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

第311部分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第311部分

小说: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世家而已啊!
这其实是个中世家毒比较深,心里把世家美化成道德典范的……实诚人……而已。
李彦看看丁号,心道,果然,将这个小子叫回来是对的。清清嗓子,主动开口道:“小娘子一路怜贫恤孤,正是仁者风范。不过,听闻小娘子要弄什么铭牌?”
颜神佑道:“正是。”便说了自己的构想。
李彦道:“也不是不行,只是麻烦些,倒也是仁者所为。”【1】
颜神佑道:“我还有一个想法……铭牌也分等级,分材质。譬如再招新兵,用竹木,现在荆州的兵,下来之后竹木加漆。再高一等,用铁。高二等,用铜……乃至于金。原本服色上便因等级而异的,如今再加上铭牌。这样,即便打散了,也可凭其服色、铭牌,定其位次。重建起来也容易。”
这是现代军队的方法之一。
众人都不反对。
颜神佑这才又抛出了她之前跟楚氏、颜肃之通信说过的事情——官制的改革。
虽然她“新编”的官制自认在现在的条件下是十分合理,且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但是,一项新制度的推行,必然是要与属官们通个气的。再者,这世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制度,只有一无是处的执行者,再好的制度,执行不得力,那也是白搭。
三省六部,是古人想出来的。眼下这群“古人”再有什么新的可行建议提出来,也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事情,不是么?
颜神佑缓缓地说道:“流亡渐至,昂州事务渐多,现有的人手,捉襟见肘。再招新官,又无位可置。我想,是不是要改一改官制,上表朝廷,扩一扩?”
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姜戎道:“你父亲知道么?”
颜神佑道:“我已禀明阿爹了。”
霍亥这才问道:“你要如何改?”

作者有话要说:【1】中国古代就有这么个传统的,基本上吧,有大型的战争之后,或者大灾之后。朝廷都会组织人手,把死了的人埋一埋,不让暴尸荒野。这是一项仁政,并且是为士人默认了的,应该做的事情。史书上这样的记载并不少。不过想送回故乡,那个……是没办法对号了的。
神兽只是发扬了这项做法而已。
当然,她还有她更远的布局,关于军队方面的哟,猜到的同学……可以和MaxTrista、帝凡、chloe各点一个番外。完结之后写番外哟~可以不用急着现在点,等完结的时候想好了要看谁的番外。(本文不会烂尾啦!我不是现在就要完结!)
PS:打下上面的话的时候,其实我很担心,点名的三位同学是霸王票投得多的,很担心大家误会这是为了刺激投雷。如果同学们看文看得开心了,顺手投雷,我也开心地接受。要强调一下,并不是要刺激投雷的,文辣么长……大家坚持看正版我已经非常开心了。
主要是收雷收得……略觉不安……
值此两百章之际,开放福利,大家看文猜谜也可以一样得到番外机会哟~
担心神兽的同学们可以放心,我是亲妈……
以及,对了她来说,她做过的事情,肯定会有人记得的。担心她为人作嫁的同学们也可以放心,这货不是个会吃亏的人。


