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母仪天下 >

第242部分

母仪天下-第242部分

小说: 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带过。”

“金饰繁复,不适合家常装扮。虽然是我自己犯懒,但是说不定还能博个节俭的美名。”

赵佶闻言笑道,“你成日在蕊珠宫里待着,也不见外人,这节俭的心思,只怕是白费了。”

世瑶故作清高言道,“节俭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赵佶却笑道,“不用给我省钱。”

“圣上若喜欢,天宁节的时候戴上如何?”

“也好,我喜欢看你盛装打扮,有大宋皇后的气势。”

“圣上倒是会说,岂不知沉得很!”

“就当是分担了我的分量吧!”赵佶突然认真的说道。

“好。”

世瑶虽然只用了最简单的字,但是,对于赵佶来说,却不吝于一诺千金。

“谢谢你,世瑶。”

“夫妇之道,本该如此。”世瑶一脸的平和,他们之间,也的确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贾夫人跟臣妾请求辞去司宫令一职,我见她十分恳切,也就是点头同意了,新一任的人选,我觉得云纤可以,圣上看呢?”

“这种事情问我做什么,你自己定了也就是了。”

“贾夫人是圣上的乳母,司宫令又至关重要,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回禀圣上的。”

“后宫之事,重要不重要你都可以自行处置,不过,我倒是有一点意见,还请皇后娘娘费神一听。”

世瑶忍不住笑道,“还请圣上赐教。”

“贾夫人辞去司宫,我估计很快就会请求离宫。可是,她离家已经二十多年了,就连亲生的女儿都已经出嫁,那个家,未必有她合适的位置。”

“圣上的意思我都明白,等云纤全部接管过来,我就请贾夫人到延福宫居住,到时候可以时常见到圣上,想来夫人也未必会坚持出宫了。”

“那小生就谢过皇后娘娘了。”

赵佶装模作样的要给世瑶作揖,却让童贯正好看见,倒把大家都弄了个大红脸。赵佶一个眼风扫过去,吓得童贯恨不得扔了奏章夺命而出。

“好了,你下去吧。”

最后还是皇后娘娘开恩,放他出了西暖阁。而世瑶看着堆积如山的奏章,微微皱了皱眉头。

“我先把天宁节贺寿的奏章挑出来,等到圣上有空的时候再看。剩下的先拣重要的给圣上批阅,不是很重要的先缓一缓,圣上就趁着这会儿功夫休息一会儿可好?”

世瑶在身边,赵佶真没心思休息,可以他也实在是顶不住了,身不由己的点了点头,“那你不许走。”赵佶含含糊糊的说道。

“恩,我不走。”

赵佶眯着眼看着世瑶,很快眼皮就撑不住,世瑶点了宁神香,又给他把毯子盖好,随后,开始着手处理那些奏章。

世瑶看着那些奏章,心里直着急,皇帝表面上看着是每天都在上朝议事,没想到背地里竟然把奏章挤压了这么多,宣仁皇后当政的时候,可是从来都不会让奏章过夜的,就连赵煦,也比赵佶勤勉的多。

不经意间,世瑶又想起了赵煦,还有他们的女儿。

也不知道福儿什么时候能在回到她身边。世瑶低着头沉思着。

孟世瑶表面上对子嗣的事情并不在意,但是她心里却总是想起她前世的女儿福庆公主。自从她把三公主养在了身边,想起福庆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可是,大婚之后,福庆的样貌却总是在她的脑海中回荡。

也许是福儿要回来了吧,世瑶下意识的抚了抚自己的腹部。

世瑶也不知道替赵佶看了多久的奏章,只记得童贯悄悄地进来问了两回是不是要传膳,而她看着皇帝睡的那样沉,也不忍心把他叫醒。

世瑶摆摆手让童贯退下,童贯有心想要劝劝,又怕惊着皇帝,只好低着头退出了暖阁。

“我进去送点点心吧,娘娘早膳就没进几口。”魏紫低声说道。

“延福殿什么都有,咱家带徐宫正过去,宫正取些合娘娘心意的,咱家给送进去。”

魏紫点了点头,皇帝待的地方,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的,皇后的宫女更是不能坏了规矩。

“多谢公公!”魏紫眯着眼睛笑道。

“不敢,不敢。”

童贯带着魏紫边走边说道,“天宁节可就要到了,不知皇后娘娘可有准备啊?”

