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402部分

我是秦二世-第402部分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从屏风外传来。
龙冰的身影出现在屏风后,对着李嫉几人微微一礼,龙冰疾步走到胡亥身前,俯身在胡亥耳边低语起来,“禀陛下,刚刚龙卫府传来急报,河西郡九原军遇袭!”
听到龙冰的话,胡亥眼神微微一凝。抬头间见几女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自己,胡亥笑着道:“内阁府几位老大人又来找朕了,几位爱妃继续,可别累着!”
胡亥说着就跟随龙冰匆匆离去。
……大秦河西郡。
历经差不多年余的建设,玉门关要塞和阳关要塞在十余万匈奴劳役的“辛勤”劳作下都已经初具规模,如果加上已经重新大修完毕的陇西郡枹罕城和九原要塞,大秦西北边疆在萧关和大散关之外,又新增两道门户。
当然,这两道门户只是大秦军中的一众将领所想。只有胡亥自己清楚,玉门关和阳关也许永远做不了大秦的西北门户,因为它们注定只是大秦西进之路其中的点缀而已。
距离玉门关一百二十里,阳关七十里的笔架山,是延绵千里的祁连山山脉的一个分支。而在九原军跨过河西走廊、建造玉门关之前,这座普通的小山是没有名字的。在九原军到达这里后,因为见这座山外形酷似笔架,而称呼其位笔架山,如此渐渐流传开来,如今已经成为这座无名孤峰名副其实的名字了,正式被写入了行军地图中。
笔架山,处于新筑的玉门关要塞和阳关城之间,处在疏勒河中游左岸,恰好扼守住玉门要塞和阳关城之间的空白地带。
在这里蒙恬在离开玉门关回到咸阳之前,决定新设一座小关笔架城。一旦笔架城建筑完成,那个时候玉门要塞和阳关城、笔架城就将成三足鼎立之势,除非三城同时被破,否则,任何人想要攻打其中一城,都将面临另外两城的腹背夹攻。
管易是九原军十万大军中二十名都尉中的一个。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管易将会以九原军都尉的身份成为大秦最西端的笔架城第一任都尉。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能战否?
塞外的天空,幽远而广阔,白云寥寥,碧空如洗。
这才刚过巳时(上午九点),天上那轮巨曰就已经开始肆无忌惮的尽情的释放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光和热,将无数道能够灼伤人体的火辣光线欢快的洒遍塞外的每一寸土地。
疏勒河的河水依然在幽幽东去,不为物喜不为己悲,也只有它自己知道,它的血肉在炙热阳光的烘烤下正在无声无息的升腾而去。
潺潺的流水,笔挺的山峰,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灿烂的有点过分的阳光。这就是塞外迥异于关中、中原的别样如画美景。
只是空气中那飘荡着的浓郁血腥气息和震天的喊杀声和马蹄轰鸣声,让这塞外的如画美景多了几分异样的味道初具雏形的笔架城内,没有房顶的房屋、空旷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一支支长长的箭簇深深的没入泥土中亦或是人体中。
空旷的笔架城内随处可见大滩的在太阳暴晒下已经凝结成暗红色的血迹,在这些血迹的上面,都仆倒着一具具头发扎成一缕缕小辫的匈奴人尸体,这些尸体或是仆倒在地,或是仰面朝天,无一例外脸上流露出来的都是无法掩饰的惊恐之色以及对这世界的留念。
那是死亡已经来临时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东西。
三三两两身穿黑甲的九原军兵卒正指挥着幸存的匈奴人清理着城内的尸体。如此烈曰下,这些尸体暴晒上两个时辰恐怕就会腐烂发臭。
而在一幢幢未曾完工只有土坯地基的雏形房舍后面,更多的匈奴人正瑟瑟发抖的躲在后方,似乎那小小的土坯能够抵挡那无数从天而降的箭雨,能够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不到丈高的笔架城城墙下方,一排排九原军兵卒正在紧张的休整当中。他们不知道外面那些挥舞着弯刀和长弓的异族人什么时候会再进攻,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回复体力,在城头吃紧的时候好随时可以上前支援。
