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史记 新读 >

第103部分

史记 新读-第103部分

小说: 史记 新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韦针锋相对,争夺权力。秦庭一幅风雨欲来的景象。
    聪明反被聪明误
  秦王嬴政九年,有人上书告发嫪毐不是宦官,还与太后私通,生了两个孩子,甚至还打算篡夺王位。嫪毐闻讯,先下手为强,发动了叛乱,但很快被赢政镇压。嫪毐被诛灭了三族,而他与太后所生的儿子也被杀死,太后本人被迁移到雍地的行宫去,实际上是被软禁起来。嫪毐家里的所有的门客也被牵连,他们都被抄家,并且被迁徙到了偏远的蜀地。嫪毐的案件也牵连到了相国吕不韦。嬴政想要将吕不韦处死,但是因为他侍奉先王的功劳很大,以及有很多贵族、大臣、宾客、辩士为他说情,所以,嬴政便把此事搁置下来。
  一年以后,嬴政免去了吕不韦相国的职务。后来,齐国人茅焦前来游说秦王,触动了秦王的心事。于是,嬴政亲自到雍地的行宫接回了太后,而把文信侯吕不韦打发到他的封地去了。
  

忠臣良将佐秦王(16)
又过了一年多,秦王听说,吕不韦居家的这段时间,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的前来拜访他。于是,秦王害怕他仗势叛乱,便写信给他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先王把你封在黄河以南,食邑竟然有十万户!你与本王有什么亲缘关系?竟然要求本王称你为仲父!你们一家还是迁徙到蜀地去居住吧!”吕不韦意识到这是秦王在逼迫自己自尽,为了保全家人和自己的名声,他便喝下了毒酒自杀了。既然吕不韦、嫪毐这些自己所恼怒怨恨的对象都已经死了,秦王嬴政这才让迁徙到蜀地的嫪毐的门客们返回咸阳。司马迁在评价吕不韦的时候,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那就是“表里不一,欺世盗名”。这可以说是对吕不韦最恰当的评价了。然而作为商人他是成功的,吕不韦知道天下没有稳赚不亏的生意,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要的不是盈亏的结果,而是盈亏之间充满冒险刺激智慧谋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没有几个商人能像他这样精彩丰富的了。
    胸怀大志
  李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乡里的小官吏。一次,他看见官吏办公地点的厕所里,有一个老鼠在吃着脏东西,而每当有人或者其他的动物走近它的时候,这个老鼠总是担惊受怕,吓得躲起来。后来,李斯因为要办理公事,到了粮仓里,他注意到粮仓里的老鼠吃着储积的粮食,住在宽敞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人或者是其他动物的惊扰,见到他不害怕。因此,两相比较,李斯叹息着说:“一个人是贤能还是蠢才,就好比老鼠一样,都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罢了!”为此,李斯立誓要勇敢地追求名和利。于是,他辞去官职,到当时的名士荀卿那里,跟他勤奋地学习帝王之道,而这些只是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将来的飞黄腾达,高官厚禄。为此他鄙视世人追捧的所谓的道德。
  学业完成以后,李斯心里认为,楚王不值得自己为他效力,而关东六国都很微弱,没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他决定到秦国去效力。在与荀卿辞别的时候,李斯激昂地说:“学生听说,人如果遇到了时机就不要错过。如今,大国争雄,像我这样的游说之士正好可以大展拳脚、建功立业、加官晋爵、享受荣华富贵。秦王想要吞并各国,称帝而一统天下,这正是学生扬名的好机会。身处卑贱地位而不想办法改变的人,就好比见到肉只是知道吃的禽兽,徒有人的躯壳罢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地位的卑贱是最大的耻辱,处境穷困是最大的悲哀。长久地处在卑贱的地位与困苦的境遇之中,却还愤世嫉俗、厌恶名利,而自称与世无争,这就不是士人的本色了。因此,学生要去西方,到秦国去游说秦王,成就一番事业。”
    才能初显
  李斯到达秦国的时候,恰巧秦庄襄王去世。于是,李斯请求担任秦国的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的家臣。吕不韦认为李斯很有才能,便任用他做侍卫官,李斯就有了游说秦王嬴政的机会。一次,他趁机向秦王进言说:“臣听说平庸的人常常会失去良机。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关键在于机会在自己眼前出现的时候,可以抓住并好好利用它给对手致命的一击。从前,秦穆公称霸的时候,却始终没有向东去兼并六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诸侯众多,周朝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春秋五霸接连地兴起,都推尊周王室。自秦孝公以来,周王室实际上与一般小诸侯无异,更加微弱,诸侯各国互相兼并,关东地区最终形成了六个强大的国家。而秦国采用商鞅变法,国事强大,逐渐让六国屈服,至今已经有六代了。现在,诸侯归服秦国,就好比郡县服从中央一样。凭借着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消灭其他诸侯国,就好比扫除炉灶上面的尘垢一样简单容易。可见,现在正是大王成就帝王伟业、实现天下一统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如果大王现在有所懈怠,不赶快着手的话,等到日后诸侯们的实力再度强盛起来,彼此联合起来,订立反秦盟约,到那个时候,即使大王有黄帝一样的能力,也不能吞并它们了。”
  

