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13部分

南海风云录-第13部分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些产业您觉得谁能接的下来?接下来谁能干好?”刘芾又问道。
    “这个可以慢慢商量,我走以后,你也不能马上离开这里,总要安排好才放心。”刘铭传没听出刘芾的意思。

第十章 大卫的人品

    前面漏发了一章,刚发现,现在补上,但是这个章节顺序怎么调整啊,还不太会弄,多原谅。。。
    修路用不上自己,探矿也帮不上忙,挖煤也得等,刘芾只好安下心来,先当专业教师吧。一提到教师,刘芾赶紧都给广州发电报,不光要挖煤的人才,西洋教师也要聘几位,不用太高学问,能教小孩就成。
    电报发出没几天,淡水码头上就迎来了头一批技术人才:3位美国洋教师,汤姆、迈瑞和杰克;这3人是从美国到中国淘金的,结果没打听好中国的行情,带来的100多台缝纫机无人问津,堆在仓库里不光卖不出钱去,还要花租金;货物卖不出去,租金、吃喝、住宿都要花钱,眼看着兜里就要空荡荡了,正发愁的三个美国创业者看到了“金象大药房”贴出的招聘广告,广告上的工资很有吸引力,就这样,三个人一起应聘,来到了台湾岛。
    听说三个人都是大学毕业生,刘芾很高兴,当下拍板聘用了,而且决定有条件的按市场价买下他们的缝纫机,条件就是在台湾任教够3年。三个美国人二话没说,立马签合约,当三年小学教师算个屁,市场价卖出缝纫机挣的钱比教书的工资高多了。
    由于三个人头一次到中国,中文肯定是不成了,刘芾又专门从广州雇了2名翻译,上课的时候给孩子们翻译,下课了帮这3个老师学中文。刘芾给三个人分配了课程,一个人教数学、物理,一个人教地理英语,一个人教化学和体育,历史这个玩意他们教不了,刘芾也教不了,中文这个东西刘芾打算等孩子们大一点,洗脑彻底一点以后再找个国人去教。刘大贵也就解放了出来,只管专业洗脑。
    三个美国人对于新工作到很热心,在宅院里安排好食宿就开始编写教材,对刘芾的规定的课程也无异议,反而对学校中的卫生规定和伙食标准很是赞扬。
    对于那100多台脚踏缝纫机,刘芾打算成立一个被服厂,正好买来的孩子家长都闲着呢,在学校旁边再盖一个院子,买点棉布回来,雇2个裁缝带着他们练手,首先要做的就是学校的校服。
    校服的样子是刘芾的创意,几个裁缝按照创意完成最后的设计。校服分两套,冬装有上衣、裤子、内衣、帽子四部分,上衣是对襟小褂,有点像马褂;裤子就是普通的西裤样式,完全是按照刘芾自己的裤子缩小而已;内衣就是平角裤;帽子是按照棒球帽样子来的;颜sè和质地就是青sè洋布,也就是黑布;至于鞋,现在还不能自产,只能买布鞋凑合了。夏装就3件,短袖白布上衣,黑布短裤和白布平角内裤。
    除了衣服,被服厂还要做床单和被子,都供给学校使用,反正这些大字不识的学生家属们能搞明白缝纫机怎么用就很慢,这些学校订做的产品就当给他们练手了,刘芾并没指望这个厂能赚钱。
    有了洋教师,刘芾也不那么孤单了,没事的时候可以到学校找他们踢会足球聊聊天,顺便了解下当下美国的大概情况。随着接触的深入,这三个美国青年觉得刘芾根本就不像是总督的公子,他就像个环球旅行家,而且受教育程度很高,很多东西都好像是见过,很多见解连他们上过大学的听了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这个总督公子没有清朝那些当官的架子,很随和很前卫,经常能拿出一些大家没见过的新鲜玩意。慢慢的,雇主和雇用的关系就向普通朋友发展了。当有一次刘芾无意中拿出几张比较保守的美人图片被3人看到后,普通朋友的关系又有向偶像发展的趋势。
