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母仪天下 >

第227部分

母仪天下-第227部分

小说: 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怎么了?”

世瑶也不好解释,只说道,“让御医来看看吧。”

赵佶点了点头,童贯便忙着出去请御医,他当了这三年多的大总管,自然知道什么人能用,而什么人不行。

“还不快扶你们公主进去!”赵佶对宫人们喝道。

赵玉晚经过刚才那么一番折腾,头发散乱,衣裳不整,整个人是乜呆呆的发愣。她任由宫人们拉扯着,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等到宫人们带走了徐国公主,赵佶忙拉着世瑶坐下,“吓着你了吧!”

“我见过的事儿也多了,这点阵仗也不算什么。”

“我瞧着你脸色不好,等会儿让御医看看吧!”

世瑶忙道,“我不要紧的,就是有点担心公主,她终究是个孩子。”

赵佶却不以为然,“孩子,她已经十七了,你我这个年纪的时候,谁把我们当孩子看!”

世瑶十七的时候已经是皇后了,而赵佶十七的时候在谋划着篡位,然而徐国公主毕竟是娇宠大的孩子,跟他们怎么会一样。

“她毕竟是你妹妹。”

“我没有妹妹,她是赵似的妹妹。”

赵佶唯一在意的手足,仅仅是赵似而已,那个人用他的呆傻降服了他最有心机的哥哥,不过,最终还是没能保住他亲娘的性命。

世瑶偶尔会想,如果她当时制止了寿康公主,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就不会这么为难?

“你在后悔?”赵佶几乎确定的问道。

“也不是,只不过觉得有些不够周全。蔡王跟徐国公主两人,实在是棘手。”

赵佶展颜笑道,“觉得棘手就不必去管它,我心里自有分寸。”

世瑶无声的叹了口气,“你就不问问我徐国公主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还不是为了她娘,这有什么可问的!”赵佶浑不在意的说道,“她娘做过些什么她心知肚明,我让她好好的活着,也不曾亏待于她,她就应该感恩了!可是她不但不知道感恩,还一味的胡闹,就应该把她也送去启祥宫。”

“她不过是想知道太妃的消息,是我一时不慎,让她受了刺激,否则她也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你也用不着替她掩饰,她定是使了诡计才让你进宫的,今日之事,也都是她咎由自取。”

皇帝正跟世瑶说话的功夫,童贯就来带了个颇有些年岁的御医进来,世瑶从来都没见过,显然是这两年才入宫的。

那御医一搭脉脸色就变了,仔仔细细的诊了半天,才犹豫着退了出来,对皇帝诚惶诚恐的说道,“回圣上,公主她……”那老头把头低了又低,“她倒生昏乱,只怕是迷了心智了。”

从刚才的情形看,这也是极有可能的,但是,世瑶跟赵佶都是各种斗争中闯过来的人,很难一下子就接受这样的结论。虽然,他们都想不出来赵玉晚是怎么瞒过御医的,但是,在宫里长大的孩子,知道点常人不知道的东西,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你可看仔细了?”

“回圣上,微臣已经仔细的诊过了,公主是长期压抑,刚刚又受了刺激,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

“可治得好吗?”

“这种病症,三分靠药效,七分还要靠她自己,微臣也不敢担保。”

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本来就没什么情分,赵玉晚如果真的疯了,倒是省了赵佶不少麻烦,他下意识的并不想去救她。

“这事儿是真是假总还要看看吧?”世瑶小声的说道。

真假对于赵佶来说也不重要,他知道世瑶是不忍心,“行了,你下去开方子,尽力医治吧。”

“臣遵旨。”

赵佶转头看着世瑶,那意思无非是说,这样你满意了吧?