忠臣良将佐秦王(17)
于是,秦王嬴政听取了李斯的计策,任命他为长史,并暗中派遣有谋略的游说之士,携带重金去游说东方诸侯。各诸侯国的知名人士,凡是可以用钱财收买的,秦国就馈赠丰厚的礼物来拉拢他们;如果有人不肯接受馈赠,执意与秦国为敌,秦王嬴政就会派出刺客,将这些人暗杀掉。嬴政还采用李斯的计策,去离间东方诸侯国的君臣,随后,派出得力的将领,率领军队前去进攻他们。结果成效显著,不久,秦王就任命李斯为客卿。
    理想成真
  正当李斯的事业如日中天、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件差点儿改变了他的命运。
  韩国与秦国接壤,在六国中受到秦国的威胁可以说是最大的。于是,为了削弱秦国的力量,韩国派遣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充当间谍前往秦国,他说服了秦王大修水利工程。于是,在郑国的主持下,秦国动用了很大的国力开工了,韩国此举的目的是,企图引诱秦国借开凿河渠、灌溉田地的机会,消耗秦国大量的财力和民力,使秦国没有力量进攻自己。工程进行到一半,韩国的阴谋就被秦人发觉了。于是,秦国的宗室、大臣们纷纷劝秦王说:“从诸侯各国来我国侍奉大王的人,大多是为他们的国君来此游说,挑拨离间,意图削弱我国的间谍!所以,臣等恳请大王把从诸侯各国来此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境。”秦王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就在全国范围内下达了驱逐令,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中。
  眼看着自己的理想就要被无情地击碎,李斯反而振作精神,上书秦王,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自己的千秋功业。现在到大王这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大王此举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嬴政被李斯的上书点醒,于是,他立即下令取消了驱逐客卿的命令,李斯也官复原职。此后,他的计谋多次被秦王采纳,他本人也被提升到廷尉。
  秦国君臣经过了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吞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嬴政登基称始皇帝,李斯被任命为丞相。不久,秦始皇采纳李斯的意见,下令拆毁了全国各地的城防、关塞,销熔天下的兵器,表示天下统一了,这些东西都没有用了;而秦朝广大的疆土,朝廷既不用来分封宗室子弟为王,也不用来分封功臣将相为侯,以此来防止战争再起。
    赵高的阴谋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出游到达会稽山,随后,队伍沿海北上,到达了琅邪山。丞相李斯,掌管天子符玺的中车府令赵高都在随从的队伍中。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仁爱,因为屡次直言劝谏秦始皇珍惜民力,经常触怒秦始皇。而且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大公子扶苏表现得太过仁慈,没有乃父之威。秦始皇认为扶苏过于软弱,怕其将来不足于承继大统,便将他派往蒙恬军中,名为监军,实是让其沾沾将军的虎威,这与现今流行的到基层锻炼无异。小儿子胡亥最受秦始皇的喜爱,请求跟随出巡,获得了应允,而其余的皇子都没能随从。
  出巡队伍到达沙丘以后,秦始皇突发急病,而且病得很重。于是,秦始皇便命令赵高代笔,写信给公子扶苏说:“你把兵权交给蒙恬,速速赶到咸阳参加朕的葬礼。”信封好以后,还没有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秦始皇的死只有胡亥、赵高、李斯以及皇帝身边几个亲近的宦官知道,其余的人全然不知。李斯认为,天子驾崩在出巡的路上,而朝廷又没有正式确立太子,害怕天子的死讯传出去,会使得国家发生动荡,便决定封锁消息。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既通风又隐蔽的车中,而百官报告政事和进献食物都与往常一样。宦官们则假托秦始皇的诏令,在车中批准百官的奏事。
  赵高扣留了秦始皇给扶苏的书信和玺印。他对胡亥说:“天子去世,没有诏令封诸位公子为王,而只是写给长公子扶苏一封信。扶苏回到咸阳以后,就会被拥立为皇帝,而公子您却连一寸的封地也没有,这该怎么办呢?”胡亥回答说:“本来就应该如此嘛!我听说,贤明的君王最了解他的臣子,贤明的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父皇临终的时候,没有封赐他的儿子们,这有什么好说的呢!我认命了!”赵高摇摇头,说道:“公子这么想就错了!当今,天下的归属、形势的走向只是取决于您、我和丞相三人罢了。对此,希望公子能够慎重地考虑,做一个君王和做一个臣子,难道可以相提并论吗?”胡亥说道:“废弃兄长而拥立弟弟,这是天理不容的事;不遵从父亲的遗诏,这是不孝顺的;才能浅薄,强夺他人的君位,这是无能的表现。这三者会最终导致天下人的反叛,国家和我自身都会有危险。”赵高却说:“商汤、周武王杀死了他们的君王,天下人认为他们做得对,不是不忠义。卫国国君杀死了他的父王,而国人却称颂他的功德,孔子还记载了此事,这不算是不孝。做大事的人不能拘泥于小节,施行大的功德是不必谦让的。凡事只考虑细节而忽略了大体,日后必定有祸害,犹豫不决将来一定会后悔。如果公子能果断勇敢地放手去做,连鬼神也会害怕您,事情也一定会成功的。”赵高的“苦口婆心”终于见了成效,胡亥开始动摇了,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如今,父皇刚刚去世,还没有发丧,我怎么好意思拿这件事去要求丞相呢?”赵高却说:“时机很关键啊,稍一迟缓,就让人来不及谋算了。这就好比一个人背着干粮、骑着快马赶路,唯恐耽误了事情!公子不能再犹豫不决了!”
  

忠臣良将佐秦王(18)
  丞相的私心
  胡亥于是同意了赵高的主意,赵高对胡亥说:“如果不与丞相谋划,恐怕我等的事情不会成功。臣愿意为公子去说服丞相!”很快,赵高私下里找到了李斯,悄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