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大唐双龙传4 >

第862部分

大唐双龙传4-第862部分

小说: 大唐双龙传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子陵和师妃暄来到里院山脚下,依依惜别。
    师妃暄柔声道:〃子陵晓得东大寺在那里吗?〃
    徐子陵点头道:〃就在玉鹤广旁,我是在那里首次见李渊的。〃
    师妃暄道:〃了空大师会在那里落脚,尽力助你们完成大事,只要你找到主持荒山大师,便可见到他。他的禅功已臻出神入化的境界,应可对石之轩有很大的威胁。〃
    徐子陵一呆道:〃妃暄不打算到长安去吗?〃
    师妃暄俏皮的道:〃谁说过人家不去呢?不过妃暄要办妥一些事,始能起行,届时自然有方法见你徐子陵。〃
    徐子陵潇洒一笑,往后飞退,扬声道:〃妃暄不用送哩!长安城见!〃
    师妃暄瞧著他消失在风雪深处,掉头返回禅院。
    宋鲁道:〃没有人晓得大哥和他说过甚么话。只知大哥把他召回去后,两人在磨刀堂内谈了个把时辰,接著二哥重返战线,与林士宏继续作战。〃
    寇仲松一口气道:〃看来智叔该没有问题。〃
    宋鲁点头道:〃应是如此。消息是玉致以飞鸽传书送来,还提到大哥有令,要我从宋家子弟和俚僚将士中津选一千五百人,与少帅军的津锐合组成长安之战的部队,这一千五百人首先要在忠诚上全无问题,其次必须是能以一挡百的好手。大哥还有提示,我们这三千津锐潜往关中,不可带武器,以免暴露身分。〃
    雷九指欣然道:〃这个包在我身上,我会为他们假造文件身分,以掩人耳目。〃
    宋鲁笑道:〃何用大费周章,大哥已通知解晖,我们的人可获他发给的正式身分文件,扮作是巴蜀的商旅,如此更万无一失。〃
    寇仲喜道:〃此中的细节,请鲁叔和雷大哥仔细研究,否则忽然间数千商旅从经汉中往关内的蜀道涌入去,教人看到仍是不妥。幸好人人武功高强,可攀山越岭,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进去。〃
    接著长身而起,道:〃明天起程的、现在回去好好休息,希望长安之战是中土最后一场决定性的战争。〃
    又移往宋鲁身后,俯身低声道:〃致致有否在信内提到小弟?〃
    宋鲁哑然失笑道:〃差点忘了哩!她向你问好,这是破题儿第一遭。〃
    寇仲欢喜得哈哈大笑,心满意足的与跋锋寒和侯希白去了。
    徐子陵朝洛阳的方向飞驰。
    他曾多次在夜色掩护下潜赴洛阳,这趟的感觉却与别不同,再不会有矛盾和犹豫,目标清晰明确,心底扎实。
    洛阳的灯火在风雪漫天的前方愈趋明亮,一队人马出现在前方丘坡上。
    徐子陵毫不迟疑的直迎过去。
    近三十骑发现他的踪影,奔下山坡驰至。
    带头的是李靖,喜道:〃子陵来哩!〃
    双方在坡脚雪原会合,李靖与手下们甩蹬下马,在李靖指示下,四名亲兵为徐子陵换上唐军军服。
    徐子陵问道:〃情况如何?〃
    李靖道:〃果如所料,皇上下诏召秦王返长安述职。〃
    徐子陵道:〃有没有限制秦王回长安时带领的兵将人数。〃
    李靖道:〃不但没有限制人数,还特别指示天策府的主要将领须随队返回长安,好让皇上当面论功行赏,李世绩也在名单上。〃
    徐子陵叹道:〃这是要一网打尽。〃
    亲兵牵来战马,众人飞身登马,朝洛阳驰去。
 第十章 长安城图
    徐子陵随李靖进入洛阳宫城,直抵皇宫内苑,李世民早在书斋等待,见徐子陵到,大喜迎入坐下,其手下包括李靖在内,均退出书斋去。
    两人目光相触,均生出肝胆相照的亲切感觉。
    李世民道:〃我刚接到父皇诏书,著我返回长安,你们方面的情况如何?〃
    徐子陵道:〃我们最少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可完成潜入长安的部署,世民兄须拖延一段时日。〃
    李世民皱眉道:〃时间无多,对我们颇不利,尚有不到一个月,便是回暖溶雪时。〃