可是,对世瑶来说,也没什么满意还是不满意的,终究是一条性命,又有谁会知道将来是什么样。

赵佶没买着好,便有些不大高兴,冷着脸对童贯说道,“圣瑞宫的奴才没一个会服侍的,你把她们都带出去吧,让顺国夫人挑几个好的,送来伺候公主。”

赵佶说了带下去,可没说要带去哪儿,不过,不管是世瑶还是童贯,都明白他这话里的意思。昔年崇庆宫的宫人就是这样被“带下去”的,最后一个都没剩,如今换了圣瑞宫,也逃不过那个宿命。

世瑶心生感慨,传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是这宫中的风水,才几年的光景就不知道转了多少遍了。

“跟我回福宁宫吧。”

“我想去秦太妃那里去看看三公主,进来的时间也不短了,是时候回去了。”

“她们俩都在福宁宫呢,你去长宁宫也看不见。”

赵佶一定是故意,世瑶却不想就范,“明日还要回家给祖父拜年,有些东西要准备准备,今儿就不去看她了,过几天我来接她回去。”

世瑶带着魏紫扬长而去,留下赵佶目瞪口呆,童贯原本凑上来要回事儿的,见此情景又急忙退了下去。

 第三十四章 龙凤(上)



世瑶离开之后,赵佶倒是没有再来打扰她,第二天按照计划回了孟府给孟元拜年,一切也都十分顺利。孟元看见孙女很高兴,便想让她在家里多住几天,世瑶的心里却惦记着徐国公主,便婉言拒绝了。

中午的时候童贯来了,带着皇帝的旨意跟赏赐,赵佶晋封孟忠厚为从三品下归德将军,虽然只是个虚职,但是对于孟家的家世来说,已经是格外的破例了,而且,皇帝还另赏了珍玩无数,孟元是既高兴,又困惑。

世瑶下意识的回避了孟元的目光,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然而,孟元却不肯轻易的放过,如此一再加恩,为了什么他总要搞清楚。

“瑶儿跟我到书房来。”

“是。”世瑶低头应道。

孟元的书房还是老样子,几年都没有变过,而世瑶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唯一可以进入这房间的女性。虽然这间房里已经很多年没有过机密的文件了,但是,孟元还是不准任何人轻易踏入。

“我想来想去心里始终都有些疑虑,我当年因伤告老的时候,圣上还只是个小孩子,他对我是没有任何印象的。而他对忠厚百般的恩赏,我猜也只可能是因为你,可是,你出宫也好些年了,不再是他的嫂子,他应该不至于如此厚待咱们家呀!”

世瑶也希望不至于,赵佶实在是太会给她添乱了。可是,面对祖父疑虑,她也只能虚言应付。

“圣上是念旧的人,还只是遂宁郡王的时候,我对他照顾颇多。先帝亲政以后,圣上后来受到太妃的猜忌,需要钱财来孝敬太妃。他那是刚刚分府,手上也没有多少余钱,也是我拿出了宣仁皇后的赏赐,才算是应付了过去。”

孟元听着眉头越皱越紧,过了许久他才叹了口气说道,“这样的大事,以前竟没有听你提过,好在你也没有参与更多,想来可以平安无事。”

皇帝有嫡亲的弟弟,赵佶这皇位自然是来的蹊跷。孟元乃是几朝的老臣了,不说不代表他不明白。

世瑶有些心虚,这世上还活着的人里。没有人比她参与的更深了,不过,她绝不可能让年迈的祖父跟着担惊受怕,故作轻松的说道,“我那时候困在瑶华宫。一言一行都十分不便,就是有心也做来什么的,祖父尽管放心就是了。”

“天家无情,你要千万小心,既然已经离开了,就不要跟它牵涉过深。”

世瑶何尝不想啊。可是赵佶这个人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她跟祖父孟元敷衍了几句,脸上却显得心事重重。

孟元会错了意。无奈说道,“你身边还有个康懿公主,就是想断开也是难了。要不然你把公主交给她的亲祖母好了,想来朱太妃也会善待她的。”

别说朱太妃已经死了,就算还活着也是在启祥宫受罪。不过,孟元这么说。显然皇帝是把这件事情瞒得滴水不漏。

“太妃想来不喜欢女孩儿,二公主在太妃身边不过是凑合着长大罢了,三公主是我从小带到大的,我可舍不得她受罪。”

孟元甚不赞同的摇了摇头,“你这孩子一向比旁人看的明白几分,偏这件事情想不开,公主毕竟是先帝的女儿,在宫里谁也不会亏待她,最主要的,你以后就跟皇家彻底没瓜葛的,这岂不是百利无一害。”

孟元是真的不想自己的孙女再跟皇家纠缠下去了,这辈子的幸福就算是毁了,难道非得把命也搭进去才算完?

