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挑战:德国的海洋之路 >

第4部分

大挑战:德国的海洋之路-第4部分

小说: 大挑战:德国的海洋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以维持欧洲均势为目标,以此来保障各国的安宁与独立并反对多年来蹂躏这一世界的侵略战争。”签约国保证绝不单独与法国议和。《肖蒙条约》以这一维持均势的原则后来也成为维也纳会议和巴黎条约的主导原则。

    拿破仑战争的最终败局促成了维也纳会议。1815年签订的《最后议定书》使得欧洲大陆均势格局再行深化。同时,为了稳定欧洲各国关系,保持均势,还确定了“欧洲协调”,即各国定期举行外交大臣会晤,互通信息,达成整体协调。由此形成了机制性的均势维护制度。但结盟依然是各国维持均势或是协调的最好方式,所以在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各强国以缔结同盟的形式维持均势以及防止革命,保持各国的皇权正统地位。两个主要的同盟就是四国同盟(英、普、奥、俄)和神圣同盟(普、奥、俄)。这两个同盟的目的就是维持欧洲现有状态,防止任何一个强国坐大,也是针对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欧洲革命的同盟组织。
第10节:
    在19世纪初,反法联盟打败了一个企图称霸欧洲的法国,但是在19世纪后期,一个统一的德国又出现了。早在普鲁士谋求统一德意志的时候,欧洲的政治家们早就看到,德国一旦统一,欧洲大陆均势就会发生倾斜。事实果然如此,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逐渐被崛起的德国取代。尽管俾斯麦不断强调德国无意继续扩张,也无意称霸,但以多国联盟为基础的维也纳均势体系也开始被代表更倚重实力的俾斯麦的均势政策抢了风头。实质上,俾斯麦的“大陆政策”是当时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其外交战略布局即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其体系的关键。整套政策中浸透着这样的一个核心:欧洲的体系是由德国主导的,为维护德国的和平环境和国家利益而服务的,以至有人说“欧洲是俾斯麦本人的欧洲”。19世纪末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一手组织建立的三个“三国同盟”(德奥俄1881年、德奥意1882年、德奥罗1883年);两个“地中海协定”(1887年2月和12月,英意奥)和一个“再保险条约”(1887年6月,德俄),建立了复杂的同盟体系,该体系的灵活性使得欧洲均势体系得以稳定,德国处于该体系的中心。俾斯麦说:“我们应该努力公正地和热爱和平地来运用我们的强大力量,以便缓和我们变成真正的强国引起的不满情绪”。他认为,刚刚完成统一的德国并不是立即对外扩张,也不是马上与英法奥等国争夺欧洲利益和全球利益,德国最大的利益就是和平,他说:“我们的利益就是保持和平我们应当相应地调整我们的政策,这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防止战争或限制战争的范围,在欧洲这盘棋上我们要保留最后一步棋。”l米l花l书l库l ;http://__

    然而之后,俾斯麦的继任者却没有将这个同盟体系维持下去,也没有深刻地理解他以复杂的同盟维持德国主导欧洲的局面,更没有坚持以同盟体系维持均势,也没有理解和平对德国来说是多么宝贵。与此同时,同盟体系的复杂性也逐渐显露,威廉二世轻易地抛弃了俾斯麦辛苦多年凝成的“同盟—均势—和平”体系。

    1890年3月俾斯麦辞职。在继任者莱奥冯卡普里维执政期间,德国的内外政策开始进行被称之为“新方针”的调整。在外交战略方面,德国首先在结盟问题上发出了转变的信号。俾斯麦曾经竭力维护的联俄防法政策不再受到重视,卡普里维在他的外交部顾问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斯坦的建议和影响下,拒绝延长1887年德国与俄国签订的为期三年的《再保险条约》。此举导致俄国与法国接近,双方于1892年签订军事协定。德国外交政策以德俄同盟的解体为标志进入后俾斯麦时代。

    1894年克洛特维希霍亨洛厄…谢林侯爵接替卡普里维出任德国首相后,威廉二世的亲政欲望更为强烈,在不断加强对政府的内政及外交政策进行直接干预的同时,逐步将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他一人之手。在此后与欧洲大国关系的调整中,德国寻求与英国接近的努力遭到挫折,对英政策开始出现逆转,与英国进行对抗的政策逐步形成。至此,德国完全背离俾斯麦长期维护的“满足政策”和结盟政策,在安全政策上丧失了其原有的稳定和优势。

    德国的世界政策兼具“德国外交政策全球化”的不同方位和内容。第一,在非洲获取殖民地,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谋取军事据点;第二,保持和扩大在南美洲的政治及经济影响;第三,维护和拓展在近东和中东的政治及经济影响。卡普里维之后,军方开始在外交战略的决策问题上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的外交政策由此形成了外交政策适应军事战略的结构性特点。
第11节:
    当德国放弃同盟体系、转而谋取霸权的时候,英国立即警觉起来,因为英国的外交政策焦点之一就是是衡量欧洲大陆情势,然后站在较弱或受威胁较大的一方,以为制衡。

