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母仪天下 >

第346部分

母仪天下-第346部分

小说: 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听说圣上重赏了庆国公,却没提夫君的事情,是不是就这么过去了?”小赵氏战战兢兢的问道。

世瑶许久没见过皇帝了,也不是那么容易推断的。而且,很多迹象表明,蔡攸已经把目标从她这里转到姚古和种师道那里。

“我会尽快让忠厚回京。”

世瑶打发走小赵氏,心里就开始盘算怎么把忠厚弄回来,忠厚如果继续留在军中,恐怕就连姚古都会危险。而蔡攸的野心现在是越来越大,她决不能让他得逞。

姚古和种师道现在都很清楚金人的目的,战事上一定会有所抉择,若是换上蔡攸的人,那可就不好说了。无论出于哪种考虑,世瑶都要赶紧想办法平息这场风波。

然而,她现在想见都不那么容易,该从哪儿下手才好呢!

“娘娘若是真想见圣上,那还不是容易的很!”念君低声的说道。

不过,她说的容易跟皇后想的容易是两回事儿,“别惦记那些有的没的,琮儿都还好吗?”

念君忙点头,“说起来也怪,太子跟老师傅竟然不哭不闹的,寺里找了个妇人每天白天过去喂奶,晚上的时候就喂些羊奶米汤什么的,奴婢瞧着还胖了些许。”

“那就好。”世瑶低叹着说道,“我倒是知道怎么能让圣上主动过来了。”

“娘娘有什么好主意?”云纤忙问道。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世瑶淡淡说道,“眼下就只能等着了,希望姚古不要在让蔡攸钻了空子才好。”

这个四十九天比她自己想的难熬得多,但是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平安无事的到了。很快京中就传遍了,大相国寺的住持亲自把一个孩子送到了皇后手里。

关于那个孩子身世,京中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说法,至于他的将来,那就更是传的神乎其神,很快,有些话就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孙氏是最不愿意让皇帝想起皇后来的人,但是她管不了童贯,她有能力把司宫令换上自己人,却动不了童贯半分毫。就算是把银牙咬碎,皇帝还是到于府去了。

世瑶操心的事儿太多,恢复的并不算好,看在皇帝的眼里,就是另一番滋味,夫妻倒也不像之前那样剑拔弩张,“这就是广德大师送来的那个孩子?”总裁如狼似虎

世瑶点了点头,却并没有看皇帝,她的全部精神都在自己儿子身上,若不是为了忠厚她连皇帝都不想见。

“大师几十年不问世事,竟然把个孩子托付给你,还真是让人惊讶!”

“也不是托付给我的,外祖母笃信佛教,跟大师颇有几分渊源,所以大师才把孩子送到这里。外祖母年纪大了,不便照管,而我又闲的很,所以才带在了身边。”世瑶瞥见皇帝专注的神情,心中微微一动,“圣上可要抱抱。”

赵佶见皇后如此喜爱这个孩子,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想想福金刚出生就让他抱回宫去了,多少也有歉疚,他伸手把那孩子抱在怀里,竟觉得这孩子竟然如此面善,“这孩子竟然跟朕就几分像啊!”

亲生父子,哪儿能一点不像,世瑶直接说道,“血缘之亲,怎么会不像!”

赵佶一听就愣住了,惊疑不定的打量着怀里的孩子。

“赵子偁的夫人张氏失踪几个月了,京中各种传言甚嚣尘上,不过,这等小事圣上怕是很难听说。”

赵佶的确是没听过,听世瑶说完也是将信将疑,“竟然有这样的事儿!”

“这是子偁生前寄给张氏的信,大师也交给我了。”

赵佶展开一看,便多信了几分,“既是庆国公的孙子,理当还给他才是,子偁为国捐躯,便让这孩子袭了爵也就是了。”

世瑶冷冷笑道,“子偁活着的时候尚且不能保住妻子,现在人都不再了送这么小的孩子回去不是羊入虎口。”

“有朕的旨意在,他们必定不敢。”

“庆国公府离大相国寺也不算远,大师却特特的送到这边,想来也是另有些用意的,圣上何不静观其变呢?”

