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母仪天下 >

第36部分

母仪天下-第36部分

小说: 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回去劝劝你们姑娘,一定要沉住气,否则,她就是把全族置于险地了。”

“是。”

比起这个刘氏,林婕妤有更心烦的事情,而且,她看孙氏的神情,像是不知道的样子。她虽然不忍心说,但是,这也不是能瞒着的事儿,“有件事情你们姑娘大概还不知道?”

孙氏见林氏的表情凝重,心中警铃大作,“娘娘,什么事儿?”

“就在今儿早上,和慧郡主去问候刘婕妤,从云锦阁的台阶上跌了下去。”

云锦阁不过三层台阶,怎么跌,也死不了人,运气若是好一些,估计连伤都不会有,婕妤这样郑重的拿出来说,孙氏知道,大事不妙了!

 第四十八章 洪福齐天(下)



孙氏小心翼翼的问道,“和慧郡主不会是撞到皇上了吧?”

林婕妤哂道,“你还真是通透,难怪我嫂子要把你送进来照顾娴儿。”

孙氏此刻也不顾上谦逊,失神言到,“这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林氏微微皱眉,她也知道不好,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很多的事情,她就算是知道结果也只能看着,根本就无力阻止。“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先稳住你们姑娘要紧,毕竟,贵妃的位置娴儿已经占上了,总是能压着苗氏一头的。”

孙氏忙到,“娘娘有所不知,刘氏出事的那天,我们娘娘正好在净逸阁见到了和慧郡主,那时候娘娘就心神不宁的,后来出了刘氏那一档子事儿,就暂时给淡忘了。郡主若是真的得了皇上的宠爱,那对我们娘娘可真是不小的打击。”

在没见到苗月华之前,林氏对自己的侄女也是充满了信心,然而,经过这么多事儿,她突然明白她了嫂子的决定。但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你们姑娘不会不明白。这宫里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即便是苗月华,也不可能永远都是最美的女人。况且,得宠也并不一定靠容貌的。”

“我们娘娘生来就是骄傲的,这连番打击,老奴真担心她受不了。”

“多劝劝吧!”林氏叹息着说道,“她若是想通了,让她来见我。”

林淑娴若是不能自己想通,这步棋也就算是废了,林婕妤顾不上可怜她,毕竟不能为她一人拖累了全族。孙氏虽然有心护短,但是也明白这深宫里的事情。一个不小心就是塌天的大祸。她家姑娘若是没那个本事,冷冷清清的过一辈,也比没了性命要强。

孙氏虽然心事重重,但是,一出了长宁宫就换上了一副喜气洋洋的表情。她的眉梢眼角都带着笑的,碰见了熟悉的宫女太监也是和和气气的打着招呼,是啊,她家娘娘照顾着刘婕妤,也是有功劳的。

她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回了春景殿,见到林淑娴的时候。心蓦然地就沉重了下来。

和慧郡主怎么就碰见皇上了,说起来,还真是“碰巧”二字。

苗月华一听说刘氏的胎象无恙。就立刻赶去了云锦阁道贺,可是她刚到云锦阁不久,就听到皇太后传的旨意,说是要让刘氏静养,各宫都不许打扰。她自然是明理懂事的。匆匆忙忙就告辞回去了。也许是太匆忙了吧,刚出云锦阁,她就滑了一跤,从台阶上跌了下去,又碰巧撞到了皇帝。

这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大家只要当做没看见。其实也就过去了。可是,连日下雨,地上潮湿。再加上夏衫单薄,苗氏的惨状,就不难想象了。

世瑶没想到苗氏的动作这么快,还那样的干脆利落,她心里由衷的赞叹。果然是好样的!苗月华下手是又狠又准,不论是赵煦还是高氏。就算是明知道她故意,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不过,世瑶并不觉得赵煦会感到吃亏。说不定,苗氏还能另有些意外的收获。比若说,怜惜!

