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重紫 >

第373部分

九重紫-第373部分

小说: 九重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世枢突然来访。



窦世英非常的惊讶,道:“这个时候?”



城里已经宵禁了。



他把孩子交给了窦昭,道:“我去看看。”



宋墨起身送窦世英,安抚他道:“宫里这几天风平浪静的,五伯父也许是为旁的事找您。”



窦世英点头,去了外院的书房。



窦世枢还穿着官服,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喝茶。见窦世英进来,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道:“皇上要为皇长孙启蒙,我想推荐你去讲《千家诗》,你可有把握?”



窦世英却是个不愿意沾染这些的,皱了皱眉道:“我性子清冷,五哥还有其他的人选没有?”



“六弟更不成!”窦世枢道。“他看似稳重,却不拘小节,让他进宫,那是害他。”



窦世英觉得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不像窦世枢说得那么简单,想到宋墨在自己这里,不禁道:“这件事容我仔细想想。”



毕竟是教导皇长孙,未来的储君,窦世枢也没指望窦世英立刻就能答应下来,点了点头。问了问窦世英的学问,起身告辞。



窦世英送他到大门口。



他看见停在了轿厅的马车,恍然抚额。道:“砚堂过来了?”



“是啊!”窦世英提起这个女婿就满脸的笑容,“来看寿姑和元哥儿,我留了他在家里住一宿。因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就没让他跟着。”



窦世枢道:“天色不早了,我也不见他了。你跟他说一声吧!”然后匆匆上了轿子。



窦世英留了个心,吩咐个小厮跟着。



小厮回来禀道:“五老爷往长安街那边去了。”



六部衙门、都察院、大理寺都在长安街。



窦世英“嗯”了一声,回了东厢房,把窦世枢的来意告诉了宋墨。



宋墨惊出了一身冷汗。



窦世英若是答应给皇长孙启蒙,那就贴上了太子的标签,万一辽王成事。窦世英岂不是要遭殃!



他忙道:“还好岳父您光风霁月,不为权势所动,没有立刻答应五伯父。五伯父这样的急。我看多半与内阁的几位大人有关,待我明天去宫里转一圈,岳父再做决定也不迟。”



窦世英听着心里十分的舒畅,连连点头,见天色不早。反复叮嘱他们照顾好元哥儿,这才回房歇了。



窦昭抿了嘴笑。打趣宋墨:“你岳父光风霁月,不为权势所动?”



宋墨却正色地道:“我说的是真心话!若是换了个人,知道自己有可能成为帝师,只怕立马就会答应,只有像岳父这样淡泊名利之人,才会犹豫迟疑。”又道,“我看人,不会有错的。”



窦昭只有叹息。



可见这人与人之间也是讲缘分的。



前世魏廷瑜觉得父亲懦弱无能,今生换成了宋墨,却觉得父亲这是淡泊名利。



她不由放下了针线,柔声地道:“你明天还要进宫,早点歇了吧?这里不比家里离长安街近,你只怕寅时就要起床。”



宋墨就朝着她眨了眨眼睛,低声道:“你不陪我吗?”



窦昭在他的腰上轻轻地拧了一下,道:“回去再收拾你。”



宋墨哈哈地笑,回了辟成小书房的南间。



窦昭则带着孩子和乳娘歇在了北间。



第二天一大早,窦昭和孩子还都在睡梦中,宋墨和窦世英已连袂离开了静安寺胡同。



窦世英去了翰林院,宋墨去了金吾卫在宫中的值房。



同僚们纷纷恭贺宋翰被赐了婚。



宋墨微笑着一一还礼。只有董其,似笑非笑地望了宋墨一眼,不咸不淡地说声“宋大人家可真是双喜临门”,去了自己的值房。



家里有点底蕴的都有自己打探消息的路子,太后娘娘和苗太妃不和也不是什么秘密。宋翰娶了苗太妃的侄孙女,知道内情的人没有一个会觉得这是桩好姻缘。



如果是从前,宋墨绞尽脑汁也要搅黄了这门亲事,可现在……他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换上朝服,在宫里巡视一圈,宋墨正犹豫着是直接向秉笔太监汪渊打听消息还是到行人司里坐坐,迎面看见了太子的轿舆。



宋墨回避。



太子身边一个贴身的内侍却急步走了过来,恭敬地道:“宋大人,太子殿下请您过去说话。”



宋墨上前给太子行礼。



太子笑道:“我刚从金銮殿出来,父皇和几位阁老在书房里议事,你跟着我去东宫坐会儿吧。”



三年前太子就已经开始观政,在皇上去东苑避暑时,也会在内阁大臣的辅佐下代皇上处理国事。



宋墨笑着应“是”,跟着太子去了东宫。



太子问起宋翰的婚事来:“听说是皇祖母的意思。皇祖母怎会有这样的心思?砚堂若是闲着,倒可以去给皇祖母问个安。”



两家的身份地位相差太远,这哪里是赐婚,分明是打脸。



太子婉转地提醒他皇太后是不是对宋家有什么误会,让他向皇太后解释一番。



宋墨早就想和宋翰撇清关系了。



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他露出个浅浅的苦笑,恭声道:“太后娘娘素来对宋家爱护有加。天恩能得她老人家的垂青被赐婚,我是应该去给太后娘娘叩头谢恩才是。多谢殿下提醒!”



