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重紫 >

第418部分

九重紫-第418部分

小说: 九重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墨站在众人的最后面,垂下了眼睑。



东宫的太子却急得团团转,他焦虑地问崔义俊:“我该怎么办好?”



崔义俊此时没有了半点贪小便宜时的猥琐,而是不动如山地道:“殿下,曾先生临终前是怎样嘱咐您的?你是国之栋梁,只要您不动,就没有人能动你分毫。”



曾先生,是指已去世的三朝阁老曾贻芬。



太子想到曾贻芬临终前那殷切的目光,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走到了大书案前,挥笔连写了十个“忍”字,然后深深吸了口气,这才去了太子妃那里。



崔义俊默默地把太子写十个“忍”烧成了灰烬,这才叫了小内侍进来打朝书房。



※※※※※



辽王很高调地出现在了京都。



今天去这家串门,明天去拜访那个,等到九月十二那天,辽王府门口更是车水马龙,他请得人一个不落的全来了。



辽王并没有带辽王妃同行,但将自己的长子带回了京都,他带着自己五岁的长子在大厅门口迎客,内院则由三公主帮着待客。



窦昭一下马车,就看见了紧跟在宁德长主公身后的苗安素。



她很是惊讶。



今天来的不是超品的夫人就是一、二品郡主,苗安素并没有诰命。



苗安素望着满眼都是穿着大衫霞帔的贵妇人,也很是不自在。她悄身向窦昭解释:“昨天快掌灯的时候辽王府才派人给我们下了帖子,说是之前不知道二爷已单独开府,只给公公和大伯送了帖了过去。我觉辽王爷不过是客气话,可二爷却非要来不可,还说,这是辽王爷抬举他,能来参加辽王的宴请,他以后在锦衣也说得起话来。我只好跟着来了。”



窦昭一向和苗安素相安无事,苗安素用这副口气和她说话,她觉得有些不习惯,笑道:“难怪我之前没有听说你们要来。不过既然来了,就好好地欣赏一下辽王府的菊花。我前几年从丰台花市淘到了两株墨菊,据说就是从辽王府出去的花匠养出来的,可见他们府里有养菊的高手。我这次来,也正准备见识见识。”



妻凭夫荣。



宋翰没有功名权势,别人也就没把苗安素这个做妻子的放在眼里。



苗安素深知这个道理,趁机就跟上了窦昭:“嫂嫂,我和你一起吧!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走路都不知道先迈哪条腿好。”



窦昭笑道:“那就你就应该像刚才似的跟着宁德长公主才能——她老人家出身高贵,气度雍容,你跟着她老人家,那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错呢!”



苗安素能感觉到窦昭对她的疏离。



她神色微黯,勉强地笑了笑。



正巧长兴侯夫人走了过来。



窦昭装作没有看见似的,笑着上前和长兴侯夫人打着招呼,随后两人说说笑笑地并肩进了花厅。



待给三公主见了礼,窦昭坐到了宁德长公主的身边。



宁德长公主悄悄地指了苗安素身边一个穿着玫红色妆花比甲的女子道:“那是谁?你可认识得?”



第四百八十六章碰面



窦昭顺着宁德长公主指的方向望过去,看见了个十五、六岁,做丫鬟打扮的女子,杏眼桃腮的,颇有几分姿色,只是面生的很。



“我也不认识。”她笑道,“不过她既然跟弟妹,想必是弟妹身边服侍的。您怎么注意起这丫头来?要不要我帮着去问问?”



