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大唐双龙传4 >

第667部分

大唐双龙传4-第667部分

小说: 大唐双龙传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子陵听得一颗心直沉下去,敌方联军的人数在龙泉军数倍以上,这场仗如何打得过。
    寇仲回复自信冷静,道:〃客相和宗卫长可否让我和子陵全权与颉利谈判?〃
    宗湘花和客素别你眼望我眼,因事情关系重大,而寇仲和徐子陵始终是外人,一旦他们答应颉利的条件,他们只有照办的份儿。
    宋师道道:〃两位请和同僚私下商讨,有答案再告诉我们。〃
    徐子陵恳切的道:〃各位请信任我们。〃
    待宗湘花等到一旁商议,寇仲低声向宋师道、跋锋寒和徐子陵道:〃眼下的情况非常明显,就是突利把民族的利益置于兄弟之情上,所以我们不能倚赖他,必须自己想办法,把这局面扭转过来。〃
    跋锋寒虽对他用兵如神的本领信心十足,可是见守城的粟末兵人人垂头丧气的样子,苦笑道:〃你凭甚么把这局面扭转?〃
    寇仲哈哈一笑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这句话不知是否形容贴切。〃
    此时客素别回来道:〃我们决定由少帅和徐公子作全权代表,只有一个条件,若颉利要求我们将储君交出,我们宁选殉城死战。〃
    寇仲欣然道:〃这就成哩!你们愈能摆出不惜殉城死战的格局,我愈有把握争取颉利退兵的好条件。〃
    〃篷!蓬!蓬!〃
    无敌于大草原的突厥狼军,适于此际击响战鼓,一下一下的敲进守城的战士心坎上。
 第四章 突厥雄师
    〃当!当!当!〃
    龙泉城分别设于宫内和四道外城门的五座钟楼同时敲响钟声,悠扬的声韵隐寒悲壮荒凉之意,因为这是衷悼拜紫亭驾崩的丧钟,至敲毕四十九响始歇止。
    庄严的丧钟声中,载着拜紫亭自杀遗骸的灵车,在八匹战马拉曳下,前后各有百名禁卫护灵,拖着沉重的步伐,驶出朱雀大门,踏上朱雀大街,朝南门开去。
    沿途军民夹道送行,哭喊震天,既为曾令他们对将来充满憧憬和希望的领袖的凄惨结局表示衷痛,更为面临的灭族大祸悲泣。
    丧钟声虽未能把城外撼天动地而来的战鼓声盖过,但其发人深省与惹人思考死亡本质的清音,跟战鼓的杀伐声毫不协调,反将其杀伐的味道大幅削减战鼓声忽然停止,只余钟音继缜飘扬于城里城外广阔的夜空上。
    突厥军的先锋部队陈兵南门外千多步处,列成阵势,再没有挥军进逼。
    南门敞开,代表龙泉上京荣辱的灯塔火光熊熊,照得城门区明如白昼,可是在钟音感染下,却弥漫着火光辉煌背后没落荒凉的气氛。
    寇仲、徐子陵、跋锋寒、宋师道和一众龙泉将领,聚集南门城外,默候灵车的抵达。
    宗湘花、客素别等没有人流泪,丧钟声将他们的屈辱和悲愤化成力量,无人肯于此时向敌人展露软弱的一面。
    这正是寇仲的以心理战对心理战,以拜紫亭的奇异丧礼统一龙泉军民的情绪,把粟末战士变成一支令敌人不敢轻视的哀兵,向颉利传出讯息,粟末人可战至一兵一卒,绝不会投降,假设投降的条件是不可接受的话。
    灵车驶过深长的门道,在南门外停下。
    〃当!当!当!!?p》敲过第四十九响丧钟后,是压得人心头有如铅坠的静穆。
    灵车的御者离开座位,改由寇仲和徐子陵两人坐上去。
    客素别喝道:〃恭送大王!〃
    全体将士立即跪下,爇泪终忍不住夺眶而出,那是充满怨愤和屈辱的苦泪。
    寇仲马鞭扬起,在空中呼啸一圈,落回来轻怞马婰。战马长嘶,拖着灵车往敌阵驰去。
    寇仲回头一瞥,心中酸痛,叹道:〃今趟我真的没有把握,陵少怎么看?〃
