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重紫 >

第87部分

九重紫-第87部分

小说: 九重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厮应声而去。



窦明娇嗔道:“为什么我的就是大绒绢花。纪家表哥真是偏心!”



纪咏笑道:“我只带了这些东西回来。要不。你和你姐姐换换?”



窦明想到那对铁球,立刻道:“我才不换呢!”



纪咏叹道:“那就没办法了,我不知道你不喜欢绢花,下次我再送你点别的。”很是无奈的样子。



窦明瞥了眼纪氏,不再说什么,甜甜地笑着向纪咏道谢,让身边的丫鬟接了绢花。



窦昭见那绢花虽是绒做的。却做得栩栩如生,花上面还歇了支蝴蝶,一对触胆颤颤巍巍的,十分有趣。



窦明就笑着看了姐姐一眼,将让季红帮她把绢花戴在了头上。



过了几天。窦昭和窦明来给二太夫人问安的时候,发现纪家略有头脸的大丫鬟、嬷嬷们头上都戴着绒布绢花,不过是颜色不同,歇在花上的东西不同而已。



窦明脸上红一阵子白一阵子的,抓住一个丫鬟就指了她头上的绢花道:“这是什么?”声音非常的尖锐,把那丫鬟吓了一大跳,忙道:“是纪公子送的。”说完,又觉得这话不妥,惊慌地道。“纪公子在保定府买了很多的绢花回来,见人就赏一朵。奴婢给纪公子端茶,纪公子也赏了我一朵,还有二太夫人屋里的彩云,给纪公子端瓜果,也得了一朵……”脸色已吓得发白。



窦昭见窦明气得嘴都歪了。忙将那丫鬟支走了:“没事,五小姐就是问一问,你去忙你的吧!”



丫鬟如脱虎口般地一溜烟跑了。



窦昭低声警告窦明:“这是二太夫人的院子,你如果不想禁足,就把脾气压一压。”



窦明冷冷地“哼”了一声,脸色半晌才平静下来。



窦昭说纪咏:“你没有给窦明带礼物就算了,也不用这样羞辱她!”



纪咏却理直气壮地道:“我本来就没给她带东西,她当着我姑姑的面讨东西,我只好敷衍了事了,难道这也怪我?谁会当着别人要东西啊!”



窦昭无语。



“好了,好了。”纪咏笑道,“我看在你的面子上,决不会和她计较,这样总可以了吧?”然后道,“四妹妹,那铁球好玩吗?我听人家说,凡是上京经过保定府的,都会买了那铁球送人……”



窦昭喊了声素心。



素心笑眯眯地从腰间的荷包拿出了那对铁球,骨碌碌地转了起来,动作流畅自然,声音如低唱低吟的小曲。



纪咏讪讪然笑了笑。



窦昭扬袖而去。



窦明从此把纪咏恨上了。



八月十五的家宴,纪咏那桌头顶的大红灯笼自燃起来,大家都惊慌失措,唯恐避之不及,只在纪咏,稳当当地坐那里,没等管事、小厮奔过来,就一杯茶泼过去,淋湿了灯笼。



又过了几天,窦明身边的一个小厮不见了。



窦明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晚上,有人在西窦后巷的毛厕发现了他——他被人五花大绑,脸上抹上了墨,嘴里塞了臭袜子,被插在毛厕粪缸的角落里,头上还挂着不少黄白之物。



窦昭脸色铁青,问窦明:“到底怎么一回事?”



窦明不作声。



窦昭冷笑道:“你不说也可以,下一次说不定就轮到你了……”



没等她的话说完,窦明尖叫起来:“我不过是让人给他的马里下几颗巴豆,他就这样心毒手辣……”



窦昭想到那几头矫健的俊马。



这还不算什么吗?



窦昭沉声道:“谁告诉你往马料里不可以放巴豆的?”



窦明一愣。



窦昭的目光已刀锋般寒光一闪。



窦明不由退后几步,低声道:“是,是檀哥儿!”



