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母仪天下 >

第391部分

母仪天下-第391部分

小说: 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朱皇后重重的叹了口气,“娘娘有所不知,圣上对李、种两位相公是恨之入骨,恐怕……”

“别人去劝定是不妥的,现在也只有朱将军说的话圣上还能听进几分了。”

“娘娘!”朱氏的脸上似有难色,她附在世瑶耳边小声的说道,“圣上如今是越发的多疑,虽然暂时看是信得过妾身的哥哥们,但是,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毕竟臣妾身边还有太子,朱家现在可是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正因为你身边还有太子,所以圣上才信得过朱家,在事情变的更糟之前劝住圣上,也是你朱家大功一件。不仅是朝中的群臣,就是全城的百姓,都是会感激你们的。”

朱氏现在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平平安安过了这一关,让她吃斋念佛都行。

世瑶明白她的顾虑,便说道,“圣上的皇位正是不稳的时候,若是连李纲这些都失去了,那圣上还能依靠的人,还有谁呢,不考虑别的,总的考虑太子,只有圣上安安稳稳的,太子才有将来。”

朱氏猛然惊醒。皇帝这样任意妄为,最可能连累的就是太子,所以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她也不能让他像太上皇那样,等到民心丧尽那天。还有谁能保着他们母子。

“多谢那你提醒,臣妾这就去通知哥哥。”

“你如此深明大义,群臣会铭记于心的。”

朱氏无奈苦笑,“臣妾能做的事情不多是杯水车薪,圣上若是能够一意抗金,这天下才算是有点希望。”

现在大宋朝两代皇帝都是指望不上的,反而希望都在百姓身上。只是世瑶不想让朱氏在多担惊受怕了,这位皇后为人还是很不错的。

朱氏当着皇后的面儿把要说的话让一个太监转达了,还特意嘱咐了要小心朱慎妃的人,她看着有些不好意思。“让娘娘见笑了。”

宫里的事儿还有什么是世瑶没见过的,并不会放在心上,反而皇后处境不妙,免不了要提她担忧。她拍了拍皇后的手臂,“守着太子。便是你这一辈子的根本了。”

“太后金玉良言,臣妾谨记。”

世瑶笑了笑,这宫里的女人不容易,哪一朝哪一代莫不是如此,朱氏这样的为人。到真是有点可惜了。

“太后,外面兵荒马乱的,还是搬回宫里来吧,臣妾每日给太上皇请安,时常看见太上皇对着太后的画像发呆,只要太后肯回来,延福宫……”

世瑶摇了摇头,赵桓登基未稳就能对付李纲、种师道,等他稍微稳定一些就一定会腾出手来对付太上皇,而她如果不在宫里,或许还有转圜的空间,若是在宫里,那就等着赵桓挥动屠刀好了。

“你的好意我就谢过了,只是宫里还有宣和太后,两宫碰在一处难免是非,现下还是省些烦恼的好。”

朱氏并没有想过太上皇还会有危险,只以为太后是真的忌惮宣和太后,然而,刘太后现住在大内并不跟太上皇一处,想来,两宫碰上的机会也不多。

“娘娘,刘太后现在住在钦圣皇后的隆佑宫,轻易跟娘娘也碰不上,现下上皇一人独居延福宫,臣妾看着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娘娘何不?”

提起赵佶世瑶心里就难免抑郁,虽然分开了这么多年,倒到底是从小到大情分,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

“好了,这事情以后再说吧,我先回去,省的圣上知道了再生出事端。”

“娘娘!”

“李、种两位相公事情只要朱家尽了力,朝臣们一定会心怀感激的。”

世瑶说罢离宫,等回到瑶华宫的时候心里还想着朱氏说的话,赵佶的情况必然是不太好,否则,朱氏那性格是绝不会多嘴的。

“娘娘,李相公和种将军复职了。”红玉激动的跑进来说道。

“这么快!”

“可不是!宫门的太监还被圣上杖毙了几个,说是阻塞言论,离间君臣。圣上还褒奖了朱将军,多亏他及时将太学生的要求上达天听,否则,圣上还不知要被蒙蔽到什么时候。”

这些太监可真够冤枉的了,陈东声势之大连后宫的朱皇后都听说了,而堂堂的皇帝居然还被蒙在鼓里,果真如此,该杀的也不是几个太监。

“不管真假,好歹大家都算有个台阶下,这一关先过了,以后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娘娘还不知道,圣上现在是真不得人心,圣谕宣布了恢复种将军职务,百姓都要亲眼看到种将军才肯离去。后来果然是种将军出面,才算把局面安抚住。”

“只怕圣上以后更要想尽办法陷害老将军。”

红玉心中也是一惊,换了她是皇帝也受不了这个,“娘娘,这可怎么办?”

“别慌,容我想想。”

经过这件事,皇帝一定不敢明着对付种师道,暗中下手的话,他会怎么做呢?

种师道身处冲家军大营,搞刺杀无异于痴人说梦,皇帝不至于那么蠢,即便是真的蠢哭了也不要紧,种师道必然能够安然无恙,怕的就是暗箭难防。

“元一师太在宫里吗?”

“连着几天师太都在帮忙救治伤患,奴婢得过去看看才知道。”

世瑶心急如焚,忙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她今天来的到是瞧,师太刚从外面回来,她看起来十分憔悴,显然是累得不轻。

“你怎么来了?”如今她们是师徒关系,彼此说话倒也随意。

“有一件犯难的事情,想要请教师傅。”

元一很惊讶,她这个徒弟不说是足智多谋吧,但是遇事儿也是个有主意的,竟然慌慌张张的求到她头上,可是让人费解。

世瑶委婉的把皇帝准备对种师道不利的话透给她,小心的问道,“这种情况师太可有什么办法?”