太子见他没有一丝欢喜,一时间也不好继续问下去,只好说起元哥儿和三皇孙:“……真是有缘!不仅生辰只差一天,就是名字也差不多。”



宋墨陪着他说了会儿话,太子的师傅来催功课。宋墨遂告退出了东宫,去了司礼监。



太子就差了人去打听宋翰被赐婚的事。



太后娘娘并没有要隐瞒这件事的意思,石太妃看着宋家闹笑话,也有推波助澜之意,没半个时辰。宋翰的事就传到了太子的耳朵里。



太子骇然。



骇然过后,他又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自作聪明地抬举宋翰。



太子想到了辽王。



太子的生母去世得早,他早年间曾得到过万皇后的照料。万皇后母仪天下之后,待他一如从前般恭敬中不失慈爱,他对万皇后也当是自己的生母一样。可辽王却……这几年越发地咄咄逼人起来。他有时候不免会想,这其中有没有万皇后的暗中推手呢?



可这念头他只敢埋在心里,谁也不能说。



包括和他最亲近的太子妃。他也不敢说。



太子想到宋墨那略带苦涩的笑容,突然对宋墨生出同病相怜之感来。



宋墨遇到了这样的事,的确也只能苦笑。



他在书房里打着转,寻思着若是有机会能再找宋墨说说话就好了。



※※※※※



宋墨在司礼监喝了一肚子的茶水,就到了午膳的时候。



宫里的饭菜本来就不如家里的可口,他哪里还吃得下。



下了衙。他又去了陆府——宁德长公主为宋翰保了桩这么好的婚事,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亲自登门向陆老夫人和宁德长公主道谢才是。



宁德长公主见到他的时候很高兴,笑道:“我这也是为了自个儿。你不必放在心上。好生做你的世子,不要被别人拿捏住了把柄就是了。”



“姑舅老表骨肉亲。”宋墨笑道,“我没有兄弟手足,几位表哥就是我的亲哥哥,有什么事。长公主只管让他们吩咐我。”



宁德长公主很是满意宋墨的说辞,问起蒋琰的事来:“你是准备把她留在家里。还是想再给她找个女婿?”



想到长公主成功地为宋翰说了门亲事,宋墨直言道:“她还年轻,如果能再嫁个合适的人家,最好不过了。”



宁德长公主笑着点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留了宋墨晚膳。



宋墨心里惦记着老婆孩子,推说吃过了才来的,方才脱身回了静安寺胡同。



他先去给窦世英请安。



结果窦世英在东厢房。



他又去了东厢房,把在司礼监打听到的事告诉了窦世英:“皇上要给皇长孙启蒙,何文道推荐了杜加伦,皇上却觉得杜加伦为人刻板,看中了行人司的陈荣。陈荣的父亲曾和戴建是同年,在翰林院的时候为讲筵的事有了罅隙,陈荣的父亲还因此而辞官回乡。戴建就推荐了您……”



而窦世枢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索性顺水推舟,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想让窦世英上。



窦世英听着顿时火冒三丈:“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若是成了,就和陈荣成了仇家;若是不成,落下个趋炎附势的名声,岂不要把同僚给笑掉了大牙?”



站在窦世英的立场,宋墨当然觉得窦世枢这么做不地道;可站在窦氏家族的立场上,他却觉得窦世枢的作法无可厚非。



他劝道窦世英:“五伯父也是为了您好。您既然不愿意,推辞了就是了。”



窦世英点头,道:“我去趟槐树胡同。”



宋墨怕窦世英和窦世枢置气,道:“我陪您一块去吧?”



第四百三十四章冷汗



难得宋墨的这片孝心,窦世英自然不会让宋墨为难,道:“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在家里好生歇着。”



他怕窦世枢误会是宋墨怂恿着他去的槐树胡同。



宋墨见窦世英态度坚决,没有坚持。但等窦世英前脚离开静安寺胡同,他后脚就去了玉桥胡同。



窦启俊和同僚出去应酬去了。



宋墨一路找到了他喝酒的酒楼。



窦启俊的随从将喝得面色通红的窦启俊找了出来。



宋墨就在马车里将窦世枢推荐窦世英给皇长孙启蒙的事告诉了他。



窦启俊吓得酒全醒了:“我明天一早就去找五叔祖。”



他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严峻,窦家随时都有可能被归为太子党或是辽王党。



宋墨点头,道:“你去喝酒吧!我先回去了。”



窦启俊哪里还有心情喝酒,让宋墨送他回玉桥胡同。



车上,他不无担忧地道:“若是五叔祖问起,我就说是这些时日我自己观政所得的心得。就是不知道五伯父听不听得进去?”



“不管听不听得进去,你都要好好和五伯父说道说道。”宋墨叮嘱他,“现在还不是表态的时候。”



窦启俊颔首。



两人在玉桥胡同口分了手。



宋墨赶回了静安寺胡同。



进了东厢房的内室,他看到窦昭正端着碗乳鸽汤喝。



那诱人的香气,引得宋墨肚子咕咕直叫。



他这才惊觉得自己一整天都没怎么吃东西。



窦昭忙吩咐厨房的给宋墨端桌饭菜进来。



宋墨嫌麻烦,道:“弄几块点心我填填肚子就行了。”



“那怎么能行?”窦照上前帮他脱了外衣。喊了小丫鬟打水进来,“看你这样子,多半午膳就没用好。可不能总这样将就,时间长了。小心损了身子。”



说话间,灶上的婆子已端了炕桌过来。



满满的一桌子菜,雪菜肉末炒黄豆,大蒜烧肚条。蒸茄泥,油麻鸡……全是现做的。



宋墨讶然。



甘露笑道:“送菜的婆子说,老爷下衙回来没有看见世子爷,说世子爷在宫里肯定吃不好,就吩咐灶上的婆子不准熄了灶火,随时准备上菜。”



宋墨闻言沉默了片刻,抬头对着窦昭笑了笑。



窦昭心里软得一塌糊涂,笑着推宋墨在炕上坐下,亲手给他布箸。



宋墨低下头来。大口地吃饭。



窦世英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