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重紫 >

第337部分

九重紫-第337部分

小说: 九重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被国公爷身边的小厮悄悄地报给了老国公爷知晓。



“本来蒋家就素来有广纳姬妾的习惯,老国公爷并不担心蒋家。只是觉得这小娘子未出阁就国公爷勾勾搭搭的。只怕品行有些不端,就派了已经去世的陈管事去打听。



“陈管事打听出那小娘子早年曾订下一门亲事,因传出与自己表哥有些首尾,被退了亲。



“国公爷哪里能让这种女子进门?



“让陈管事去了结此事。



“谁知道陈管事回来却说,那女子怀了身孕,已经有三个月了,是国公爷的骨肉。



“老国公爷一听就傻了眼。



“英国公府子嗣单薄,老国公爷不免有些舍不得。



“正在此时,又传出蒋夫人诊出喜脉。



“老国公爷患得患失,既担心外面的那位生下庶长子,蒋夫人生下嫡长子,两个孩子隔得太近,对国公府不利;又怕外面那个生下的是庶长女,蒋夫人诞下嫡长子,白白惹得蒋夫人心里膈应;最担心的还是外面那位生下庶长子,家里生下的却是嫡长女,给英国公府留下后患。



“这件事被陆老夫人知道了。



“还是陆老夫人的主意正。



“说不管外面那位生下的是哥儿还是姐儿,都是庶孽,都留不得。



“孙子以后有的是,就算将来蒋夫人没有儿子,也可以正经地纳了良家女进门,为英国公府开枝散叶。



“老国公爷听了,派李总管带着陆老夫人身边的一个嬷嬷去给那小娘子灌药。



“那小娘子却是个心里有城府的,李管事走后,她就躲了起来。



“老国公爷大怒,更加觉得这小娘子心术不正,把老奴从保定叫回来,和李总管一起把人找了出来。



“老奴刚领了命,国公爷就跑过来向老国公爷求情,还说,是他把那小娘子藏起来的,老国公爷要责罚,就责罚他。还说,他不过是一时糊涂,看在那小娘子有了他的骨血的份上,这才继续养着她的,并不是要把她纳进门。并向老国公爷保证,只等那小娘子生下了孩子,他就会和那小娘子断得一干二净,再无瓜葛。不管那孩子是男是女,都会抱给个好人家收养,以后男婚女嫁,与宋家绝对没有关系。



“自己的女人可以不认,自己的孩子却绝对没有不认的道理。



“老国公爷怎会答应?



“国公爷就去求蒋夫人。



“蒋夫人是个明理的,说若是国公爷喜欢,把这女子纳进门也无妨,可这孩子却留不得,两个孩子的岁数相差太近。如果那小娘子同意,只要她打了孩子。蒋夫人就立刻做主,让她进宋家的门。



“老国爷的脸色有些不好。



“陆老夫人却觉得这样极好。”



说到这里,宋世泽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表情显得有些黯然。



“国公爷听了,高兴得直打转,拉着蒋夫人的手谢了又谢,揽着陆老夫人的肩膀亲亲热热地喊着‘娘亲’,兴高采烈地出了门。



“老国公爷随后就知道那小娘子原来就躲在万明寺。



“而且小娘子愿意打下孩子,只求能进宋家的门。



“老国公爷当场就踹了国公爷一脚。红着眼睛瞪着国公爷道:这样的女子,你还要纳进门?你是不是嫌日子过得太清闲,想找点事做?



“国公爷傻傻地捂着被老国公爷踹过的地方,不解地问老国公爷:‘不是你们说的吗?只要她愿意打了孩子,就让她进门。怎么她愿意打了孩子。你们又反悔了?’



“说着,国公爷像想到什么似的,拔腿就往外跑。一面跑,还一面嚷着:‘我就知道,你们是骗我的!把窕娘的藏身之处骗出来之后,就要对付我们,你们根本就没准备让她进门……’



“老国公爷气得半死。让身边的小厮按住了国公爷,把国公爷交给了我看管,带着李管事,亲自去了万明寺。



“没多久。老国公爷就回来了。



“满脸疲惫地说事情已经处理好了。



“一直在屋里像困兽般狂躁的国公爷突然推开了老国公爷就跑了出去。



“我很担心,在得老国公爷的默许之后,跟了过去。



“炕上的被褥上全是血,那小娘子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地瘫在炕上。脸上还带着惊恐的表情。



“国公爷抱着那小娘子嚎啕大哭。



“我上前试了试鼻息,好像已经没有气了。就退了出去。



“没多久,那小娘子身边的一个丫鬟领着那小娘子的兄长来了。



“他呆呆地推开了门,进了屋。



“不一会,就传来悲恸的哭声。



“再后来,小娘子的兄长和国公爷打了起来。



“我看着国公爷毫不抵抗地挨打,就把国公爷给拉了出来,陪着国公爷在万明寺旁边的一个小酒馆里喝了两盅酒,看他迷迷糊糊地醉了过去,这才把他带回府。



“老国公爷又派了我去处理后事。



“那小娘子的兄长倒是个硬朗的人,把老国公爷赏的银子全都给丢了出来,他那寡母却是个有意思的,等小娘子的兄长一转身,她就出来把老国公爷赏的银子全都捡了起来,还和我讨价还价,多要了二千两银票。



“事后我回了保定,李管事被派在了国公爷身边当差。



“我听李管事说,国公爷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乱来过。



“又因为是老国公爷看不上那小娘子的人品,不让那小娘子进府的,蒋夫人从此更加理直气壮,反倒是国公爷,好像对这件事有些心虚,在蒋夫人面前做小伏低,特别是生下世子爷之后,国公爷被广恩伯拖累的时候,蒋夫人当时正怀着二爷,挺着大肚子给国公爷求情,国公爷对蒋夫人就更是百依百顺了。



“老国公爷看着直摇头。



“可劝了几次都没用,没有办法,这才只好把英国公府托给了蒋夫人,又留了几个人给世子爷。”



窦昭听得目瞪口呆。



没想到宋宜春年轻的时候还曾做过这种事?



