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大唐双龙传4 >

第924部分

大唐双龙传4-第924部分

小说: 大唐双龙传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希白愕然以对。
    徐子陵凝望他好半晌,道:〃令师已传我不死印法,现在我转传予你,到你感到有把握时,杨虚彦就交由你去负责清理门户,如何?〃
    侯希白难以置信的道:〃师尊竟传你不死印法?老天!这是甚么一回事,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徐子陵想起石青璇,苦笑道:〃别问我,因为我也大感糊涂。到现在我才真正掌握甚么是化生为死、化死为生。为何令师自认不死印化是一种幻术,而宋缺亦有相同的看法。〃
    侯希白呆听无语。
    除子陵淡淡道:〃不死印法其是出神入化后的一种幻术,针对的是我们脑袋内的经脉、可令人产生种种错觉,知敌后惑敌愚敌,配上能化死为生、能令真气长时间处于巅峰状态的独门回气方法,故能立于不死之地。〃
    侯希白长长呼出一口气,道:〃子陵请指点。〃——
    猫饼干扫校
 第 十 章 拂袖离城
    寇仲从后门进入兴昌隆,迎接他的是段志玄,后者低声道:〃少帅请!〃领路往后院一座似是货仓的建筑物走去。
    兴昌隆的大老板是卜万年,身在关外,长安的铺子由二儿子卜杰主理,属关中剑派的系统,当年徐子陵首度混入关中,便是透过他们的关系。
    寇仲往见常何前,通过联络手法,约李世民于此密会。
    仓房的大门张开少许,露出庞玉的俊面,神色凝重的道:〃秦王恭候少帅大驾。〃
    寇仲似老朋友的拍拍他肩头,轻松笑道:〃不用紧张,直到此刻,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半晌后,他在堆满货物的一角,与李世民碰面。
    李世神色沉着的挥退庞玉与段志玄两人,道:〃世民正要找少帅。〃
    寇仲微笑道:〃是否因令尊颁令,以后你们三兄弟出入太极宫,必须经由玄武门。〃
    李世民愕然道:〃密谕在午时颁布,消息竟这么快传入少帅耳内?〃
    寇仲道:〃我刚从常何处听来的。长安的大臣均为此议论纷纷,不明白皇上因何有此一着,只知绝非好事。〃
    李世民双目津光大盛,振奋道:〃常何?〃
    寇仲点头道:〃正是玄武门四大统领之一的常何,他现在是我方的人,已宣誓向秦王效死命。〃
    李世民大喜道:〃这消息是久旱下遇上的第二度甘霖,虽然我们回长安只不过两天的光景。〃
    寇仲欣然道:〃尚有其他好消息吗?〃
    李世民道:〃正午前刘弘基来找我说话,直问少帅是否全力支持我李世民。在父皇的心腹将领中,他一向与我关系较佳,且为人正义,所以我没有瞒他。〃
    寇仲道:〃我支持你的事现在是全城皆知,他要问的大概是若生异变,天下统一,当皇帝的是你还是我。〃
    李世民点头道:〃少帅看得很准,际此成败存亡的紧张关头,我必须把他争取到我们一方,所以我直言相告,动之以国家兴亡的大义,他立誓向我效忠。〃
    寇仲喜出望外道:〃这确是天大的好消息。〃
    李世民激动道:〃刘弘基肯归顺,全赖少帅昨夜赴宏义宫途上与他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他。他对我说,以少帅一个外人,且实力足以和我唐室抗衡,在塞外联军压境的情况下,不但不乘我之危,还舍帝业力求中土免祸,如此大仁大义的行为,更突显建成、元吉至乎父皇的只求私利,令他义无反顾的靠向我们的一方。〃
