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

第241部分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第241部分

小说: 盛世为后by就爱嗑瓜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御膳房的师傅们把赫舍里奉若神明,一天两次。按时点卯。可今天,午膳是解决了。眼看晚膳时间将近,这没人看菜单可是要命的事情啊!

御膳房的人急,内务府的人更急,一听说皇后娘娘留郭贵人说了好一会儿话。可把懿妃娘娘气着了。于是,景仁宫里所有的摆设都变得不合心意了,不合心意也就算了,您下手轻点儿,我们还能挪到别的地方用用,您下手那么重。这不是要了奴才们的命了么?

皇上可是三令五申要节流了。这要是一看这个月的支出账,那还不把大人的顶子给摘了啊!您吃不满意,住不满意。这景仁宫里没有一样儿东西能让您满意,你叫奴才们可怎么活呀?

这个时候,唯一能救场的皇后娘娘和皇上凑到了一块儿,让内务府的奴才们只觉得前途一片灰暗。而且,这会儿在外面等着的。可不止是御膳房和内务府的奴才。更要命的是,还有军机处今儿留下当值的尚之隆。

他的手里拿着一道让他觉得心惊肉跳的折子。吴三桂上书来讨粮饷了。这一次他借口云南反清势力日益猖獗。加上云贵高原去年多次地震,自然灾害频发,耗去银钱无数。所以,这次伸手要的数目大到尚之隆一看之下,从脚底板儿冒起一股子凉气。

吴三桂居然开口替三藩,包括孔四贞要求朝廷拨下一千万军饷。还说这一千万四个人分,每人分到的也只是勉强够用而已。一千万啊!看到这个数字,尚之隆觉得,只要皇上没疯,这钱是肯定不会给的,除非他疯了。

他已经准备好折子递上去,玄烨会有降下雷霆之怒,然后他自行滚蛋的准备了。可是,来到这里才被告知皇上这会儿正在和娘娘下棋,任何人都不能打扰。

尚之隆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马上就死,而是死缓。他还有时间想好应变的说辞。于是,四个人怀着四种心思在外面等待着。里面的玄烨却在棋盘上杀红了眼。

赫舍里说的,要把所有的手段都使出来,全力以赴追求胜利,什么花言巧语阴谋诡计都不要去听去信,可是,他的攻势凌厉,赫舍里却总还是那副不温不火的样子。

玄烨也知道,老婆是计算的高手,他只是看上去优势明显,也许在老婆眼里,胜负只在一子半子之间。下着下着,他觉得自己这一盘无论输赢都值了。他已经尽了全力,若还不能胜也无憾了。

棋局渐渐进入收官阶段,玄烨也开始认真计算了起来,这一次,他算来算去,居然百分之九十的可能还是和局。到最后他干脆扔了手里的棋:“哎,结束了,不用数了,就算和了吧。即便我赢,顶多也就半口气,侥幸而已。”

“皇上不是信誓旦旦说一定要赢臣妾么?半子也是赢,为什么不数呢?”赫舍里不动如山。“我尽力了,你却还游刃有余的样子。其实,我赢了你又怎样?不过,这局棋下得痛快!”玄烨的眼里隐隐地露出兴奋的目光。

赫舍里笑笑:“皇上尽兴了就好。”玄烨狠狠地点了点头:“来人!”这一声叫唤,让外面等着的四个人眼睛都冒起了绿光。小魏子进来:“奴才在,启禀皇上,额驸尚之隆在外有要事求见。”

玄烨和赫舍里同时一愣,赫舍里起身:“如此,臣妾先告退了。”“你回避一下就是了。”玄烨叫住她。赫舍里闻言点点头,往东暖阁走去。外头内务府和御膳房的官员见着她出来,都跟见着救星似的:“娘娘,奴才给娘娘请安,娘娘留步。”

赫舍里一看是内务府和御膳房的人,知道他们想说什么。让连璧拿了膳单。带着人进了东暖阁:“说吧,遇事儿了?”内务府的奴才连忙把景仁宫的事儿给赫舍里细细地做了汇报。

没想到赫舍里眉头都没皱一下:“毁了就毁了,眼下只要懿妃心气儿顺了就行,一切以皇嗣为重。而且,这些东西毁了也有好处,你去,把库里压箱底儿的青花瓷,找一套出来给她送去。

就说是太医说的,有身子的人忌讳彩瓷。用青花的素净些。至于懿妃的饮食,不是交给了药膳师了么?让吃什么吃什么呗,这还用汇报?”