“那是自然,景灵宫祭祀回来娘娘就在准备了。”

童贯脸上都笑出褶子来了,“娘娘实在是有心啊!”

魏紫心里有些许得意,这事情在她们还没进宫的时候,她就已经在盘算了,保证能让皇后糊弄过去。当然,她也只能说是糊弄了,能让皇帝惊喜的东西,皇后就算是心里有数,也不肯去做的。

童贯瞧魏紫笑眯眯的样子,大概就猜到是什么情况了,他一直都很清楚,皇后那个脾气,是从来不肯刻意取悦任何人的,如果说有例外,那也只是宣仁皇后一人了。她现在能对皇帝这般顺从,有一位可真是死不瞑目啊!

童贯哪儿知道赵煦实在不必死不瞑目,都是自己种的因,都是有因才有果。而他却知道如此帝后和谐,实在是他们这些做奴才们的福气,至少觉得现在的差事比以前容易了许多,皇帝不高兴的时候有人可以挡在前面,也不要提心吊胆。

这童都知的脚步,都比过去轻快许多。

“什么时辰了?”赵佶突然言语不清的问到。

世瑶回过头,一抹阳光从额上划过,“已经是未时了呢。”

 第八章 天宁节(中)



赵佶看着桌上摆着点心似乎都没有动过,有些过意不去,“都是我这一觉睡得太实了。”

世瑶本想说圣上辛苦了,可是转念一想这皇帝实在是一点正事儿都没干,她也就把这话省下了,“我已经让童贯把贺寿的奏章搬回去了,等圣上有时间再看,这边剩下的,都是应该马上批复的,还请圣上用了午膳之后,赶紧看过才是。”

“世瑶有什么想法?”

世瑶指着右手边这一摞,“这些都是各地方要紧政事,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中间这些,尚需商榷一二。至于最后这一本,是刑部复核的死刑案卷,圣上已经驳回三次,刑部仍然上书要求行刑,恐怕,这中间有什么缘故吧!”

赵佶拿过世瑶右手边的奏章,看都没看就圈了“可”字,都批完了,他才说道,“六月初时,刑部就上了奏章,只等朕批准之后就要秋后问斩。那时候大婚的事宜已经在暗中准备,我就有意没有照准,只让他们回去细查,不可以有所错漏。可是刑部认为今年核准处决的犯人,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并不该在大赦之列,所以才反复奏请,要求处决这批犯人。”

世瑶听着话里的意思,并不像是皇帝觉得案件当真有问题,好像只是单纯的不想杀人,这可就有些怪了。

“治国之道,当取严宽相济,圣上何以觉这些人不当死呢?”

“我其实已经看过卷宗了,这些人都是当死之罪。然而,今年乃是你我大婚之年,按理是应该大赦天下的,可是那些大臣你也知道的,为是搅黄这场婚事可是煞费了苦心,我不想节外生枝。就把这事情一直压着。虽然没有大赦的旨意,但是这件事情,我心里却是一刻都没有忘记。如今费了好大功夫,才拖到了天宁节,届时将他们改判流刑,朝臣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其实,此事本不需要如此周折,就算是已经下旨问斩,也可以在大婚的时候特赦。然而,赵佶这个婚结的实在是不得人心。皇帝也不得不另做些盘算。

皇后其实真的已经忘了大婚之时应该大赦天下了,她很感激赵佶的用心,但是。她却不赞同他的做法,“圣上觉得您这用意朝臣可明白?”

赵佶颇有些嘲讽的笑了笑,“他们一个一个都快要成精了,有什么不明白的。”

“那他们为何还要三番四次的上奏行刑呢?”世瑶又问道。

“不过是想逼朕就范罢了!”

