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刀魂 >

第143部分

刀魂-第143部分

小说: 刀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舞风点头,又高声宣道:“陶敦……”

  见刘元同没事,陶敦料想纪舞风肯定也会宽恕自己,于是兴奋地应道:“陶敦在!”

  “你走吧!从今往后,你再也不要来君山了……”

  陶敦气鼓鼓地应道:“大庄主,你这么处理我就不服了。刘元同贪了八百五十四两,你都判他没事;我才弄了三百两,还不是我自己用的。”

  纪舞风冷然道:“有些位置上的人可以犯错,有些位置上的人不能犯错。那三百两是兰儿用的,是其他人用的,还是你自己用的,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区别!”

  账房终究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啊!

  陶敦灰头土脸地从众人的目光里退了下去,没有任何人为他惋惜。

  “康茂才……”

  ……

  最后被提审的是燕子。看着这个年龄比自己都大,心性有如孩子般简单,却充当了辞职事件的急先锋的十二钗姐姐,纪舞风的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

  “你不要继续在外面充当杀手为你弟弟还赌债了,那是个无底洞,你填不满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十四章  新的一页
尹清奇、白长歌、公子怡和花雨相继离去,而后兰儿策动燕子等人叛逃,风荷山庄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分裂危机。幸运的是,经由大家的共同努力,危机最终被克服掉了。对于风荷山庄乃至整个江湖来说,解决这场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经过这次的事件,风荷山庄的众人开始明白,一个门派安身立命的根基,并不在于地域上的同一和关系上的亲近,而是在于其门派理念有没有真正贯彻到每个人的心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活着,这是纪舞风认识上的超越,却不是风荷山庄本身的追求。风荷山庄真正的理想,是所有的江湖门派都能吸取白浪沙和祝融殿的教训,不至于为了一点小恩小怨而闹得你死我活,仇敌相向。任何背离这个理想的人,其结果自然是被风荷山庄放弃。

  其次,纪舞风的庄主威信得到了重新确认和巩固。此前风荷山庄吸引江湖豪杰的理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纪舞风完美的形象。然而,经由尹清奇和白长歌的事故,人们知道了纪舞风并非神话,而是一个平常的女人。她的难处,她的渴望,她的错误,和天底下的大部分女子并没有什么两样。然而,纪舞风依旧有着平常女子难以望其项背的长处。在世间女子根本无法承受的打击和压力面前,纪舞风以超凡的镇定和灵活的手腕克服了一个接一个的麻烦,让风荷山庄乃至整个江湖都见识到了她的能力和不可或缺的地位。再也没有人敢拿她的感情变故来攻击她,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又回来了。借助这次的事件,纪舞风也向山庄乃至江湖传达了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尽管她是风荷山庄不可替代的主人,但在风荷山庄的事务之外,她也有自己的个人生活,任何人不得以他自己或风荷山庄的需要为名干预这种生活;第二个信号,那种绝对包容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任何山庄成员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他的职位是高是低。

  再次,在纪舞风不在场的情况下,楼兰在白浪沙消解了众掌门的疑虑,而海萱则在娥皇殿稳住了形势,为叛变事故的最终处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人们自然而然地能够想到,继东方一鹤和雪人之后,风荷山庄又多出了两个可以稳定局面的人物。而借助刀魂的声音打开的局面,楼兰的江湖声望已经与日俱增,已经全面超越东方一鹤和纪若荷,成为纪舞风最得力的臂膀,同时也成为风荷山庄最强有力的柱石。

  最后,风荷山庄上下精诚一致,克服困难的决心,令一众掌门看到了风荷山庄的真正力量,同时也坚定了众掌门对和谈的信心。圣火教强手如林,风荷山庄精英辈出,这就为和约的履行保证提供了强有力的筹码。而且,楼兰与颜如月,楚无名与唐秋,叶云深与纪舞风,这三对江湖儿女之间的情侣关系,本身就是很好的保证。

  没有经过太多的寒暄,和约的草案直接被拿了上来。除了放弃复仇,同时约束教众规模以外,圣火教的发展途径也被纳入到了限制之中。得到同盟承认后的圣火教必须放弃侵略和争霸的权利,同时只能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发展教宗,而不能像以前那样运用打家劫舍之类的方式。原先劫来的钱财,可以不返还给那些富户,但必须用于回报天下。纪舞风解释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一个继续靠歪门邪道的方式来发展的圣火教是不可能履行承诺的。

  这个要求并不属于最初应允的三个条件之一,也超出了叶云深自己的预料。叶云深抗议说纪舞风存心设置陷阱,因为纪舞风的要求等于是剥夺了圣火教的收入来源。纪舞风笑着说圣火教拥有江湖上最出色的经营队伍,要重新立足并不困难,而且她不是要求圣火教马上掏光家底,而是给了他们五年的产业更替时间。叶云深气得脖子都红了一圈,但是在纪舞风那搜魂夺魄的微笑面前,他除了答应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一个崭新的构想出现在众掌门的眼帘之中。纪舞风倡议武林同盟吸纳圣火教成为其新的成员,这意味着圣火教将真正有了和其他门派一样相同的地位,同时,武林同盟作为对抗圣火教的存在将成为过去,其新的目标将是稳定江湖格局,调停门派分歧,帮助盟友抵御侵袭,同时向兄弟门派提供必要的援助。

  在保障和约履行的内容方面,众掌门则见识到了纪舞风和叶云深高超的命名艺术。唐秋的人质身份被一个新的名词所代替,叫做“驻留使者”;同时打算前往凤凰山庄裴笑书身边的晓晓则有了一个同样的头衔;与此同时,楼兰和海萱分别被冠以了正副“督约使者”的名称,同时,圣火教也向风荷山庄派出一个“督约使者”,那就是五虎之一的残剑王恨。

