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职场潜规则 >

第6部分

职场潜规则-第6部分

小说: 职场潜规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你应该坐在树底下好好想一想,你的幸运是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促成的。如果这还不能使你保持谦虚的话,那么,你应该知道,有12个人可以胜任你的工作,其中有一两个可以比你做得更好。”
在职场中,你会面临许多压力和挑战,如果要保住你的位置,甚至想取得进一步发展,你就必须清楚周围的形势和自己的实力,做到知己知彼。你要清楚地知道,身边还有许多可以随时替代你的人,而你必须做得比他们更优秀,这样才能显示出你的优势,使你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员工。或许有人会问:公司中显要的职位就这么几个,大部分处在普通岗位的员工又如何让自己不可或缺呢?的确,当前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大部分工作都是一些低端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但这些工作同样可以让你显得不可替代,秘诀就一个:让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好。
在一家电子公司里,近一段时间来,公司的业绩一直不景气,裁员在所难免。在本科、硕士成堆的技术部里,专科毕业的高洁无疑是首当其冲。不过裁员名单要两周后才能下来。此后的日子里,高洁依然笑容甜甜地,让同事们感到几分歉疚。上班一大早,见有人在复印一本厚厚的技术资料。“还是让我来吧。”高洁接过资料,走到复印机前,低头一份份地复印着……一整天里,高洁仍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打印资料、翻译文件、收发传真、转接电话……
慢慢地,同事们似乎忘记了高洁的遭遇,又开始一如既往地找高洁,有的说:“快帮我查份资料。”有的说:“我出去一下,请帮我招呼一下。”有的说:“帮我发份传真。”高洁连声答应,并把事情一一办好。转眼两周过去了,裁员名单也在一片焦急等待中下来了,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上面并没有高洁的名字。就在当天,高洁收到了一封信,里面总经理写了一句话:像你这样的员工,我们公司永不嫌多。
在职场中,不管你处在什么职位上,只要你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好,就算别人学历比你高,条件比你优越,但胜利的肯定是你,最忌的是不甘处在当前的岗位上而自暴自弃;否则不但升职、加薪无望,你还可能随时被别人取代。一旦你的工作难以替代,就是你身上的一道护身符,另外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你升职、加薪的重要砝码;有一些表现比较优秀的员工,一旦公司给的待遇达不到他的要求,常常会以退为进,假装辞职,公司一急自然就会提高价码。
5。强者才是你的正确参照物
显规则:人们喜欢把身边的人当作自己的参照物,如果比周围的人优秀一些,油然间就会产生一种优越和满足感,如果周围的人超过了自己,就会产生一种妒忌感;而不相熟的人士之成败似乎完全与自己无关。
潜规则:把周围人当作你的参照物,会让你的视野变得非常狭隘,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永远难以像苍鹰一样在天空中翱翔。要知道,强者才是你的正确参照物,时刻与他们相比,你才会持续进步。
职场中,许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喜欢把周围的人当成自己的参照物。例如,在一个部门里,如果自己在里面最出色,则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将自己凌驾于同事的头上。而一旦同事中有人比自己出色,则充满妒忌和敌意,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例如,看见办公室某位同事工作出色,或者升了职、加了薪;马上就坐不住了,将对方看成仇人一样,开始想方设法诋毁他,设计陷害他,直到将他推入深井才后快。最后的结果是办公室里的政治氛围很浓、很压抑,互相压制,结果谁也升不上去。这也是许多企业在部门缺经理时,宁愿去外面重新招一个的原因之一,因为如果从内部升职的话,会把整个部门关系搞坏,因为谁上去,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关注乌龟的人会知道,乌龟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爬在别的乌龟的背上;有个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小乌龟放在一个并不高的罐子里,结果没有一只乌龟能爬出来,原因是乌龟都喜欢爬在对方的背上,谁也不愿意垫在底下;结果乱成一锅粥,谁也爬不出去。
职场人士也有相似的行为:喜欢踩在别人的脖子上,结果互相较劲和争斗,导致谁也升不上去。其实正是这种心态,误导了许多人。就像行走在人生大道上的人群,如果老是以周围的人为参照物,他们慢你也跟着放慢脚步,他们加快脚步,你也跟着加快脚步,老想着跟他们同一个步调,其实就算跟上了他们的步调,你也注定成功不了。因为你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平淡的人,老是跟他们比,你就会把自己陷入一个狭小的境界里而看不见远方,看不到自己与优秀人士的差距。
在深圳一家知名企业里,有一位主管工作了很多年,依然在这个职位上原地踏步;他梦想着自己能升上去,而每次升职的时候,机会都给了别人;因为每次上司升别的同事的时候,他就要跳出来阻挠,似乎非要升他才是合理的;结果一批批人都升上去了,与他同时入厂的,有的已经升到了高级经理,而他还停留在一个主管位上。前段时间,部门一位同事升了主管,与他平级,他又跳出来四处阻挠,宣泄他的不满。结果不但于事无补,还给他树立了许多敌人。
其实,你的真正参照物是强者,只有跟强者相比,你才能感觉到你的差距。许多职场人士就是错在了这里,没给自己选对参照物。老把视线放在周围人的身上,而其他优秀的人怎么样,他一概不管。例如,社会上这么多创业成功人士,或者在职场上干得非常出色的同事,好像都与他无关;但如果周围某个同事或朋友取得了成功,甚至超越了自己,便开始妒忌起来了。结果不但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还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子。
