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母仪天下 >

第180部分

母仪天下-第180部分

小说: 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正等着他这句话呢,忙问道,“什么人敢惹太妃不高兴?”

钱梦吉满不在乎的说道,“哪有这样不开眼的人!太妃是有别的心事。”

“哦?”赵佶关切问道,“那太妃闷闷不乐。究竟所为何事,烦请都知相告一二,或许我可以略为分忧。”

“哎……”钱梦吉摇了摇头,“王爷仁孝,宫中尽人皆知,然而眼下这个事儿啊,王爷可是帮不上忙。太妃,是为了皇嗣忧心。”

赵佶的目光微转,进而笑道,“皇兄春秋正盛。太妃何必如此焦急!”

“谁说不是呢!可是自献愍太子之后,宫中久无皇子诞生,好容易盼到了刘贤妃有孕。可是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太妃心中难免要伤感些,这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等宫嫔们再传喜讯,才能算彻底解了这心结。”

钱梦吉说的一点不错。这个是真不是做弟弟的能管的,然而赵佶的眼睛有转了转,原本朦朦胧胧的主意越来越清晰。

“都知所言甚是,只是这也实不是着急的事情,本王回去之后会劝简王进宫来陪陪太妃,也好略做开解。”

钱梦吉一听眼睛都亮了。太妃心情不好他们可是其当其冲受罪的,简王若是来了,太妃跟他生会儿气。许是就把这一茬儿忘了。“若能如此可是再好不过了,简王殿下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来给太妃请安了,太妃虽然不说,心里头也是惦记着的,这话旁人不好说。王爷要是肯劝劝,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本王自当尽力。都知请回。”

“恭送王爷。”

赵佶离了后宫,倒也不忙去找赵似,他反而先往姚华宫去看看世瑶,而事实上,他今日进宫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替世瑶去看看二公主的。

世瑶感激他用心,也感慨二公主命苦,不由得叹了口气,“但愿德康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吧!”

“你放心吧,我会经常进宫去看看的。二公主在圣瑞宫,跟玉晚同食同住,我想纵然有人心怀不轨,也不敢贸然下手的。”

徐国长公主赵玉晚,那是皇帝的亲妹妹,宫中在怎么争斗,也没有人敢动她分毫,二公主若是跟随着她,倒也能够勉强周全。只是世瑶许久没见过刘氏,也无法揣测她的心里的想法,黯然说道,“苗氏虽然已经去了,但是我却仍然担心刘氏恨意难消,二公主还要烦你多照应些,不看旁人,也看着她两位过世的娘亲吧!”

赵佶点头应着,“圣上前些日子邀我进宫赏梅,还曾提起过贵妃,言语之间很是感慨怀念,若非如此,怕是二公主也不可能跟着玉晚。”

“苗氏实在是连累公主不轻。”世瑶心里清楚,二公主虽然在玉牒上是林贵妃的女儿,但是始终都是苗氏亲生,以赵煦的凉薄,不迁怒与她实在是看在林贵妃尽心抚育了一场的份儿上。

赵佶安慰道,“她人都已经没了,刘贤妃就是有再多的恨,那也应该消了,你不必过分忧心。”

事已至此,世瑶知道忧心也没有用,她学了这么些日子的道法,凡事也都看得很淡了,能帮的时候她当然会帮一手,管不了的事情也就不放在心上,赵佶又陪着聊了会子别的,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赵佶既然知道了太妃心情不好,就不能当不知道,因此坐了一会儿也就去了,他还得劝着赵似进宫看看去。这母子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仇怨,不过就是赵似怕太妃唠叨。可是太妃这个人偏就是不信邪的,你越是不愿意我唠叨,我就是越是要把你唠叨服了,然后赵似果然就服了,彻底躲着太妃,就连进了宫,如果不是太妃亲自堵着他,他都不会去见太妃。

然而,亲生的母子就是亲生母子,赵似听说太妃当真难过,二话没说就进宫了,赵佶目送着他离开,眼光却越发的幽深。

有些仇注定解不开,有些人也注定是要辜负,赵似对他究竟如何赵佶心里明白,可是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他只能对不起赵似!

