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诡墓 >

第188部分

诡墓-第188部分

小说: 诡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人的力量都能拉到七十米之远,若是『精』妙的机关设计,『射』程会更远,所以这些箭转瞬间没有了踪影也是十分正常,在最后面的猴子回头看了看,胆子越地小起来了,心里有些懊恼了,早知道就不要下来了,这命啊,丢了可就是丢了,找不回来了!

    乌云担心自己那只万中挑一的海冬青,顾不得喘口气就继续向前爬,嘴里用『蒙』语说着什么,乌云的一只手按下去,唐三成的耳朵动了一动,听到“喀嚓”一声:“乌云,你触到了机关,快闪开!”

    乌云听到唐三成的提醒,身子迅地朝后撤,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下面一块铁钉板突破了泥土直朝乌云的身子刺过去,乌云的身子朝上一跃,可惜盗『洞』上方并没有可以依附的着力点,乌云“呀”了一声,手指直接深深地探进了那泥土里,这一招暂时让他的身子逃离了那铁钉,尖利的钉头让乌云心里一悸,他朝后看了看,七邪说道:“向后退!”

    向后退是刚刚过去的路,已经被证明是无危险的,可是朝前就不一定了,指不定还有什么机关在候着,顶上的泥土已经支撑不了乌云的身子,乌云深吸了一口气,向后一个翻滚,脚踢到了顶上,带起一片泥土,所幸刚好落在那铁钉板的边上,毫未损,阿木尔一阵后怕:“乌云!”

    “我没事。”乌云低头看自己的手,手指里面全是泥,他苦笑道:“怪我大意了。”

    “一连两个下马威,这秦始皇还真是客气。”雷子说道:“这应该只是小菜而已,大餐恐怕还在里面,我说乌云,你要是还像现在这么冲动,一会儿没准就是个血筛子了。”

    乌云闷哼一声,白逸说道:“由我和唐三成来带路吧,他耳力奇绝,能够在机关启动就预见危险。”

    “也好。”关老板说道:“乌云,阿木尔,你们跟在后面,也好有个照应。”

    两名『蒙』古人自恃甚高,可是刚才一出让两人暂时收了锋芒,点头答应下来,跟在白逸和唐三成的身后小心行事,越过了那一块铁钉板,再向前行了数十米,那只海冬青出的声音就越来越清楚了,唐三成说道:“海冬青应该没有事,它的声音虽然显慌『乱』,可是气力还足,乌云,你不用担心。”

    乌云说道:“真如你所说就好了,这只海冬青得来不宜,训练出来更不容易,它就如同我的子『女』一样。”



………【382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天葬】………

    正文'382第三百六十二章天葬

    海冬青的确没事,只是被困在盗『洞』的上方无法动弹,说起来,这只海冬青却是因为自身力量太强,反而起了反作用被困住的,那箭『射』过来的时候,海冬青大力躲避之下,选择了向上飞行,用力过猛,居然嵌入到了泥土里,无法动弹!

    乌云小心地去掉海冬青周边的泥土,让海冬青重获自由,唐三成觉得惊异无比,这只海冬青在面对攻击的时候,反应奇快不说,力道奇大,不愧是鹰中之神了。

    海冬青重获自由,站在乌云的胳膊上十分兴奋的样子,好像已经适应这里的凶险了,唐三成这才问乌云,这海冬青究竟还有什么过人之处,乌云经过刚才的事情,对白逸他们这一行人的态度已经温和了不少,解释道,这海冬青厅本是属于天空的神鹰,可是自己在训鹰的时候采用了接地气的方法,将这桀骜不逊的海冬青埋在了深坑之中,听上去有些残忍,这海冬青在前一周里不吃不喝,几乎要自我了断了,乌云就将它取出来,吃上三两鲜牛『肉』,再重新扔下去,比起其它鹰的熬鹰过程,这只海冬青的熬更加痛苦,不过也因为“接地气”的原因,乌云现海冬青对于尸气十分敏感,而且能够在地下狭窄的空间里自由活动,有如在天空一般。

    有一点唐三成不懂,为什么这海冬青会对尸气十分敏感,乌云解释道,这只海冬青是自己在西藏现的,在西藏,有一种天葬,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鹰。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先焚香供神,鹰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最后用哨声呼来鹰,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是大部分西藏人采用的丧葬方法。

    这只海冬青长年吃死人『肉』,对于死人的味道也就早就习惯了,甚至十分敏感,能够早早地现前方有没有死人,这一点,是其它地区的老鹰无法具备的,这与西藏的天葬习俗有分不开的关系,天葬听上去有些惊悚,将死人『肉』喂给老鹰,以唐三成的脑瓜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分开,他只有摇摇头,将这事翻过去。

    再说回这海冬青,它之所以会触动机关,很有可能是因为撞到了前面的墙上,触了机关,箭是直『射』过去的,方向应该是正前方才对,这海冬青飞得过快,撞到墙上才触动了弓弩,铜箭应声『射』出,那么以海冬青与这机关的距离来看,不得不佩服这只鹰的神反应了,如此近的距离,一般就是穿膛而过了,它居然还有躲闪的时间,鹰中之神不是『浪』得虚名的。

    海冬青与乌云亲热得很,不过其他人的心情就没有这么好了,眼前这堵墙内设机关,也严实地堵住了众人的去路,碍于里面的机关,又不敢冒然去触『摸』这道墙,矮子与唐三成对视一眼,矮子对唐三成说道:“师兄,师父盛赞你已久,能不能让我见识一下师兄的水平?”

