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西点男孩 >

第8部分

西点男孩-第8部分

小说: 西点男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享着彼此的经验和幻想,创造着共同的记忆和幸福。为了鼓励孩子们写日记,训练中心会以授星的方式给与奖励。
  最后,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收获,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学习对策:静心,耐心,雄心(1)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这是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写在墙上的格言。①
  现代城市社会,独生子女家庭,男孩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表现为学习成绩落后,学习兴趣冷淡,学校作业不能按质按量完成,上课不用心听讲;其根源则是情绪心理受到刺激,在青春期逆反心理作用下,性格被扭曲,品行出偏差;如果这时候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调适和矫正,学校老师就越发嫌弃学生,而学生也就更加叛逆。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形成后,就是一个强大的恶性教育漩涡,很多本来资质优秀的男孩就将葬身其中。
  这是男孩的不幸,将直接导致一个家庭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社会的不幸,将逐渐导致一个民族未来的悲剧。
  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不承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排位名次,因为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还因为我们必须承认上天给予每个人的禀赋是绝对不同的。所以,人的品质比知识技能更重要。正如“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比“我们能做什么样的事”更重要。
  西点男孩学习对策,打的都是心理仗。
  张潜的妈妈是小学老师,爸爸是工程师。这孩子很聪明,就是不要做作业。爸爸妈妈每天下班都要到6:30以后才能回家,已经小学四年级的张潜放学就到外面去玩了,绝对不会待在家里做作业的,直到傍晚妈妈把他找回家。爸爸工作很忙,为人很厚道,对孩子舍不得打也舍不得骂,束手无策,心里干着急。妈妈虽然是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无可奈何。知道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后,妈妈就主动找到万老师,商讨对策。
  十天后,张潜成了第一批西点男孩中的一员。
  住进附设在幼儿园里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张潜玩性不减,作业不做。玩累了,坐在桌子边再玩铅笔、橡皮、作业本,连续三个小时,作文没有写几个字。
  “万老师,我作文写不出来。”张潜坦率地跟万老师说。
  “写不出来,我可以教你。”万老师和蔼地说。
  “教我,我也学不会。”孩子以为万老师一直和气,想乘机耍赖。
  “那不行!如果今天你不完成作文,一个星期的蹦蹦床你不能去碰。”万老师知道他最喜欢玩蹦蹦床,就拿他的最大乐趣做督促他做作业的砝码。
  张潜朝万老师看看,以为是说着玩的。
  万老师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加肯定的明确态度,把蹦蹦床活动室的门锁上了,告诉他这个锁的钥匙就在她身上,不完成作业是不能玩的。
  张潜知道万老师来真的,马上乖巧地说:“万老师,那要是我写得不好呢?”
  “写得不好不要紧,但是不能不写。写得不好,是水平问题,我们可以不断提高;不写作业,是态度问题。”万老师晓之以理,态度坚决。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离开了家庭到西点,很快就意识到环境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必须随之改变,对待学习的态度也随之改变了。
  通过进一步接触,万老师深入了解到,张潜喜欢玩耍,但资质甚高,赖作业的原因实在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有的作业太枯燥、太乏味。最初是作业多,做不完,又乏味,努力了还做不完,就没有了信心,索性不做了,放弃了。
  针对这种情况,万老师觉得,孩子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现在这样下去,肯定是恶性循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对立越来越严重。不断升级的结果,就是张潜被学校淘汰出局。
  万老师以受托监护人的身份,跑到学校找到张潜的语文老师,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商讨对策。没想到学校老师已经对张潜存在很大的偏见,认定这是一个没希望的、救不了的痞孩子。
  “你怎么知道这是一个弄不好的痞孩子呢?”万老师不同意对任何一个孩子下这种绝望的判断。
  “我已经带他四年了,带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孩子,作业不肯做的。”学校老师有自己的理由依据。
  “我们可不可以试试看?”万老师不会放弃。
  “我跟你讲弄不好的,你要去试你去试。”
  “我们能不能协商一下,让这个孩子的10项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5项?”
  “那欠下的作业怎么办?”