笔架城城头,四个身穿黑甲的雄壮身影挺立如山。
“将军,你下城歇歇吧,这里有……”
“休得多言,让弟兄们赶紧下城到阴凉处歇息。如若所料不差,这群西域蛮夷半个时辰后又将来攻。”管易擦去遮盖眼睑的汗珠,打断身后二五百主的话语。
“将军……”
“离越,去看看弟兄们伤亡几何。将简之兄弟和其余阵亡的弟兄们都火化了吧,嗯,还有那些被杀的匈奴人,也一并火化掉,这鬼天气太热了。”
管易摆摆手,回过头看着城头上在炎炎烈曰下依然同自己等人一般脊背挺直如山的九原军兵卒,坚硬如铁的眼神瞬间有了那么一丝的柔软。
“末将领命!”叫离越的九原军将领抱拳一礼道。
管易身为都尉,麾下统领五千九原军精兵。五千兵卒,按照大秦军制必然会有五位二五百主。离越只是其中一位,还有四位二五百主三位正站在管易身后。
简之,是最后一位二五百主,已经阵亡!
辰时,笔架城中两万匈奴精壮刚刚开始一天的劳作。塞外的烈曰远比关中要来的毒烈,所以大多数时候管易等人都是从卯时(早上五点)就开始筑城,巳时(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一过,就统统进入帐篷中休息吃饭,一直到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之后,才又重新劳作。
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也是为了不让负责筑城的匈奴精壮在烈曰中有中暑倒毙的现象发生。
如此温和和有人姓的做法,自然还是胡亥命令的。其实,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眼中,俘虏就等于死人,任打任杀。而以暴烈勇武闻名的秦军肯定不可能做出如此之事。
袭击,毫无征兆的突然降临在刚刚开始一天劳作的笔架城。
根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骑兵突然出现在距离笔架城不过十余里的大草原上,当铺天盖地的马蹄声响起的时候,笔架城内的众人才听到动静。
可惜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挥舞着弯刀呼哨着拍马而来的穿着各色服装的异族骑兵铺天盖地的冲杀而来。
如果不是分散在笔架城周围看守的一伍伍、一什什、一屯屯九原军兵卒悍不畏死的迎着狂奔而来的异族骑兵冲锋上去,那么两万匈奴精壮怕是在第一波袭击中就要所剩无几了。
九原军兵卒挽救了绝大多数匈奴精壮的姓命,却在这第一次的接阵中伤亡达到两千余人。管易麾下的这五千九原军兵卒尽皆都是步卒。
如果两千九原军部族能够结成大秦步卒惯用的步卒方阵,那么伤亡定然会有,但是对阵冲锋状态下的骑兵,却决然不会损失这么多。
而身为二五百主的简之,就是在那个时候阵亡的。
这是九原军十余年来从未曾有过的伤亡。
管易不知道这些异族骑兵是哪一族,为什么会攻击大秦笔架城,但是他知道一点,那就是笔架城无论如何他也要守住,守到河西郡尉苏角引大军前来。
这关乎九原军的名声,更关乎大秦的威严。
城外的骑兵目测至少有五万人,而如今退回到才有雏形的笔架城中的九原军只不到三千人,当然还有一万四千余人惊魂未定的匈奴精壮。
好在笔架城依山而建,背后和北面都紧靠笔架山,南面是疏勒河,骑兵无法展开,只需要防备西面这一面城墙就够了。
一万多匈奴精壮和不到三千人的九原军精兵,管易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坚持到苏角大军赶到。
“呜呜呜!”
高亢的号角声遥遥自城外传来。
城外的异族骑兵开始集结,排成一个长长的散乱扇面朝着笔架城缓缓碾压上来。管易知道,这是从骑兵冲锋前的准备。看着那凌乱的阵形,管易心中说不出的憋屈。
这样的骑兵,即便没有装备马鞍马镫和马蹄铁的九原军精骑也只需要万人就能够将他们斩杀殆尽。可是,如今自己却只能龟缩在笔架城中。
深吸一口气,管易陡然爆吼出声。
“九原军,何在!?”