“我让你找的人你找到了吗?”赵佶沉着脸,压低着声音问道。

“爷,奴才已经看好了一个人,只是事情实在太大,奴才还要费些功夫,不敢跟爷保证到底要多长时间。”

赵佶点点头,“务必要确保万全,不可操之过急。”

“是,王爷放心。”

赵佶等得了,这么多年他都等了,不差三天五日,甚至也不差三年五年。童贯了解他家主子,自己做事也是小心翼翼的,但求万无一失,绝不会有半分激进。主仆二人都了解彼此的性情,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因此赵佶对他的倚重日重一日,却不料为日后埋下了大祸!

端王跟简王两府相距也没几步路,赵佶信步就回了自己的府上,刚一进府门,就有小太监过来禀报,说是苏轼苏相公差了人来送东西。

“什么东西啊,人呢?”

那人似乎面有难色,略做犹豫之后才说道,“是一幅图,奴才这就去取,请王爷稍后。”

赵佶见他犹豫,心里奇怪,“有什么话就回!”

“王爷容禀,来送图的小子现在正在咱们蹴鞠场子里,奴才这就派人去叫。”

赵佶倒是奇怪了,从来没听说有这样的事情,来送东西的小厮在主人家里蹴起鞠了来,这可不是苏轼府上的规矩!

“怎么回事?”

“回王爷,他来的时候打从西墙过来,正听见咱们府上小子们练蹴鞠,因为不知道王爷什么时候回府,他就要去试试身手。奴才经不住他央求,就放了他过去,这一试不要紧,他的脚底下还真有功夫,那帮小子都不是他的对手,踢得兴起,奴才也忘了提醒他了。王爷这一回府,奴才还得带他去收拾一番才能见王爷。”

“不必了,我自己过去瞧瞧。”

那太监微微一笑,忙凑上前说道,“奴才给王爷引路!”

童贯低垂着眼,不着痕迹的瞄了他一眼,不过什么都没说,老老实实的跟在了赵佶的身后。

赵佶到了蹴鞠场,果然看见一个眼生的小子,看年纪不到二十岁,在场子里腾挪辗转,出脚是又快又准。而且,那小子不仅仅是身形敏捷,判断也准,周围五六个人被他耍的团团转,怎样也抢不去的脚下的鞠球,赵佶瞧着不由得暗暗点头,于是便拍了拍手。

其实场子里早有那伶俐的小厮看见了赵佶,只是装作不见,更加努力的拼抢,听见王爷拍手,可就再也装不下去了,齐齐的聚了过来,给赵佶行礼。

“参见王爷。”

赵佶看见众人这精气神,心中满意,又特意看了看那小厮,笑着问道,“你是苏相公派来的?”

“正是!小子失礼,还请王爷恕罪。”那人倒也不慌不忙,该磕头磕头,该说话说话。

“无妨,你叫什么名字。”

“回王爷,小子贱名高俅。”

赵佶点点头,“你这身本事何处学来的?孤王记得苏相公府上可是不兴这个!”

“回王爷的话,小子不敢说什么本事,不过是从小在市井中练出来的。因家中贫困,小子年纪又渐长,所以被家人送到苏相公府上听差。小子是去年才到苏相公府上,府上的规矩的确是不准嬉戏,而小子在市井中玩闹惯了,听着声音的便忍耐不住,还请王爷见谅。”

赵佶听着,这高俅可是不错,听他这个意思不过是跟着苏轼一年光景,说起话来干净利索,礼数也很周全,于是这心里便生出几分喜爱之意思,对管事的吩咐一声,给他收拾收拾,带到厅上说话。

“王爷,这小子可是有些伶俐的过了。”童贯趁着没人的时候悄悄地说道。

 第三十九章 清明上河(中)