    敌阵号角声起,忽然近千骑离阵旋风般朝两人所驾灵车驰来,直有铺天盖地,摇山撼岳的惊人威势。
    徐子陵却像没有看到似的,苦笑道:〃今趟颉利是有备以来,故此绝不肯空手回去。谈判会非常艰困,而大祚荣更可能是谈判的死结。〃
    马嘶震天,冲至近前的突厥战士表演花式般同时勒马呐喊,战马人立而起,像横扫草原的波浪,然后分左右散开。其骑术之津湛,阵形的完美,教人叹为观止。
    后方的粟末将士和跋、宋等人,此时退回城内,紧闭城门。听蹄声在灵车左右震天响起,两支千人队分从两侧朝灵车冲来,似要把他们连人带车辗成粉碎,拖车的战马因受惊吓,不住跳蹄,使寇仲控制得非常辛苦。
    寇仲狠狠道:〃突利这小子太没义气,竟在我们最需要他时不出现,他奶奶的熊。〃
    徐子陵沉声道:〃他自有他的为难处。大草原部落社会的领袖可不同中土的帝主,必须听其他酋头的意见。〃
    两支突厥骑队驰至两侧丈许近处,眼看撞上灵车,蓦地各分作两队,斜斜在马车前后窜过,变成流动的大交叉,而灵车正位于交叉的核心处。
    片刻后,骑兵远去。
    寇仲摇头苦笑道:〃我们再练十世,也练不出如此厉害的骑兵团队来。虽明知他们在示威,我也给吓出一身冷汗。〃
    徐子陵凝望前方,沉声道:〃又来哩!〃
    漫山遍野的突厥战骑出现在汗旗高竖的山冈上,潮水般往他们席卷过来。令他们想到中土若非有坚固的城池,早给突厥的铁蹄踏遍每一寸的土地。
    在两人头皮发麻下,前后左右尽是强悍的突厥骑兵,有如汹涌的汪洋,将他们四周的平原淹没。
    两名突厥兵牵着灵车最前两马的马缰,引领灵车前进,敌人士气如虹,人人津神抖擞,目露凶光的向寇徐两人注视呐喊。
    如若对方动粗,两人武功再高一倍,也必死无疑。
    在以千计的突厥战士簇拥下,灵车不断加速,绕过山冈,只见营帐林立间有大片空地,聚集以千计的战士,空地较远一端摆放十多个箭靶,而颉利和赵德言、墩欲谷、康鞘利等一众突厥将领二十多人,在亲兵簇拥下,正在射箭为乐,却不见可达志和香小子。
    两人一看此等架势,立知不妙,对方是谈笑用兵,稳占上风。他们却要献上拜紫亭的遗体求和,高下之别,显而易见。
    〃嗖!〃
    颉利将大弓拉成满月,射出劲箭,横过近五百步的距离,命中箭靶红心,登时惹起左右过万战士兴奋的嘶喊喝采,直冲霄汉。火把光照得遍地血红,充盈着大战爆发前暴力和伤亡一触即发,令人爇血沸腾的气氛。
    灵车停下。
    颉利踌躇志满的把大弓交给手下,向两人招手道:〃少帅、子陵请过来!〃
    〃嗖!嗖!嗖!〃
    十多支箭分别由众将射出,无不命中远方箭靶的红心,又是另一阵轰天而起的喝…声。
    寇仲和徐子陵跳下马车,往颉利等人立处走去,前者振起津神,哈哈笑道:〃大汗风采依然,可喜可贺。〃
    颉利先是脸色一沉,接着换过笑脸,大笑道:〃托福托福!少帅是否代送五采石来哩,哈!〃
    连徐子陵亦不明白寇仲为何一开口就是〃风采依然〃,这句本是赞美的话,用在有奔狼原一役之败的颉利身上,只变成冷嘲爇讽,如此激怒颉利,对谈判有何好处。不过再往深处一想,纵然讨好他也不见得有何好处。
    寇仲象老朋友般来到秃头在反映四周火把光的颉利身旁,轻松的道:〃小弟今趟来是交人而非送石,大汗可否将就点儿。〃
    两人锐目交击,互不相让。
    赵德言、墩欲谷等二十多名将领酋头,却是人人傲然相向,一副稳躁胜券的模样。
    颉利唇角飘出一丝逐渐扩展的笑意,哈哈笑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要少帅点头同意,我颉利将全力助你逐鹿中原,你要人有人,要马有马。〃
    此时赵德言弯弓射出一箭,命中远方的目标,寇仲拍手道:〃好箭法,言帅何不来个草原奔马骑射,好让我们大开眼界。〃