    寇仲谦虚道:〃这只是其中一个诱因,秦王你仁义爱民,在战场上不顾生死的为大唐屡立奇功而成的那面金漆招牌,才是招徕贵客的本钱。〃
    李世民哑然失笑道:〃想不到少帅的说话会令人听得这般舒服。〃
    寇仲笑道:〃我拍马屁的本领,不在我的刀法之下。〃
    两人对视而笑。
    李世民正容道:〃得常何和刘弘基加入我们阵营,令我们胜算大增。尚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不过连我也难以判断好坏。〃
    寇仲皱眉道:〃竟有此事!〃
    李世民沉声道:〃毕玄的使节团,于正午前离城北去,据说守护宫门和城门的将士均不知情,一时手足无措,只好眼光光的放行。〃
    寇仲愕然道:〃难道毕玄因令尊中断他和我的比武,令他老羞成怒,故率众拂袖而去?〃
    李世民问道:〃甚么比武?〃
    寇仲解释清楚后道:〃若毕玄确与令尊决裂,反目离开,那便代表令尊确有结盟之意,情况并不如我们想像般恶劣。〃
    李世民沉吟片晌,道:〃你的推想合乎情理,不过正因合情合理,令我总觉得有点不妥当。〃
    寇仲道:〃这是你们的地盆,应可确知毕玄是否真的返回北疆。〃
    李世民摇头道:〃他们乘的是突厥快马,离城后全速驰往北面的河林区,事起仓卒下我来不及派人侦查,实无法弄清楚他们的去向。〃
    寇仲道:〃可达志是否随团离去?〃
    李世民道:〃现在仍不晓得。〃
    寇仲苦笑道:〃毕玄这一手非常漂亮,我感到又陷于被动下风,更使我们在心理上难以立即举事,而这本是我来见你的初意。〃
    李世民双目津光流转,缓缓道:〃毕玄的离开,会在长安引起极大的恐慌,代表塞外联军即将南侵,我们再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及早动手,否则后悔莫及。〃
    寇仲欣然道:〃你老哥终把长安视作战场,故能重现战场上成王败寇、当机立断的爽飒风姿。对长安的情况你比我清楚,应于何时发动?〃
    李世民道:〃杨公宝库既不可靠,你们只好由黄河帮掩护入城,当少帅方面准备妥当,我们可于任何时刻举事,只要我们行动迅速,可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控制皇宫,再凭玄武门力阻唐俭的部队于玄武门外。〃
    寇仲道:〃经常驻守皇宫的御卫军力如何?〃
    李世民道:〃军力约一万人,另太子的长林军有三千之众,若不计宫外的护城军和西内苑唐俭的部队,我们仍须应付的是在我们一倍以上的敌人,所以必须谋定后动,以快制慢,事起时必须占据宫内各军事要塞,而最关键的必争之地就是玄武门,只要能夺得玄武门的控制权,至少有一半成功的希望。〃
    寇仲道:〃幸好有常何站在我们的一方,大增事成的机会。〃
    李世民叹道:〃我刚才说准备好后随时举事,可惜我无法定下日子时辰。因为若由我联同你们主动策反、血染宫禁,实情理难容,所以我们必须等待一个机会。〃
    寇仲皱眉道:〃甚么机会?〃
    李世民道:〃当太子和齐王欲置我于死地的一刻,我们的机会就来哩!〃
    寇仲道:〃他要杀我们又如何?〃
    李世民道:〃皇兄多番尝试,仍没法奈何你们,故何必舍易取难。先除去我后,结盟之议再不可行,父皇将别无选择,必全力把你们留在长安。故此太子若能成功,是一举两得。
    否则将来联军南来,太子、齐王连战失利,形势所迫下,我大有可能重掌兵权,而这是太子、齐王至乎父皇最不愿见到的。〃
    寇仲苦恼道:〃我不得不承认你把形势看个透彻,令尊厚彼薄此之举,令全城军民对你深表同情,若再来个保命反击,没有人可说你半句闲话。问题在我们怎知太子在何时策动?
