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

第39部分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第39部分

小说: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烨的纠结没人知道,自然也就没人能告诉他该怎么理顺这些纠结。如果赫舍里知道,自己在玄烨面前的表现直接催化了他对权利的渴望,一定会偷笑,帝王养成,更进一步。
玄烨走后,赫舍里免不得要接受索尼噶布喇的质询,此时的她又变回了谨小慎微的八岁小孩,一遍遍重复着“僭越了,失仪了”这样的话。佟国维和索额图当值期间是要宿卫宫中的,自然就不知道侄女被好一阵的埋怨,他们俩还在谢天谢地。
还好索家有个赫舍里,能够稳住小主子,这要是玄烨到了佟家,虽说要比索家来得更名正言顺些,毕竟是外甥到舅舅家做客。可问题是到了佟家,谁来招呼他?
他家可没有像讷甘这样拿得出手的姑娘,这要是让自家的小子出来接待,肯定没有姑娘家细心,没看见讷甘把小主子收拾得服服帖帖,还得了一样信物,太皇太后一定教导过,皇帝的随身物品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用的,更不要说送给人家了。
现在,小主子把袖中的帕子送了她,这简直就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美事。讷甘得了太皇太后的赏识在先,皇帝又对她言听计从,日子久了,他势必还得出宫,没准还会上索家,有讷甘在,索家看来是两头不落空了。
索额图和佟国维毕竟是男人,想得不细,只是觉得赫舍里博了皇上的好感之后,又借着皇上的手孝敬了太皇太后,索家这回可算是在皇家眼里大大的入脸了,以后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她们没有想过的是,玄烨出宫去了自己家,怎么可能瞒得过太皇太后,就算小孩再怎么伪装,总是骗不过已经成为人精的太皇太后。
她很快就会知道自己的孙子在索家过得是多么愉快,和索家的二小姐相处得多么融洽,玄烨进献的花,就是赫舍里给选的。同样的事情,太皇太后想得就大不一样了。
孙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到目前为止几乎倾注了她所有的心血和感情,为什么她把自己侄女的侄女仁宪皇太后送去偏远的宁寿宫去居住?要知道,宁寿宫这个时候还没有翻修过,都是前朝遗留的建筑群,虽说不至于破败,总不能和太皇太后住的慈宁宫相比的。
她和慈仁皇太后成了邻居却把另一位太后送去别处。其中的原委,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清楚。儿子死是二十四岁,他的第二任皇后比她小很多,放在宫外就算是初嫁也不会有人说晚婚。这样一个年轻的寡妇,和自己这个老寡妇相比,对方有大把的时间去经营自己剩下的人生。而自己已经已经老了,此时不把孙儿牢牢抓在手里,更待何时?
眼看佟氏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不知道哪天就去了。万一玄烨和嫡母走得太近,自己就成孤老了。太皇太后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再说,玄烨名义上的嫡母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小寡妇,而玄烨很快就会长大,十二三岁是就在眼前的事情,到时候博尔济吉特氏二十出头,正当年,这要是弄出点什么事情来……不得不防啊!
就这么着,如果她知道玄烨把自己的手帕送了赫舍里,恐怕事情不会像索额图和佟国维想得那么美妙。当然,玄烨是不会把这种事跟祖母汇报的,在他的心目当中,根本没把一块手绢放在眼里眼懱,当然赫舍里也没有。只不过太皇太后在收到孙儿的礼物时,心里惦记上了索家这个“出挑”的人物。
打发玄烨去后殿给母亲请安,她看着花愣了神:“格格,索尼家的这个二丫头,你也见过几次了,你看她究竟是碰巧投我所好呢,还是真的存了别的心思?”苏麻喇姑站在角落里,依然微微低着头:“回太皇太后的话,那位满打满算也才八岁,奴婢见她穿五公主小时候的衣服,那身板很是勉强呢!”
“哎,说的是啊,她要是八岁就会打小算盘了,那我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她了。我只是不明白,索尼一向是躲懒不肯担肩膀的,这回怎么那么积极?还给我送来了这个?皇帝看不出,我可是知道,这玩意儿是一门手艺,这花若不是养了好几个月,绝不能长得这么好!”
“索家知道孝敬太皇太后,总是好的,您不是担心他们不肯出头吗?”苏麻喇姑走近,给太后太后脱去氅衣:“皇上现在还小,喜欢些稀奇的东西,但奴婢看得出来,他的心里,您的话重如泰山,他是一字一句都不敢违背的。”
“这是自然,你以为我看不出来?这回出去,可算是趁了他的心了!只是索尼这老狐狸,事后肚子里不知怎么牢骚呢!哎……不管了,管不动了,我还是看看花养养草吧!皇帝亲近谁家,不一定他们就会千恩万谢呢!”太皇太后笑眯眯地摸了摸蟹爪兰的叶子:“这东西好,就当仙人球养活,却得了兰花的妙处!”