赵佶闻言笑道,“难道还真如坊间传闻一般,这孩子是有些来历的?”

来历这东西可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所向披靡,用不好伤及自身,世瑶可不敢用力太过。这孩子是文曲星转世也好,武曲星临凡也罢,哪怕是太白金星呢,只要别是紫微星就都可以。

“坊间的传言如何能信,大师可是什么都没说!”'综武侠'剑三穿越局奇闻录

“你若是愿意带在身边你就带着,只是早晚要跟庆国公有个交代的。”

“我心里想着倒是得跟子偁得有个交代才行,而且,张氏是草草葬了的,孩子大了也得让她知道。”

“这些你就自己决定吧。”赵佶对那孩子的兴致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想跟皇后说回宫之类的话,却怎么也开不了那个口。

“那些倒也不急,等孩子长大了在说,但是还有一事,却是拖不得的。”

“什么?”

“子偁殉国似乎有些隐情,我听说好像跟忠厚有关,我不知道他到底惹下什么祸事,很是焦虑不安。”

世瑶不错眼的盯着皇帝,这让赵佶有些窘迫,他是了解孟忠厚的,知道那事情跟她没有半点关系。“不过是些谣言,当不得真。”

“言出必有因,圣上想必也十分明白。”世瑶冷冷的看着赵佶,倒要瞧瞧他能不能明白,“而且这件事情现在隐隐的指向了姚将军,所图为何还请圣上斟酌!”

事发多日,皇帝不是没斟酌过,不过,他身边能说上话的除了蔡攸就是孙氏,他可是越想越糊涂,“朕会考虑的。”

世瑶看赵佶那个样子,简直是怒火攻心,“为了构陷主帅,竟然拿皇室宗亲和三千将士的性命做赌注,这样的人在圣上身边,我不得不替圣上担忧。”

赵佶跟世瑶有再多的分歧,他也知道谁是真正为她担忧的人,但是,他不想再任由妻子“摆布”,这个决心是任何人都无法动摇的。

“朝廷上的事朕自会斟酌,你若是不放心忠厚,我就让他回京。”

“多谢圣上,我正要回瑶华宫,还请圣上让他前去守卫吧。”

皇后又提瑶华宫,这让皇帝怒不可遏,他冷冷说道,“那就如你所愿。”

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世瑶还真的是如愿了,姚古保住了他的帅印,忠厚也回了京城。蔡攸大概是被泼了冷水,从此以后消停了许多。

战争持续了三年,虽然互有胜负,但是总体上还是宋军占了优势。比起灭辽,两位大帅似乎更注重练兵,这大概是这场战争最大的收获。

“娘娘,前方又有战报了。”

 第四十三章 方腊(上)

战争进行了三年,基本上是大局已定,灭辽不过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以后才是对大宋王朝真正的考验。此即,世瑶对于战场上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她只是淡淡的问道,“什么消息?”

忠厚很清楚皇后在想什么,但是有些情况还不能不报,“姚、种两位将军已经逼近上京,金人已经直达中京。”

世瑶对这样的消息真的已经麻木了,她都能想象得到宫里是怎样的一派歌舞升平,“知道了。”

“娘娘,大事不好了!”念君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

世瑶的心猛的一紧,她不知道除了战事还有什么能不好!“怎么了?”

“青溪一个叫方腊的人反了!”

世瑶觉得头脑一阵眩晕,一个金人还不够,老天爷有派了个方腊出来,难道,真是天亡大宋!

“因为朱勔?”

