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羊皮卷智慧全集 -经典黄金珍藏版 >

第43部分

羊皮卷智慧全集 -经典黄金珍藏版-第43部分

小说: 羊皮卷智慧全集 -经典黄金珍藏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命人”


  第十章〓依靠信仰的力量把握机遇
  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命人”〓〓
  我们必须选择快乐,选择健康,选择安全,选择富裕。大量生活中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功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仅仅靠机会获得的结果。
  拿破仑·希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R热佛尔的黑人青年,他在底特律的贫民区里长大。他的童年缺乏爱抚和指导,跟别的坏孩子学会了逃学、破坏财物和吸毒。他刚满12岁就因为抢劫一家商店被逮捕了;15岁时因为企图撬开办公室里的保险箱再次被捕;后来,又因为参与对邻近的一家酒吧的武装打劫,他作为成年犯被第三次送入监狱。
  一天,监狱里一个年老的无期徒刑犯看到他在打垒球,便对他说:“你是有能力的,你有机会做些你自己的事,不要自暴自弃!”
  年轻人反复思索老囚犯的这席话,做出了决定。虽然他还在监狱里,但他突然意识到他具有一个囚犯能拥有的最大自由:他能够选择出狱之后干什么:他能够选择不再成为恶棍;他能够选择重新做人,当一个垒球手。
  5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了全明星赛中底特律老虎队的队员。底特律垒球队当时的领队B马丁在友谊比赛时访问过监狱,由于他的努力使R热佛尔假释出狱。
  不到一年,R热佛尔就成了垒球队的主力队员。
  这个青年人尽管曾陷于生活的最底层,尽管曾是被关进监狱的囚犯,然而,他认识到了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我们人人都有的,它存在于自由选择的绝对权力之中。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权力。
  R热佛尔也可以推脱说:“现在我在监狱里,我无法选择,我能选择什么呢?”但他说的是:“我能够做出决定。”
  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力是你作为自己生活的总统所拥有的最有力的工具。这种权力是区别人和动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特征。
  世界上许多人说无法选择,就不存在什么个性自由。他们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只是机遇。这种说法是比较偏激的。国际著名的精神病学家V富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被关进德国集中营。他研究了自己的思想,还与别人交谈。以后,他得出结论说:“只有一种东西是不可剥夺的,那就是人类的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选择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的自由。”
  因此,我们看到自己有选择权,我们能够选择。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不想选择,因为我们一旦做出选择,便要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一碰到自己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时候就去责备别人,或者推诿拖拉再也不肯做出决策了。然而,为了谋取生活的成功,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独立的选择,我们必须运用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为自己生活的总统,你每天、每个小时都可做出自由的选择。
  许许多多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当他们走进一家鞋店的时候,他们可以买一双黑色的鞋,也可以买一双棕色的;当他们走进一家服装店的时候,他们可以买一件浅色的外套,也可以买一件深色的;当他们打开收音机的时候,他们可以把旋钮调到这个台,也可以把它调到那个台;当他们走进一家冰淇淋店的时候,他们可以买一个巧克力脆皮也可以买一杯菠萝汽水;当他们要去看电影的时候,他们可以去一个附近的电影院,也可以去城里闹市区的电影院。是的,千真万确的就是这样,如果你选择的话。当你要度假的时候,如果你选择了去海滨而不是去爬山,你就做出了选择。当你要买一辆小汽车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买某个特殊牌子的车,也可以选择买另一个制造商的车。换句话说,一个人所掌握的最大的力量就是:选择的力量。
  选择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你甚至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有这样一句英国谚语:“命运的建筑家——那就是你自己!”
  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寻找财富。他们希望有一天可以对自己说:“现在,我再也不用为钱的问题发愁了。”如果可以不必再为钱的问题烦恼,他们会很高兴。于是,制定各种计划、方案,尝试过许多不同的方法,力图使自己富起来,而这一切都未能奏效。结果,他们灰心丧气,认定自己不是那块料,不可能占据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甚至嫉妒的位置。他们做尽了各种尝试,就是不曾试着改变他们自己的想法——而这是惟一可能会使事情有所改变的途径。”
  拿破仑·希尔说,“作命运的主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特别“用心”。
  大部分人在整容手术后,令人生观大变,比以前更快乐;但有一小部分人,外表明明由丑化美,但心里仍然是和以前一样不快乐。人的快乐与否,并非由外在因素决定,而是基于他内心世界的思想。
  这个心理暗示的观念,圆满地解释了大部分人整容后变得快乐,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改变了;小部分人整容前不快乐,而整容后仍然不快乐,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没有改变。
  自我形象是自己想像出来的“内心形象”。如果你现在的自我形象是负面的,那么你可以改变它,把一个正面的形象想像出来。不要埋怨、不要托辞,成功或失败,发达或贫穷,都是决定于你的自我形象,而你的自我形象是你与生俱来的想像力的产品。
  成功的一个大秘密,就是将失败者的自我形象改变为成功者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不只是你那潜意识服务机制的“磁盘”,简直就是吸引金钱的“磁石”!
  种种自我暗示皆具有催眠引导的作用,一如将美景摄入照相机一样,信心就像冲洗的底片,经过暗房处理,呈现张张精彩的画面。因此自我提醒的观念应常记在心,必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凡。
  潜意识中隐含着一股令人难以想像的推动力,具有帮助你完成任务的效果,能使你的感情或情绪丰富明朗化,蛰伏的思想源源涌出。这股伟大的力量虽然存在,但似乎始终处于冬眠的状态中,必须靠着不断的自我提升才能使它醒来。要发挥完全的自我,必须时时将此牢记在心。现在举一个因此成功的范例。
  成功的人,每天都会给自己打气加油,说:
  “我是真正具有才干的人;
  我每天努力的目标是要成为大人物;
  我知道我具有成就天下第一等事业的本领;
  我相信我会幸福、进步、繁荣;
  我是积极的行动者;
  把全力集中在工作上;
  我的外表不错;
  昨天的我非常伟大,今天会更不同凡响。”
  在适当的时候,常常向自己输入正面积极的言辞,例如一早起床,就自我提醒1次,叠被时再重复1次,洗脸对镜子作第3、4次提示,走路、等公共汽车是第5第6次。每天一有空闲就自我肯定一番,自信自然而然深深在心里扎根,沉睡的机能也一定会清醒过来,发挥它强大的潜力。
  许多哲学家曾经说过,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但他们大多数都不曾指出人类能够自主命运的真正理由。说真的,人之所以有主人的地位,尤其是经济主人地位,能够驾驭环境,自主成败,是因为他可以运用潜意识的力量,特别是自我暗示这个工具。
  而自我暗示,就是自我形象的创造或改造了,你创造自我形象,自我形象创造财富,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命人”!
  詹姆斯·E·艾伦在《思考的人》一书中写道:
  “在这个年代所揭示的所有关于灵魂的美丽的真相中,最令人兴奋和最能带来憧憬与信心的莫过于此——那就是人是思维的主人,是性格的塑造者,是状况、环境和命运的创造者。
  “作为一个有智慧和爱的生命,作为自己思想的主人,你手中握着通向各种境遇的钥匙。人本身就具有那种转变和重塑的力量,由此他可以使自己成为他愿意成为的形象。
  “人永远是主人,即使当他在最虚弱和最孤独的境地,他也是自己的主人。只不过当他虚弱和堕落时,他是一个对自己的‘家业’管理不当的愚蠢的主人。当他开始反省自己的状况,开始辛勤地寻找自己的生命所依据的法则时,他就变成了一个聪明机智的主人,以智慧来引导自己的精力,将自己的思想倾注于充满希望的事业上,这样才是清醒的主人。”


