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

第32部分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第32部分

小说: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敢情你是偷听来的”薛冰笑着说,

  “他们大声连天地说,生怕别人不知道,还用我偷听么?你说,我们农广校的工作,是不是更独立一些?我知道其它有好几个市县,农广校都是二级核算单位。我们也马上写个请示报到局里来,还是一个一个领导送,到时候你要帮我们说话哟”

  “别的情况我不够了解,不好多说。但你们农广校我还是了解一些的。就现在这样,你不是管得好好的么?如果真要改这改那,局里会考虑的,你去想那么多干什么?”林芳跟着凑这个热闹,薛冰没好气地说,

  “那凭什么他们可以有奖金、可以自己开支报销,我们就不行呢?”

  “他们奖了么?自己开支了么?把你自己的工作干好再说吧”

  “反正你们局领导不能厚此薄彼,要一碗水端平”

  “没有一碗水端平么。哎,喝水不?要不要我给你端一碗来?保证端平”

  “哼,我自己倒,不敢劳动你的大驾。局里好久没有开展活动了呢?我们一天就干活,领导还是要慰劳慰劳一下吧?”

  “应该,应该。我请你都行”

  “好,那就今晚,不去的是啥子?”林芳挑衅地向薛冰瞪眼,

  “好哇,我是求之不得。今晚有个接待,你跟我一起去吧,不过得帮我给他们多劝些酒下去”薛冰笑着说,

  林芳傻了:“什么呀,你明知道我的酒量不好,还喊我去代酒”

  “这是你不去,怪不得我哟”

  “不一定,看本姑娘到时高兴不?”林芳嘟着嘴走了。

  怎么这么巧,一个个科室都来局里提要求,薛冰心里琢磨,赵广东、李华生,看来是要逼郑局长出面了。是啊!虽说他有病,但有人要让他这个甩手掌柜当不轻闲了。

第五十六章  发动逼宫
今天郑局长没有到办公室来,薛冰不知郑局长是否知道执法大队的事儿。

  照理说是应该知道的,他们不是一个个在送材料么?第一个要送的,就应该是郑局长。如果郑局知道,以他的性格,定是气大。薛冰不知是否该给他打个电话。毕竟,他们正儿八经地提出来了,并已在局里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接下来如何,还未可知? 

  “郑局长,您好,我是薛冰,在家么,没打扰您吧?”薛冰给郑局打手机,

  “你好薛局长,啥事?”郑局长轻声问,精神一般,

  “执法大队打了一个报告,给局领导一个一个地送,不知道您看到了没有?他们要求给予他们一定的经费自主权、办案要给奖等等,在局里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职工议论纷纷。农广校的林芳也跟着起哄,她可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么不懂事,被我说了一通,算是偃旗息鼓了。我听林芳讲,执法大队的事,李华生局长是知道的,但显然他不是做劝阻工作,说不定还起反作用哩。这机关职工有的不干事,一天就说东说西,或者要这要那的,总是不好”薛冰尽量减缓语气说,

  “我知道这事。哼,他劝阻?只怕就是他唆使别人来闹的哟。也只有这样的烂摊子单位,才有科室向局里要权这等稀奇事。薛局长,如果他赵广东把材料当面送给我,你看我不当场把那东西撕了,给他脸上甩过去。真是岂有此理!”不出所料,郑局长又是气呼呼地一顿训斥。

  薛冰知道郑局长这脾气,现在又在病中,因此很少给他汇报单位的一些扯皮事。自己能够处理的就尽量处理了,除非没有办法管不了的,就像这件事。

  “这儿就是那样,你也用不着生那闲气”薛冰劝道,

  “我昨天下午在电话里把他们都吼了一顿,太不像话了。不管它,把那报告丢到废纸篓里就行了”

  “好,你好好休息”薛冰回答。

  一连几天,薛冰耳根清净,也没有人来说什么了。

  但是执法大队办公室却热闹了起来。

  “你们农业局都是些贪官,什么执法,吃拿卡要,乌烟瘴气的。得了好处就不处罚,不给你们好处就乱处罚”薛冰听到楼下有人在叫,

  “你不要张嘴乱说,说话要有依据,乱说是要负责任的”赵广东好像也忍不住了,声音也跟着大了起来,

  “负责任,你吓得到人么?”

  “晓明,二楼闹哄哄的是什么事?”薛冰把陆晓明叫到自己办公室问,

  “薛局长,你不知道哇?也难怪你几次都到市府大楼开会去了。最近一段时间,执法大队办公室热闹得很,那些执法对象户来闹了好几趟了,说农业局乱执法,要到法院去告,跟农业局打行政官司”

  “是什么事?”

  “我问过,局里查处买伪劣种子的,还有买假农药的,好几起。被查的不服,就来找执法大队闹”

  “李华生局长在管那一块,他应该出面解决?”

  “我听说,被查的对象户还要告他。他对那些人讲,叫他们去找郑局长。郑局长没来上班,那些人就到执法大队办公室闹”

  “他真这样说?”

  “千真万确,他是在执法大队跟那些人说的。他说他们依法行政,对那些态度不端正,不听招呼的,就是要严格执法,坚决查处。有不服的,可以找局主要领导,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乃至行政诉讼。”

  “这哪是在解决问题,这不是在激化矛盾么?”