和慧郡主是披着皇帝的袍子回的长乐宫,这后宫之中无人不知。

高氏铁青着脸,早朝的时候几乎就没说话,朝臣们一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轻易也就不太敢说话,很快,早朝就散了。等到众人离开,高氏才问赵煦,“和慧郡主的事情,皇帝打算怎么处置?”

赵煦当时把自己的袍子给了苗氏纯粹是一时头脑发热,他并没有考虑过很多,不过,当后果摆在眼前的时候,他心里也并不后悔,甚至,还有几分窃喜。那日崇庆宫一见,他简直将苗氏视为天人。虽然他并没有认真想过要把她据为己有,但是,有了这样的机会也不可轻易的错过,他沉声言到,“全凭陛下做主。”

有这样的孙子,还把他立为皇帝,高氏不知道自己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她的脸色又沉了几分,“苗氏进宫是来服侍长乐宫贵妃的,这才几天的功夫,你让哀家如何做主?”

赵煦此时才觉得有些不妥,不过他是皇帝,三宫六院还空了许多,他无谓言到,“郡主当时的情况,孙儿不能坐视不理。孙儿现在也明白之前的作法的确是有欠考量,可是,郡主名节是大,还请陛下成全。”

“亏你知道名节二字。郡主入宫服侍长乐宫贵妃,这才几天就闹出事来,我倒想问问皇帝,你自己的名声还要不要?”

高氏突然之间疾言厉色,世瑶和康有禄等人都悄悄地退出了崇政殿。赵煦似乎才想通此节,刘氏的肚子根本就瞒不了太久,再纳高氏,他这荒淫好色的帽子就算是戴定了。现在,能救他的,就只有高氏,他赶紧收敛了姿态,低声的说道,“孙儿知错了。”

高氏无奈叹道,“你知错又有何用,苗氏本就居心叵测,若是不纳她为妃,你以为会有安宁的日子可过?”

“陛下,孙儿有错孙儿承认,但是郡主是无辜的。郡主已然扭伤了脚,陛下就不要责备她了。”

高氏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很有些个执拗的脾气,但是脑子却是好使,如今碰上这个苗月华,竟然变得愚蠢起来,她简直气得两眼发昏,“世家的姑娘,走路裙不摆,钗不摇。就算是雨天,裙摆上也不能渐上半个雨点,怎么就能摔倒,还恰好让你碰上?”

赵煦解释道,“她是一出了云锦阁就看见了朕,大惊之下才滑到的。”

“那好,我问你,回头就是云锦阁,再旁边就是春景殿,哪里不能给她弄件衣服,非得要披着你的袍子满宫里晃荡!”

赵煦也没傻透,可是那样的美人,他实在不忍心苛责,况且,苗氏舍了名节也是为了他,最难消受美人恩,赵煦强辩道,“大概是受了惊,一时没想到也是有的。”

高氏已经不指望她这孙子能明白过来了,色令智昏,强逼也无用,她从儿子那里就已经得到了教训,如今对着孙子,无谓重蹈覆辙。她叹息道,“女人的手段,你以后自然会明白,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你不要后悔。”

“孙儿相信和慧郡主不是那样的人,今天的一切,不过就是一场意外。”

高氏气极,“长乐宫若是息事宁人,哀家就相信是意外。”

赵煦还真怕长乐宫息事宁人,“此时毕竟是孙儿有错在先,所有的错都在孙儿身上。陛下要怪,就只怪孙儿一人吧!”

高氏实在是无奈,“你去求你母后吧!”

高氏的意思无非是她自己刚刚给皇帝封了个贵妃,还立了个婕妤,再要立苗氏就有些不大好看,所以和慧郡主入宫的事情,就请皇太后来出面。赵煦的脑袋这会儿可是转得快了,马上就明白了弦外之音,“谢陛下!”

赵煦出来的时候满面春风,世瑶猜着这是苗氏的计策成了。她心里也是高兴的,毕竟,高位只有一个林氏,根本就不够看,只有这样,才能够热闹。

世瑶还愣神的功夫,康有禄提醒道,“姑娘,咱们进去吧!”

