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

第344部分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第344部分

小说: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神佑便留上了心,自言自语道:“不知阮贼那里,又是如何了?”
韩斗苦笑道:“都差不多。”
颜神佑点点头:“知道了。”不好意思啊,她的兵没有夜盲的啊!养得好嘛!就算以前有,现在也没有了啊!偷一偷营,她一点压力也没有啊!只是这渡河……须得想上一想。
颜神佑有了意外的收获,杜黎劝她回去时,她便走得痛快。一觉睡到天亮,起来锻炼身体。正打着拳,阿琴来报:“那个蒋使君路过吴郡,去面圣啦。”
颜神佑笑道:“咱们再等一等,等到圣谕来了,我便去扬州城!”蒋刺史往湓郡,是再也回不来了的。运气好些,给一虚衔,运气不好,就削成白板。最后还是要发到昂州城,交给蒋廷尉去管束。到时候,只怕这位寄人篱下的使君,要气破肚肠了。
自此,颜神佑在吴郡住得便十分轻松,哪怕寒冬腊月,也不能阻挡她春天般明媚的心情。不止过问民政,还看了韩斗军操练。她这一来,极大地威慑了原本支援的人,一想蒋刺史一去无音信,其余两郡瞬间识时务了起来。颜神佑只作不知他们心中所想,派人行文与他们,道是新刺史将至。
直住到年前颜渊之与姜云过来上任,本地士绅方知她所言不虚。名门姜氏之子,比韩斗真是靠谱得多啦。姜云再说要选拔胥吏、僚属之时,响应号召的人便多了起来。
颜神佑与他办了交割,奇异地发现:“怎地经这般大乱,本地人口竟不见少?”
姜云闷闷地道:“隐户。”
颜神佑秒懂。
姜云道:“你要去扬州,万事小心。”
颜神佑道:“放心。”
颜渊之默默地等她们表兄妹说完话,才说:“还有我呢。”说完,觉得自己真是没有存在感。
反是他的儿子颜希礼,开心地蹦跶着过来了:“阿姊,阿婆许我过来啦!以后我就跟着你啦!”
颜神佑:“……”


☆、221·昂州新刺史

颜神佑听到她堂弟这一声;整个人都不好了!打仗不是儿戏好吗?她都怕得要死好吗?以为她搞那么多诡异的火力打击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战争是死人的买卖好吗?
现在堂弟上赶着送死;颜神佑特别想知道;楚氏心里到底在想些神马?!
心里特别不解,颜神佑不动声色地望了颜渊之一眼;那意思很明白了:您也是这么想的吗?
颜渊之憋屈得要命!他一点也不想让儿子上前阵啊!上前阵也别跟阮梅硬扛好吗?他侄女儿上前线;他都跟着提心吊胆的。可那个好歹不是个正常人;跟阮梅这种神经病有得一拼;还能让人觉得有希望一点。他那个傻儿子,就是个少年,就这么蹦跶着过来了,还能不能好了?
岂料楚氏最后拍板;居然让颜希礼跟着他过来了。颜渊之也想问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可是这话他又不能明着说出来;颜神佑一个女人家都出来拼杀了,他儿子好歹是个男孩子啊!哪有眼看侄女儿打流氓,让儿子在一旁围观打酱油的?颜孝之的儿子们也长大了,但是长子次子都已经被抓了壮丁当地方官去了,这个不好比啊!
颜渊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颜神佑看她四叔那副蔫蔫的样子,就知道这事儿不是他的主意。便不再逼问,只说:“我与你们一道去扬州城,有话路上再说。”
颜渊之无可不可,让他治民管庶务,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了。虽然对扬州还是略有些怵——地方变大了,扬州的底蕴也比昂州深。但是想到背后有兵、有靠山,扬州历经兵祸,门阀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就觉得,扬州也不算个事儿了。
姜云有些舍不得,哪怕你知道她是个小变态,但是对着自己表妹要去拼命这件事情,做人家表哥的也不能不担心。语气殷殷,嘱咐了很多:“知道有做事心里有数,我就不多说了。只要记得,家里有人等你回去,姑母很想念你。阿婆每提起来你来,都是悬心。此间事情办妥,还是与山郎一处,对你们都好……”
颜神佑耐着性子,听他絮絮叨叨说了许久,方才笑道:“几日不见,我都不知道你能说这么多的话了。”
姜云斥道:“你还笑!有空多写几封信回去,那些人,恨不能将信裱起来挂在床头,日也看夜也看!”