    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吃什么吃什么,闲了就去钓钓鱼、踢踢球,顺便检查下教学质量,关心下学生们的生活和洗脑进度,再有就是收银子、花银子、数银票、记记账、听听各种工作汇报,人五人六的指导下各项工作方向,这简直就是天上rén jiān啊。如果要能一直这样过下去,刘芾也不想再搞什么工业啊、军事啊,但是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年,刘芾心里却清楚,好rì子没几年了,中rì甲午战争离得不远了,清朝战败,紧接着就是台湾被rì本占领了,到时候rì本人肯定不会像自己便宜老爹一样对自己不管不顾,别说啥药片、煤矿和金矿,就是能不能开着自己的渔船逃跑都是一个问题。每当想起这些,都让身处世外桃源一般的刘芾噩梦连连,看来混吃等死也是一个很难很要求人品的技术活啊。
    抱怨归抱怨,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刘芾没打算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历史的进程,至少现在改不了,能在历史的狂流之中保住自身利益就很不错了。不过要想保住自己的美好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靠人品是靠不住的,何况自己人品并不太高。
    如何提高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很耗时间。假设大卫能在欧洲顺利实施计划,那么明年,刘芾所需的设备就会源源不断的运来台湾,这些设备都是刘芾计划开办的钢铁厂、炼油厂、机械厂、电厂、造船厂、化工厂的基础,没有这些东西,就造不出武器,就没法自保。
    就在刘芾怡然自得间歇惶惶不可终rì并发症愈演愈烈的当口,1886年9月,大卫。沃伯格先生终于从欧洲拍来了电报,电报是刘铭传转给刘芾的,上面只有一行英文字:完美的药,计划顺利进行,照顾好我儿子,大卫。
    翻来覆去的看完电报,刘芾差点当着老爹骂出京骂来,您都完美的药了,肯定没少挣啊,就不能多说点详细情况,一共17个字,还有尼玛三分之一是说你儿子的,如果不是有计划顺利进行这条垫底,刘芾肯定会让刘福的儿媳妇给那个小大卫断粮,让Y的完美。
    生气归生气,不过前景还是美好的,至少大卫还需要他的儿子,没卷着刘芾的药跑路,人要知足,这要是在当今社会,别说是一个屁大点的儿子了,就是上有80岁老母,下有刚出生的龙凤胎,估计也得有多一半人认钱不认人。
    俗话说,双喜临门,这边大卫的电报刚报完欧洲的喜讯,这边就又有两件好事找上门来。首先是探金矿的手下回来的3队人,一队在金瓜石(当时还没这个名字,当时叫五号寮,因为那个村子只有5户窝棚)附近发现了一个金矿脉,矿脉很大,探矿的老乡也不知道具体储量。另一对人在距离金瓜石不远的九份地区也发现了一个金银混生矿脉,储量也不小,而且品味很高;第三队人没有找到大的金矿脉,而是在金瓜石金矿脉的旁边,发现了一个铜矿脉,伴生着少量的金银。
    刘芾乐的嘴都合不上了,立刻发奖金,每人200两,这边还没完事,从广州又发来电报,开采煤矿的人也找到了,是一家4口,祖辈都在河南经营煤矿,由于官府眼红,串通矿上的合伙人,安了一个罪名,就给整破产了,一家人在家乡混不下去了,赶紧收拾点细软跑路,半路上,老爹连气带吓带累,就得了病,花了不少钱,也没治好,眼看着病情越来越重。听人说广州有仙药,能救人一命,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就带着老爹杀过来了。可惜老天爷专饿瞎眼的鸟,到了广州刚住下就被偷了行李,买药的救命钱一下全没了,两个儿子没辙,背着老爹就跪在了大药房门口,打算求装柜的行行好,救他爹一命,结果还没等哭诉呢,二儿子眼神好,就看到药房门上贴的招聘启事了,定睛看完,蹭就窜起来了,也不哀求了,直接找到掌柜的,说明了情况,应聘这个差事了。不过有个条件,先给他爹吃药,病情好转,他们一家4口就立刻动身来台湾。
    掌柜的不敢做主,赶紧发电报回来请示,刘芾一看,批了,回电广州药房:药吃多少有多少,人赶紧来台湾,这边煤矿等着他们开张呢。