☆、201·开阔新思路

在座的人里;虽然是“不适合去前线”的文士居多;胸中的抱负却一点也不比上战场的人少。每个男人心里;都有那么一个建功立业的梦!哪怕不上战场,哪怕是个君子;也是想掌权的。
有道是:“醒卧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教我如何不想它!
纵然是个谦谦君子;不喜弄权谋,可一旦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说不心动,那是骗人的。何况;既然上了昂州这条船,谁个不想表现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豆腐的状元和金殿上的状元,含金量能一样么?
连李彦、霍亥这样的高洁之士,也觉得心跳加快了。
将众人的兴趣都吊得高高的,颜神佑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这是一整套的官僚系统,与现行的官僚系统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但又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说,“府佐”,在李彦等人看来,这就是个类似于宰相的位置,它居然有七个人!同时,又分成了六部。六部里有兵部,然而这个兵部尚书,看起来是掌兵权的,但是据介绍,他似乎又不管打仗的事儿,倒像是个另类的后勤了。
以上的变化,基本上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心中,自然是有疑问的。
然而,细细一想,便又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了。似李彦,是真学霸。像姜戎,是朝廷上混出经验了的。其他人也不是没有接触过权力政务的菜鸟,明白只是早晚的问题。
这里面,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分相权,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气息。
这是一整套的班子,是个有机整体,不能拆,拆了,都不成事儿。都得紧密地团体在老板的周围,这样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同时,也能看到,做官的机会增加了。并且,如果只有一个丞相,那么,必须争得头破血流。如果多设几个,大家都有机会,只不过丞相的排序还有一番说道而已。总之,比只设一个强。谁也不能说自己就做定了宰相了。
文官,自然是以做丞相为奋斗目标的。
李彦问道:“只有这些?”这里面九卿的地位没有具体的描述,毕竟,昂州现在可没有打出发旗来。
颜神佑微笑道:“正是,目下只有这些,待事务剧增,必然要有再有些新职位的。”
丁号有些犹豫,伸手在纸上点了几下,道:“还缺一些呢……”九卿呢?!
颜神佑道:“以后再添罢。诸位只说,这样可行否?”
姜戎道:“兵制这里,兵部并不管领兵?”
颜神佑道:“不管的。另有领兵的。”
姜戎道:“这样并不甚好的,你须知道,如果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号令不顺,未战先败。”
颜神佑道:“我晓得的,是以要给军人定严了阶级。再者,我还另有计较。”就是军队搞个标准化,当然啦,将士相处得久了,默契高了,肯定有益。颜神佑也不想搞得跟传说中的宋代似的,那样是不行的。
话说到这里,连李彦和霍亥都要追问,到底是什么计较了。毕竟,这年头,有兵比较重要,兵事不可以轻忽。
颜神佑道:“阿舅不是已经知道的么?无论练兵,或是置将,都是有章程的。”简单地说,对军队也进行标准化。
姜戎道:“还是冒险。”
颜神佑道:“我醒得,并不是要总让将领换防,那样太傻。我也不怕他们处得好,那是小道。”
丁号结巴着,急道:“那究竟是何意?”
颜神佑道:“我还要令士卒读书习字呢。呵呵。”
大家都惊呆了,心说,你开始要让女童习字,现在特么要让武夫读书。你教育部长投胎转世啊?
颜神佑却自有道理:“眼下的兵士,人数还是太少。我们原走的就是精兵的路子,可是再精兵,也不能太少了,少了,打不过来,死一个,我都得心疼。将来,必得扩军的,怎么扩?现在的士卒,要拿他们当伍长、什长来教训!到时候,随时征兵,他们就能带得起来。”
这是一个弘大计划。
李彦等人也不得不服。
昂州人少,但是随着地盘的扩大,越战越强,必然需要更多的兵,也会征更多的兵。如何能保证新兵的素质?靠送他们上战场历练,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那真是拿命来填。虽然上位者不是特别在乎,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怎么能够拒绝呢?
这是一个可怕的扩军计划!
到时候,这些老兵直接升格,哪怕都是伍长,瞬间就能把昂州的兵力直扩五倍!并且,战斗力不会因为掺了水而下降太多!
李彦敏锐地发现,这是把军权集中收回。
对于这一点,李彦是双手双肢赞成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武国久矣,自当约束。”以他的眼光和头脑,马上就把颜神佑的主张跟勘刻石经的事儿联系起来了。颜神佑对于石经的作用的总结,在李彦看来就等于直说:老子要给他们洗脑,确定正统思想。
现在,这是要给军队做思想政治工作了?
李彦表示,这是对的。
士人对于一切有心向学的人,都是欢迎的。哪怕是武夫,如果肯做些表面文章,他的负面评论就会少很多。
何况,李彦相信,颜神佑要做的,绝不是表面的文章。至少,李彦相信,颜神佑给他们灌输的思想,是比较贴近于士人的要求的。
这样洗脑出来的中低层军官,就算领兵大将想造反自立——比如本朝高祖(李彦对他的怨念很深)——底下的人也不会答应的。如果大将忠心,与朝廷利益一致,那么,接受了朝廷思想教育的中低层军官兵,自然会与他一心,不存在什么兵将之类配合不力的问题。
这样批量生产出来的中低级军官,忠诚度高,虽然未必会个个都成名将,但是名将本就是不世出的,不是靠教的,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这口饭。总体素质提上去了,李彦也就满意了。
于是,他头一个赞成了。
丁号充份认识到了自己政治上的短板,见李彦同意了,他也赞成了。霍亥也挑不出毛病来,姜戎也不好拆颜神佑的台,也都投了赞成票。实际上,颜家父女都定下来的事儿,大家除非有了铁证,否则,是没办法推翻这样的决议的。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细节上的修改而已。
丁号强忍下了发言的想法,他还是想问,原本的九卿的位置,要怎么办呢?
霍亥却挺明白的,九卿什么的,还不是一句话吗?比如说,宗正,现在讨论有用吗?比如太府什么的,按颜神佑的计划,有户部管财务了,太府照霍亥的估计,那应该是管皇家内库的。这些个,用得着现在操心吗?还有鸿胪,太常……都不太急。
太仆是管马政的,然而现在战马都归到军队系统里来了,也不需要太急了。
唯一让霍亥有点担心的是廷尉,不知道要怎么弄了。不过,有刑部了,治安一类也不用担心。
这位老先生,因为颜家不造反才留下的,现在已经开始为颜家考虑当皇帝之后的事情来了。
作为一群不那么私利薰心的人,想完了“公事”,开始问起自己比较关心的私事来了——我在这里面,是个什么位置?
对此,颜神佑表示:“阿爹已具表,不日便至京城了。”当下,公布了大名单。
比如,丁号现在就做礼部的尚书,管文化教育修书等事。
比如姜戎领到了兵部尚书,虽然不如大将军位高权重,到底算是拿到一原始股了。没有做到“府佐”,是颇为遗憾的啦。可是呢,考虑到府佐现在就俩人,李彦、霍亥,多一个也没有,姜戎也算满意了。
卢慎没有做到府佐,他现在还是顶着个长史衔儿。估计,也是个府佐的预备役。
原古工曹,现在正经成了古尚书了。方章成为户部尚书,这也是应有之意。吏部尚书没人领,颜神佑接手了所有的档案。刑部尚书,被颜神佑拉了郁衡做壮丁。
姜戎心道,这么一安排,李彦和霍亥要是有什么意见相佐,打起官司来,还是得你去主持公道,甚好!
其余诸般职位,亦各有人。
称得上是皆大欢喜了。
大家都有了官职,可以开工了。
丁号便说了石经的事儿,并且说:“万石海盐,犹恐不足。”
颜神佑道:“慢慢来,先把总纲做好了,做得好,继续拨款。”做不好,都给老子滚蛋!
丁号抽着嘴角答应了。
————————————————————————————————
重定官制的事情,让留守的人都明白,军权不是可以轻触的,颜家父女铁了心要把兵权抓在手里,一点也不肯放松。这些人也就不去讨这个嫌了。争兵权,这不是找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