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母仪天下 >

第62部分

母仪天下-第62部分

小说: 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氏所能依仗的,不过是美色而已,以色事人是最不能长久的,你无须把她放在心上。现在要紧的反而是刘氏,这次她不会又让咱们意外了吧?”

“御医十分尽力,结果却不好说。”

林婕妤叹道,“有些事儿虽然太妃应了我,但是,皇长子还是出在你的肚子才好些。这次也不知道是谁帮了咱们的忙,却做得不够彻底。”

林淑娴低声道,“平原郡君和几位红霞披那几日都到过云锦阁,她们过去都跟刘氏一起在福宁宫服侍过皇上,彼此了解很深,到底是谁下了手,一时也难以判断。”

“算了,没必要为了她伤神,只是将来有一日你怀了身孕,却要千万当心。”

贵妃敷衍笑笑,林婕妤也没在意,以为是年轻女子怕羞,便不再多说,“但愿这一次,刘金桂不要再让大家意外了。”

然而,刘金桂偏偏就是一个奇葩。

 第八十一章 一时瑜亮(上)



在人们都以为刘氏保不住孩子的时候,她的孩子没事儿了;在人们都以为刘氏要没命的时候,她安安稳稳的活下来了。更奇的是,不但她自己活着,就连她生下来的孩子,也都安然无恙。

可见这世上总是不缺奇迹的,只不过,有些奇迹一旦发生了,是哭是笑就不好说了。

世瑶早上起来听到的一个消息不是苗月华册封,而是刘金桂生了皇长子,这让她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喉咙里像是堵着什么东西上不去也下不来。

“姑娘。”云纤小心的叫了一声。

“无事。”

“姑娘何需在意这些,她生了什么都与咱们不相干的。”

世瑶不便解释,只含糊道,“她生了儿子,太妃就要得意了,太妃得意起来,咱们可不是要遭殃。”

云纤笑道,“姑娘也太多虑了,有太皇太后在,太妃翻不过天去。”

外面有宫女请求进来送水,主仆二人便不再说这些,世瑶嘱咐了宫人两处送礼,自己去上殿看望太皇太后。高氏显然气得不轻,世瑶知道,除了苗月华,她更气的应该是皇帝。

“恭贺陛下喜得曾孙!”

提到曾孙,高氏的脸色多少好了一点,“看起来这个刘氏还算有几分福气。”

世瑶最怕这个,要是连高氏都对刘金桂另眼相看,那她可真就没办法了。“这么小的孩子我还没见过呢,陛下可要去看看,让我也跟着沾沾光。”

“那孩子早产,弱得很,等过些日子在抱来咱们看。”

世瑶原是想说,五个月就出生的孩子如果能活,岂非妖孽!然而。高氏此刻很有几分兴头,她便把话压了下去,有些话早晚会有人说出来,她又何必扫这个兴。

事实上在刘氏刚刚传出早产的消息时,高氏也想到了这个,就连宁馨那时心绪烦乱,也是同样的原因。可是,连着折腾了两天才生下来的孩子,让高氏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这些小节上。也就不是那么的在意了。况且,这宫里保不住孩子的妃嫔实在是太多,她对这个刘金桂。还真真是生出了几分赞赏之意。

因为皇长子的出生和新婕妤的册立,宫中着实热闹了几天。没过多久,春节也就到了,世瑶为了贺礼忙碌了一个冬天,总算是有个交代。

御医张涵因为照顾刘充媛有功。很快就升了副院首,不过,到净逸阁来的时候,还是那副谦卑恭谨的样子。

世瑶笑道,“御医照顾刘充媛和皇长子十分辛苦,还要劳烦你到我这儿来。真是过意不去。”

“姑娘客气了,能为姑娘效劳,也是下官的荣幸。”

“我冬日里病了一场。换了许多为御医,却始终都没有瞧出来是什么病症,这件事情想来张御医也听说了。我一直崇信御医的医术,只是那时候刘充媛那里离不得人,所以也没敢让人打扰御医。如今皇长子也满月了,所以还要麻烦御医给我看看。到底是不是要紧的病症。”