“那倒不用。”宁德长公主道,“你刚才没来的时候,苗氏跟在我身边,我是看她说话行事不像是个寻常的丫鬟,可苗氏待她却又淡淡的,我就猜,她会不会就是那么位让宋家丢脸丢到大街上的。苗氏也太绵柔了些,这样的人就算是拿捏不住,也不应该带出来应酬,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也难怪宋翰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非常的不满。



窦昭没有搭话,只得朝着宁德长公主笑了笑。



宁德长公主皱眉,还欲说什么,花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过来和宁德长公主打招呼,宁德长公主无暇和窦昭说话,这个话题就这样揭了过去。



窦昭松了口气。



随在宁德长公主左右,一块儿坐席,一块儿听戏,一块儿赏菊,从不单独行动。



苗安素暗暗奇怪,悄声问窦昭:“嫂嫂不是说要仔细看看辽王府的菊花吗?要不要我帮你服侍长公主一会儿?”



“毕竟是来做客的。”窦昭笑道,“看菊花,有的是机会,若是在这么多长辈因爱失礼,不免有些轻浮,让人小瞧。”



苗安素恍然,也跟着窦昭行事,惹得三公主对宁德长公主笑道:“您看您两个侄孙媳妇,对您多少恭敬啊!”



宁德长公主呵呵地笑,看苗安素目光却显得很是冷淡。



苗安素心中苦涩,但还是硬着头皮跟着宁德长公主——除了她们,她既不认识别人,别人也无意认识她,一转身,好像还有人对她指指点点似的。



她好不容易熬到了散席的时候,有辽王府的小丫鬟过来悄声对窦昭道:“夫人,英国公世子爷说,他在门外等您。”



窦昭笑着点头,赏了那小丫鬟一个封红,待送走了宁德长公主之后,才辞了苗安素,出了垂花门。



苗安素笑盈盈地送走了窦昭,自家的马车却不见踪影,身边却陆陆续续地有人离开,她孤零零地站在垂花门口等了半晌,眼看着辽王府的丫鬟拿着扫帚站在一旁等着收拾院子了,自家的马车才来迟。



她不由恼道:“怎么这么晚才过来?”



马车夫不敢应喏,畏畏缩缩地给苗安素行礼,宋翰却从马车里探出头来朝她喝道:“哪来的这么多话?还不家去!”



苗安素只得把满腔的不满和委屈咽了下去,自己踏着脚凳上了马车。



窦昭和宋墨此时却已经快要到家了。



宋墨正一面帮窦昭按着肩膀,一面和宋墨说着话:“累了吧?好在他十月初一就得起启回辽东了。”



窦昭伏在宋墨的膝头,舒冇服得闭着眼睛,道:“累倒不累,就是心里膈应得慌,不想和辽王府的这些人虚与委蛇。”然后她问起辽王来,“我们没有带元哥儿过来,他没有说什么吧?”



“问了。”宋墨调整了一下姿势,让窦昭靠得更舒服些,道,“我说孩子太小,怕到了熟悉的地方受到惊吓,他倒没说会。”



窦昭的心这才落下来。



谁知道没过两天,宋宜春告诉宋墨和窦昭,他将在英国公府回请辽王。



宋墨面无表情地盯着宋宜春,道:“你知道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辽王是藩王,你就不怕太冇子心中不快?还是你觉得反正英国公府以后是我的,是好是坏都与你无关?要不这样,你这就进宫去跟皇上说,你要提前把爵位传给我,那英国公府倒霉的时候,你估计可以幸免遇难。”



宋家春人气得脸红脖子粗,喝道:“你这孽子,皇上都没有说什么,偏你要跳出来说三道四的,也不看看别人眼里有没有你!你不喜欢大可不呆在家里。”



宋墨就真得跟着窦昭和元哥儿去了寺后胡同串门。



江南新上贡的糯米,宋墨也得了几斤,他见年纪大的人多喜欢吃糯食,送了一半到祖母这里,他们去的时候,祖母正和红姑用新磨的糯米和刚腌渍好的桂花糖在做汤圆,洗了洗手,穿着个围兜就迎了出来,高声地吩咐身边服侍的丫鬟婆子:“快,还不去把前天六太太送过来的点心拿出来给元哥儿尝尝。”



窦昭很是意外,笑道:“六伯母来过了?”



