”

阿文笑嘻嘻的,只是拱手点头,却没有明确的说出到底要如何继续的话来。

这小子,实在是心高的很呢!

有时候,优秀的人是要比常人寂寞的,因为,可以真正理解他的优秀的人太少。

不同,视角不同,高度不同,你怎么知道他就一定也望不到前方的璀璨阳光,跟你一样还在黑暗里遥遥等待?

所以,世人把“知音难求”慨叹了几千年,并将继续慨叹下去。

但是阿文还是幸运的,待宾客们酒足饭饱告辞离去之后,李薇也带着两个满脸沉重刚刚为嫂子把完脉的老大夫告辞,有一个贵客独自留下了。

并且神神秘秘的把阿文和阿圆都叫到了屋子里,栓了门。

“白夫人,老夫是否可以请你对令弟说出所怀身孕的真相?”

袁县令的神情格外郑重。

阿圆刹那间有些恍惚,隐瞒了很久的灾难,真的要也交给这个小小少年分担一部分吗?

“阿文——”,当嫂子的差点儿就想哭出来,她不敢说这件事儿,除了不想让亲人担忧,还有一个原因,是她一提起就会伤心难过,丈夫不在身边,自己又揣了个定时炸弹,只有不提不说才能保持刚强的外表。

“我肚子里的,是双胎!我想生下来,想好好培养他们长大,一个都不抛弃!”阿圆的眼泪疙瘩儿,到底还是掉了下来。

小小少年懂事的早,这段时间偶尔也会听到关于朱阳县有了怀双胎的妖孽的消息,只是忙于读书,从来没往深处琢磨过,这个消息跟自家有什么关系。

少年的手掌,使劲的攥了几攥,先往阿圆的方向靠了靠,又转而看向了袁县令:“袁叔也早就知道?那,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我嫂子和侄子侄女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感谢coye的粉红票,感谢每一个正版订阅的朋友们!

 第一百八十六章 考前强化

他没有跳起来要自己打掉孩子,这个白家最小的弟弟,得知了天大的灾难,并没有担心自己的前程受到影响,而是迅速选择站在自己一边,选择保护自己和两个孩子,阿圆心里顿时亮堂了起来。

袁县令更是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欣慰模样,他拍了拍阿文的瘦肩膀,问道:“那你觉得有什么是你能够做的?可以帮得上你大哥和嫂子这个忙呢?”

“我——不能——”。阿文垂下了头去,是啊,他年龄还太小,除了背书的速度无人能及,别的能力,全部没有!

所以说呢,生为男子也是很不容易的,小时候只恨自己没有本事没有气力得到别人的尊重,长大了又容易懊悔小时候没努力坚持开创新的人生,尤其要是遇到成年之后的屈辱与打击却无还手之力,那才最是悲怆。

阿圆连连摆手:“阿文,你这样已经足够了,嫂子很高兴……”。

能选择站在自己一边就很好了,阿圆现在对于白家有了归属感,自然希望每一个成员都能与她并肩站在一起,共同抵挡风雨的侵袭,但是,这很难,她原来不敢要求这么多的。

“不,阿文现在做的还不够!”袁县令却板起了一张脸,把感动的稀里哗啦的阿圆给镇住了。

袁县令这是要唱哪一出啊!

“白夫人有没有想过?这两个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可以遮遮掩掩,但是明年开春他们就必须面对尘世。到时候。你打算怎么办?继续把他们藏起来抚养吗?不让见人?”袁县令提出来的问题。正是阿圆日思夜想辗转反侧的原因。

她想过,要是朱阳县实在呆不下去了,她就回迷糊阵砖窑里面躲着,或者去“幸福苑”藏起来,只要不出门见人,谁还能凭借莫须有的罪名去抓她不成?

可是,孩子生下来以后怎么办呢?还能总是躲着不见人吗?那非得养费了不可!

躲不能躲,藏不能藏。一旦露面就有可能被愚昧的民众给喷死,简直就是被逼到了死胡同去了一样。

阿文的神色凄怆,一脸的决然:“我帮不上嫂子别的忙,但是,不管生了几个孩子,我都要拿性命去保护!”

一家人的概念就是,不管你犯了什么事儿,首先站出来保护。

袁县令双手一拍:“好!阿文,就等你这句话呢!且听老夫一一道来。”

却原来,袁县令的打算是让阿文破釜沉舟。继续进登州府赶考,最好可以一路走到殿试。来年开春时钦点有名,成为大宋朝最年轻的的进士及第。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赶在阿圆生产之时有能力上达天听,护佑下两个侄子或侄女。

“生产之前,我会在朱阳县尽全力隐藏你嫂子的行踪,只要你有希望走到殿试那一步,老夫拼了这顶乌纱帽,敢跟任何人叫板!”袁县令的话铮铮硬硬,眼睛殷切的盯在了阿文的眼睛上。

“阿文你相信我,这次就是你的机会,上一代大宋皇帝中年早逝,如今即位的大宋皇帝非常年轻,第一次上朝听政时也是十二岁,受了好几年的老大臣的压制,正憋着一口气要用新人呢!”

“可是——可是我还太小,很多道理没有弄懂似的,先生说我还需要出门游历锻炼,在实际生活中揣摩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对民都有利的人,急于求成的话,做出来的文章寡淡无味,成绩一定好不到哪儿去!”阿文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人生的磨砺很重要,年龄的积累也很重要,一个小孩子家家的,怎么可能领悟透救国救民的方针政策?

袁县令仰头大笑“哈哈哈哈——”,笑到眼睛里冒出了泪花儿。

“老夫几十年在官场起起伏伏,方才想明白这做官考官的奥秘,阿文,你甚得我心,老夫现在就想把平生所悟所学一并传授给你,江湖游历固然重要,却需要花费大把的光阴去慢慢儿体会,白家现在形势危急,我们为何不选取捷径?你的记忆力超群,只要得到一步到位的指点,科举又有何难?殿试又有何难?”

他是想要把自己一生积累的学识和经验填鸭式一股脑塞进阿文的记忆里,他想要走捷径,让阿文掌握最快速的考试方法,你不懂什么?我全部拿出来,你迅速背过,就成了你自己的东西。

袁县令的才华无可置疑,主考官也做过几次,出题的走向答题的范围了如指掌,自然可以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