第二十三章 和老爹摊牌

    “爹,我弄了这些产业不光是为了挣钱,也为了咱家和国家的未来。”刘芾给刘铭传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打发屋里的两个丫鬟出去,才坐回来继续说。
    “我接触洋人比较多,最近听说rì本国内有很多言论,是针对我们大清的,他们以我们为敌,暗中准备了很多年了,而咱们朝廷里还是各种内耗,如果一旦爆发战争,我怕咱们大清还是个败啊。”
    “rì本人?你听到了什么?”刘铭传对刘芾的消息和对世界的了解还是比较信任的,往常遇到什么外交和商业上的问题,刘铭传都会找来刘芾询问。
    “从英国人和美国人传来的消息看,rì本人要忍不住了,据说他们的皇上都减少花销,号召全民捐款买舰船,如果不是为了打仗,用的着这么费劲吗?”刘芾听说过天皇缩衣节食做表率为rì本海军筹款的事情,不过不知道是哪年,这次先借用过来说服老爹,反正也没人去查证。
    “唉。。。。。。这些事情朝廷知道吗?”刘铭传低声自语着。
    “朝廷恐怕顾不过来台湾了,您拼死拼活,把法国人赶出台湾,难道愿意看着rì本人再把它抢走?我弄这些工厂,就是打算帮助朝廷守住这个岛,关键的时候没准还能起点作用。如果给了别人,不出2年,就得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就算卖出无数银子,也没什么意义啊。”
    “你打算去打仗?”刘铭传很意外,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很怪异很聪明的儿子是这个打算。
    “我打不了,但是我能训练打仗的人,我能用很厉害的武器装备打仗的人,我的工厂已经能生产比德国人的步枪还好的枪,我的船厂正在研究一种船,能对付任何军舰,再有2年,我就不怕任何国家来进攻了,我不想看到努力这么多年的成果都白费了。”刘芾为了说服老爹,只能选择xìng的说一些实话。
    “什么?你。。。。。。咳。。。咳。。。咳。。。”刘铭传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一般不说大话,只要他说的东西总是能实现,只是这番话有点太吓人了,整个大清朝都打不过英国人几条炮舰,前两年刚成立的北洋水师,耗费了朝廷全部的银两,也不敢说谁都不怕,只能是守个家门。喝了一口茶水,压下满心惊恐,刘铭传继续追问。
    “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
    “恩,最多2年,我就会有一支这种舰队,他们能在水下航行,用一种大炸弹远程攻击水面上的船,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在香港我都见过,那种大军舰也扛不住我的炸弹,一颗就残废,两颗就得沉底。”刘芾继续爆料。
    “哎。。。。。。”也许是太过匪夷所思,刘铭传没有说话,只是长叹了一声,默默沉思着。
    “您先休息一会,晚上我再来,我先去给母亲请安。”刘芾知道这个事情急不来,这些吃过洋人亏,从血海尸堆里走过来的老人,自己总有自己一套观点,需要慢慢的改变他们的看法。
    “恩,去吧,刚才这些话不要让别人知道。”刘铭传也需要好好平复下自己的心情,本来想好的一些想法,看来需要从新做些调整了。
    当天晚饭后,在刘铭传的卧房里,刘家的父子两个又谈了几个小时,然后一连几天,刘家父子都在天天密议,有时候是半天,有时候是整天。不知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