第一百章再见



窦明上一世怎么就没有嫁给王檀呢?



这两个人倒是很相配!



“你不要以为人人都像你两个表哥那样让着你……”窦昭把窦明教训了一顿,然后禁了她的足,“你这几天好好地在家里呆着,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去宋先生那里上课。”



或者怕了纪咏的手段,或者是纪咏的态度让她震惊,窦明一句也没有说,乖乖地呆在自己屋里读书、写字,哪里也没有去。



窦明身边的丫鬟、婆子、小厮等人也都老实了几分。



窦昭就说纪咏:“打一顿就是了,你这样也太过分了。”



“你们女孩子家不都怕脏吗?”纪咏朝着她眨着眼睛,“我觉得这样效果更好。”



窦昭不由皱眉:“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怎么行事没有一点规矩……”



“啧啧啧,”纪咏厌恶道,“我最讨厌别人跟我讲规矩了,我看着你处置庞昆手的手法干净利落,还以为你是个清爽人,倒是我看错了你。”



反是她的不是了。



窦昭懒得和他多说,转身去了纪氏那里,直到纪咏要和窦政昌、窦德昌兄弟一同进京的时候,她才露面和纪咏说了声“一路平安”。



纪咏冷笑,没有理睬她,笑吟吟地和窦三爷等道别,坐着他那辆看似古朴实则奢华的马车离开了窦家。



窦明立刻活了起来。去宋先生那里上课,跟着婉娘学弹琵琶,一闲下来就就练字。常常跟着窦昭去给二太夫人请安,遇见仪姐儿和淑姐儿有说有笑,嘴巴甜甜的。本是堂姐妹,仪姐儿和淑姐儿都快要出嫁。待人也就比从前宽容多了,仪姐儿甚至和窦明去了一次大慈寺听法,遇到了郎家的八小姐。小时候不懂事。才会肆无忌惮地学着大人说话。如今都长大了,窦明笑盈盈地和郎家八小姐打招呼,郎家八小姐也就不提从前的那些旧事,和仪姐儿、窦明打招呼。



窦昭听了只是微微一笑。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窦明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总是好的。



转眼立了冬,窦昭和祖母忙着将家中的花花草草都搬进暖棚里过冬,窦明终于忍不住了。冲着周嬷嬷直嚷嚷:“娘亲为什么还不来接我?”



“我的好小姐,”周嬷嬷只得不停地安抚她,“这眼看着要过春节了,当着二太夫人、崔姨奶奶的面,总不能把您接到京都去吧?你别着急。我想等到开春的时候太太就会来接您了。”



窦明这才安静下来。



从衙门里领了新历回来,窦家开始准备过年,崔十一的事也完了,正式向窦启俊辞行。



窦启俊很舍不得他,遗憾地道:“可惜我没个前程给你,要不然你留在我身边我好啊?”



崔十三是个很圆滑的,所以没有太多的原则,但这并不阻碍他对窦启俊的敬重。他笑道:“那我就先祝您能金榜题名,到时候我来帮你做个门子。”



窦启俊哈哈大笑。豪气地道:“做个门子岂不委屈了你,怎么也得做个刑名师爷或是谷粮师爷啊!”



“那我还得回县衙去再读几年书才行。”崔十三和窦启俊说笑了几句,和一直在门外等他的素兰去了窦昭那里。



窦昭给了他一千两票:“范文书在京都经营的不错,你就代表我给京都那些常年照顾我们生意的主顾们去拜个年吧!”



崔十三回去和父母聚了两天就启程了。



他前脚刚走,纪咏、窦政昌和窦德昌回来了。



窦昭奇道:“纪见明不回家过年,跑到真定来干什么?”



