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诡墓 >

第58部分

诡墓-第58部分

小说: 诡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就麻烦了。

    “吴通,你放心,你只是暂时失声,我们不想害你的『性』命,只需要你冷静下来。”白逸背着手在屋子里转着圈:“你现在若是能够冷静听我们说,你就点点头。”

    知时务者为俊杰,吴通着急地点了点头。

    白逸说道:“你想长生不老,我能理解,是个人都想永远活着,不过你搞错了对象,唐三成和你想的不是一回事,你得接受这事实,至于你的愿望,我可以帮你。”

    吴通的眼睛瞪大了,唐三成心里有些疑『惑』,白逸这是什么意思?七邪听到白逸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他似乎已经察觉到白逸的计划了,白逸继续说道:“你要是愿意接受我的帮助,你就点点头,保证不要『乱』说话,我会给你解毒的,如若不然,我只有继续让你哑下去了。”

    吴通的喉咙里出一声怪响,意识到自己不能声,他又立刻点点头,白逸掏出生姜,将生姜切成片,放到吴通的嘴巴里,生姜可解半夏,这是他从中『药』店里问到的,果然,吴通只觉得自己的胃里一阵**,热气腾腾,十分难受,可是这一股子劲过去之后,喉咙里的刺痛感慢慢消失了,他试着出一点声音:“我……”

    果然可以说话了,吴通望着白逸:“白老板,先给我松绑吧。”

    白逸见吴通已经没有刚才的疯劲了,就给他松了绑,吴通活动了一下手脚,站了起来,样子恭顺了不少:“白老板,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唐兄弟,是我的错,你原谅我。”说完,吴通左右开弓,扇了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好了。”白逸沉声道:“我们对你袒诚相待,你却怀疑我们,你说喝血有用,唐三成就给血你喝,吴通啊吴通,你真是让我太失望了,当年秦始皇一心求长生,他成功了吗?要是世界上真有长生的人,这个社会早就『乱』套了!”

    唐三成咋咋舌,白逸可真会演啊,这表情,这神态,跟他妈电视剧演员一样,瞧把吴通给唬得一愣一愣的,吴通叹了一口气:“我是魔障了,看了爷爷留下来的日记,脑子里成天想的都是这事,我现在清醒了,白老板,是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好了,你清醒了就好,想想你的老婆孩子吧,你要是出了事,他们可怎么办?”白逸善意地提醒着吴通,听在七邪耳朵里,怎么觉得白逸还话中有话,有股——威胁的意思。

    吴通说道:“是,我以后不会再想这些事了。”

    “你准备一下吧,四天以后我们有新的计划。”白逸说道。

    “好,白老板,那我就先回去了。”吴通急匆匆地走出白家的宅子,脸上『露』出一抹『阴』沉的笑来,这样就想糊『弄』自己?吴通只是想以退为进,自己表现得太『激』烈,担心惹了白逸的杀意,吴通现在就是咬死唐三成不简单,白逸想独吞秘密,现在胳膊拧不过大『腿』,只有退后一步了,机会以后还有,只要自己还在唐三成的身边,自己就能一点点靠近这个秘密。

    吴通『摸』着自己的下巴,白逸不就是担心自己把这事给泄『露』出去嘛,这是不可能的,自己会死守这个秘密,直到找到答案为止,知道这事的人越少越好,吴通双手背在后面,慢悠悠地朝家里走去。

    “这样就解决了?”唐三成不敢相信,白逸三言两语就搞定了吴通。

    白逸好没气地说道:“你太小瞧他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可不是轻易就被人左右的类型,我们顶多只是稳住了他,他是不会放弃的。”

    “那要怎么办?”唐三成慌了。

    “镇定一些,总是会有办法的。”白逸说道:“此人不除,是块心病,可是怎么个除法?他要是死在这里,我们就逃脱不了干系了,只有一个地方让人消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古墓。”七邪沉声道,同时叹了一口气,情势总是会让人不得已,在吴通和唐三成之间,自己不得不选择唐三成。

    “没错!!”白逸说道:“我们要尽快计划下一次的行动,到了那里再走一步,看一步了。”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渭庄】………

    正文'148第一百四十七章渭庄

    “如今七物只找到了一样,就是辽古果,太岁对于我们来说,还不算完全陌生,下一步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去寻找太岁。”白逸说道:“符羽说过,于『阴』气之地生长的太岁才是我们要找的类型,七邪,你熟中『药』,知道它的主要产地吗?”