6。敢于打破一切常规
显规则:工作就是在岗位职责、公司规章制度的约束下,以及上司的指导下的简单劳动,而不要有太多思考和创新。
潜规则:生命源于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不敢打破常规,那你将难有出头之日,充其量不过是被别人操纵的一台机器。
世间万物的成长,都必须经历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进步。因为事物如果长期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就会将自己局限在一个既定的狭小空间里,丧失了成长的动力,也缺乏成长的空间。而唯有敢于突破现状,挣脱束缚,才能进入一个全新境界去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海边的沙滩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小动物——寄居蟹,每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到处都是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寄居蟹,它身上的壳是借来的,每当它成长到一定程度,旧的狭小之壳已经无法让它舒适地待着,于是,它必须找一个更大的壳。然而在换壳的时候,它必须暴露那最柔弱的身躯,但它懂得:必须放弃一些熟悉的、习惯的东西,才能换来将来的安定。这样的冒险是值得的。
人也一样,不少人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在事业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反而因为每天身陷于平淡重复的工作中而蹉跎岁月。唯有不断创新,你才能不断保持激情与活力,才能不断发挥出你的创造力,将自己一步步推上新的台阶。而要做到创新,你就必须放弃一些熟悉、习惯了的东西,当外界条件变了的时候,如果你还用老一套方式去完成工作,那无异于刻舟求剑。
一座破庙里住着两只蜘蛛,一只在佛龛上,一只在屋檐下。一天,破庙的屋顶塌掉了,幸运的是,两只蜘蛛都没有受伤,只是蜘蛛网给打破了,它们只好在自己的地盘上重新编织起蜘蛛网。没过几天,佛龛上的蜘蛛发现自己的网总是被搞破。一阵小风刮起,一只小鸟飞过,都会让它忙着修上半天。忍无可忍的它跑去问屋檐下的蜘蛛:“我们的丝没有区别,工作的地方也没有改变。为什么我的网总是会破,而你的却没事呢?”屋檐下的蜘蛛笑着说:“难道你没有发现我们头上的屋檐已经没有了吗?”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工作久了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一方面会严重受到公司规章制度的束缚,什么事都遵循公司规定的条条框框,每天按照程序化的工作方式来完成工作;或者许多事情,上司一般都交代怎么去解决,于是一切按上司交代的去做,错了也是上司的责任,与己无关;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形成的一些工作经验也会扼杀你的创新意识,碰到同样一件事,以前是怎么处理的,现在也用老套方法,也不管这方法是否还适用。
一旦你被一些传统知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束缚了,你也就失去创造力了,充其量不过是一台机器,让别人操纵。当今职场人才济济,只会按照常规办事的人是没有竞争力的,难以创造出业绩,也随时可以被人替代。所以,如果你想在职场中有所作为,不断成长,你就必须勇于创新,不断更新你的知识和工作方法,让自己一直保持活力与竞争力。
7。善于沟通才懂得工作
显规则:很多人看不到沟通的作用,认为沟通只是一种简单的交流,而真正重要的是做出良好的业绩,这样才具有价值。
潜规则:要做好工作,首先就要学会沟通,善于沟通就能让工作事半功倍,而不善于沟通,则会导致事倍功半,举步维艰。
人们常常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而很少去关注自己沟通能力的培养。沟通其实是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人的一项特殊的技能。要知道,工作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果不懂沟通,很难让别人全力配合你的工作。如果与同事沟通不到位,可能会引起许多误会而遭同事排挤;如果不善于与上司沟通,上司了解不到你的工作和为人,你可能永远难有重用的机会;如果你听不懂上司的弦外之音,不能贯彻上司的意图,你可能会遭上司的责骂,甚至被打入冷宫。
以前我遇到一位同事,为人比较毛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去做事,常常吃大亏。有一次老板让他去办个营业执照,由于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够负责,填写材料时,工作人员让他填完后回去盖章。等我那位同事老远跑回去盖完章后,那位工作人员又指出一个错误,让他回去改,再重新回来。如此反复折腾了半个多月也办不下来,因为每次改材料都要老板签字盖章,老板都烦了,极度怀疑我那位同事的能力。结果改派一个人前往,一次就办好了。
工作离不开沟通,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利益群体。你在与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你必须明白对方在想什么,也要让对方明白你要求他做些什么,这样才能找到共同点,彼此才能愉快而默契地配合着工作。如果你抓不到这个重点,很少有人会为你卖命。古往今来能成事的人,只要他善于沟通,就算其他能力一般,也能将事业做得一帆风顺。例如,汉朝皇帝刘邦称帝后,一次在大殿上得意地总结他的成功经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安邦定国,立万世不拔之基业,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雄兵,攻必克战必胜,我不如韩信。然此三人均能为我所用。那他又是如何笼络他们的呢?靠的就是沟通,懂得对方需要什么,并及时恰当地给予满足。
我导师曾给我讲过他的一段经历:
某市一市委书记刚上任时,许多人不服他,于是他特意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