内务府的奴才恍然大悟,顿时佩服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奴才愚钝,谢娘娘指点,奴才这就去准备!”看着他屁颠儿屁颠儿的背影,赫舍里笑着摇头,奴才就是奴才,就跟算盘珠子似的,你不拨它,它是永远不会动的。

一拨人走了,赫舍里手上的菜单也看完了,顺便交代御膳房的人立刻就准备下去,皇上随时随地都会吩咐传膳。等他们都走了,赫舍里才开始琢磨尚之敬带来的会是什么消息。

就在她正琢磨着的时候,连璧进来说尚大人出来了,行色匆匆的样子。又过了好一会儿,小魏子过来请人,说是皇上请娘娘过去一起用膳。

重新进到西暖阁,见到的,是玄烨铁青的脸色:”赫舍里,你今天真是来对了!”赫舍里愣住:“皇上何出此言?”“你提醒的我,要威逼,就要下狠手。我正琢磨着没机会呢!机会就送上门来了!”玄烨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表示自己的“高兴”。

赫舍里哑然:“皇上这话,让臣妾好生惶恐了。”“你看看,这是尚之隆刚送来的,他还以为我会申饬他,自己吓得先请了罪!”玄烨说着递过来一本折子:“你看看,这个借口够不够分量?”

“皇上的意思是想……”赫舍里翻开折子,只看了中间一段,看到一千万两,军饷,这几个关键字,立刻明白了一切。“我的意思,今年的这笔肯定没有,我还要告诉他们,以后也是一样,一个铜板都没有!”

“够,太够了!”赫舍里忍不住赞叹道:“这么一来,皇上应该就可以如愿了!”“都说官逼民反是最要不得的手段,但是这一次,朕就给他吴三桂一次效仿楚霸王的机会,看看他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皇上英明!他必须要有。要不然,皇上轻而易举夺了他的水上行宫,他又怎么舍得呢?”赫舍里笑得别有深意。“但愿他的水上行宫已经建成了,让我得了现成的便宜。”玄烨已经自信满满地开始打吴三桂家产的主意了。

赫舍里却知道,削藩,哪有那么顺利。江南汉人,对满人的仇恨可不是一点点,满人在江南,真可谓是血债累累恶贯满盈,到时候他吴三桂一纸反清檄文一出,能聚集多少人气?只怕到时候,你也要学你的老爹那样,拔剑砍桌角了。

但眼下正是玄烨自信心膨胀的时候,没必要凑上去泼冷水。吃过一次说错话的亏,赫舍里觉得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趁他好说话的时候,多过几天舒心日子。真要是战事焦灼了,他反而会觉得自己乌鸦嘴。

 第二百七十四章 冷热交替上

第二天,玄烨召开了一次军机处部分人员会议。所谓的部分人员,指的是除了两位额驸以及耿聚忠以外的人员。议题当然就是吴三桂要粮饷的折子了。

他故意装作很为难的样子:“眼下,朝廷多处地方都等着用银子。东北屯兵要钱,南边夏汛转眼便至,整治河道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你们对平西王的这道本章,有什么看法?”