    徐子陵沉吟道:〃令尊因令兄成功荡平刘黑闼,故绝不会再容许世民兄带兵出征,而一天令兄未解决世民兄的问题,兼之塞外联军随时南下,令尊肯定不敢向少帅军用兵,所以只要少师军按兵不动,会形成南北对峙的僵局。〃
    李世民点头道:〃只要你们摆出姿态全力攻伐林士宏和萧铣,长安没有人会生疑,且春季多雨,不利行军,到夏季发动北攻,合情合理。〃
    徐子陵道:〃世民兄可拖延多久?〃
    李世民苦笑道:〃一个半月是极限,那包括回程的时间在内。这个半月的时间会非常难捱。〃
    徐子陵道:〃在这个半月内,世民兄必须忍辱负重,必要时我们可请解晖和四族公然宣布投向我们,那时令尊将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关中将直接受威胁,杀你徒乱军心。故只会不断削减你的职权,清除世民兄左右的谋臣猛将。〃
    李世民道:〃那已是令人非常头痛的事。而巴蜀投向少帅军,心理的影响比实质的影响大,因为若有预防,经汉中往关中的蜀道大不利行军,只要在扼要处设置重兵,来犯者势难越雷池半步。〃
    徐子陵心中一动道:〃得世民兄提醒,巴蜀这著棋,确要好好利用,首先解晖得表明严守中立,以安长安上下的心,然后我们佯作声势,紧拖著关外你们的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巴蜀宣布投向少帅军,令尊唯一对付的办法,是怞调长安的驻军往守南线,可大大减轻我们的压力。〃
    李世民动容道:〃子陵此计不用费一兵半卒,非常巧妙。但我还有一个忧虑,就是以颉利和突利为首的塞外联军,据我们的消息,塞外联军的兵力仍在集结中,估计最终可达二十万至二十五万之众,如此实力,在中土包括我李唐和少帅军在内,根本没人有正面与之交锋的实力。〃
    徐子陵想起塞外军旅的津锐强悍,来去如风,倒怞一口凉气,如让这么一支部队杀进中原来,做成的破坏不堪想像,道:〃对此我们或可乐观些儿,关键处仍在赵德言,一天世民兄未死,他会劝颉利耐心等待。而依眼前的情况看来,杀世民兄已变成水到渠成的事,颉利应不曾欠缺这点耐性的。〃
    李世民以过来人的身分摇头道:〃塞外联军的集结虽由颉利和突利催生而成,但也会反过来控制和支配他们,令他们不得不以全体的利益、士气、意愿为重。即使他们没法置我于死地,入侵之事亦势在必发,没有人可改变这种形势。所以即使我能侥幸坐上帝位,这场与外族联军斯拚的硬仗仍是无可避免的,我们须及早预备,否则天下的纷乱将继续下去。〃
    徐子陵皱眉道:〃照世民兄估计,颉利的等候期极限该有多久?〃
    李世民道:〃将不出半年之期,由集结、训练、物资屯积到部署沿线的支持相补给,约要三至四个月的时间,此期间颉利会由梁师都之流出面,先攻陷边疆几座关键性的城池,为他们的联军开路。今趟他们会吸取过往的教训,不再会逐个城池的去攻击,既费时又消耗人力和粮草,而会从太原直扑长安,把力量集中攻打长安城。只要长安失陷,整个关中的防御力势被动摇,那时他们可从容四出攻城掠地,巩固战争的成果。〃
    徐子陵感到整条脊骨凉台台的,道:〃若你们如今仍与我们势不两立,颉利确大有可能成功。因你们必须布重兵于洛阳、虎牢和襄阳三大要塞,顾此失彼下,对方又有赵德言这位攻城的专家,长安区区数万之众,实难挡二十五万津锐的外族联军昼夜不停的猛攻。幸好现实非是如此。假若世民兄能在他们兵临城下前掌握大权,加上各地大军四面八方来援,说不定回一举粉碎颉利以后入侵中原的野心,那时世民兄可按部就班推动你不服者伐之,服者爱之,兼爱如一的对付外族政策。〃
    李世民点头道:〃这正是妃暄与我谈话的核心,她指出这是我们最后一个机会,如错过了华夏将陷万劫不复之局。〃
    徐子陵想起师妃暄,心中涌起难以形容的微妙感觉。早前与师妃暄说话,因心神全被她的仙姿吸引,有点糊里糊涂。此刻离她较远,本是模糊的景象忽然清晰起来。
    师妃暄对他是真的动了仙心,且敢于直言不讳。让他们的津神之恋能真实的延续下去,直至永恒的极尽,假设永恒也不济至仍有尽头的话。
    这将永远是他和师妃暄间的秘密,即使亲近如石青璇或寇仲,他永不会向他们透露真相。他对石青璇的爱并无因此有半分减少,正如无损于他和寇仲间的兄弟之情。他会更全心全意,浑无挂碍的投入与石青璇灵欲一致的爇恋去。生命至此,夫复何求?