颜神佑垂下头,低声应道:“知道了。”
姜云叹道:“也是我们没用……罢了,你万事小心,你是做将帅的,不是去做马前卒的。万事先保自己。”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已经几乎要趴到颜神佑耳朵上了。
颜神佑耳朵一痒,闪了一下,轻笑道:“知道啦,你什么时候见我吃过亏来?”
姜云无奈地道:“是啊,你不吃亏,你快要将人坑死了。”
颜神佑道:“那个可不怪我,我可从不污蔑人,我都拣实话说来。”
姜云道:“罢罢罢,你总有理。你可想过没有?这般坑走了他,你还要去扬州……仔细有人心内不服,又生事端。”
颜神佑一扬下巴:“放心,这不有你提醒么?我这一路上再想,也不迟哒。”
她居然在卖萌!姜云看了不由心塞,扶额摆手:“你快点走吧!”又小声说,“你这兄弟,自己想想怎么处置吧,还是与他些兵马,慢慢带。他外祖父也不是一般人,听说,你这些玄衣原也有他的份。这路上你好好想吧。”
说完,便不再理颜神佑,只与颜渊之等人道别,表示自己一定会配合颜渊之的工作的。又鼓励颜希礼,祝他大展宏图,也劝他戒骄戒躁,虚心听颜神佑的指挥。大家在昂州时就已经是熟人,还有亲戚,这告别倒是客气又和谐了。
颜神佑心里却在盘算着,要怎么安排颜希礼。结合着之前的消息,说是想让郁陶过来换防。两者未必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颜神佑却不能不考虑。再者,这个堂弟,既然来了,也是得安排个事儿做。
玄衣虽然是出自颜启部曲,然而分家之后,账就不是这么算的了。颜渊之跟着他二哥一条道走道黑,把手里的武装力量相让。颜神佑领的玄衣内,实有不少,原是记在颜渊之名下之人。
颜神佑一路思索,颜渊之以为她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这么说也没错),也没有打搅她。一路行来,直到晚间在驿站歇息,颜渊之才问颜神佑,有什么计划没有。
颜神佑道:“先安民,再剿匪。伺机看看岸北有什么可乘之机。”
颜渊之于军事上并不拿手,便也不插言,只说:“不要轻举妄动。天寒地冻的,出兵不易啊。”
颜神佑道:“四叔放心,我省得。”
颜渊之想了一下,还有些尴尬地道:“三郎这个样子,少年心性,你也别太由着他了。”到底还是有些心疼儿子的,并且颜希礼读书不成,在颜渊之这个受正统教育长大的人眼里,这儿子无疑是不合格且脑子笨的。笨蛋上战场,这不是找死么?这就是颜渊之的逻辑。
颜神佑道:“我要仔细想想,他还年轻,乍一见这么大阵仗,我不大敢让他上前线。不如剿匪的时候让他先见见血。”
颜渊之长这么大,还没经历过这种见血法呢,当场打了一个哆嗦,将侄女划进了不好惹的行列。又问:“那希真那里?安全么?”
颜神佑道:“给她留了一万人,守城是足够了的。一旦有事,驰援也是来得及的。那里……唉,阿翁选址,实在是巧妙。幼年时去住,只觉得风光好,如今才明白,这里面的眼光。”
颜渊之赞同道:“你阿翁行军布阵,那是一等一的。”
颜神佑唇角一翘:“是。”
第二天赶路,颜希礼就蹦跶到颜神佑跟前,涎皮赖脸,就想讨颜神佑一句话,必要跟着颜神佑去“擒杀阮贼”。颜神佑白了他一眼道:“你又来讨打了!”