“好。”

康有禄在世瑶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异常,心里直呼可惜,高氏也觉得可惜,只是,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苗家在怎么没落,苗贵妃也曾对她有恩,况且,今天的事情表面上看也不是和慧郡主的错,她若是不肯成全,只能小事化大,落了刻薄寡恩的名声。而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她孙子的心意,已经不能逆转。

高氏此刻有些后悔,当时就不该心软答应了大长公主,她所说的晓遇的那些事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虽然,无论是真是假都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但是高氏心里还是存了个主意,不管怎样,她要弄个清楚,这些人若是存心骗她,加上这一遭,她一个也留不得。

高氏瞧着若无其事的孟世瑶,无奈叹道,“瑶儿可知道,咱们宫里又要添新贵人了。”

“是吗!”孟世瑶面带着喜色,“那可要好好恭喜陛下了。”

“你知道是谁!”

“世瑶可不敢乱猜。不过添人进口总是喜事,该好好贺一贺的。”

如今是神女无心,襄王也无梦了!“你心里明镜似的,就是不说罢了。”

世瑶笑道,“臣女生就笨拙,哪儿知道什么呀?”

高氏也不再提,对康有禄说道,“你去天文院传旨,将院首杖责四十,发落到掖庭局。”

“是。”

高氏连着两天都没发落天文院,为着是给刘氏积福,如今刘氏已然无碍了,当然得把旧账清一清。这一次,太史局令薛昆倒是躲过一劫,高氏心里纵然不满,却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这也要怪高氏自己疏忽,给刘氏算日子的时候,觉得不过是内宫琐事,就没让太史局参与,如此一来,反倒便宜了薛昆。

当然,这些根世瑶都没有什么关系,她在意的是刘氏和苗氏。这刘氏可真是个有福的,不但成全了自己,还成全了苗月华。只是不过,最终是福是祸,可就不太好说了。

 第四十九章 循序渐进(上)



由于连日的阴雨,六月的天渐渐带上秋的凉意,而那深殿广厦里便更显得阴冷了,就连新煎的热茶上都冒出了些许氤氲之气。

世瑶低敛着眉目,双手捧着茶盏,她轻轻的吹散热气,缓缓说道,“千万不要。

苗贵妃听了,微微的愣了一下,“为何?”

世瑶抬起头来直视着贵妃,嘴角漾起一抹浅笑,“已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又何必多此一举。”

水到渠成?苗氏一直以为自己才应该是水,没有她,哪里成得了渠!可是,经世瑶这么一提醒,她突然恍然大悟,“姑娘说的是皇上?”

“娘娘明鉴。”

苗氏了然,“看来竟是我急躁了,如此便可安心许多。只是我还是有些担忧,太皇太后会不会因为心中不愿,而借故推脱?时间长了,恐怕对月儿不利。”

“娘娘去跟太皇太后求情,固然能够成全郡主,可是,太皇太后的脾气娘娘也是清楚,强求来的,哪有什么益处。况且。郡主善决断,就算是拖得久些,也只会对郡主更有利。”

世瑶眼中笑意渐深,苗氏也有些尴尬,不过大家都是明白人,说话也没必要兜圈子,“是月儿莽撞了,然而事已至此,悔之无益,如何善后才是要紧。”

这莽撞也有很多含义,不过,世瑶只做不知,“一动不如一静,与其咄咄相逼让太皇太后反感,还不如交给皇上去处理。”

苗氏略一沉思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笑着说道,“还是姑娘聪慧,本宫竟是关心则乱了。”

“不敢当,只不过呆在太皇太后身边,听到的比旁人多一些罢了。”

苗氏笑道。“本宫幼时,曾听过章献皇后不少故事,只是本宫进宫比较晚,没机会一睹皇后的风采,今日见了姑娘,可算是了却了多年的遗憾了。”

章献皇后刘氏,辅政仁宗皇帝十一年,是非功过也是难以评说。即便如此,莫说是孟世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