    唐三成笑道:“师弟,我们俩就不要客套了,其实你也看出来了,不是吗?”

    白逸催道:“不要卖关子了,连我都猜出来了,我们是又遇上障眼法了,是不是?”

    矮子面『色』一变:“连你也懂道法吗?”

    “当然不是。”白逸说道:“不过在不久前我们就已经遇到过一次,将虚无幻化作实像,『迷』『惑』人的眼睛,我们看似存在的地方,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的障眼法不过就是如此,唐三成,既然你师弟要见识一下,你就不要推脱了。”

    唐三成点了点,咬破自己的小指,在空气中画了一个八卦,血溅到各处,白逸有些疑『惑』,上一次唐三成是直接将血八卦画到土墙之上,这一次怎么是在空气之中呢,这一点白逸有所不知了,上一次唐三成已经知道虚无的地方是在哪里,这一回情况却有些不同,既然箭是从这里『射』出去的,自然是有实体的,唐三成刚才也试过,可是找不到虚无,只有在空气中画出八卦来破阵了。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我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忘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现,覆护真人。急急如律令!”

    唐三成的口诀念毕,其他人只觉得眼前一『蒙』,就是眼前突然一黑的状况,再睁开眼前,左右各出现了一条墓道,正中间的墙体依然存在,关老板叹道:“真是不可思议,所谓的实虚居然可以一体。”

    矮子对唐三成十分崇敬:“破障眼法需要的道法必须『精』湛,否则,无法破解虚境不说,还会伤到自己的元气,轻则吐血,重则身亡,这布下障眼法的人不简单,师兄,你也不简单。”

    猴子多了一句嘴:“矮子,假如让你来,你有把握吗?”

    这问题让猴子为难了,他想了一会儿:“破是可以破,不过自身的元气肯定有损失,说到底,我的修为还是比不过师兄了。”

    其他人还不知道两人的渊源,二老板惊奇道:“难道你们修道的人见面都要称师兄弟吗?”

    矮子未置可否:“差不多吧,大家都是同道中人。”

    扯这一点先不说,障眼法已破,如今有两条墓道伸展进去,左右各一条,这墓道足有八米之高,白逸想到他们挖盗『洞』的时候足足挖了二十多米,加上这条墓道高约八米,倒是与秦陵有一点共通之处了,脸上不禁『露』出喜悦的神『色』来了。

    “怎么了,白逸,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七邪问道。



………【38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封土】………

    正文'383第三百六十三章封土

    “这里的高度计算起来与秦陵的封土有些对得上了,我们向下挖掘了近二十米,这里呢,高约八米,加上一点误差,也勉强称是上是有三十米了。”白逸说道:“秦陵当初封土的时候,就是封了三十米。”

    关老板说道:“不错,来之前我也查阅过相关的资料,秦始皇为防止盗陵,想了很多方法,其中就有以山为陵,封土三十米。”

    这所谓的封土,其实就是俗称的坟头,东周以前的墓葬并没有封土,古人自从『迷』信灵魂以后,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祷,在庙堂祷告总不如直接到墓前祷告好,为了更方便的辨认出祖先墓『穴』的位置,他们就在墓『穴』的上面垒土或种树为标志,但后来就变成了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

    作为帝王陵来说,封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封土看上去只是简单在地墓葬上堆上土,但内中很有讲究,尤其作为帝王陵,一般有三种封土的方式。

    第一种是垒土为陵。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叫做方上,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

    第二种是以山为陵,它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唐代的帝王陵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安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选择了长安西北礼泉县海拔一千多米的九嵕山为坟,凿山建造。据说这一葬法是长孙皇后提出的,这实际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张,借长孙皇后之名提出的,她在为长孙皇后撰写的碑文上说:“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及为己有,今因九稷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贼盗息心,存没无累”。说是如此,实际上李世民并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以山为陵,不过是利用人工难以造成的山岳雄伟的气势,以体现帝王气魄宏大,而且还可以达到防止盗掘的目的。

    第三种是宝成宝顶。自秦汉时期帝王陵盛行的方上形封土,一直延续到宋代。但是经过唐代的以山为陵后,帝王们对方上和以山为陵的形式有所触动,因为方上形土丘的尖棱很容易被雨刷风蚀,成为圆钝,山形也很难如方形。因此在唐末五代时期不少的帝王陵封土出现了圆形,倒斗的都叫它馒头形。

    白逸的现让大家兴奋莫名,不过一左一右两条墓道,究竟要往哪里走,一时间有些『迷』『乱』了,乌云放出海东青让它去探一探,朝左的这一条居然没有什么机关,相对安全一些,待海东青一回来,大家就决定朝左而去。

    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