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333部分

我是秦二世-第333部分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阳百姓们喧哗,是因为这五种模样的旗帜他们都不太陌生。
在七个月前,那场发生在咸阳宫广场前的雄壮阅兵上,很多人都曾经见过。
这是大秦二世皇帝陛下一手筹建的五大亲卫军团。
在过去七个月的时间内,正是这五大军团,在大秦的东方、西方、南方以及北方或为大秦的统一大业或为抵御外贼孤军深入,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一个个让无数老秦人热泪盈眶、心有荣荣的大胜。
可以说,没有皇帝的五大军团,现在的关中说不定早就乱了起来,现在的大秦说不定也已经处在崩塌的边缘、抱着陶罐的秦军兵卒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就这样沉默的缓缓开拔而来。每一个兵卒神情都肃然而坚毅。眼角莹光闪烁。
空气中,不知道何时开始弥漫着一种让人感觉异常沉重甚至悲怅的气息。
似悲呛,似欣慰,似自豪,更似骄傲!
喧哗的咸阳百姓最终逐渐安静下来。
苍茫的号角声,陡然停歇!
黄钟大吕的奏乐声陡然从高高在上的咸阳宫正殿传来。
不是喜庆的乐声,也不是欢快的乐声,而是庄重中带着点悲凉的老秦乐声。
听到这乐声的刹那,很多老秦百姓瞬间都明了,那被秦军兵卒抱着的陶罐是什么。
当年大秦只是一个被诸侯威逼只能呆在在关中这等中原诸侯认为贫瘠荒凉地方的蛮荒之国,无数为了老秦部族生存空间而奋力厮杀的老秦人,正是在这样的乐声中出征,然后马革裹尸而回。
陶罐中,装的尽皆都是阵亡秦军兵卒的遗骸。
每一个陶罐,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位阵亡在战场上的五大军团兵卒!
一眼望不到头的秦军兵卒,一眼望不到头的陶罐!
胜利,属于大秦所有人。
哀伤,却也不能留给勇士自己!
“北阪有桑,南隰有杨。
有车辚辚,远别我邦。
黑发老去,烈士相将。
西望关山,念我故乡。
长谷如函,大河苍苍。
君子去也,我多彷徨。
关山家园,与子共襄。
……”
不知道谁带头,不知道谁最开始吟唱,这首数百年来每一次老秦部族出征亦或是归来时都会吟唱的老秦歌谣,在咸阳宫广场上方汇聚,最终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音符!
胡亥站在高高的咸阳宫正殿高台上,耳中听着苍凉而古朴的秦谣,看着一列列怀抱陶罐鱼贯而行进入大秦英烈塔中秦军兵卒,恍惚间有些失神。
在昨天之前,他根本不知道在这近七个月的大战中,五大军团还有九原军统共损失了多少人。他对数字其实一向不太敏感。
直到此刻,看着一个个漆黑的小小的陶罐被送入大秦英烈塔中,胡亥才知道,在这七个月的时间内,有多少大秦儿郎因为他的一个命令而奋勇冲锋,最终战死沙场。
数字,如果仅仅只是存在纸面上,你永远感觉不到它分量的沉重。
七个月的时间,五大军团包括虎贲军、白虎军、青龙军、朱雀军、玄武军,还有九原军在内,大秦统共阵亡了八万九千六百一十二人。
这其中,九原军因为同冒顿的一战,阵亡人数最多,阵亡兵卒接近五万人。剩余的五万多人都是属于五大军团中阵亡的兵卒。这其中虎贲军又占了一半!
看着这一个个似乎根本放不完的陶罐,胡亥知道,每一个陶罐都代表着一个阵亡的兵卒。他们中很多人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行孝,就已经离去。
这每一个陶罐,都代表着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在大秦境内发生!
而这些陶罐只是阵亡失去生命的兵卒。伤残的兵卒,不出意料应该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一倍甚至更多。
“陛下!”