世瑶的病情太医院一直都有议论,张涵早就悄悄地留了心,就等着世瑶来请他。这个病要是让他治好了,以后在太医院,就再也没人能撼动他的地位。那个新来的邹君彧,就算巴结上苗婕妤也一样枉费心机。

“我之前给姑娘把脉,只是觉得姑娘有几分脾胃失和罢了,前次调养之后已无大碍,至于因何畏寒,还需要在仔细斟酌。”

“有劳御医了。”

张涵对自己的医术向来很是有信心,然而这一次,他却只剩下困惑了,“姑娘脉象平和,并无不妥之处,下官一时也看出是什么缘故,恐怕要想根治此症,还是要等到天气寒冷脉象有反应的时候。”

这厮倒是乖觉,自己看不出什么却要推到天气上头,殊不知,她的脉象就是冬日发作的时候也是很寻常的。不过,世瑶原本也没指望他来治病,还有许多旁的事情要着落在他的头上。

“倒是烦劳御医跑了这一趟。”

“不敢。眼下虽然不知道病根,不过若是能用些药物调理,扶正祛邪,想来也会多有裨益的。”

“冬日里用了不少药,也并没有看出效果来,我倒是怕了那样苦药汤了。”

张涵温和笑道,“良药苦口,姑娘身子不好,需得忍耐一二。姑娘的药方应该还存在太医院,待下官回去仔细查阅一番,斟酌之后再用,总不至于让姑娘白吃那许多的苦药也就是了。”

“如此,就多谢张御医了。”

“下官分内之事,不敢当姑娘谢言。”

“皇长子早产数月,御医照顾他已经十分辛苦,还要为我费心,实在是过意不去。”

张涵抬头看了眼世瑶,低声说道,“皇长子虽然早产,但是看护甚是得当,眼下还没有任何不适,不过,早产的孩子总归跟正常孩子不太一样,体质总是要虚弱一些,而且,充媛娘娘经此一事也亏损不少。”

世瑶笑容益盛,刘金桂母子如今是炙手可热,可是张涵还是愿意透露些消息给她,看来太皇太后这棵大树,当真是好乘凉啊!“皇长子的确是看护甚严,我日前去云锦阁道贺,也只能远远地看一眼,就连长相也没看清呢!”

“姑娘能远远的看上一眼,已经十分难得了,许多道贺的人,连远远看上一眼都不能。皇太后又十分心疼皇长子,只叫静养着,三朝三腊的礼都不过是太后、太妃跟皇上参加了,看着是简单,实际上也是为皇长子着想。充媛娘娘因此就更加谨慎,现在除了御医跟乳母,旁人轻易是见不着皇长子的。”

刘金桂拼了性命才生下来的孩子,自然是要看得跟眼珠子似的,更何况又是个儿子,多少荣华富贵都要靠着他呢!世瑶淡笑道,“皇长子早产,谨慎些也是应该。我听说苗婕妤一天几趟的往云锦阁去,自己反而累倒了?”

“确实如此,不过,苗婕妤的身体一直都是邹御医在照顾,具体的情况下官也不是很清楚。”

这位邹御医世瑶并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兴龙节前皇太后让苗月华出宫,苗氏称病就是邹御医看得诊,而这回又是他。要说他们没什么勾当,世瑶可是没办法相信的。

“那位邹御医想来很是得苗婕妤的看重吧?”

张涵的脸上果然有几分不自然,低声说了句,“是。”

世瑶把这一抹不自然收到眼底,心里仔细的衡量着,张涵这人利欲熏心,在后宫没少下功夫,可是偏偏让刘氏绊住了脚,没把精力用对地方,反倒让邹君彧后来居上,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也大大的超过了他。

张涵大概不会甘心吧?