云纤点了点头,更详细的情况她也不知道,但是,东南一带的事情就一定跟朱勔有关,或者还有一个蔡京。

“蔡京、朱勔给圣上搜罗花石纲,整个东南民不聊生,方腊以摩尼教为掩护,来势汹汹。”

世瑶觉得浑身的血都快要凉了,她黯然说道,“着人仔细打探。”

“是,娘娘。”

念君去后,忠厚见皇后脸色惨白惨白的,于是便小心劝道,“娘娘,方腊之流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我大军所向披靡。一定很快就可以平定叛乱。”

世瑶却道,“你哪儿知道这中间的厉害,仗打了这么多年,财力上已是捉襟见肘。将来就是举全国之力也未必能对付得了金人,若是自己先自杀自灭起来,还哪有能力抵抗金人!”

忠厚闻言沉默不语,他对金人的认知已经不必从前,他深信金人的目标一定不仅仅是辽邦而已,对于方腊简直是恨之入骨。

宋人深恨方腊,金人却恰恰相反,在完颜宗翰看来,方腊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女真人的礼物。

“你也不必那么高兴,方腊早晚会失败的。”曹隐娘淡淡的说道。

完颜宗翰仔细的端详了她半天。像是看什么奇怪的东西。“种族认同真的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你在我大金国生活了十来年了,竟然还是一心向着宋朝,可是。你心心念念的宋朝,却早就没有一个人还记得你了。”代嫁之悍妻驯夫

“记不记得有什么关系,我早就死了。”

十几年了,完颜宗翰已经习惯了曹氏的冷漠,他甚至不会再为她的任何举动感到生气,但是,他却依然执着的把她带在身边,哪怕是在战场上。至于原因,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我很快就会带你回汴梁去的,你就等着吧!”

“那又如何?”曹氏满是嘲讽的笑道。“你们就是进入了中原,也不会是蒙古人的鱼肉而已。”

完颜宗翰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蒙古人离他太远了,他现在只想消灭契丹人,然后是那些汉人,他不会给赵构机会,就算偏安江南都不行。“你就等着看吧!”他附在曹氏耳边阴测测的说道。

一个月后,方腊叛军迅速壮大,他们占领了十数州县,人数接近百万。皇帝情急之下罢黜朱勔,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调集西军精兵十五万,水陆并进镇压叛军。

童贯出兵之前,特意到瑶华宫请了个安,世瑶无话可说,只觉得心苦。

“娘娘,奴才这一去便不能时常过来伺候了,还请娘娘多多保重。”

童贯倒是个有心的人,这些年宫里这个妃那个嫔走马灯似的轮换,但是他心里倒还是始终惦着皇后,不管皇帝有没有吩咐,他时常会过来瞧瞧,只不过某些事情,他也是有心无力。

世瑶想嘱咐他点什么,又觉得有些心浮气躁,到底是什么也没说,童贯低头言道,“奴才出宫之前刚去看了延庆公主,公主一切都好,郑淑妃照料公主很是用心,淑庆公主每天都会过去探望。”

延庆公主就是皇后名义上的女儿赵福金,年前的时候,秦太妃薨了,还是童贯费了些周折交给了郑淑妃抚养,实际上,皇后连郑淑妃长的时圆时扁都不知道,但是,世瑶相信,任何一个有点脑子,并且想要跟孙氏争宠的女人,都会善待公主。

“娘娘!圣上这些日子十分焦虑,身体也不算太好,圣上嘴上虽然没说,但是奴才看得出来,圣上还是希望娘娘回宫的。”

皇帝做事是越来越离谱,世瑶的心也是越来越凉,她知道自己劝不了,也就只能选择眼不见为净,“你若是还当我是皇后,就记住我今天说的话,方腊反叛固然罪在不赦,但是朱勔激起民变才是罪魁祸首。你若是想早日平叛,只能是竭尽全力安抚民心。”癫然浮生

“奴才明白,圣上已经下了旨意,停运花石纲,撤销造作局。”

童贯不提圣上世瑶的心情还能好一点,一提到赵佶她就气不打一处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皇后对皇帝的不满早就不加掩饰了,童贯听的也还算习惯,他低着头,权当听不见。

世瑶发了两句牢骚,回头想想却觉得更没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