王岩略带着尖细的低低声音,陡然将失神的胡亥惊醒。
胡亥抬眼望间,长长的玉阶上,数百的大秦各级官吏正抬头仰望着自己,敬畏的眼神中带着疑惑。
巨大的咸阳宫广场上,刀枪如林,人头汹涌,却鸦雀无声。
无数道带着各种意味的眼神都在注视着自己。
七个月的时间,跋涉数万里,胡亥比先前清瘦了许多,也黑了许多。但是,脊背也比先前更加挺拔。身上的威势也更加重了。
显然,在这等场合下,对皇帝走神,一众大臣都显得有些迷茫。
“秦风!!”
胡亥陡然振臂高呼出声!
短暂的沉寂!
“秦风!”
“秦风!”
“秦风!”
……安静的咸阳城中,陡然迸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一遍又一遍!
(未完待续)


第二章 诏
“东胡一族首领莫乎尔赐姓胡,名忠。赐爵左庶长(大秦爵位第十级),赏金币一箱,银币两箱,铜币六箱,赐咸阳城东巨宅一栋。免新附东胡子民赋税三年。
朝廷将会分遣皇家学院学生前往东胡一族,教习秦语,传授秦字。东胡百姓遵大秦皇帝为主,习大秦风俗,依大秦法度。皇家学院每岁纳东胡子弟千人进入皇家学院深造学习,以示恩宠。
命太保、九原候蒙恬征召东胡百姓青壮十万人,在九原城组建平夷军。自朱雀军中抽调五千人兵将进入平夷军充任各级将领,并兼编练职责。平夷军一应供给包括铠甲兵械战马尽皆由尚坊和太仆府负责。钦此!”
王岩尖细的声音,朗读着胡亥对莫乎尔以及东胡一族的恩赐。
他每念一句,都会有近二十个咸阳宫宦官齐声重复,好让咸阳宫广场前的大部分能够听到。
这是胡亥的授意,这一次东胡一族归附,他要让所有的大秦百姓都能享受到这一荣耀。
胡忠也就是莫乎尔,双手交叉置于额头之下五体投地的匍匐在长长的玉阶之下,用最为卑微和恭谨的姿势倾听着上方来自大秦二世皇帝的旨意。
此刻的莫乎尔来到咸阳已经有近两个月了。他身上穿的也都是今天早上有少府府赶制的大秦官袍,那华美比大草原上最美丽的女人身上的肌肤还要柔滑的锦缎,让莫乎尔如同活在梦中。
虽然穿在他身上加上他的发型,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
莫乎尔也不知道这是自己第几次看到这放置在咸阳宫广场上的十二个九丈高的巨大金人以及高高耸立似乎能够触摸到云端的肃穆庄严的大秦英烈塔了。
但是每一次看,都让他心中对于大秦的敬畏更深上一层。
世世代代居住在大草原上的东胡一族,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不似人间的物事自己这一生竟然能够有机会看到。这根本就不是应该出现在人间的物事,但是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他以及跟随他到咸阳的东胡一族眼中。
大秦的强盛和富足,让莫乎尔以及东胡族人叹为观止。
而刚刚那仿若要将天地都震碎的“秦风”怒吼,更是让莫乎尔感到了那从自己内心深处涌现的颤栗。没有人能够抵挡这样的强盛的帝国。
匈奴人不能,因为他们已经灰飞烟灭。而强盛的大秦帝国,只用了区区八万骑兵,就将让近百万东胡一族覆灭的匈奴成为历史。
能够臣服在这样强大的帝国身下,能够匍匐在这样的帝王脚下,莫乎尔心中只有庆幸。
胡亥的诏令是在瓦解东胡一族存在的根本。
抛却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和语言甚至习俗,当然这个时候的东胡一族根本没有文字,也就意味着东胡一族数百年的信仰都将不复存在,东胡一族将彻底的成为历史。
但是莫乎尔不在乎,他相信每一个见识到咸阳繁华和大秦强盛的东胡族人只会感到荣耀。这同样也是他此刻的心情。
胡亥其余的赏赐,除掉那栋咸阳东城的巨宅还有些看头外,其余的象征意义更甚。毕竟相对于莫乎尔敬献的两千匹东胡骏马、十八车的金玉宝石、十八车的珍稀皮毛、以及九十九名东胡美人而言,胡亥的这些赏赐甚至可以说有些寒酸。