“这么说来,这位邹御医的医术应该是十分了得,怎么我从来没听说过他?”世瑶状若随意的问道。

“这位邹御医是前院首的孙子,是经现任的院首孙御医的保荐才进了太医院的,算起来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崇庆宫轻易不会用新人,姑娘没听过也很寻常。”

世瑶低着头沉思,现任院首也是得了老院首的提拔才有今日,想来对那位邹御医一定是多有关照,那位又捷足先登,走通了第一宠妃苗婕妤的门路,对于张涵来说,算得上最大的对手了吧?

“竟然是这样,如此说来这位邹御医还真是走运,刚一进太医院就受命侍奉苗婕妤,日后的前途当真是不可限量。御医大概还不知道,前儿皇上还打算晋封婕妤为昭仪,列为九嫔之首呢!还是太皇太后说皇长子的生母还未晋封,不好让苗婕妤越过去她去,这才作罢的。”

这事儿张涵还真的没听说过,他只知道苗婕妤进宫不过月余就成了专宠之势,刘充媛和皇长子加起来恐怕也敌不过苗婕妤一人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他忽然想到,刘充媛跟皇帝请求进封,皇帝竟然支吾不肯,想必也是苗婕妤的功劳吧!这原本跟他一个区区御医没有什么关系,可是,他要想出人头地,就大有关系了。

好在还有崇庆宫,邹君彧还进不了崇庆宫,张涵自我安慰道。

世瑶似乎看出了张涵的想法,轻声问道,“御医所提到的老院首,可是邹铭邹老御医?”

“正是。只是他已经罢官多年了,姑娘是如何知道的?”

世瑶笑道,“积年的旧事我哪里能知道,不过是听太皇太后提起过罢了。好似他是因为先帝武贤妃的事情受了些牵连,所以才罢了官,直到现在陛下提起他的医术都是赞不绝口,觉得十分可惜呢!”

世瑶轻松的一句话,让张涵彻底的傻了眼,如果连太皇太后都对那邹君彧青眼有加,那他可就真就没什么指望了。

张涵虽然对自己的医术很是自信,然而再自信他也明白,自己不是华佗在世,邹君彧家学渊源,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超过他,到那个时候,可是什么都晚了。

张涵的心里生出几丝瑜亮之慨,却并不打算做个瑜亮之争,这个人,也许骨子里就从来没有过那种叫做光明磊落的东西。

世瑶见状心下了然,却不由得有几分愧疚,御医邹君彧,看来要无辜受害了。然而,为了刘金桂她也是不得已,早晚会还他个公道,只希望,张涵不要下手太重才好。

 第八十二章 一时瑜亮(中)



赵煦对苗氏的宠爱日盛一日,他要是有实权,一定会将皇后的宝座双手奉上,可惜,他现在就是给苗氏争个昭仪都是不能够。而那刘金桂养好了身子,原是预备着大展拳脚,跟苗氏一较高下的,谁料竟不是一合之敌,就算是加上皇长子,也只不过是能留住皇帝用个午膳而已。然而,刘氏从来都不是甘心失败的性子,再加上有皇长子在手,自然是要跟苗氏好好斗上一斗。一时之间,这宫里你来我往的,好不欢乐!

有人欢乐,就有人愁,有人得意,就难免要有人失意。

贵妃林淑娴自皇长子出生之后,就恢复了每日陪着皇太后礼佛的规矩,不过她并不像从前那样敷衍了事,而是当真把一颗心都用在了这上面。十六岁的女子,该是何等的心灰意冷。皇太后看在眼里很是心疼,然而宫里的女人都得这么过,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是那些正得意的人儿,也得过这一关。自己早点看开,反而是件好事儿。

世瑶有空的时候,倒是时常去隆祐宫看她,两个人说说话,多少让也她开解一些。可是世瑶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之前她只是在上午的时候陪着高氏早朝,现在,下午高氏批奏折的时候,也时常召她到崇政殿伴驾,朝中的许多大事,少不得跟她谈谈讲讲。宫里的人大都是心明眼亮,就是那朝中重臣也有那心思活络的,想了不少办法笼络世瑶。世瑶因此愈发谨慎,连身边的宫人都约束了起来,就连家里也都传了信儿,不叫参与朝中之事。高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