颜希礼也觉得自己打败阮梅,好像是有些难度的,嘿嘿一笑,道:“那阿姐一定能行的,阿姐擒杀阮贼时,带上小弟我呗~”
颜神佑好气又好笑:“四叔新到扬州,扬州本不是咱们家的地方,难免有种种不顺。你读的书都白读了呢,打仗只是拼武艺么?后方不稳,给我十个胆子我也是不敢兵行险着的。”
颜希礼抓抓后脑勺,碰一头盔,硌得手疼,呲牙收回了手,道:“我明白的,剿匪啊、抓人啊,都行的,就是别让我闲着。阿姐,我长大了,管旁的事儿又不成……”也想为大家分忧啊!
颜神佑道:“这个成,慢慢儿来。你的长处不在读书,兴许就在打仗呢。”
颜希礼被忽悠得开开心心地走了。
当天,颜神佑就收到了楚氏的书信,她因往东去,故而楚氏寄往坞堡的书信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送到她手里。
拆了一看,楚氏很明白地写了几条:一、昂州系人少,能用一个是一个。二、小孩子也不能总是护着,眼前这个情况,哪里还有什么天真的小孩子了?三、扬州情况复杂,用自己人总比用来路不明的人让人放心。四、同时,楚氏也坦言,这也是想让四房别落得太靠后了。赞扬了颜神佑推荐颜渊之主管扬州,认为有利于家族和睦。五、玄衣的事情她知道了,建议颜神佑不需要分给颜希礼,治国最忌讳政出多门,何况军事?跟颜渊之聊一聊,把话说开了,给颜希礼一些昂州兵就可以了。说白了,颜渊之拿部曲当投名状,颜肃之还他扬州刺史之位,日后必还有重报,也不是亏待兄弟。
颜神佑大概齐明白了这种家族式经营模式,想来也是,起步阶段,真是家族式经营比较快捷。
于是便放下了这一条。
反是叶琛对她的提醒,让她觉得有些棘手。
————————————————————————————————
颜神佑原以为,叶琛来寻她,是要说反击的事情。没想到叶琛开口就是:“小娘子可知,现在不是反击的好时候?”
颜神佑惊讶道:“这话怎么说?”
叶琛道:“玄衣虽见血,却不曾与顽敌厮杀过。心不宁。只是剿匪、设伏,又有诸多军械,自然是稳赢的。日后对阵,怕要吃这个亏。”
颜神佑道:“那样伤亡太多,我供得起他们上等的军械,何必要让他们肉搏?”
叶琛道:“不然。玄衣可曾主动出击过?未曾。为保家业,防守时自然是肯拼搏的。可也不能总是被动挨打不是?等要出击的时候,玄衣未必有老兵心稳!”
颜神佑呆了呆,竟然觉得叶琛说得很有道理。是的,玄衣几乎从来没有出击过。颜肃之倒是出击剿过匪,也打过荆州。玄衣这里,仍是以护卫为主。不过——“我一路下扬州诸郡,也是浴血杀过来的。”
叶琛笑道:“小娘子莫哄我,那不一样。扬州匪逆,比阮梅如何?何况天下并不止一个阮梅。”
颜神佑叹道:“凡事总有第一次啊!”
叶琛道:“是以不能盲目进军。跟随阮贼南下的,虽然不如昂州兵精良,却是转战数州,大小战不计其数的老兵。经验之丰,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可先试探,却不可倾巢而出。州府计议,以大将军换防扬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颜神佑想一想,道:“先生说的是。”却又提出了夜盲症的问题,问可不可以借此机会搞一搞。
叶琛道:“下官亦知此事,只是小娘子知道阮梅那里有多少兵士夜不能视?若不知,还是不要弄巧的好。夜里劫营,倒是常有的,待玄衣适应了,做一做,亦无不可。”
颜神佑见自己没有被全盘否定,也是心安,复以虞堃事咨询叶琛。
叶琛道:“此事李将军深明大义。”
颜神佑道:“但求无愧于心罢了。若因一人而致姻亲起了间隙,也没什么好开心的。”
叶琛道:“不知小娘子心中,是否有成算?”
听叶琛这般问,颜神佑也不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