学习对策:静心,耐心,雄心(2)
“暂且欠下的作业,我们双休日补齐,这样可不可以?”有很多纯属于抄写课文的练习,确实很枯燥很乏味,容易给孩子带来困乏、劳累、失望的心理影响。目前,是重新唤起他学习兴趣的时期,需要一些策略性措施。
  “你试试看吧!”学校老师没有反对万老师的观点,勉强答应了。
  与学校取得联系后,万老师回到西点对张潜说,我们每天有玩的时间,也有做作业的时间,两样东西都需要,两件事情都要做,怎么办呢?就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做到玩的时候就尽情地玩,做作业的时候就静心做作业,作业做得又快又有质量?
  在万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张潜表示愿意尝试尝试。刚开始,每天带回来学校布置的作业,经万老师适当的筛选,将部分简单抄写课文的作业挪到星期六去完成。这样,大约一个星期时间,他逐渐恢复了对于学习的信心。尔后,慢慢增加作业的数量,提高做作业的速度,大约一个月时间后,他就能跟上班了。原先张潜的学习成绩是班级里倒数前几位的,三个月下来基本上可以进入前十名,显示了一个优秀男孩的潜质。
  学习是一个心理接受过程。让炫动、飞动、躁动的男孩在一定的时间里能够静心,哪怕是相对的静心,是进入学习状态的前提条件。
  汪孜海是个五年级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共同经营一家门店生意,每天早出夜归,基本上没有休息日。这是属于典型的父母经商,没有时间照管孩子,也没有经验照管孩子的家庭。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竟然做不出三年级的作业,基础太差,英语更是一窍不通。
  也许是父母经商辛苦,指望着孩子读书有出息,将来不要像自己一样吃劳累饭,妈妈对孩子要求很高,衡量的标准当然就是学校的考试成绩,激励方法就是物质奖赏,考多少分给多少钱。
  万老师多方了解情况后,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读书治学只是人生的一种职业,这个世界还有其他很多种职业,很多种生活方式。生活幸福,人生成功,与职业没有必然的关联。任何职业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人生,都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你的儿子可能不是一块读书的料,我希望你降低要求。他的英语学习,能记多少单词就记多少单词,数学能够把基础内容学会就可以了,也不要买那些奥林匹克的书给他做,他是不会做的。”
  孩子父母接受了万老师的分析意见,并将孩子托付给西点男孩训练中心。
  汪孜海没有张潜那么野,玩性不重,但是他坐在那里是没有效率的,就那么安静地坐在那里,眼睛东张张西望望,没有特别的注意目标,几个小时过去了,不会做的作业还是不会做。长此以往,时间耗费了,生命会干枯的。
  万老师专门安排一位性格活跃的青年男老师,像朋友一样,带着汪孜海去打球、游戏、溜冰,什么好玩就玩什么,什么有趣就做什么,让他的小脸笑开来,帮助他把关闭的心扉打开,接受生活的阳光和风雨,慢慢调整这个孩子的生活情趣。
  大约两个星期后,汪孜海的话渐渐地多了,与其他孩子们在一起显得合群些了。这时候,继续由这位青年老师引导他,安排一定的时间转向学习,并逐步增加他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哪怕是有一点点成绩,都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不断培养他的雄心志气。
  大约一个月后,汪孜海的学习基础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开始不再那么嫌弃他了。
  大约两个月后,汪孜海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从沉底攀升到中等水平。
  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孩子们,所接触和接受的信息是广阔的。而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内容却显得陈旧狭隘,加之粗糙生硬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把那些有强烈个人爱好的男孩子们排斥在教育评价体系之外。
  章驷聪是个四轮驱动车迷,曾在作文中称自己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汽油。由于玩四轮驱动车花费了太多时间,学习成绩不好。学校老师不喜欢,父母就强行阻止孩子再玩四轮驱动车。
  章驷聪割舍不掉自己的爱好,又不能不接受父母的“戒严令”,便转入“地下活动”。在家做作业的时候,桌面上摆放着的是课本、作业本、铅笔盒等全套学习用品,抽屉肚里隐藏着的却是四轮驱动车拼接组装的零部件、图纸、工具、强力胶水等全套家伙。一个人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估计父母不会进门时,就忙活四轮驱动车,看着时间,估计父母要叫他去吃饭了,就把抽屉轻轻地关上,装成做作业很认真、很头疼的样子。

学习对策:静心,耐心,雄心(3)
可是,纸总包不住火的。小家伙总有沉迷难拔、过了自我警觉的时间;或者是难免遇到失算的时候,以为父亲还在忙着加班,实际上父亲已回家正推门监视着自己呢。
  家庭对抗出现了,并不断升级。善意提醒,严正警告,没收禁止,杜绝销毁,所有的手段都使上了,孩子对四轮驱动车的爱好依然如故。他总是能够有办法,从同学那里,从破烂堆里捡到被丢弃的坏车子,拆解出自己所需要的零部件,动手组装成心爱的四轮驱动车。
  一边是强烈的反对,一边是强烈的爱好,父子之间由矛盾冲突转向对立冷漠,抵触叛逆。凡是父母和学校提倡的,孩子就怀疑反对;凡是孩子所喜好的,父母和学校都不相信。这样,章驷聪的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他是班级里的老大难,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丧失殆尽,注意力不集中,与人交往中,除了四轮驱动车,其他什么都不想开口。
  进入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后,章驷聪是带着很大戒备心的。没想到西点的老师们不但不反对,反而鼓励他玩四轮驱动车。领班的陈老师抓住他爱好四轮驱动车的特点,先是与他交朋友,以平等的姿态,寻找彼此的共同语言,借以打开他心灵的大门。
  最初的两天,章驷聪都是那么循规蹈矩地接受着西点安排的所有活动,没有任何生机活气,就像严重自闭症者的症状。第三天,他从学校带回来了两辆破旧的四轮驱动车,放学后一回到西点就忍不住掏出来了,拆解,组装。陈老师知道了,静静地来到他的身边,坐下来,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忙得不亦乐乎,还提醒他要有耐心。因为这些四轮驱动车的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塑料制品,不牢固,必须细心拆解才能保证旧物利用。这样一来,马上就获得了他的信任。他的神情放松了许多,玩得更仔细认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