“回皇上的话,这一千万可不是小数目,户部是决计拿不出这么多银子的。”佟国维很直白地说。

“朕就是因为知道拿不出来,所以才没有打算在听政的时候拿出来说事儿。而是让你们想一个对策。”玄烨没好气地说。

佟国维默了,趁他的心,最好一分都不给。云贵高原是一朵奇葩,税收从来都没有他们,但伸手要钱,却是每年都翻新花样。

但是,有了外藩蒙古的前车之鉴,佟国维又觉得万一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也反了。这事儿可就不好办了。汉人的人口基数这么大。要是吴三桂真的反叛了。那他可就是埋得最深的“卧底”。如果真反了,这轰动效应,光想想就头皮发麻。

佟国维沉默,康亲王杰书就更直接了:“皇上,奴才以为以绿营兵以往的表现,皇上暂时还不能三藩翻脸。”

“哦?这话怎么说?”玄烨听杰书这么说,不禁来了兴趣。“皇上可还记得,当年水贼的事情?那郑成功草莽起家,乌合之众。竟能攻陷金陵,据守多日。

可见得绿营是多么不可靠。眼下我八旗精兵多在盛京,少部分即便是在丰台,对南边的事也只能望江兴叹,远水解不了近渴。请皇上三思。”

玄烨没想到康亲王会说得那么严重。顿时一丈雄心退去了八尺:“也就是说,朕还得仰仗三藩,不能不满足他们的要求?”

“回皇上的话,不能再助长三藩的气焰了,那平西王根本就是贪得无厌横征暴敛,百姓们恨之入骨啊!”佟国维一时情急,说了大实话。

心说外甥你就别装了,你故意没把两位额驸叫来,和我们关起门来讨论这个事儿,结果不是明摆着的嘛。就是不给钱,看你怎么样,有本事你咬我啊!

对于皇上要逼反三藩的事情。几位满洲贵族心里心知肚明。但康亲王杰书说的也是事实。绿营兵不是一般的不可靠,是根本完全靠不住。

朝廷对江南的控制力太弱了,江南又遍地都是愤青的书生,还多是对满人有仇的书生。这个刺猬不好碰啊!这件事情,必须从长计议。

其实无论什么事情。你要拿出来讨论,就要做好既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的准备。这件事也是一样,就算是没有三位三藩质子的存在,还是有人持相对谨慎的态度。这个人,还代表军方。

这样一来。玄烨犹豫了。不过好在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没钱,有也不愿意给。所以。这次会议还是达成了一点共识的,可以先留中不发,看看动静。

玄烨是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的,照他想来,他想削藩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要不然吴应熊不会冒死把长子偷运出去。那时。朝廷和三藩表面上还在蜜月期呢!

他以为大家都会支持他,会想一篇言辞激烈的批复让吴三桂脸上无光。没想到的是,结构居然是无力的留中不发,以静制动。

他的朝廷,经过那么长时间的休整,还没到可以发动战争的时候吗?这几年,明为发展,实则积极备战,还不够吗?东北只能看着,南方也只能看着。玄烨觉得自己的头都快挤爆了。

开会结束,各回各家,让他们底下去暗潮汹涌,反正朝廷要削藩已经是不公开的秘密了,能进军机处的三位,都是玄烨反复考察并且打了预防针的。建宁公主他又已经准备好放弃了。

这个时候传点流言出来也没什么。

只是玄烨的心里,还有一点小不爽,不能酣畅淋漓的让自己的想法得到施展,还得憋着,心里窝火。都这么久了,我忍了那么久了,还要再忍多久,才能动手呢?

带着一肚子闲气,原本想去景仁宫看看表妹的,走到半路却没了兴致,来人,摆驾慈宁宫,朕要去见皇玛嬷。”

车子到了慈宁宫门口,玄烨进去,太皇太后正在念经。玄烨在佛堂外面恭恭敬敬地等了好一会儿,苏嘛拉姑才出来请人:“皇上,请进吧。”

玄烨默默走到观音像前,弯身行礼,而后才转向太皇太后:“孙儿给祖母请安。”“皇帝来了。坐!”太皇太后指指身边的蒲团:“你来得正好,方才念诵经文,我有所得,与你说说。”

“孙儿洗耳恭听。”玄烨平了平气,依言坐到了太皇太后身边。“皇帝没来的时候,我正在研读《心经》。皇帝也读过吧!”

“是,小时候祖母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