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

第286部分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第286部分

小说: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舍里自然是听不见他的心声的,不过见他面露喜色,对自己更加谦恭的表现上,赫舍里也能猜出他心中所想,心情也好了起来。心说这次虽然多了些波折,但总算是化解了危机。

只要皇帝心情好了,外面的人也就不用绝望了。

 第三百十五章 日暮西山

赫舍里和玄烨两个吃饭,把外面跪着的众人忘得一干二净。原本还抱有希望的索额图佟国维等人渐渐的失望了。他们几个正值壮年,天气又不热,跪上一时半会儿还不碍事。

可是,在场的人当中,除了他们几个中生代,还有几个老头子的。不多时,吏部尚书陈廷敬就因体力不支昏过去了。

小魏子不敢怠慢,连忙进来报告。玄烨轻叹了一声:“老师一把年纪了,这个时候还来凑这份热闹,这罪受得……罢了,念在他是一心为国,派人好生送他回府,给他三天假期。”

“皇上,撤了吧?”赫舍里一边拿起桌边的热毛巾擦手,一边说。玄烨先是一愣,看看桌子再看看她,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无奈横了她一眼之后,抬起了右手,轻轻两挥:“撤了吧。”

小魏子得令,忙上出去传话:“皇上口谕今日议事以毕,诸位王爷,各位大人请回吧!”“什么?这就结束了?可皇上还没……”

康亲王杰书平时就是个火急脾气,听小魏子这么一说,心里更急,刚想说话,边上恭恭敬敬起身的福全和常宁一边一个扯住他:“叔王,咱们还是回府吧,皇上需要时间。”

“谁都需要时间,叛军却不会给我们许多时间!”康亲王心中焦急,声音也大了。里面的玄烨脸色一沉,默不作声。

赫舍里就在他边上,他的情绪变化全都落在她的眼里。见他变脸,知他刚平息下去的怒气又升了上来,不假思索,伸手抓住了他的手。

玄烨并没有躲开,任由她握着。一边继续听外面的动静。这个时候,面对杰书的不平。那些站起来准备走人的大臣们心里心有戚戚焉。却没有人上去声援杰书,而是纷纷摇头叹气。

小魏子还在那边打躬作揖:“王爷,请回吧。”最终外面的人还是走得一个不剩,一场风波就此告一段落。

众人走后,赫舍里才惊觉地抽回自己的手,表情有些不自然。玄烨却毫不在意,站起身来:“走,随我回乾清宫。”

这一刻,他的气势仿佛又回来了。赫舍里依言起立,跟在他身后除了军机处。两顶步辇一前一后往乾清宫去。

慈宁宫里。太皇太后一边做着针灸一边听小太监的汇报。原本僵硬的表情上,出现了一丝松动。连忙拍了拍台面,太医进来给她拔去脸上头上的金针。她才恢复了说话的能力。

“你可看清楚了。皇帝和她一同出的军机处?”

“回主子话,奴才瞧得真真的,皇上皇后一同出的军机处,如今已经往乾清宫方向去了。”

“好,好得很!”太皇太后突然提高音量。吓得小太监直接扑倒:“奴才有罪!”

“我说你有罪了吗?跪得倒是勤快。”太皇太后眉头一挑,语气不悦:“罢了,你下去吧!”

小太监巴不得早点开溜;主子一发话;他匆匆磕了个头就快步退了出去。只留下略带无奈的太皇太后和站在一边始终不吭声的苏嘛拉姑。

“是你指点他们去坤宁宫求援的?”太皇太后根本就不用去看,就知道此刻苏麻的表情。只是这一次,苏麻没有接茬,依然保持沉默。

“哎。我到现在才发现,这慈宁宫里的奴才,都和她一个样。连你也早就偏向她了。”