世瑶明白祖父是为她着想,她心里也知道康懿不是福庆,可是,从出生就养在身边的孩子,她不能交给任何人。

“太妃带孩子我真的不放心,更何况贵妃临终之前我亲口答应了的,一定会把公主平安带大,我无论如何都不能食言。”

孟元无奈,作为军人,他知道何为一言九鼎,对于自己的孙女的坚持,他也是能无奈叹息了。

“你跟贵妃姐妹一场,这也是你们的情分,林家念着你的好,年节的时候都会送礼物过来。林家夫人跟你嫂子也处的不错,他们家的小子还经常过来看我,忠厚也多了几个朋友,这都是你种下的善因。”

世瑶便笑道,“林家夫人极会做人的,每每去看公主的时候,心里再怎么难过,都不曾提起贵妃。我反而有些过意不去,她却说孩子太小,怕她接受不了,等大了以后再告诉她都不迟。”

孟元心中感慨,世瑶是把这孩子当成亲闺女了,他转而想想世瑶也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了,养着三公主也还算是有点指望。他看着自己孙女年轻却淡漠的面孔,心中隐隐的触痛。

“跟你嫂子说话去吧。”

孟元打发走了世瑶,自己在书房里独坐了一个下午,对于他一向尊重的宣仁皇后,心中也怨恨了起来。

世瑶也不想敷衍自己的祖父,可是有些事情说多了只能更乱,她只能把所有纷乱的情绪都压在心底,强笑着去恭喜赵氏。

赵氏笑的眼睛都快要看不见了,对于世瑶更是格外的热情,她心里也知道,她的儿子能有今天,不是祖宗的福荫,而是靠了这位小姑子。她拍着世瑶的手,亲热说道,“都是托你的福,我心里明白了,忠厚将来大了,也不会忘了姑姑的好。”

“嫂子说的哪里话,这都是祖先的庇佑、圣上的隆恩,跟我哪儿有半点关系。”

“好了。”赵氏笑着拦住世瑶,“我心里都有数的,忠厚跟这童都知进宫谢恩去了,等他回来让他给你磕头。”

这种封赏一般是不必进宫谢恩的,就算是想要谢,也要上了奏章等候皇帝的召见,可是童贯却直接带着忠厚进了宫,显然是皇帝已经授意了的,而赵氏对自己那宝贝儿子进宫面圣似乎一点都不紧张,明显是经惯了的样子。

世瑶记得她离京的那一年,忠厚还是个九品的校尉,如今已经是从三品下的将军了,有些场面看来真的都是习惯了。

“都是一家人,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

世瑶浅浅地笑着,赵氏却并不觉得生疏。“正是正是,不过他升了官给他姑姑磕个头也是应该。”赵氏一边笑着一边就想起了世瑶被废时自己担惊受怕的日子,她的笑容渐渐淡去,感慨言道,“我怎么也没想到忠厚还能有这样的福气,竟然就得了当今皇帝的眼缘,以后啊,我是再也不用为他操心了。”

“嫂子想要不操心可是不行,过两年行了弱冠礼,马上就要张罗娶媳妇,用不了几年,嫂子就要抱孙子。”

赵氏听着益发感慨,“这日子可是真快,你哥哥去了那会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活着,可是这一转眼的功夫,我都可以琢磨孙子的事情了。”

世瑶便笑道,“有苗还怕长?只要儿媳妇进了门,娶孙媳妇也不过就是一转眼的功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