“嗯!”祖母笑道,“说是过来给我请安,还带了很多吃食过来,有几件点心据说还是宫中御赐的,看着就好吃,我让人收了,等你们过来拿出来给元哥儿吃。”



御赐的点心对别人说来很稀罕,对常在宫中走动的元哥儿算得上什么?可祖母的心情却让人心里暖暖的。



宋墨上前扶了祖母,一面往堂屋里去,一面和她老人家寒暄着:“我们有几天没来看您了,您这些日子可还好?家里有没有什么要添置的?”



“都好,都好。”祖母望着宋墨,欢喜从眼底溢了出来。



宋墨真是和长辈有缘!



窦昭不无妒忌地想,抱着元哥儿进了堂屋。



晚上,得了信的窦世英和窦德昌过来吃饭。



大家说说笑笑的,直到掌灯时分才散。



可让窦昭和宋墨没有想到的是,英国公府这个时候才散席。



他们和送辽王出门的宋宜春,宋翰碰了个正着。



辽王上前就朝着宋墨的肩膀一拳,并笑道:“你这小子,就算我们不比从前,你也不用躲我躲得这么明显。你也太让我伤心了。不过,我可不是为了等你才逗留到现在,而是在宫里被母后问东问西地来晚了,你不必多心!”



前世,窦昭曾远远地见过一次辽王。



虽然没有看清楚辽王,但那时候的辽王,给她的感觉是威严,霸道,还有喜怒无常的神秘莫测。而此时的辽王,年轻,豪爽,语言风趣幽默,让人如沐春风。



她飞快地睃了一眼辽王后就立刻垂下了眼睑,曲膝行礼,站到了宋墨的身后。



宋墨却有些不上道。他恭敬地给辽王行礼,道:“那时候是不懂事,现在知道君永远是君,臣永远是臣,不免有些慌恐。你是知道我的性子的,最怕这些纷争了,只好躲出去了。”



“少来!”辽王大笑,“你是怕事的人吗?我看只怕是对我有所不满才是。”他说着,伸手就要揽宋墨的肩膀。



宋墨却突然转身,吩咐窦昭:“王爷的王妃没有过来,你带着元哥儿先回屋吧!”正好错过了辽王伸过来手臂。



事情好像只是个巧合,却未免太巧合了。



宋宜春怒目上前,低低地喝了声“宋砚堂。”警告之意明显。



“算了,算了,您也别教训砚堂了,”辽王全然不介意地挥了挥手,显得十分大度,道,“我也知道,今日不同往昔,有些事是再也回不去了。”他说着,神色一黯,“我这次本来就不应该回来的。”



“王爷误会了!”宋宜春忙道,“皇上和皇后娘娘可都盼着您能进京来瞧瞧他们呢……”



“不说这些了。”辽王笑着打断了宋宜春的话,很快恢复了之前的爽朗,指着玩累了在乳娘怀里睡着了的元哥儿笑道,“这个是冇你的长子吧?听说乳名叫元哥儿,和皇兄的三儿子是一前一后出生的,名字还是父皇给取的。你倒是个有福气的。那天没有见到,”他解下了腰间的一块玉佩递了过来,“这个就给元哥儿作见面礼好了。我们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见,你陪我喝两盅。”他转身朝走进了英国公府,“我正好有想问问你和柏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连母后都知道了。”



宋墨想了想,跟着进了府。



宋宜春和宋翰见状,忙簇拥上前。



窦昭目光一扫,看见了低眉顺目地站在小厮中的刘章。



她瞥了刘章一眼,往颐志堂去。



等她拐过仪门时,朝后看了一眼,刘章也不见人影。



窦昭微微点头,带着元哥儿回了内室。



帮元哥儿洗澡,喂他喝了羊奶,哄他睡下,耳边隐隐响起二更的鼓声。



窦昭隐隐有些不安,问若彤:“世子爷还没有回来吗?”



“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