苏嘛拉姑依旧沉默,她知道,主子最忌讳什么。今天她却做了主子最忌讳的事情。主子的心里自己恐怕被凌迟一百遍了。

不过;跟着主子那么多年;见多了大风大浪;苏嘛拉姑心里已经装下了太多的人和事。太皇太后经历过的,她跟着都经历了一遍。太皇太后觉得重要的,也都是她的命根子。

起先是顺治。没人知道苏嘛拉姑对顺治的慈爱胜过孝庄这个生母。她知道这孩子生来命苦,练就了一副傲骨。她怜惜他为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断挣扎努力。顺治死了。没人看见她的伤心。

再后来;就是玄烨了。苏嘛拉姑在他的身上几乎倾注了自己剩下的所有的爱。没有条件,没有目的,全心全意的爱。她日夜祈祷,这孩子能平安喜乐,不要步了顺治的后尘。

她看他娶到了心仪的女子,心里欢喜。没有什么比皇帝喜欢更重要的。皇后喜不喜欢皇帝,这在苏嘛拉姑眼里,根本就是废话。

苏麻明白太皇太后的担心,在太皇太后看来,皇后看起来不是那么死心塌地,未来就有可能对对皇上不利。

可是,苏麻却觉得,要皇太后是多虑了,坤宁宫的这位,是她见过最聪明的女子,她深刻明白外戚的危害,不仅仅是针对朝廷,对皇帝,也是针对外戚本身。

这就是苏麻拉姑和太皇太后的不同;她对人对事只问心;心里想对你好;便掏心挖肺地对你好;不求回报。

这也是这位出身卑微的农奴家的孩子最后能得到两代帝王的尊重,以超越奴婢身份很多级的规格下葬。

因为她的这种与世无争,温牛奶般的性格,使得她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而忽略别人的缺点。她眼中的小皇后,聪明,大气,知识和见识都是一等一的。

就算她对皇帝少了一些爱慕依恋的张力,在苏麻的眼里也是好事。既然皇帝是需要被催熟的,越早熟越好。那么相对的,皇后也该是和他一个层次上的人。

现在很明显的,是皇帝没有达到皇后的层次,为什么太皇太后不检讨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索家家教的差距却一味地要求皇后降低水准?

万一皇后真的降低水准了,弄出爱而不得只好毁了的悲剧来,太皇太后你又该哭都来不及了。当爱发生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时候,结果就是看谁比谁更自私。

前朝的静妃;本朝的懿妃;都死在独这个字上。可是,此时在太皇太后的心中,却希望赫舍里是第二个懿妃,爱皇帝,爱进骨子里。只有这样,这个女人才会从根本上从属于内廷。

偏偏这种念头是永远不会出现在苏嘛拉姑的脑子里的,在她心里,赫舍里是小皇帝钟爱的人,她爱屋及乌,觉得这丫头不错,自然就不希望太皇太后在这个问题上和小皇帝产生分歧。

然而现在分歧已经产生,问本心,她更愿意站在皇帝这一边,因为这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是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太皇太后和她相处日久,不用言语,她早就知道她的立场。现在逼问,只是要她亲手撕开这道裂痕,主仆间的裂痕。

苏嘛拉姑是温和隐忍的,她不会做哪怕一点点伤害别人的事情,更何况对象是她服侍了大半辈子的主人。

所以,她选择了沉默。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伤害,只有沉默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得到这样不是回应的回应,太皇太后虽然早有预料,心里还是感到一丝凄凉,几十年的主仆,还抵不过一个年及双十的丫头。

“这主意出得很好,真好。”太皇太后忽然大声赞美:“若是被皇后的人先得了消息,报了上去,我猜她定会想好上千个理由躲得远远的,看着皇帝尴尬,以报复皇帝先前冷落她。”

苏嘛拉姑继续沉默,虽然她心里生出了反驳主人的念头,可是再一斟酌,又觉得主人这次的想法不是偏激而是就事论事。

皇后对小主子的工作向来是能不帮忙坚决不帮忙的,他俩有位这个原因吵架的前科。思路跟着太皇太后走,苏嘛拉姑的面部表情一下子柔和了。

“启禀太皇太后,奴婢想来,皇后是感受到您的压力,掂量了轻重之后,才决定亲自出面的。”

“这是自然,毕竟是十几年夫妻,就算心里没他,侍奉了这么久,脾气多少是摸清楚了的。这种场面,我不去,她不去,就让大臣们在青石板上跪天亮吧!