信念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信念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一件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的奇特的故事,可以说明信念的魔力。
  基督教信仰疗法的创造人玛丽·贝克·艾迪,当时认为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的前任丈夫在婚后不久就去世,第二任丈夫又抛弃她。她只有一个儿子,却由于贫病交加,不得不在他4岁那年就把他送走了。她不知道儿子的下落,以后有31年之久,都没有再见到他。
  因为自己的健康情况不好,她一直对所谓的“信心治疗法”极感兴趣。可是她生命中戏剧化的转折点,却发生在麻省的理安市。一个很冷的日子,她在城里走路时突然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而且昏了过去。她的脊椎受到了伤害,她不停地痉挛,医生甚至认为她活不久。医生还说,即使奇迹出现而使她活命的话,她也绝对无法再行走了。
  躺在一张看来像是送终的床上,玛丽·贝克·艾迪打开《圣经》。她后来说,她读到马太福音里的句子:有人用担架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耶稣对瘫子说,放心吧,你的罪赦了……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来,回家去了。
  她后来说,耶稣的这几句话使她产生了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能够医治她的力量,使她“立刻下了床,开始行走”。
  “这种经验,”艾迪太太说,“就像引发牛顿灵感的那枚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怎样地好了起来,以及怎样地也能使别人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响力都是心理现象。”
  奥格·曼狄诺指出:“只要改变自己的信念,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信念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甚至能影响一个人的事业。
  成功者能终年一致地施行有效的做法以达成美梦,但到底是什么使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全心投入各种各样事务中呢?
  是信念的力量!要取得成功,除了有坚强的意志,还需要有强烈的信念。信念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可以推动你去做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要在4分钟跑完1英里(约1609米)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在1954年,著名的短跑名将罗杰·班纳斯特却做到了。
  他之所以能创造这项佳绩,一是得益于体能上的苦练,二是归功于精神上的突破。在此之前,他曾在脑海里多次模拟4分钟跑完1英里,长久下来便成为一种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须完成这项使命。
  他果然做到了大家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谁也没有想到,在班纳斯特打破记录的第二年里,竟然有近400人先后也都达到这项记录。
  奥格·曼狄诺指出:有了班纳斯特这样的信念,人就能够发挥无比的创造力!


强大的信念战胜人生航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