第五十三章 充电

 玄烨回去后没多久,赫舍里的苦难日子就开始了,索家来了皇帝,让和索家有密切关系的安王府和佟家都坐不住了,男人不方便上门,索家的两位大姑来得那叫一个殷勤,每次来都像参观大熊猫一样围观赫舍里,都恨不能带上X光探测仪。
大姑姑今天带来了贡缎,小姑姑明天就带内廷赏用的护肤品,后天两个人又一起带来了。赫舍里发挥自己前世培养出来的一流耐心,和两人扯皮。
大夫人和二夫人原本担心被围观多了,小姑娘会有逆反情绪。没想到她一点厌烦的样子都没有,反而和两位姑姑相处得非常好,各种卖萌讨赏,把两人哄得眉开眼笑。都说等这丫头长大了绝对要说服阿玛招赘,坚决不能便宜了别人家。
赫舍里暗笑,她的未来丈夫可是紫禁城龙椅上的那位,借爷爷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让自己的外孙放弃爱新觉罗的国姓而改姓赫舍里。
两家人来过之后,赫舍里的教养嬷嬷定下来了。一共四个人,分别指导她的吃穿言行。佟家占了太后的便宜,动用了关系,把原先侍候六公主的奶娘打包送进了索家。她的前主人,前朝皇六女二月的时候死于天花,年四岁。
四个人的“专家组”一来,赫舍里的日子从此暗无天日。吃穿住行所有原先的生活习惯全部被推翻,从吃东西的口味,到穿衣股的风格,说话的格式,全部重新来过。原本以为就比岗位培训严格一点点,结果却让她内牛满面,自己原来很傻很天真。
骨子里要强的赫舍里当谈不会就这么认输,信奉“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的她和嬷嬷商定,要用最严格的标准来训练她。
这么一来。她可算是受罪了,和顺尝过的藤鞭的滋味她尝到了,也终于理解和顺说的多摔跤多上药就会走了的意思。她在前面走,一左一右两个嬷嬷夹着她,一个姿势不对,哪怕是头歪了一点点,藤条照着小腿肚上就是一下。
火辣辣的疼痛伴着鲜红的鞭痕总是让边上跟着的梅朵和杏儿心颤不已,但是赫舍里却咬着牙一声不吭,不断强迫自己放弃自然惯性,顺着她们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步态。
神奇的是,藤鞭造成的红痕两三天功夫就会消退,半点不留。她不由得小邪恶了一下,宫里的那些奶娘嬷嬷们如果是S体质,那公主阿哥们岂不惨兮?她们至少有一百种以上的办法虐待你还不留罪证。
赫舍里的咬牙坚持让四位嬷嬷对她刮目相看,索家二姑娘虽不是公主,但一等公的门楣也不低了,加上索大人四朝元老声名显赫,她们自然不敢过份苛刻。
可是这位二小姐却要求她们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就教会她几本的宫廷礼仪,甚至不计较体罚,她们起先拿藤条抽完了,自己也渗得慌,要知道,赫舍里在她们的眼里,身价可比正牌皇室公主还要高,她们训练公主,打了之后还可以搬出祖宗规矩来给自己壮声势,面对赫舍里却行不通。
她是花钱进修,和正儿八经的公主不能比。再说,嬷嬷们都是人精,索家和安王府以及佟家同气连枝,而那两家。一家是宗室亲王,一家是太后的外戚,都是当今新贵,索家本身有是外臣最高级别的一等公门第。
如今皇室的那些公主,除了养在仁宪皇太后身边的端敏公主格外受宠之外,就剩下在角落里独自生长的二公主还健在,她得到的待遇,根本不能和赫舍里相提并论,所以二公主见到赫舍里要给她下跪,直接伸手去扶并说免跪,而端敏却生受了。