她嘴上说得漂亮,可是心里还是和普通女人一样,偏向娘家人的。军机处大臣里,有她割舍不下的人,再多顾忌,她也要走这一趟。有她出面,震荡会减小很多。”

这一次,太皇太后的心理活动被玄烨猜了个正着,赫舍里就是被她推出来做发言人的。效果也如她预料的一样,很顺利,很完美。完美到她觉得,她真的可以歇菜了。

苍老的感觉一直都没有停止侵越她的内心,今天的事,加上苏嘛拉姑的沉默让她愈发觉得,紫禁城里可以没有她了,她可以不用存在了。

孙儿有赫舍里了,和她疏离对她不满了。苏嘛拉姑也早就认定了新的生活重心,和她也有了裂痕。这里已经不再需要她了。

心中愈发凄凉的太皇太后抬起手:“走,去佛堂,我老太婆如今只能念念经。礼礼佛了。我亲手送建宁入佛堂,如今她如行尸走肉一般,看来与我一样命不久长。”

“太皇太后,您别这么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公主能看透的。您也还健朗……”苏嘛拉姑低声道。

“哎,说起建宁丫头,有件事倒是一定要做了。不知道皇帝想到没有。”太皇太后顾左右而言他。

 第三百十六章 很无奈啊!

玄烨这会儿哪里还想得到他的姑奶奶,一进乾清宫就径自走进了书房,赫舍里却在书房外面停住了。玄烨走进去才发现赫舍里没跟进来,眉头一挑:“要我请你吗?”

“臣妾不敢!”赫舍里一提裙摆连忙抬脚。只是玄烨没有在平时批折子的御案前停留,而是转了个弯,走进了另一道门。

这一次,没等他发话,赫舍里就很识相地跟了进去。里面是一个类似现代格格屋一般的空间,一格格的木架子上,都贴着写有年份日期的黄纸条。

一格格看过去,最外面的一格是今天,一边数着日子,一边往里走,走到顺治三年的那一排木架子的时候停住了。

赫舍里更是连头也不敢抬:“皇上,这里该不会是专门存放手谕的地方吧?”“不只是手谕,每一道从经由朝廷发下去的旨意,这里都有存档。”玄烨一边寻找一边说。

“皇上是想找出先皇对江南的布置?”赫舍里猜测道。“不,我想找出那些背叛朝廷的人的过去。”玄烨的声音带冰冷。

赫舍里一开始没听懂:“背叛朝廷?”重复了一遍之后才恍然大悟:“皇上今日之怒,莫非是江南来了消息,有官员被吴三桂策反了?”

玄烨的手停了一停,给了她一个斜视,没说话,转头继续翻找。赫舍里长出一口气:“皇上,臣妾以为,这不算什么。您不必把这件事看得那么重。”

“你说什么?”玄烨手里的折子掉到地上,脸色变得阴寒起来。赫舍里却不以为惧,她想过三藩在起兵早起会获得大量读书人以及下层农民商贾的支持,却没想到官员这一层。

现在经玄烨一提醒,猛然想起,江南的各级官员也在倒戈的人里面。不过。对于民众和知识分子都已经倒戈的江南来说,官员倒戈是破罐子破摔,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了。

玄烨愤怒,大约是心理上受不了。古代讲究忠孝节义,忠字排在第一位。明朝为什么能在皇帝十几二十年不出现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那么多年?

除了官僚系统空前完备之外,汉人的儒家气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忠臣名垂千古,这是必须的。做皇帝的不管自己对待臣下好不好,都要求臣下能够忠诚。

像史可法这种,老师被腐败的朝廷下狱弄死,他亲眼所见。应该对朝廷绝望才对。可是,他一点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