赵佶在宫中这么些年,什么没见过,只要是无伤大雅,无关大事,他都可以闭上眼睛当看不见。更何况那高俅毕竟是苏轼的家奴,即便是有些心思,也不至于对他不利,因此,更是不会放在心上。

“苏相公叫你送的什么画?”赵佶随意的问道。

高俅看了眼带他进来的太监,那太监会意,忙捧着画轴上前两步,“王爷,画卷在此。”

赵佶一看便知是长卷,叫了两个太监帮忙展开,可是他没想到那么长,也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一幅画。

宫苑长卷他见得多了,可是,这样是市井民俗他却从来都没见过。那图上所描绘的场景,竟是那样的繁华热闹,士农工商、车马船只面面俱到,却也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直击胸臆!

赵佶的心都有些颤抖,“这是,汴梁!”

“王爷,可不正是汴梁!”童贯凑道赵佶身边说道,“爷不经常出门,即使出门也有侍卫是净街,是以难见这样的繁荣热闹。”

赵佶想的却不是这些,他激动问道,“作画的人何在?”

高俅答道,“回王爷,做画的人叫张择端,在京中卖画为生,深的我家老爷赏识,现在我们府上住着。”

“苏相公向来深具识人之明,此画何名,为何没有题跋?”

“回王爷,这幅画张相公画了一年多,还不曾命名,他本来是想请我家相公命名的,可是我家老爷却更加推崇王爷,说是只有王爷的书法才能与此画相匹配,我家老爷还断言,若能得王爷金笔。此画必成传世之宝!”

“苏相公谬赞,实在是令本王汗颜。”赵佶对自己那笔字儿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他是他更相信自己眼光,不管有没有他的题字,张择端的这幅画都将名留史册!“本王明日无事,请你家相公和这位张相公过府一趟,这幅画,暂时就放在本王府上吧!”

“是,王爷。只是这幅画本就是张相公敬奉给王爷的,就怕不入王爷的法眼。因此不敢贸然登门,是以我家相公才让小的前来。”

“此画堪称旷世杰作,兼备工写。非同寻常界画可比,而张相公神乎其技,就是宫中画师也难及张相公之一二!本王一向仰慕有才学的人,也断不会夺人所爱,你让他放心前来就是了。”

“是。小的一定把王爷的赞誉转达给张相公。”高俅笑嘻嘻的说道,“其实我家老爷也是这样说的,何况京中无人不知王爷是最为谦和仁善的人,实在是张相公过于小心了!”

高俅着意奉承,但是太过了赵佶听着也累,更何况他心里很清楚。那位张择端虽然不曾出面,但是这样的瑰宝送到他手里,必定也是有所图谋的!再联系那位张相公卖画为生。所图为何也就不难猜测了。

这对于端王赵佶来说,实在不算是大事,而苏轼作为旧党之一,虽然没有很受迫害,但是很多事情也是力所不及了!他想了想便对童贯吩咐道。“这样你叫蔡攸带着咱们府上的帖子,请苏相公跟张相公过府饮宴!”

这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张择端来说。可是天大的颜面了,高俅亦是机灵的,跪在地上替张择端谢了恩!

童贯吩咐了人去请蔡攸,然后重重的打赏了高俅,命人好生的送了出去,又把那陪着高俅一起进来的太监也打发了出去,这才回来陪着端王一起看画,一边看一边还能给他讲讲哪家店铺都有些什么出名的东西。

赵佶听的神往不已,连忙吩咐要换装摆驾!

“王爷,这市井之地您可不能去啊!”童贯忙跪地恳求道。

“这有什么,换身常服也没什么人能认出我来。”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王爷跟简王一起,也没少出入酒肆,难保不会被人认出来。若是要出去,还是要带上家将护卫才行啊!”

“像你说的那般前呼后拥,爷就什么也看不成了。”

“王爷,您可是天潢贵胄,万分的金贵,若是出了半点差错,奴才有多少条命也不够赔的呀。”

赵佶不以为然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