“其实圣上心里最清楚,这些人杀与不杀。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同样,对于臣妾来说,也不重要!”世瑶斩钉截铁的说道。

“世瑶……”

“我与圣上成婚,本就是堂堂正正、问心无愧,他们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这就事实。圣天子有百神庇佑,而我堂堂大宋皇后。也不惧任何阴司之事,这些人既然罪当问斩,那么,就请圣上准奏。”

世瑶虽然这样说,可是赵佶的心里还是有些犹豫。帝后大婚是喜庆之事,大赦天下、广积阴德都还不够。怎么可以擅动杀罚,是会惹怒上苍的!

“世瑶,这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圣上什么时候见我意气用事过?”世瑶淡笑着说道。

“可是……”

“我只求俯仰无愧天地。”

赵佶似乎也看开了,接过奏章,笔走龙蛇写了个“准”字。

“褒贬自有春秋。”他看着世瑶含笑说道。

赵佶从这日起,倒是一心想要做个好皇帝了,他要让天下人看着,他娶了嫂子又如何,他照样是圣明天子。这倒是世瑶意料之外的一个收获,不过,这样的收获却是求之不得。

皇帝批准了行刑,大臣们反倒不安起来,毕竟,天宁节就在眼前,这个时候杀人,可是太不吉利了。

如此一来,弹劾刑部的奏章雪片似的飞进了延福宫,皇帝也只好下令行刑暂缓,世瑶看见这戏剧性的变化,却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已经在批准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

当然,是与不是都不重要了,天宁节已经到了。

“娘娘成日不爱装扮,今日可是躲不了了。”

世瑶忙笑道,“你们也别太过了,恨不得把这一匣子的簪子都插脑袋上。”

“就是都插上也不为过,贵妃还有十六支呢,娘娘怎么样也得插二十支!”念君一边忙活一边说道。

“跟她比什么!”姚黄不屑的说道,“娘娘只要把这一套大红色的宝石头面带上,就胜过她们插满脑袋簪子了。”

“我瞧你们几个是闲得发慌了,想的都是些什么呀!”世瑶忙把凤钗都摘下来,顿时感到轻快不少,“说不定今儿大家都要换个简朴的路子,你们把我弄得跟首饰架子一样,可不是要招人笑话!”

“她们除非是疯了,否则怎么敢在天宁节触这个霉头!”

魏紫却说道,“我看也未必,贵妃在圣上这里显然是没指望了,若是能在朝臣眼里博个美名,将来对皇长子也是有利的。”

“真如此,她也想的太远了些!”念君冷冷说道。

“我若是她的话,也会想这么远的。”世瑶中肯的说道。

“娘娘只管打扮的让圣上喜欢就是了,何必管她那么多!”

世瑶笑道,“念君说的也有道理,人嘴两层皮,怎么说都有理!贵妃如今是深受同情,她若是打扮的素淡了,那就是节俭,是美德,换了咱们,那就是不识大体,就成了邀买人心了。反正我这妖后专宠的名声是改不了了,索性随他们去吧!”

“娘娘想通了就好了!娘娘是皇后,后宫理当看着娘娘的脸色活着,她们莫不是翻了天,还想给娘娘脸色看不成!”

刘贵妃倒是没想给谁脸色看,她只是想让自己出众一些,但是,她却没想到,落在皇帝的眼里,可就是自找不痛快了。

赵佶看着刘氏脑袋上灯芯绒的头饰,感到无比的刺眼,世瑶对他微微的摇了摇头,他才算是忍着没有发作。

垂拱殿的宴席,不光是后宫这几个人参加,还有许多的皇亲国戚,上百双眼睛都看着呢!

比起珠围翠绕的皇后娘娘,这于国有功的贵妃娘娘,实在是太寒酸了。然而刘氏却忽略了,比起皇后,皇帝这个时候更觉得丢脸。

也许,她想到了,也许皇帝对她来说,已经不是这么重要了。

因为刘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