    “太岁其实就是『肉』灵芝,可是却不属于植物,纤维质太岁产于大山,无弹『性』,近灵芝;『肉』胶质太岁产自大地,有弹『性』,有『肉』质纹理,要我说,有一个去处不错,那里山多地广,而且是十三朝古都。”

    “你说的是陕西?”白逸已经明白过来了,他取来地图查看起来:“西安的确已经开掘过不少古墓,古墓群众多,易于寻找,好下手,早几年的时候,在西安的城南郊外现有唐代的瓷器,可惜没有找到墓室,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下手。”

    此事已定,现在只等雷子前来会合了,白逸不知道这其后还有变故,让雷子来的不是时候,但愿吴通会守口如瓶吧,雷子果然在约定的时间来了,他背上背着个大背包,这是他的全幅身家了,站在白宅的『门』口,他兴奋地拍着大『门』,唐三成嘴里含着吃的蹦哒着去开『门』,看到雷子,就『激』动地抱紧了他:“你可算是来了!”

    雷子的身体已经彻底恢复了,嘉靖墓里的『迷』晕『药』『药』效一直持续了三天,那三天里,雷子一直觉得头脑不是很清楚,四肢乏力,回到老家后倒头睡了一天一夜才觉得开始好转,而且奇怪的是,只要一喝水就想『尿』,『弄』得他那几天滴水不敢沾,可惜嘉靖也不知道那方士的来历,这谜就只有一直存下去了,以后再提起那位方士来,大家都是以高人来代替。

    雷子来了之后,萧宁也突然杀过来了,用她的话来说,是来看唐三成的,唐三成立刻面红耳赤,见到雷子,萧宁难免意外,聪明的她又猜到他们有行动,死活也要跟着,这就是一块甩不掉的牛皮糖,原本指望人越少越好,现在队伍却越来越扩大了,完全过了白逸的预料,真是应了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眼下吴通是必须要带着的,只有舍弃刘知习和其他小伙计了,哪怕是这样,人数也到了六个,经过了两天的的准备,必要的东西全部都带上,这一行人就像是个微型旅游团一样,在路上的时候,吴通的嘴巴闭得很紧,让白逸放了不少心,不过他也注意到,吴通不时地打量着唐三成,一颗心始终不敢落下。

    白逸选定的地方是位于西安南边一个叫渭庄的地方,当初那些唐朝瓷器便是出自于这里,一家农民在挖水渠灌溉的时候现的,原本有六个,挖的时候不小心敲碎了两个,只剩下了四个,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新闻,只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四年,也不知道那地方生了什么变化,还找不找得到古墓的所在。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但也有十六朝和十七朝之说,十三朝指的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oo余年之久,而十六朝是在十三朝的基础上加上了西汉末年由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由樊崇刘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权和黄巢建立的大齐。这十七朝的说法则加上了武周,大齐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和赤眉政权。

    在白逸的想法中,就算渭庄没有收获,在这样一块宝地上,还怕找不到古墓吗?

    来到西安市中心,六人先品尝了一下西安的地道美食,西安地属关中,关中人自古好面食,在面食的造诣上那是一绝,先那就是牛羊『肉』泡馍了,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竟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

    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牛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六人一人一碗羊『肉』饱馍,吃了一个肚饱,又在附近买了一些干粮,将所有的水瓶装满了水,这里有两种美食很适合做干粮,一种是锅盔,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还有一种是石子馍,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唐三成嚷着还要带点『肉』夹馍,被白逸一口否决了,只是去买了一点卤好的牛羊『肉』带着,倒斗是体力活,少了『肉』可不行,准备好了干粮,六个人就朝渭庄赶了过去。

    渭庄与鹂山的方向刚好相反,越往那里去,越显得荒凉,萧宁看着外面的黄土,不时地喷一点水在自己脸上,这里的天气格外地干躁,萧宁只觉得脸上都起了皮了,唐三成见她这样,知道她爱美,把自己的水壶递给她:“多喝点水。

    萧宁瞪他一眼,推开他的水壶:“谁要你的!”

    这两人立刻引了一阵笑声,萧宁脸上飞起一丝绯『色』,唐三成只是憨厚地笑着,这下子他对萧宁的昭昭之心,是路人皆知了。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龙脉】………

    正文'149第一百四十八章龙脉

    到达渭庄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一些分散的窑『洞』出现在大家面前,一路过来,看到不少这种依山而建或平地而箍、或沉入地下筑成大井式院落的窑『洞』,一孔孔,一排排,远在4ooo多年前,生活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因为高原上的黄土粘、硬,不易塌陷。窑『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而且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窑『洞』附在黄土之中,迎面而来一股苍凉之感,前面六人看到了不少一排排的窑『洞』,集中而建,可到了渭庄,窑『洞』就稀了,显得有些零零落落,天『色』慢慢昏暗,六人需要找个地方住下来,一番商量,几人决定到看着窑『洞』最新最体面的一家去求个住处,来到那窑『洞』前,『门』是虚掩着的,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