素兰笑道:“管他回来干什么?他又不会到我们西府来过年。”



“说得也是。”窦昭笑道。“我就是看见他就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多眨了两下眼睛没注意到,他就又惹出什么事端来。”



素兰哈哈大笑,低声问窦昭:“四小姐,您说,纪家是不是因为这样,才不让他去考进士,让他出来历练的?”



“未必。”窦昭笑道,“像他这样读书好又好动的人多着呢,并不是什么大碍,只怕纪见明还有什么事我们是不知道的。要不然我也不会这样担心了。”



素兰不住地点头。



素心见她说起话来越来越没大没小的,喝斥她:“还不去把小姐的热水提进来。”



窦昭道:“有粗使的婆子,用不着她去。”



“小姐您也惯着她了。”素心道,“她天生一把好力气,那粗使的婆子哪有她稳当。”



素兰一面去提水,一面嘀咕:“可小姐说了,是什么人就做什么事——我可是小姐身边的二等丫鬟,凭什么要我去提水?”



素心不说话,瞪她一眼。



她立刻低下头,乖乖地出了房门。



窦昭忍不住笑起来。



若是没有素兰的活泼,她的日子肯定会少了很多的欢笑。



她问素心:“别馆主的周年快到了吧?我放你们姐妹三天假,你们回去好好地祭拜祭拜别馆主,尽尽子女的孝心。”



素心眼圈一红,哽咽着向窦昭道谢。



等她们走出房门,却看见赵良璧和甘露说着话。



他十分的能干,不过短短的一年,已经升了粮铺的掌柜,窦秀昌几年提出来让赵良璧回来给自己帮忙,窦昭还想让他窦家铺子里多呆几年,不仅仅是学做生意,还要学着怎样做人,一直没有答应。



赵良璧也沉得住气,脚踏实地做着他的掌柜。



这一点也是前世窦昭最看重他的地方。



见窦昭和素心走了出来,他脸色微红,迎上前给给窦昭行礼。



窦昭莞尔。



前一世。赵良璧娶的就是甘露。



“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窦昭温声问他,“铺子里年终盘点了?”



“还要等两天。”赵良璧恭谨地道,神色越发显得赧然,道。“我想着过几年是别馆主的小祥,你当时初嘱咐我要帮着别家的两位姐姐办好别馆主的后事,我就特意过来跟别家两位姐姐说一声的——我已经把小祥的祭品都准备齐全了。到时候我会帮着两位姐姐祭拜别馆主的。”



素心和素兰都眼里含着泪,曲膝行礼说着“多谢”,并道:“四小姐放了我们姐妹三天假,不敢劳赵掌柜大驾。”又道,“祭品用了多少钱?我也好给银子你。”



“没多少,没多少。”赵良璧红着脸道,看也不看素心一眼。



窦昭心中“咯噔”一下。



她看了一眼素心。又看一眼赵良璧,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来。



※※※※※



窦家的侧门排了一溜的马车,纪咏的随从和箱笼最为醒目,还有两个面色的大汉站在石鼓前指挥着几辆堆着箱笼的马车直接往里拉。



也这知道这次纪咏又买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回来?



窦昭思忖着,去了纪氏的院子。



纪氏的院子里只有几个小丫鬟在跳百索。见窦昭过来了,忙收了百索,笑嘻嘻地跑了过来:“四小姐,您找太太吗?纪家的表少爷和两位少爷从京都回来了,太太陪着几位少爷去给太夫人请安了。”



既然过来了,那自己也去凑凑热闹吧?免得二太夫人知道自己过却没有去看她暗生责怪。



窦昭转身出了纪氏的院子,抬眼却看见前面夹巷走出几个人来。



她定睛一看,大吃一惊。



走在前面的是纪氏。她身后跟着个面如冠玉,穿着锦红色遍地金直裰。簪着碧玉簪,腰间坠着荷包、香囊,奢华着透着矜贵的少年。



看见窦昭,他也很吃惊,眼睛微瞠,眸子显得格外的清亮。



竟然是在法源寺后面遇到的那位锦衣公子!



可他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