  双方的“驻留使者”权利不算对等,唐秋必须在取得风荷山庄庄主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离开,而且每次离开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天,晓晓则没有这种限制。“督约使者”在对方的领地上拥有监察权。但是由于双方的约定中并无任何限制风荷山庄的条款,所以王恨其实无事可做。除了当事人纪舞风和叶云深,没有人知道王恨是被调来风荷山庄做保镖的。此外,“驻留使者”和“督约使者”必须取得武林同盟的一致同意才能更换。

  以田园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和约草案有些过于重视圣火教的利益,武当派掌门离春子则戏称“纪舞风还没正式出嫁,就已经在为夫家打算了”;但是,以雪鸿和迟和尚为代表的一派则对和约草案给予了高度肯定,因为和约的时效与圣火教、风荷山庄乃至整个武林同盟的开明度有最直接的关联,而命名方式则能有效地避免双方之间产生摩擦。象征性的争论只是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雪鸿一派的主张取得了胜利,这个极具前瞻性和灵活性的和约草案被掌门会议一致通过,成为正式文件。

  加上原件和抄本,和约总共被制作了四份,分别交给风荷山庄、圣火教、以及少林武当两大正道旗帜所保留。所有的原武林同盟掌门全部签字并按下了手印,包括飘渺山庄庄主楚无名在内;风荷山庄方面,除了纪舞风和纪若荷两大庄主,楼兰、海萱和东方一鹤也被要求具名落印;圣火教方面,除了叶云深、陆忍、唐秋和花泪裳,颜如月也以原圣女的名义落款。

  按照纪舞风最初的设想,圣火教的签字人员里应包括所有的堂主和山庄主管。但是,考虑到时间问题,少林武当所持的和约将先行带回门派存底,而圣火教和风荷山庄的和约,将由楼兰和海萱带去凤凰山庄与虎啸山庄后,再拿到少室山和武当山交换签字不完整的和约,如此,和约方能不至于被意外的变故所打断。

  和约的签署标志着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对抗正式结束,圣火教得到了名门正派的身份,同时也成为武林同盟中的一员。一个崭新的江湖开始出现在世人面前。

  年轻一代出色的政治智慧在这场风云变幻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楚无名意外被俘,却敏锐地洞察到江湖转机的可能性,与叶云深交换条件,为消除江湖恩怨定下了第一块基石;楼兰几度死里逃生,却放弃小我成就大我,极力促成和谈,并力图说服每一个准备打退堂鼓的人,真正以江湖人的福祉为己任;叶云深迷失的人性被众人挽救回来,开始与名门正派靠拢;纪舞风的感情受挫,而且遭遇到了最能扼杀世间女子的变故,但是,这个睿智坚贞的女人却选择了一条别人意想不到的道路,她一边接受命运一边改变命运,借用理想来弥补自己的人生缺失。得益于他们的聪敏和通达,适用于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两千年智慧沉淀被广泛用来解决江湖事务。江湖与天下,其实并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不同啊!

  如果说七年死忌的头天众人的感觉是兴奋,那么和约正式签订就变成了一场彻底的狂欢。这一刻,大家忘记了恩怨,忘记了门派,忘记了年龄,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形象,铺天盖地的酒杯涨红了彼此的面庞,此起彼伏的笑声加热了娥皇殿里的温度。喧闹足足持续到了子夜,菜吃完了,酒喝光了,烛火残了,也都筋疲力尽了,众人这才各自散去。

  七月二十清早,纪舞风等人便为众掌门送行到了岳阳码头,而队伍的座下乘船,赫然就是失踪已久的飘渺山庄“云海号”。这条巨舰曾是叶云深借假楚无名之手输出去的第一笔家产。叶云深获救后,在第一时间飞鸽传书命人日夜兼程送达君山。如今物归原主,按照楚无名的要求,暂时留在风荷山庄使用。

  临别时众掌门最关心的无非就是楼兰与颜如月,楚无名与唐秋,叶云深与纪舞风这三对青年男女的婚事问题。考虑到去西域取宝藏的因素,楼兰和叶云深都把婚期定在了半年到一年之内。于是众掌门好奇地询问他们是不是都打算带着孩子参加婚礼,六人都是笑而不答。

  回到君山,风荷山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楼兰与楚无名暂时告别众人,来到白浪沙。

  “日有东升西落,月有阴晴圆缺,星有箕移斗转,地有沧桑变幻,时有四季更替,变乃万物之恒法;而万物之变皆不会离其宗源,此亦为恒法。去万物之表象,溯其宗源,此为入道……”

  “人欲求知见,不必舍近求远;武若求超越,不必舍本逐末……”

  “武有三重境界,最浅者御身,其上御念,最高御道。天地本同根,文武本同源……”

  “沉周身之气于丹田,厚积薄发,可倍长筋骨劲力;寓天地之道于武学,深入浅出,可倍长修为知见……”

  “天地之势,亏能制满,藏能制显,静能制动。世间喧闹如走兽飞禽者,不能改山之静谧;世间浮游如跃鱼潜龙者,不能改海之深沉。山以静养万物之峥嵘;水以深养万物之平淡。人世间有永恒者耶?盖人能静,世人莫能与噪;人能不争,世人莫能与争。胸怀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心静有如蓬岛……”

  “水以至柔而克天下之物,人以至静而知天下之道……”

  “一泻之流不可挡,或许可避;蓄势之流无形无象,故而不可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