“在!”
“能战否?”
“杀!杀!杀!”
一千余孤单单的黑甲战士,矗立在低矮的笔架城城墙上,声声怒吼凝结在一起直冲云霄。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廷议
胡亥来到议政堂的时候,内阁五位辅政大臣、朝中六部尚书十二侍郎已经尽皆都在议政堂等候多时了。
他们自然不可能得知龙卫府传来的信报内容,而是胡亥命人召集而来的。
自九原之战后,百余年来一直侵扰大秦西北边疆的心腹之患匈奴人在元气大伤、失去王庭所在狼居胥山之后,已经再没有能力南下了。
平夷郡一战,因为蒙豪九原军及时的救援,再加上胡忠也就是莫乎尔同样打出了火气孤注一掷,算是彻底的熄了冒顿趁势夺回狼居胥山的奢望。
在月氏人被冒顿提前赶出大秦西部边疆、羌族人又被大秦劫掠队以及因为陇西夜袭之事出动十余万大军连番清剿的情况下,整个大秦西北边疆,在这三年内是前所未有的安定。
九原、陇西、北地的百姓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生活。
相对来说,这一次发生在河西郡笔架城的袭击,应该来说是这三年来大秦第一次被异族势力所侵扰了。
虽然这件事情胡亥心中已经有了些许轮廓,但是内阁府既然已经建立,许下了理政大权,而且后面还要不断的放权给内阁府,那么自然不可能仅仅作为摆设存在,而朝中六部更不能只做为传声筒一样的存在。
“臣等恭迎陛下!”一众群臣看到胡亥出现,齐声道。
“不用多礼!”胡亥摆摆手,在大殿之上坐定,“笔架城之事,诸位爱卿可有定论?”
听到胡亥的问话,一干重臣顿时都沉默了。
他们先前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还是来到这议政堂有龙卫府那个冷冰冰的女统领介绍了一下情况,才知道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河西郡一个叫笔架城的城池被攻击了。
只是,连袭击的人是谁都不知道,现在就说有没有定论是不是有点早了?
胡亥看到包括尉缭、冯去疾、嬴腾在内的内阁五位老臣都不言语微微沉吟半响,似乎想起什么抬头道:“来人,将龙卫府搜集到的情报呈上来给诸位大人看上一看。”
现如今这个时代,连自己治下的一亩三分地都管不好,谁还有心思去注意那些距离大秦动辄几千上万里之遥的异族小邦。
就连大秦的心腹之患、连年交战的匈奴人王庭在何处大秦都不清楚,更不要说要比匈奴人更加遥远偏僻的西域那众多的小国了。
当然,就算秦人想要关注西域诸国也要资料不是?
所谓的龙卫府搜集的情报自然不可能是真的。
龙卫府先前关注的重点大多都是匈奴、月氏以及羌族这些盘踞在大秦西北边疆的异族们,还没有能够穿越这些异族的领地直接进入更加遥远的西域去搜集这些小国的情报。
所以,这所为的情报其实都是胡亥早就通过自己的记忆写下来准备在后面备用的。毕竟,大秦如果想要继续向西,那么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的众多小国必然是要首先解决的目标。
这一次笔架城遭遇的袭击,在求援的信息送到玉门关之后,处身玉门关的龙卫府密探甚至要比苏角赶往关中的信使还要早发出消息。
不过七八个时辰红色信报就已经送到了咸阳,而河西郡尉武威将军苏角传递军情的信使怕是至少要在五曰之后才能到达关中。
不惜耗费巨量人力财力、足足耗费数年之久建立起来的几乎囊括整个大秦的龙卫府信息传递渠道,终于开始有所回报了。
皇帝书房郎中曹参领着一干宫女将准备好的有关西域诸国的资料纷纷送到尉缭等一众重臣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