  “而且这段时间以来,到执法大队上访的人突然增多,达十多起。在我的印象中,农业局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集中上访的。都是对执法大队的执法不服,要告农业局执法人员的。我也感觉有些奇怪。我怀疑我们局里内部有人在煽风点火。但如果是李华生他们,又有些说不过去,因为那些对象户告的就是他们”

  “如果有人想把局面搞乱的话,那又另当别论了。别人告,他们可以来个一推了之,矛盾就到了局里,特别是一把手那里去了。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也许他们就是想要高个子出来顶呢。对了,郑局长了解这些情况不?”薛冰对陆晓明没有什么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他应该知道一些,肯定有职工给他说过,他也打电话问过我。只是他没到单位来,就像你去开会了一样,不晓得那场面有些火爆。有两个对象户,把执法大队的办公桌都拍得山响。每回都是赵站长给他们解释、解释,然后忍不住了就争辩,最后互相吵”

  “李华生不到场想法解决?也没有对象户到他办公室去?”

  “开头他去解释过,最后搁下句你们不听,自己找主要领导或者依法定程序申请复议或诉讼,就再懒得管了。赵广东只好自己顶着,早憋了一肚子的火。”

  薛冰默然,李华生分管的事,自己是不好出面的。就只有郑局长亲自出面了。想来,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火引向郑局长那里。

  “薛局长,这个执法大队长我是干不了了,你们局领导另请高明吧”薛冰和陆晓明正说着,赵广东气呼呼地闯了起来,

  “坐坐,赵大队”薛冰招呼道,

  “薛局长,你看天天这样,我怎么吃得消?费力不讨好,又不解决问题。局里怎么说也应该当个事,抓紧研究一下吧?本来,郑局长在病中不好打扰他,但我是实在没有办法。刚才我在电话里跟郑局长简单地作了汇报,他叫我跟你说,请你一起作作说服工作”

  “那对象户还在那儿么?”薛冰问,郑局长叫自己去给李华生收拾摊子,只怕自己费了力,他李华生也不会待见呢,这不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么? 

  “这会儿走了,但还会来的”

  “我知道了,赵站长,你辛苦了。我想,这个事局里会尽快想办法解决的。你不想干了,只怕郑局长也不会同意呢。是不是?”薛冰还是很赞赏赵广东的能力的,

  “我等局里的意见吧”赵广东说完告辞出去。。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十七章  案件研究
“薛局长,郑局长安排,今天下午两点开个局党组会,研究近期的工作和执法大队查的几个案子的事”陆晓明通知,

  “好的”薛冰明白,郑局长对有关情况想来已有所了解,看他准备怎么处理吧。

  党组会在局小会议室召开,郑局长主持,李华生、王培德、薛冰和杨小旭都参加了,陆晓明作记录。

  会议首先研究执法大队查的几个案子。本来按规定,执法大队查处的重大或疑难的案件,都要经局党组研究决定。

  办公室昨天已经通知执法大队作好准备。这会儿由承办案件的负责人赵广东汇报:

  “我们要提请局党组研究的一共有四件案件。第一件是王兴田贩卖不合格种子案,该案涉案金额较大,达到一万元以上。王兴田,男,现年41岁,悦来乡后坪村3小组农民,个体经营户。根据群众反映,经查……”

  赵广东汇报了简要案情、调查情况、事实和证据,以及几个有争议的地方,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提出了处理意见。

  接着李华生又补充了几句:“这个案子群众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考虑王兴田本人态度较好,所以我们建议对他的处罚还是比较轻的,当然也考虑了群众的情绪和社会影响”。

  然后党组成员挨个发表意见。

  要说党组里真正暨懂农业又懂法律的人,只薛冰一人而已。但是,现在的领导,懂关系最重要,其它的什么都不懂也不要紧,可以找人代。领导是什么?动脑,如何跟上面搞好关系;动嘴,支使下面去做事。如此而已。所以说,这世界上,咱们的官最享福、最好当。

  王培德、杨小旭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一个案子是否办得好,甚至办成铁案,主要看事实是否查的清楚,印证的证据是否充分,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准确,处理是否适当,当然还有办理过程中,程序是否合法,这几个方面。薛冰首先肯定了执法大队对该案的办理,但对几处小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把相关的材料再补一下。

  最后郑局长总结:“刚才执法大队汇报了整个案子的查办情况,总的看这件案子办的不错。几位领导谈了各自的看法,我都同意。有几个小的地方,该补查的把材料再补齐,然后按执法大队的意见下处罚决定书。在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点,那就是我们依法办案,很好。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因为案件涉及群众和处罚对象的利益,所以要特别注意做好说服教育和解释工作,绝对不能激化矛盾。大家看法院一审二审都判了,但当事人还要申诉、上访,为什么?就是因为只注意了公事公办,没有注意说服教育。办案人员,包括我们领导在内都要注意。办理其它案件也一样。好吧。我们继续研究下一件案子”

  第二件和第三件案子也没有什么大的争议。但最后一件案子却有不同意见。

  这是一件贩卖假冒伪劣农药案。刘家乡中峰村12户农户,告市农药经销商张正风卖假冒伪劣农药,不能杀虫,造成减产,要求张赔偿他们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户都没有购药发票,只有三户农户还有未曾用完的农药。对于农户购买的农药是否过期、是否无效,是否造成庄稼减产、减产多少,调查的证据难以认定,因此执法大队不好下结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