    英国历史学家富勒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曾对英国的均势思想作了这样的阐述:“从都铎王朝直到1914年,大不列颠的政策就是旨在保持强国之间的均势。这就是说,让这个大陆上的强国通过互相争夺处于分离状态,从而在它们之间自然地形成均势。这种均势的作用很自然地会使英国认定谁是敌人。这个敌人并不是名声最坏的国家,而是在政策上比其他国家对大不列颠或英联邦具有更大威胁的国家。”所以,对抗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英王威廉一世也曾说过:“如果我生在16世纪50年代,眼看着哈布斯堡王朝有一国独大的危险,我也会是个反奥的法国人,就如同我现在是个反法的西班牙人。”也正是得益于均势策略,英国是欧洲各国当中唯一不需要在欧洲扩张便可维持国际最高利益的国家。丘吉尔曾说:“英国保住了欧洲的自由。如果没有英国执著地扮演着欧洲均势保持者的角色,法国几乎无疑地会在18或19世纪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也会在之后登上欧洲盟主的地位。”英国的原则是抵制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大国力量过分强大,这也就是英国的均势应用,即“大陆均衡”政策。≡米≡花≡书≡库≡ ;__

    但是,俾斯麦后的德国让英国很焦虑,1907年,英国外交大臣艾尔克罗写了一个很长的备忘录,结论是:德国的政策是含糊不清和令人混淆的,英国一定不能允许一个国家主导欧洲大陆。由此,英国背离了其扮演欧洲大陆外的均衡者角色与半孤立政策,与法、俄结成了“三国协约”。与此同时,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也出现了(1907年)。两大对立同盟的出现破坏了欧洲原有的均势,导致为了维持均势格局而建立的同盟体系僵化,也成为了一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欧洲的均势为的是保持任何一个大国不能称霸,就此维持势均力敌的和平,然而一旦均势恶化为两个敌对的联盟,彼此势不两立,那么就出现了均势的另一后果:大规模战争。
第12节:第二章    德国需要生存空间
    第二章

    德国需要生存空间

    必须以海军拓展殖民地,保护贸易航线

    “德国必须要成为一个海上强国,这样,我们才能自由地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既不受其他海上强国的影响,也不管它们有何选择。没有一支能够发动攻势的舰队,德国就不可能发展世界贸易、世界工业,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公海捕鱼、世界交往和殖民地。”

    德国的殖民地扩张

    由于恪守大陆均衡政策,德国崛起后在俾斯麦时期并没有冲击国际体系。

    德国统一后的30年时间里,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长,到1913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645马克,已居当时世界的富裕国家之列。

    德国统一后,迅速体现出了体制的协调性和善于组合自身力量的禀赋,几乎在所有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社会等,都表现出广泛的、卓越的能力。新建立的中央政府没有表现出对庞大帝国管理的陌生,相反,其以驾轻就熟的方式管理着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卓有成效。﹏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新帝国拥有充足的人力和丰沛的矿产资源,加之工业革命后的先进技术和欧洲发达的金融贸易体系,使德国迅速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生产体系,很快便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工业强国。1870年以后,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至80年代已经完成工业革命。1872年,德国工业产品生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13%,钢、煤产量超过了法国,在重工业、化工和电气等领域,涌现出克虏伯、蒂森、西门子等大型康采恩。1910年,德国工业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913年,钢铁产量超过英法总和,机器、铁的出口占据世界第一,医药、化学、照相用品驰名世界;工业已经普遍使用电力,工业电气化程度相当高,列宁曾说:“电力工业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美国、德国在这个领域最发达。”

    同时,统一后的德国迅速完善国内建设,建立起现代化的公路网和铁路网;统一的贸易制度也全盘打破了原来各王公国纷繁复杂、壁垒林立的状态,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大大促进了国内贸易,也降低了国内交易成本。

    “俾斯麦时代”也正是欧洲的蒸汽工业时代,在德国工业区西里西亚、鲁尔和黑森等地,煤炭、钢铁和机械企业已经普遍采用蒸汽机、机床、气锤、起重机等近现代工业设备,昔日阴暗、肮脏、生产效率低下的工业企业现在处处烟囱林立,工业化正在改变德国社会,一个强大的德国正在欧洲大陆冉冉升起。正如美国学者科佩尔平森所言:“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德国经历了英国一百多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将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工业技术国家。”

    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再一次得到大发展,经济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是企业组织开始出现垄断和集中,资本规模急剧膨胀,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但是市场却相对不变。各国都需要更大的市场,但拥有广阔殖民地的英国、法国、俄国(自身国土面积就十分辽阔)等市场容量较大,情况尚好,殖民地稀少的德国就急需“市场空间”。这一时期,欧洲列强都奉行“帝国主义”,实际上就是资本和商品推动下的海外扩张。

    随着德国工业化完成,德国国内容克贵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之间矛盾越来越深刻,统治阶级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出口,以解决国内矛盾。德国历史学家赫尔穆特伯默因此总结说:“而且就连这种选择的成功希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