元一虽然不接触政事,但是联系当下也不能猜到世瑶的意图,她心中暗暗揣摩着,宫里若是下毒,会用什么样的毒药。

“要是想要不动声色,必然得是慢性的毒药,宫里……”元一警觉失言,忙说道,“这天下慢性毒药何其之多,想要一一化解也不太可能。”

世瑶才不在乎元一是不是失言,能救得了种师道要紧,“师太,我说的这位将军身负着国家的安危,还请师太勉为其难,想办法救他一命。”

救人的事情,元一向来都是义不容辞,更何况,是身系着国家安危的人,“我这里有三枚护心丹,你先拿去,发现异常的时候先服下,至少可以缓出一点时间来。”

“多谢师太。”

世瑶千恩万谢的去了,叫红玉立刻送到种家军答应,种师道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瘦了下来,如此,形势显得更加逼人。

李纲虽然复职了,但是他也没有办法阻止皇帝议和的决心,随着金银物件源源不断的运往金营,议和也算是初见成果。后面难办的事情,就是割让太原、河间和中山三重镇。

“太原乃是军事要地,绝不能割让给金人啊!”李纲痛心疾首的说道。

“李相公,不割让太原金人就不肯退兵,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李邦彦冷笑着说道。

李邦彦本是蔡京旧部,蔡京被新帝所不喜,一再遭到贬斥,但是,李邦彦却几乎没收到影响,反而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说到底,凭的就是议和两个字。

不得不说,这个人脑力或者是仅次于蔡攸的,他当年能看得出来蔡京需要什么,现在也一眼就能看出来皇帝想要什么,只可惜,他的才智没有半点用在当用的地方。

“圣上,如今城里有种老将军,城外有二十万勤王之师,只要圣上一声令下,瞬间就可打破金军。”

赵桓的脸色冷了几分,大破金军,只怕是要大破禁军吧!

“上次夜袭,李相公也是这样信誓旦旦,可是结果呢,损兵折将!”李邦彦讥诮的说道,“金人现在就在眼前,京城万一有点事闪失,李相公拿什么来抵偿。”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真要有事,要你人头何用!”

李纲是个直人,不善于口角之争,事实上他就算是有张仪苏秦的口才,也挽回不了皇帝要议和的决心。

赵桓当廷下旨,割让三镇,并要求三镇百姓归附金国,不得抵抗。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三镇百姓宁死不降,在宣抚知兵王禀和太原知府张孝纯的率领下,全城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皆编入守城之列,战况惨绝人寰。

对比太原的惨烈,汴京见见回复到了常态,文恬武嬉,歌舞升平。

北宋下级军官和普通百姓的抗金斗争,揭开了新的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孤城

辽人有一句话,叫做“女真满万不可敌”,道尽了女真骑兵的勇猛,而完颜宗翰率领的六万铁骑,更是如狼似虎。

太原知府张孝存以三千厢军决意收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而且,战况之惨烈也让人不忍听闻,各路援军的血液都沸腾了。

在这个时候,最为难的便是刚登上皇位赵桓和他那满朝主和派大臣。

皇帝没想到太原百姓于城共存亡的决心如此强烈,这让他感到羞愧,可是后面的事情该怎么办,年轻的皇帝没了主意。

打,他们没这个胆量,但是,再要是催促太原投降,他也实在是没那个脸。

就在这个为难的时候,萧仲恭来了。萧本是辽国旧臣,降在了宗翰帐下,他来也是议和的,不过,为的是完颜宗翰。

完颜宗望满载而归,宗翰在太原去吃了不少的亏,他来替宗翰讨些好处,太原之围就算是解了。

这本是一个可用可不用的人,赵桓为了汴梁的安定已经出了不少钱了,再拿钱去换太原也不是不行,纵然不愿如此,也尽可以打发了他回去就是了。

可是,却有人出了绝世的好主意。

皇帝赐给萧仲恭一封蜡丸,让他带给辽国现在辽国的耶律斜睹,以求里应外合攻破金国。

这样天才的想法世瑶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萧仲恭把蜡丸交给宗翰也几乎没什么悬念,宗翰改变了围攻太原的计策,率大部队南下是汴京。

如今的完颜宗翰已经是老谋深算,他虽然率领大部队虽然离开了太原,但是却用锁城法将太原包裹的严严实实,这样,太原就成了笼中困兽。没有后援总有困死的那一天。

被锁死的太原城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世瑶心急如焚。

“娘娘,有援军了。”折月茹得了消息片刻不停地赶到了瑶华宫。

“末将四叔率领麟府军两万余人前往救援了。”

世瑶长舒了一口气上,“总算是能略作喘息。”

终究是略作喘息而已。想要解太原之围,怕是还得朝廷派兵才行。可是,朝廷能指望得上吗?

“娘娘,圣上会派兵吗?

“皇帝现在压力不小,我想派兵是早晚的事儿。”

“晚一天就是一份危险啊!”

“我何尝不知道。”世瑶皱着眉头说道,“你容我想想办法。”

“娘娘要快啊!”

折月茹久经战阵,她更知道时间意味着什么人,而且。她还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鄜延刘光世也率军二万往太原而去,这个刘光世可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儿。

“可是听到什么了?”世瑶问道。

折月茹有些为难,不知道这话是不是该说。“娘娘,刘光世也率兵往太原去了。”

世瑶并不了解刘光世这个人,她有些奇怪,“这不是好事吗?”

月茹直摇头,“刘光世虽然出身将门。但却是华而不实,他往太原去,只能坏事。”

世瑶觉得月茹不会危言耸听,但是她现在对战争的理解的确是不够透彻,她并不明白猪一样的队友会带来多少麻烦。

“我在想。你会种老将军那边去吧,一定要注意老将军的安全。”

“是。”月茹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