    那岂非主动完全掌握在敌人手上。〃
    李世民道:〃这正是我们现在最津确的写照,我们必须枕戈待旦、蓄势以待的静候那时机的来临。而我们并非完全被动,我们可通过魏征、常何、封德彝、刘弘基等几个关键的人物,监视和掌握对方的动静。现在情势微妙,没有人晓得少帅何时失去耐性拂袖而去,故对方必须速战速决,尽快打破这僵持不下的局面,若我所料不差,我们该不用等多久。〃
    寇仲道:〃好!我们分头行事,联系魏征等人由令叔淮安王负责,务要快敌人一步,在这个赌命的游戏中胜出。〃
    李世民道:〃我们的情况绝非表面看上去的悲观,假设现在开始,我的活动缩窄至只在早朝时出入太极宫,那对方能设伏之处,已是呼之欲出。〃
    寇仲点头道:〃玄武门!〃
    李世民道:〃若毕玄的离去是个得父皇首肯的幌子,便显示父皇完全站在太子一方,且已接受颉利开出的条件,献上少帅人头。而下令我和太子、齐王三人以后须经由玄武门出入太极宫,正是针对我们而来。父皇的转变,应是因宋缺决斗岳山致负重伤的谣传所引发,令他再无顾忌,以为除去少帅后,天下唾手可得。〃
    寇仲道:〃谣传从何而来?〃
    李世民道:〃此传闻是从林士宏一方广传开去,而林士宏全力反击宋军,进一步令父皇对此深信不疑。〃
    寇仲暗骂一声他奶奶的,皱眉道:〃若是如此,令尊首要杀的人是我寇仲,希冀借此讨好突厥人,解去塞外联军的威胁。然后全力扫荡群龙无首的少帅军。说到底你终是他的儿子,怎都会念点骨肉情份。〃
    李世民苦笑道:〃杨广杀兄弑父的先例,令父皇没法忘记,故一旦认定我是另一个杨广,父子之情反变为疑忌难消。少帅初入长安时扮作与我没有任何联结,忽然又亲到宏义宫兄我摆明与我共进退,更坚定父皇对我们暗中结盟谋反的怀疑。若我向你投诚,父皇将失去关外所有土地,他的天下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若你是他,会作如何选择。〃
    寇仲点头道:〃若我是他,会制造一个可同时把你和我杀死的机会,一了百了,那时最恶劣的情况,只是突厥人反口南下,而他却不用再担心关东的牵绊。〃
    李世民道:〃去掉我们两人后,父皇会封锁长安,消灭一切与我们有关系的人,使消息不致外泄,再派元吉出关接收洛阳,稳定关内外的形势,倘若突厥人依诺守信,天下几是父皇囊中之物。这想法令我感到很痛苦,不过自被父皇逐到宏义宫,我对他再不存任何幻想。〃
    寇仲苦思道:〃他怎样才可以制造出一个可以同时收拾你和我的机会呢?〃
    接着一震下朝李世民瞧去。
    李世民亦往他望来,相视颔首,有会于心。
    蹄声传至。
    徐子陵向侯希白笑道:〃毕玄的回覆到哩!〃
    侯希白叹道:〃唉!真令人担心。〃
    一名飞云卫策马驰至,翻身下马,双手奉上一枝长箭,箭上绑着原封未动的信函。
    徐子陵接过飞箭传书,虽不懂其上的突厥文,仍可肯定是跋锋寒箭寄毕玄的挑战书,登时大惑不解,问道:〃谁送来的?〃
    手下答道:〃由一位相当漂亮的突厥姑娘送来,要立即交到跋爷手上,还说毕玄圣者在箭到前已率众离城北返,说罢匆匆离开。〃
    徐子陵和侯希白听得两面相觑,大感不妥。
    手下去后,两人入房把传书交到跋锋寒手上。
    跋锋寒捧箭发呆半晌,苦笑道:〃究竟是甚么一回事?〃
    徐子陵道:〃或者因李渊干涉毕玄对付寇仲,故毕玄反目离开,芭黛儿却选择留下来。〃
    跋锋寒摇头道:〃若毕玄一心要杀死寇仲,没有人可横加干涉,寇仲亦不得不硬着头皮应战到底,此事必有我们尚未想通的地方。〃
    说罢长身而起,披上外袍。
    侯希白道:〃你要到那里去?〃
    跋锋寒正要跨步出房,闻言止步淡淡道:〃我想到宫外随意逛逛,好舒缓心中郁结的闷气。〃就那么迈开步伐去也。
    侯希白担心道:〃他不会出岔子吧?现在的长安城,总给人步步惊心的危险感觉。〃
    徐子陵沉声道:〃若我没猜错,他该是去找芭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