但是,胡忠也就是莫乎尔,听到胡亥的赏赐却是激动异常。
原因无他,赐姓和赐名。
虽然对大秦了解不多,但是莫乎尔在咸阳的两个月也不是白呆的。大秦皇帝从登基到现在,只赐姓过两次。前两次,赐姓是赐予皇帝最为信任的龙卫府统领以及死士。
龙卫府和黑冰台,每一个人都是皇帝的心腹。两府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皇帝最为忠实的仆人。所以他们才有这个资格享受此等荣耀。
莫乎尔没有想到,自己这样一个被南方帝国视为蛮夷的人,有生之年也能够有机会获得这等荣耀。而且还是连名字也赐予了。
这将是他莫乎尔不他胡忠,这一生最为尊容的时刻。尤其是在数十万大秦百姓眼前。
听听那似乎比达尔木草原还要广阔的巨大广场上咸阳百姓羡慕的话语声就知道了。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莫乎尔起身,恭谨的匍匐在地,然后再起身,再匍匐在地……如此反复。
咸阳宫正殿前的玉阶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一百零八阶台阶,莫乎尔就这样在无数大秦百姓的注视下,在数十万大秦兵卒的注视下,在数百大秦朝臣的注视下,一直从长长的玉阶之下,跪伏着一步一叩首爬上咸阳宫正殿前方,然后高举双手接过王岩手中写有胡亥赏赐的诏令。
突击学习秦语,莫乎尔说的有些绕口,但是对大秦二世皇帝仿若对待天上神灵般的恭敬和发自内心崇敬的话语,却让长长玉阶两旁站立的大秦朝臣无不对他刮目相看。
老秦人,本身就是一个包容姓非常强的民族。这一点从大秦众多的重臣都根本不是秦人就能看出来。老秦人,崇拜强者,崇尚武功,尊崇赢氏一族。
再加上东胡人不似匈奴蛮夷、羌族、月氏人,基本上从来没有侵扰大秦边疆。所以莫乎尔此刻的言行,一瞬间就赢得了所有咸阳百姓对东胡人的好感。
“平身吧。”
随着清朗的话语,一只修长的手掌轻轻搭上莫乎尔的肩头,拍了拍。
胡忠赫然抬头,顺着放在自己肩头上的手看去。
一个身穿黑金夹织长袍、头戴天平冠、腰悬一支长长古朴长剑的有些清瘦温文如玉年轻人,正微笑着看着他。
只一瞬间,胡忠就知道,这就是大秦二世皇帝,这就是咸阳百姓、关中百姓口口相颂、无比崇敬的天子。
“放……”
“嗯?”
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在如此近的距离下直视皇帝,王岩身为皇帝身边的近臣,不由的出生喝斥,话刚出口,就被胡亥给瞪了回去。
“下臣有罪,下臣有罪!”
王岩的话,让莫乎尔瞬间想到昨天宗正府教给自己的礼仪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慌忙匍匐在地惶恐万分的道。
“无妨,平身吧,就站在朕身后。王岩继续宣诏!”
胡亥笑着道。
“谢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胡忠惶恐中夹着兴奋,叩首不已。能够站在天子身后,距离天子如此之近,这是何等的荣耀?
对于胡忠复杂难言的心情,王岩自然不会在乎,接过宦官送来的诏令,开始大声宣读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大秦二世皇帝诏,始皇护佑,秦风浩荡,横扫'***',乾坤一统。所有参战之兵卒皆获三等战功勋章,爵升三级。阵亡之大秦英烈皆供奉于大秦英烈塔,享万民敬仰,爵升一级,皆获一等长城勋章,尽皆赐赏金一百,绢十匹,赋税皆免,三代而终。伤残之大秦英雄,爵升一级,皆获一等百战勋章,尽皆赐金五十,绢十匹,赋税皆免,一代而终。
太保、大将军、九原候蒙恬;赐万金。国丈、太师、国尉尉缭赐万金,授爵忠正侯;郎中令章邯,赐万金,授爵忠武侯;朱雀将军王乾,赐万金,巨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