嬷嬷们在宫里混着不容易,被分到不受宠又因为出痘死了的公主身边就更不容易了,因此她们都特别珍惜这份新的工作,尽心尽力地伺候着新主子,丝毫不像赫舍里以为的,都像容嬷嬷一样变态。一开始都是和颜悦色卑躬屈膝,后来还是赫舍里自己忍不住了,没有严格的监督怎么能连得出来呢?
所以,实际上是赫舍里强烈要求嬷嬷们对她管头管脚疾言厉色,在她下意识犯错,或者因为现代的习惯改不过来而犯经验主义的时候,她们要及时站出来指正她的错误,让她在短时间内长成一位合格的满洲贵女。
四月底,赫舍里在家接受再教育,玄烨第二次出宫了,他带着文武百官和宗室,到景山寿皇殿寿皇殿去给先皇出殡,由于顺治是出天花病亡,按规矩尸体是要火化的,皇帝也不能例外,所以出殡仪式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行火葬仪式。
仪式完成以后,由于孝陵还处于打桩阶段,因此骨灰罐还存放在皇极殿中,每日都有和尚念经告慰亡灵。顺治皇帝火化,意味着上一个朝代正式结束,虽然年号要用到年底,但每个人心中对先皇对前朝的那一点念想,都随着一把大火和顺治一起,化为飞灰了,至此,没有人还会记得替顺治出家的吴良辅。莲花寺里,只有一个法号行痴的沙弥夜夜诵经。
顺治的事情搞定了,玄烨再无理由出宫去了,他每天的课程都被排的满满当当,满蒙汉三家的文化像填鸭一样填入他的脑子里,尤其是四书五经并左转春秋史记等,玲琅满目眼花缭乱。他恨不能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泡在书海里,睡觉是书,醒来是书,吃饭是书,走路也是书。
玄烨被困在书海里,恨极了给他讲纲常伦理程朱理学的老夫子,因为那人总讲一些云山雾罩让他昏昏欲睡的东西,于是,贵为皇帝,他也逃课,捉弄老师,把老师的偷出来画花了再还回去,气得老爷子直跳脚,但对方是皇帝,不能打不能骂还不能罚。没法子,老爷子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去找太皇太后哭诉。
太皇太后就教了他一个很损的主意,以后玄烨要是再淘气,老夫子就倒乾清宫去跪顺治爷的画像,宣布自己要撂挑子不干了。用先皇遗训来压新皇。玄烨当然很不服气,跑到慈宁宫果断要求换师傅,被太皇太后痛诉了一番革命家史。最终还是玄烨屈服了,保证不逃课不作弄老师,尊师重道。
此时的玄烨无比想念出宫玩耍的那个半天,自由自在蹦蹦跳跳没人敢管他。可是,那样的日子,还会再有吗?

第五十四章 躺着中枪

 事实证明,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对玄烨来说也是如此,很快,他又迎来了第二次出宫的机会,这次的情况比较复杂,他的洋老师,德国人套若罔在顺治死后就辞去了钦天监正使的工作,专心在家养病,他的关节炎越来越严重了。
玄烨以前受他影响,学习数学和物理。这些有小实验小图形的知识总能勾起他的兴趣。可是汤若望辞职了,新来的南怀仁根本不像汤若望那样跟他亲近,每天只知道修订理发摆弄仪器,每次他去都好像是妨碍到了他们工作一样。
汤若望的亲切慈和给了小玄烨爷爷一般亲切的感觉,因此他总惦记着到糖玛法的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