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变化 >

第7部分

变化-第7部分

小说: 变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0年代,被推到了改革潮头的广大农民,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得以解放生产力,成为其时中国最大的受益群体。这一时期的改革带有明显的政府培育的色彩。步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行政色彩开始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内相对淡化,日渐成型的市场经济促使人们自觉选择并付诸行动,新型企业家以及活跃于大城市的精英人才逐渐成长为社会中重要的新兴力量。在此时期,我们看到改革已由政府的单一牵引转变为其与市场的互相推动。伴随着市场力量的成长,政府力量也同样在增强,并且其改革的决心受到了进一步刺激。于是从90年代开始,中国的改革列车明确准备提速,明确准备驶过一个叫做“转轨”的站台,有些人将不得不被搁置在站台上。 
梳理·探索·前进 
2002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六大与正在召开的两会将在共和国历史上书写重要篇章,同时也对我们每一个人意义重大。依照《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的解读,党的领导人平稳地、制度化地完成了权力交接,“新任总书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表明他的执政思想与前任一脉相承”。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我们在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方针指引下,满怀憧憬、干劲十足,努力把改变现状的欲望转变为现实。新一届政府仍然坚持“继往开来”,仍然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并且要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潮流,它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不管2003年是否会成为中国社会改革标志性的一年,在这个阶段对时代对自己做出明确的判断意义重大并且极具挑战性。此时梳理过往中国的发展脉络无疑会很有启发,《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一书的作者凌志军在做这样的努力。 
凌志军,现为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主任记者、法学硕士,1998年他与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被看做是其时热烈地政治探讨气氛的符号之一,引发了广泛的反响。在他的眼中,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上没有大起大落,在政治上没有左右摇摆,党和政府正在成熟起来,执政水平得以提高,我们开始懂得尊重市场,学会按照市场规律来解决问题。过去十三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这种变化:对变革的期待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进而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 
凌志军试图以记者的独特视角,解读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期间的历史性变化,梳理“十三年大脉络”,但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复杂的社会形态,一己之力显然势单力薄,于是他又选择以“实录”来“描述”过去十三年里众多重要人物和事件、小人物和小细节,内容浩繁,巨细混杂。这样的做法不可避免地损坏了《变化》一书的可读性,因为在快节奏的现时代,对效率的追求无疑有碍阅读耐心。但正是由于详尽的描述和全景的展示,使得每一名翻阅此书的读者都能发现一种线索,《变化》不期然提供了一个庞杂的数据库并形成一个思辩交锋的平台,人们在它的辅助之下从原本模糊不自觉的摸索状态豁然开朗或是陷入沉思。这大概就是《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从默默无闻的出版,到突然流行并引发普遍思考与广泛议论的原因。 
图书有义务参与到社会进程并深入到生活内容之中,这一点,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韩晓东) 
《中国书报刊博览》2003年3月11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