    微笑道:〃那时她仍未晓得我会去说服寇仲,世民兄其时肯定认为这是没可能的事。〃
    李世民往他瞧来,双目散发著锐利的光芒,淡淡道:〃那时我当然认为没有人能说服寇仲,何况在宋缺宁道奇两败俱伤之后。可是妃暄却认定她不会看错你,不会看错寇仲。我当时生出很奇怪的感觉,她对子陵彷似有种近乎盲目的信任,虽然现在事实证明她的目光丝毫无误。〃
    徐子陵明白他的心意,哑然失笑道:〃小弟是首次感到秦王在妒忌,不过这妒忌实在没有道理的。因为她对你的信任肯定比对我们更盲目,至少从没动摇过,而对我们尚要出动宁道奇,对吗?〃
    李世民一手搭上徐子陵肩头,叹道:〃我将要失去两位兄弟,却多回你和寇仲,是我的福气,所以我不用向你隐藏心中的妒忌。因为大家是兄弟,且是同病相怜好兄弟。不如我们喝两杯,横竖暂时无仗可打。〃
    徐子陵不解道:〃甚么同病相怜?〃
    李世民道:〃妃暄就像天上的明月,只可趁她经过夜空之际隔远多看两眼,却永远只属于她自己,对她生出爱慕的男子们,只能把心意埋在心底里。日后不论我们如何成就千古不朽的大业,这生命中的遗憾将永远伴随,想想他教人黯然神伤。〃
    徐子陵终明白他意之所指,更明白自己非是和他患上同一症候,当然不便揭破,且同意似的寒糊地陪他叹一口气,岔开道:〃我要立即赶赴巴蜀,与寇仲先一步潜入长安,希望可解决石之轩的问题。〃
    李世民呆看他片晌,颓然道:〃子陵可否多陪我片刻,我忽然感到很痛苦,子陵再待一会。〃
    说罢走到门外,召来李靖,低声吩咐后回到书斋,在徐子陵旁坐下,叹口气。
    除子陵还以为他仍为永远得不到师妃暄的遗憾失落,鼓励道:〃世民兄若能令天下统一和平,是对妃暄奉上最好的一份盛礼。〃
    李世民摇头道:〃自父皇入长安登基,这些年来我已习惯把心事隐藏,不让任何人看破我心内真正的感受。可是刚才和子陵说话,我竟感到可直话直说,非常痛快,但也勾起儿时的记忆;我和建成太子、齐王均是一母所出,少时关系密切,就像现在和子陵般甚么也可放肆无忌,想不到今天却要尔虞我诈,斗生斗死,岂无感慨?〃
    徐子陵明白过来,苦笑道:〃俗语不是有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吗?有些事不宜多想,只可尽力去做。〃
    足音响起,李靖进来把一个方形锦盒奉上。
    李靖退下后,李世民在膝上打开锦盒,取出摺整齐的一份卷宗似的东西,把锦盒放在一旁几上,长身而起道:〃子陵请过目。〃
    徐子陵好奇心起,随他移到书桌旁,瞧著他把卷宗打开,赫然是长安城的全图,津致至极,钜细无遗,以朱砂细笔密密麻麻写满蝇头小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