可这又与宋宜春和宋墨之间的罅隙有什么关系呢?



宋宜春总不会为了一桩陈年旧事就把和自己同床共枕十几年的发妻和传承家业的嫡长子都杀了吧?



他有这样深情吗?



这也太不合常理了!



就算如此,前世的宋墨也不可能因为宋宜春害死了蒋夫人就弑父杀弟,断了英国公府的传承吧?



窦昭想到了樨香院里的那几个丫鬟。



难道说宋宜春本质就是个好色淫徒?因为蒋夫人的原因,一直苦苦地压抑,时间长了,心理发生了变化?



也不对啊!



正常如老国公爷判断的那样,蒋家素来有广纳姬妾的习惯,蒋夫人对这种事应该不会太在意才是,宋宜春想纳个把美人为妾,蒋夫人不会阻拦才是,宋宜春有什么必要装模作样的?



或者是蒋夫人与众不同,因为看多了妻妾之争,所以特别反感别人纳妾?



窦昭有些头痛。



不知道这件事还好,知道了,反而在往事中陷得更深了,变得更迷茫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女色



窦昭把宋世泽安顿在了陈曲水的小院,并对宋世泽道:“若是有谁问起,就说是陈先生的朋友,来探望陈先生的。”



宋世泽迟疑道:“如果有人认出我来?”



“那也没什么关系。”窦昭笑道,“你是府里的老人了,又做走南闯北,做过英国公府的大掌柜,见识不凡,你看着对方来意灵活机变就行了。我相信宋掌柜的能应付得来。”



宋世泽不由在心里嘀咕。



敢情自己急巴巴地跑到英国公府来,还有个功能是做诱饵啊!



可事已至此,他已在英国公和世子爷之间做了选择,容不得他三心二意,他如今只有一心一意地跟着颐志堂走下去了,如果能因此解了世子爷的心结,纵然是个诱饵,他也认了。



拿定了主意,宋世泽也就没有了怨气。



他恭敬地给窦昭行礼,随陈曲水退了下去。



窦昭立刻出门去找宋墨。



金吾卫的衙门设在五军都督府,但在内宫有个值房。宋墨今天当值,在值房坐营。她就在五军都督府旁的一个小茶馆里等。



或许是因为周围都是六部衙门的缘故,这个小茶馆门脸不大,进去却曲径通曲,别有洞天。要不是廖碧峰跟着,她们根本不可能找到这样一个地界。



督促茶馆里的博士给窦昭上了茶点之后,廖碧峰就带着武夷几个退到了外面的庑廊下。



窦昭坐在幽静的雅间,这才感觉到自己来得有些冒失。



宋墨和宋宜春反目之前,宋墨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父亲。自然对宋宜春的事停留在表面,可父子对立之后,宋墨没有少查宋宜春,宋宜春也没有少查宋墨。如果宋家春在那位窕娘之后还首尾,宋宜春不可能没有留下痕迹,可见宋宜春真如宋世泽所说,从此以后没有再犯。



十几年前的旧事。而且是宋墨出身之前的事了,自己这样急巴巴地抓着不放干什么?



窦昭失笑。



可也不能否定,她很好奇那位窕娘是个怎样的女子,竟然能勾得宋宜春做出这样伤风败俗之事来。



她吩咐若朱给自己续了杯茶。



宋墨匆匆地赶了过来。



“出了什么事?”宋世泽悄悄进府,他是知道的,窦昭这样突然找来,他很是担心,甚至连是董其和他一起当值也顾不上了,托董其看着点。自己急急地出了宫。“有什么事你让人带信给我就是。怎么自己跑来了?你这个样子,可轻不起车马的颠簸。”



窦昭笑着摸了摸肚子,道:“你别担心。我是坐轿子来的。”又见他额头上冒着细细的汗,知道他赶得急。吩咐若彤打了水进来给宋墨梳洗,扭头道,“我和宋世泽见了面,他说了些陈年往事,我听说有十分感慨,就来找你了。”



她坐到了宋墨的身边,把和宋世泽之间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宋墨。



宋墨的眼睛越瞪越大,窦昭讲完之后,他半晌才道:“你说的可是真的?”神色有些呆愣。



任谁听到自己的父亲当年曾经做过这样的事心情都不可能很好。



窦昭轻轻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本来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那小娘子也去世了,与我们没有了关系,只是觉得婆婆正怀着你,发生了这样的事,婆婆的心情肯定很复杂,所以还是想告诉你,至少让你知道婆婆曾经的难处……”



也许在她的潜意思里,宋墨对宋宜春的感觉越淡薄,父子交锋之时,宋墨就会越安全,所以她才会把这些告诉他吧?



宋墨的听了,情绪果然有些低落,道:“也就是说,父亲把祖父留给我的人全都清除了?”



他跳过了外室的事,说起了那几个管事。



“嗯!”话传到既然可,再多说,不亚于在宋墨的伤口上撒盐,窦昭道,“听宋世泽话里的意思,正是因为如此,国公爷对你不利的时候,才没有人给你通风报信。”



宋墨沉默了一会,道:“这件事,我会查清楚的。”恢复了一惯的冷静从容。



窦昭既放心又心疼,笑道:“这茶馆是谁开的?心思到巧。全做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亭院不说,除了供应茶点,还供应饭菜,我难得出来一趟,我们今天就在这里用晚膳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