    徐子陵开始有点明白寇仲的策略,就是插科打挥,尽量不着边际的胡扯,以分敌人心神,不让对方按部就班的进行拟定计划,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赵德言城府极深,并不因寇仲暗讽他扮足突厥人动气,往他瞧来微笑道:〃少帅令趟到大草原来,若只是要看我在马背上射箭,必然失望而归。〃
    寇仲笑道:〃我更想看的是贤徒玉山兄的马上雄姿,是否比得上言帅。我们真的后知后觉,到今晚才晓得巴陵帮与言帅的关系。〃再不理脸色微变的赵德言,转向颉利道:〃大汗肯供人供马,我寇仲自是求之不得,不过娘曾教过我便宜莫贪,古人又有免死狗烹的训言,大汗如何释我的疑虑?〃
    徐子陵默立寇仲另一边,看得触目惊心,照他猜估,今次金狼军确是倾力东来,人数比奔浪原之战多上近倍,总兵力超过五万人,除威胁龙泉南门的万人先锋部队外,其他人正在营地忙碌不停,砍伐树木建造攻城的各式工具,向他们显示攻打龙泉的准备和决心。
    龙泉兵力在万五至二万人间,纵使人人决意死战,可是有小长安之称的龙泉城仍远及不上洛阳、长安的规模,假若赵德言确如传言所说的是攻城的高手,龙泉肯定撑不上多少天。
    颉利欣然道:〃少帅是一个很特别的汉人,快人快语、率直坦白,不像其他汉人般口是心非。好,直话直说,我若能助少帅击垮关中李家,少帅就把优州让予我,礼尚往来,大家再没欠对方分毫,此后要打要和,悉从尊意。〃
    优州正是高开道的地盘,包括山海关在内,如落入突厥人手上,那突厥人将取得中原东北的重要军事据点,可逐步扩展蚕食,不用像以前般孤军深入,抢掠一番后立要退走。
    寇仲哑然失笑道:〃优州并非我寇仲的,如何能送礼般送给大汗?〃
    正与其他突厥大酋留神倾听的墩欲谷淡淡道:〃少帅如能消灭李家,天下将是少帅囊中之物,区区一个优州,少帅自然可以作主。〃
    颉利正容道:〃自我突厥于贵国西魏时期,大破柔然于怀荒之北,柔然可汗阿那镶兵败自尽,我族先祖阿史那土门建立突厥汗国,称霸草原,幅员比古代的匈奴更辽阔,规模更是空前庞大,可惜其后分裂为东西两大汗国。杨坚一统中原,屡次来犯,又使用离间分化之计令我草原各族内战不休,东西汗国复合遥遥无期,我们不得已下对中土用兵,但我们的国策是先图统一再论其他,少帅明白我的意思吗?〃
    寇仲开始感到颉利能成为突厥的最高领袖,是有他的一套本领,说话有强大的说服力,且能抛开对自己的仇恨,只请长远的利益。
    徐子陵却另生感触,思索自己和寇仲的分别,换过与颉利谈判的人是他而非寇仲,恐怕早断然拒绝颉利的提议,但这只会把事情砸烂破坏,后果则是屠城惨剧。政治是不论动机好坏,只论带来的后果;政治上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颉利正是这种人,寇仲则明白这游戏的规则。他徐子陵虽明白,却不会去做,所以他绝不宜沾碰政治。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换言之,谋略正是一种高明的骗术,在津确掌握客观情势,敌我实力和心态后,始〃谋定后动〃、〃能而示之不能〃、〃近而示之远〃,欺敌骗敌诈敌后克敌。
    现实的世界冷酷而无情,甚么大义当前,只是过份强调理想和道德的泥沼,经不起考验。就像眼前的突厥大军,只会从本族的利益作出考虑,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寇仲必须从利害入手,才能以最少的牺牲,获致最大的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